优化语文课堂的方法解析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jiea87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的课堂是老师追求的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简约化的教材处理,通过精简教学目标,凝练教学线条,整合教学板块的方式对文本的重组,勇敢地删繁就简,设计简便灵动的训练途径,能够有效优化语文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执行活动化的教学策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搭建展现才华的阳光舞台,能让学生在实践性的活动中把思维推向深处。本文就增长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角度,从获得能力,感悟思想,学会思维,陶冶情感的方面解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课堂;方法优化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被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这是不争的事实。高效的课堂教学能让全体学生至少是大部分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能力,感悟思想,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在课堂中获得自尊、收获自信,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优化课堂教学,合理、高效地进行增长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在本人的教学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进行简约化的教材处理,为课堂减肥
  即使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今天,老师一直主宰着课堂,激情地上演“独角戏”的现象依然在大行其道。不能放手的根源在于我们教师的不自信,总觉得不把教材面面俱到地分析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有缺陷,并且还担心学生的折腾,耽误我们的教学进度。因此我们不能充分地信任学生,不肯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让出地盘,把整堂课上得满满当当的。殊不知一节课时间有限,若面面俱到地讲,就会蜻蜓点水,不能给学生深切的感受与体验。这样的结果经常是 “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本人认为要解决这一痼疾,就应该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删繁就简,为课堂减肥,把课堂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法的目的。
  语文课的最大困惑就在于可讲的东西永远那么多那么杂,教师因为疲于取舍而总是于不经意中掉进了满堂讲、满堂灌的尴尬境地。怎么办?要想不陷于教材内容的汪洋大海,本人认为精简教学目标,凝练教学线条,整合教学板块,通过教师对文本的重组,精选内容,拈出最精要的一处或几处,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就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如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文章篇幅长,老师只就其中重点的“不同的人对孔乙己的笑”进行精读精练,就可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再如《故乡》的教学可自始至终扣住“变”字来一线串珠,通过四个问题1.用一个词语概括故事情节的特点。2.故乡的哪些事物在变?3.他们是怎么变的?4.他们为什么变? 精当地串起课文内容,这样,学生的感悟深刻了,收获就自然有了。
  为课堂减肥还意味着教师重点着力于文本特质的分析,勇敢地删繁就简,提炼出课文中对学生最有效的训练内容,设计最简便灵动的训练途径,让学生真正能够在课堂上学有所练,练有所得。如我执教《土地的誓言》,整个教学过程只有三个板块:屏气凝神听誓言、酣畅淋漓品誓言、联系实际写誓言。第一个板块主要是听音乐激情导入。听老师范读进入文本,引导学生通读课文,初步感知,体悟感情。第二个板块主要是品味語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勾画出最打动你的地方品读并交流。对文本简化头绪处理,这样训练具体了,学习深入了,体验也丰富了,真正做到了“老师,让出地盘;学生,展示自信”
  二、执行活动化的教学策略,为课堂增效
  “教材是例子”的观点早也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那么教材如何使用更有利于初中学生学习,让他们愿意学乐意学、学得好,达到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上多层面的收获呢?新课程提出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又是教材的开发者的论断。开发就是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活”起来。我认为进行教学策略活动化,将死的文本变为可操作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现才华的阳光舞台,与学生一道探究、合作、讨论、交流,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另一层面上说,“高效课堂”的主导思想是还课堂以学生,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执行活动化的教学策略,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实践性的活动中把思维推向深处,使学生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走出来。
  如我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设置了这样的活动化的教学策略:1. 设计一种图形,表现出故事的矛盾冲突双方的关系。2. 以“菲利普夫妇值不值得同情”的辩论提挈全篇教学。3. 想象性写作:菲利普一家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确实躲过了于勒。他们心情沉重地回家没几天便收到了一封于勒的来信。如果你就是于勒,你会在信中写些什么呢?在课堂上,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道优美、流动的风景线。
  再如我执教《金色花》时,将课堂分为两个活动。其中有个活动是写真集,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文本后,学生将文本文字转化为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这个活动是综合能力的训练。第一学生要将文中精彩的语句挑出来;第二学生要对文字进行想象,将文字转化成画面;第三学生要把脑中浮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较为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既训练了读写的能力,又训练了思考和写作的能力。学生尝到思考的快乐,都积极地走进学习中去。再如教《马》这一课时,我又作了这样处理,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让学生充当解说员,以第一人称来解说其中的一类马。这样的解读,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各类马的特性,又训练学生读说写的能力。
  执行活动化的教学策略久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互助意识、团队精神明显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当然,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出来了。
  三、倡导熏陶式的朗读指导,让个性张扬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 由此可见朗读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篇文章的语言是极富有生命力的,在教学时,只有让学生自己去真切的朗读,并让他们有个粗线条的认识,老师再接着示范地分析语言片段,并借机教给他们分析和领悟的技巧和方法,这样的学习效果才能持久而有效。没有建立在学生语言感受基础上的分析和讲解,是毫无作用和意义的;没有作用和意义的教学,是毫无教学效果和价值的,也无益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语文课堂是朗读的天地。课堂效果好的老师大都是成功地抓好了朗读的。在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腦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每一篇课文都渗透着相应的文学情感,在朗读中,能促成他们个性化发展。同时,教师在朗读中有意而巧妙地引导学生、点悟学生,也能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完成对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方式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感知和领悟,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教学《黄河颂》中,我先以激昂而悲壮的语气朗读: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着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后给学生播放音频画面:黄河上游图——天高云淡,山青水秀,草绿河青;黄河浑浊图——泥水浑浊,飞流直下,汹涌澎湃;人民遭殃图——人民衣衫褴褛,搀母扶父,颠沛流离;侵略者凶残图——日本侵略者穷凶极恶,放火烧房,抢夺财物。