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山取经】
小说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并与时代精神相应和。因此,鉴赏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提高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的关键。
怎样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致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原因。
小说的环境描写,分为社会环境描写与自然环境描写两种。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还是社会环境,分析环境描写,要注意两个要点:一是有些环境描写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特点,显露出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二是通过环境描写,直接反映人物性格特点。比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特别是对那副对联的描写,把一个没落的封建卫道士的形象展示在我们面前;再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祝福》中的祥林嫂等,他们的性格与命运无不为环境所决定。
二、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故事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推进中,通过描写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比如铁凝的《孕妇和牛》中,着力安排了孕妇艰难地描画石碑上的字的细节,为的是将来“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这说明她不仅做事认真仔细,对孩子也很有责任心。可见,鉴赏人物形象要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物。
三、分析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把握其全面性。
小说中人物性格往往是复杂的,具有多重性,要多角度地加以分析。例如《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个虚荣而不虚伪的形象,我们既要看到她可笑的一面,也要看到她可敬的一面(即性格中坚韧和能吃苦的一面)。可以说,十年艰辛最终磨出了她性格的本真、本色,使她形成了全新的人生态度,也使她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宁。
四、分析塑造人物的手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形象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的媒介。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笔下人物来寄予他所领悟的生活哲理。读者可通过人物形象,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质。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
(一)肖像描写展示的是人物的外在特点。比如下面一段描写:“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她的脸在微笑时皱得越发厉害了。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專心致志的期待之火。”(高尔基《乌米》)借助对乌米眼睛等的描写,凸显人物的坚忍、执着,使其清晰地印在了读者的脑海中。
(二)语言是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的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所以从语言入手,就不难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别里科夫语言的“套子”,是最为“标准”和“规范”的,那句著名的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贯穿他的一生,成了他至死都未解脱的生活态度。
(三)人物的行为与性格是统一的。什么样的性格决定有什么样的行为,因而把握人物形为的描写也是了解人物内心的重要手段。比如英国作家凯·杰罗姆的《想象》一文中这样描写——“我看了看自己的舌头——我尽量把舌头伸得长长的,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来检查”。“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看伸长的舌头”写行为,突出主人公检查自身症候的专注与仔细,由此刻画了他的敏感与多疑。诸如此类的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细腻,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此外,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手段,在分析形象时也不容忽视。
【艺成下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狩 猎
◎师 陀
孟安卿有满腔壮志,年轻时候是个大空想家。在刚刚过了二十岁的那一年上,突然离开祖辈世居的果园城——他出发了,开始了生活上的大狩猎。
果园城里他的姨表妹,气恼加上悲痛,为他哭了,甚至为这个狠心人病了。“你没良心。走就走吧,谁拦着你了?可是总该、总该……”伤心地把脸埋在枕头上,她在床上想。
朱太太——那个姨母,“为他难过呢!什么好东西?……像他这种人,我们挤上眼也找得来!”
她光火有充分理由。两个小儿女在她眼中长大,正像两棵花儿。所有看见过他们的人早就自然地把他们当作夫妇,全以为他们终有一天要结婚的,在这长久的期待中,她在他们身上耗的苦心多么多,寄的希望多么大!一阵狂风,所有的美梦给吹散了。说真话,她流的眼泪比她的女儿更多。看看她的女儿——这个生了长长的黑脸蛋的美貌小姐,她的两只大眼看人时候从下面滚上去,像在人家心上打闪;破颜一笑,小鼻子鼓动得多逗人爱;常常,她常常稳重地坐着,眉整起来,严密地闭着的嘴唇稍微向外突出,就像顽固的小花骨朵。从这种特别表情,谁都能看出她有性格,有主见。她的样子仿佛说:“你瞧我多有本事!我准备好了,我在等待着了。”她显著地倾向实际方面,最后两年母亲几乎把家务全交给她,很快就练成了能手。她比母亲处治得更有条理。
可惜正为她处治得更有条理,孟安卿想起这是个爱用秤杆子教育姑娘,专门出产能干老婆的城市,幻梦才深深受了伤。并不是他不爱她了;恰恰因为他仍旧爱她,她的每一个小动作仍旧能牵动他的神魂——那么他怎么能忍受这种打击?怎么能眼看着他的幻象破碎,看着他的偶像跃倒下来,将来看着她专门争斤论两,计算柴米和油盐哪?
孟安卿离开果园城十二年,没有给过果园城消息。年轻人全有这种气度,青春跟雄心支持着他,幻象在他前面,他勇往直前,从不动摇。最后他成了个肖像兼风景画家,他大狩猎的结果。
但是最初的兴奋——由工作顺手激起的兴奋和快乐过去之后,孟安卿的心里渐渐空虚,终于成了一片荒凉,出其不意,有一天他突然回来,回果园城来了。
他在车站下面的旅馆里订了个房间,在里头关两小时,仔细地从鬓角上拔掉几根白头发,随后他走出来,一直上了河堤。 郊野上好风光,天色澄蓝,阳光充沛地照耀着新犁起的田地、树林和大路,仿佛向人报告好运,而鸟儿在柳树上鸣唱着。在堤岸旁边,孟安卿没有想到,它们看见他惊骇地飞开了——过去他跟它们那么亲密过的,现在它们不认识他了!