接着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课文,很多同学都能以饱满的激情读出了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的感情。有个同学说:“我读着这首诗就好象黄河是一个巨人出现在我面前。那一条条支流,好象是黄河铁一样的翅膀,给人以力量,使我脑海中产生一幅幅壮观的画面。朗读就要像这样逐层提升,由字面内容联想和想像,进而产生画面。这时候的语言不仅仅是文本的语言,而是融入了情感态度的,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理解语言。再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便能把规范语言模块整体储存在头脑中,积累也就水到渠成了。又如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我让学生找出“我”和“我爸爸说的话”来读一读,引导学生把 “父爱”这个词作为朗读的感情基调,如“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一句,是英子生病的父亲鼓励英子的话,要读得缓重些;再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最后一段“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在朗读时就引导学生把作者强烈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读出来。 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让学生觉得朗读不是声音技巧的完善,而是真情实感的表达,要用心读出自己的感悟,把学生的学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因此说,在优化、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明的生命个体便会迸发无穷的活力,也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也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
  我相信,只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的理念不再停留在纸上,而是具化为老师们真实行动,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会开始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福建教育》(初中版)2012年第11、12期
  [3]《王君讲语文》(语文出版社)
  [4]《青春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不拘一格教语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通常由导入、讲授新知识、练习等几个环节组成的,其中讲授新知识和练习两个环节比较受老师的重视。为了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夯实的基础,教师要注重课前导入这一环节,用心导入。  【关键词】课堂新课导入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通常由导入、讲授新知识、练习等几个环节组成的,其中讲授新知识和练习两个环节比较受老师的重视。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好的开始是成功的
期刊
【摘要】高中物理新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化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为此必须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创建师生双向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效教学;自我监控;善于;兴趣  高中物理新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化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为此必须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创建师生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历史环境、民族文化等客观因素影响,教育环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主要研究这类地区如何系统培养高中学生学习力提出个人的不全面看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学习力;系统培养  所谓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的目标
期刊
【摘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用好《考试说明》,尚需继往开来、开拓无前。  【关键词】 班级合理使用《考试说明》  高三下学期开学时,《2013年北京市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被发放到了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手里(以下分别称甲班、乙班。不指明班级时,指两个班级)。  一说《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内涵深刻且外  延广泛,可以结合所带两个班级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教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放飞思维,采用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要】随着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对新情境、新问题的探究能力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自主学习;情景模式;化学课堂  “自主学习”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被动学习而提出的主动学习,情感上的投入,动机上的参与,方式上多样,更重视学习上的学生的主体,作为主角
期刊
【摘要】导入环节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导入环节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教学步骤。在课堂中,导入环节内容设计的是否恰当,运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着教学质量。本文即围绕语文教学导入环节内容的确定这一专题,并结合自身同一课时的三次教学实践,来展开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导入环节;导入语;指向明确;简练  一、研究背景  著名特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以教师任教的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依托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英语阅读有效性为主题,开展了一年零二个月的行动研究。该研究引发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也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教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1. 发现问题  本人所任教为高一年级实验班,全班共有45名学生,男生较多。入学后年级摸底考试,发现学生理科成绩超普通班明显,但文
期刊
【摘要】关于课堂提问,许多论文只着眼于研究如何问,似乎学生的任务就是答问;其实,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课堂提问所追求的不是“巧问”,而是问题的整体效应。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师;学生;思辨能力;整体效应  提问是课堂教学经常使用的方法。近十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对课堂提问进行了广泛的有益的探讨,其中包括提问的作用、范围、类型、方
期刊
【摘要】教师要引领学生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激活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成学生自我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数学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很多。教师要引领学生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那么,如何激活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成学生自我发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