接着他进城,在果园里,春天他曾陪同姨表妹去掐花,夏天他们曾游玩过的,现在果树大半都衰老卷秃了,有的且被砍伐代以新的小树了。最后他走上市街,在街上,仍旧是尘土,仍旧是狗和猪。“看起来只有这里没有变动。”他心里想。面坊的磨子响着,脚踏箩的撞击声一直传到外边。药铺里的舂药声仍旧是老调子,叮咚叮当,药臼的鸣声活泼而又清脆。
终于他站在那个一直深埋在纪念中的门前。手按在门环上,他迟疑不决,既然已经回来,既然不久就要看见想念的人,何不把这种好心情多保存一会儿?
一个熟人凑巧解救了他。正在这时候,一个卖纸烟的凑巧从那边走过来。
“卖香烟的!”他走过去。
卖纸烟的原先卖梨糕,他自己小时候是个买零食的好主顾。
“你不卖梨糕了?”
“不卖了。现在没有人做了。”賣纸烟的惊异地看着他。
“你可知道朱太太还住在这里?”
卖纸烟的说她仍旧住在老地方,压根儿就没有搬过。
“那么——”孟安卿的心跳起来,气色变了,脸红了。他本来想问另外一个女人,朱太太的女儿,他的姨表妹,忽然他改了口。
“那么,这城里有个孟安卿,你认识吗?”
“不认识。”他说他根本不相信有这个人,他以为只是爱开玩笑的捏造来骗人的传说。
一阵失望压倒了孟安卿,突然间他感到兴亡变迁,时间加到人身上的变化。他想起他在旅馆里拔掉的白头发,他的终于无可遮掩的皱纹。现在果园城人更进一步告诉他,他们认为根本没有他这么个人,只在人家的笑谈中才存在了。孟安卿毫不动弹地站着,脚踏箩药臼照样响着——其实连它们也变动过了;狗和猪从旁边走过去,他也不再感到亲切了。他向空中愣好半天,最后,看见卖纸烟的还等着他,他搭讪着买了一包。
他没有再询问他的姨表妹。他珍重地将在果园城买的香烟塞进口袋,然后向车站那边走去,火车在等候他,一切旅馆和按月出租的房子都在等候他。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
(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
1.孟安卿为什么要离开果园城?
2.文章写孟安卿在旅馆中拔白头发的细节,有什么作用?
3.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孟安卿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4.探究最后一段文字的意蕴。
小说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并与时代精神相应和。因此,鉴赏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提高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的关键。
怎样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致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原因。
小说的环境描写,分为社会环境描写与自然环境描写两种。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还是社会环境,分析环境描写,要注意两个要点:一是有些环境描写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特点,显露出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二是通过环境描写,直接反映人物性格特点。比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特别是对那副对联的描写,把一个没落的封建卫道士的形象展示在我们面前;再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祝福》中的祥林嫂等,他们的性格与命运无不为环境所决定。
二、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故事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推进中,通过描写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比如铁凝的《孕妇和牛》中,着力安排了孕妇艰难地描画石碑上的字的细节,为的是将来“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这说明她不仅做事认真仔细,对孩子也很有责任心。可见,鉴赏人物形象要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物。
三、分析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把握其全面性。
小说中人物性格往往是复杂的,具有多重性,要多角度地加以分析。例如《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个虚荣而不虚伪的形象,我们既要看到她可笑的一面,也要看到她可敬的一面(即性格中坚韧和能吃苦的一面)。可以说,十年艰辛最终磨出了她性格的本真、本色,使她形成了全新的人生态度,也使她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宁。
四、分析塑造人物的手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形象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的媒介。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笔下人物来寄予他所领悟的生活哲理。读者可通过人物形象,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质。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
(一)肖像描写展示的是人物的外在特点。比如下面一段描写:“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她的脸在微笑时皱得越发厉害了。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專心致志的期待之火。”(高尔基《乌米》)借助对乌米眼睛等的描写,凸显人物的坚忍、执着,使其清晰地印在了读者的脑海中。
(二)语言是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的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所以从语言入手,就不难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别里科夫语言的“套子”,是最为“标准”和“规范”的,那句著名的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贯穿他的一生,成了他至死都未解脱的生活态度。
(三)人物的行为与性格是统一的。什么样的性格决定有什么样的行为,因而把握人物形为的描写也是了解人物内心的重要手段。比如英国作家凯·杰罗姆的《想象》一文中这样描写——“我看了看自己的舌头——我尽量把舌头伸得长长的,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来检查”。“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看伸长的舌头”写行为,突出主人公检查自身症候的专注与仔细,由此刻画了他的敏感与多疑。诸如此类的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细腻,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此外,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手段,在分析形象时也不容忽视。
【艺成下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狩 猎
◎师 陀
孟安卿有满腔壮志,年轻时候是个大空想家。在刚刚过了二十岁的那一年上,突然离开祖辈世居的果园城——他出发了,开始了生活上的大狩猎。
果园城里他的姨表妹,气恼加上悲痛,为他哭了,甚至为这个狠心人病了。“你没良心。走就走吧,谁拦着你了?可是总该、总该……”伤心地把脸埋在枕头上,她在床上想。
朱太太——那个姨母,“为他难过呢!什么好东西?……像他这种人,我们挤上眼也找得来!”
她光火有充分理由。两个小儿女在她眼中长大,正像两棵花儿。所有看见过他们的人早就自然地把他们当作夫妇,全以为他们终有一天要结婚的,在这长久的期待中,她在他们身上耗的苦心多么多,寄的希望多么大!一阵狂风,所有的美梦给吹散了。说真话,她流的眼泪比她的女儿更多。看看她的女儿——这个生了长长的黑脸蛋的美貌小姐,她的两只大眼看人时候从下面滚上去,像在人家心上打闪;破颜一笑,小鼻子鼓动得多逗人爱;常常,她常常稳重地坐着,眉整起来,严密地闭着的嘴唇稍微向外突出,就像顽固的小花骨朵。从这种特别表情,谁都能看出她有性格,有主见。她的样子仿佛说:“你瞧我多有本事!我准备好了,我在等待着了。”她显著地倾向实际方面,最后两年母亲几乎把家务全交给她,很快就练成了能手。她比母亲处治得更有条理。
可惜正为她处治得更有条理,孟安卿想起这是个爱用秤杆子教育姑娘,专门出产能干老婆的城市,幻梦才深深受了伤。并不是他不爱她了;恰恰因为他仍旧爱她,她的每一个小动作仍旧能牵动他的神魂——那么他怎么能忍受这种打击?怎么能眼看着他的幻象破碎,看着他的偶像跃倒下来,将来看着她专门争斤论两,计算柴米和油盐哪?
孟安卿离开果园城十二年,没有给过果园城消息。年轻人全有这种气度,青春跟雄心支持着他,幻象在他前面,他勇往直前,从不动摇。最后他成了个肖像兼风景画家,他大狩猎的结果。
但是最初的兴奋——由工作顺手激起的兴奋和快乐过去之后,孟安卿的心里渐渐空虚,终于成了一片荒凉,出其不意,有一天他突然回来,回果园城来了。
他在车站下面的旅馆里订了个房间,在里头关两小时,仔细地从鬓角上拔掉几根白头发,随后他走出来,一直上了河堤。 郊野上好风光,天色澄蓝,阳光充沛地照耀着新犁起的田地、树林和大路,仿佛向人报告好运,而鸟儿在柳树上鸣唱着。在堤岸旁边,孟安卿没有想到,它们看见他惊骇地飞开了——过去他跟它们那么亲密过的,现在它们不认识他了!
接着他进城,在果园里,春天他曾陪同姨表妹去掐花,夏天他们曾游玩过的,现在果树大半都衰老卷秃了,有的且被砍伐代以新的小树了。最后他走上市街,在街上,仍旧是尘土,仍旧是狗和猪。“看起来只有这里没有变动。”他心里想。面坊的磨子响着,脚踏箩的撞击声一直传到外边。药铺里的舂药声仍旧是老调子,叮咚叮当,药臼的鸣声活泼而又清脆。
终于他站在那个一直深埋在纪念中的门前。手按在门环上,他迟疑不决,既然已经回来,既然不久就要看见想念的人,何不把这种好心情多保存一会儿?
一个熟人凑巧解救了他。正在这时候,一个卖纸烟的凑巧从那边走过来。
“卖香烟的!”他走过去。
卖纸烟的原先卖梨糕,他自己小时候是个买零食的好主顾。
“你不卖梨糕了?”
“不卖了。现在没有人做了。”賣纸烟的惊异地看着他。
“你可知道朱太太还住在这里?”
卖纸烟的说她仍旧住在老地方,压根儿就没有搬过。
“那么——”孟安卿的心跳起来,气色变了,脸红了。他本来想问另外一个女人,朱太太的女儿,他的姨表妹,忽然他改了口。
“那么,这城里有个孟安卿,你认识吗?”
“不认识。”他说他根本不相信有这个人,他以为只是爱开玩笑的捏造来骗人的传说。
一阵失望压倒了孟安卿,突然间他感到兴亡变迁,时间加到人身上的变化。他想起他在旅馆里拔掉的白头发,他的终于无可遮掩的皱纹。现在果园城人更进一步告诉他,他们认为根本没有他这么个人,只在人家的笑谈中才存在了。孟安卿毫不动弹地站着,脚踏箩药臼照样响着——其实连它们也变动过了;狗和猪从旁边走过去,他也不再感到亲切了。他向空中愣好半天,最后,看见卖纸烟的还等着他,他搭讪着买了一包。
他没有再询问他的姨表妹。他珍重地将在果园城买的香烟塞进口袋,然后向车站那边走去,火车在等候他,一切旅馆和按月出租的房子都在等候他。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
(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
1.孟安卿为什么要离开果园城?
2.文章写孟安卿在旅馆中拔白头发的细节,有什么作用?
3.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孟安卿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4.探究最后一段文字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