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教师在课堂中实施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往往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读后活动。读后活动侧重解决阅读效果以及所学语言的巩固和运用,使学生能在阅读基础上将与阅读材料有关的主题内容、观点和所学语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语言输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氛围,虽然设计了许多形式多样的活动,却把阅读课上成了口语课和表演课。就这种现象,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1. 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实现
有的老师在上阅读课时,经常会这样说:“Read the passage to find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agraph.”强制全体学生步调一致地在相同时间内读完课文,时间一到就进入下一个步骤,其实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读完就被迫停下。教师的这一做法没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笔者认为我们可以这样做:让读完的学生附加一项学习任务,从而给未读完了学生留住时间的“缓冲区”,这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留给学生适当的课堂时间思考。
时间非常紧凑,留给学生真正阅读的时间甚少,学生在老师的强制带领下,在相同时间内读完课文,时间一到就立即启动下一个程序。不少学生因来不及思考,跟不上课堂的快节奏,对问题的思考失去了兴趣。整个课堂掌握在教师的手里,学生盲目地应付,教师在走程序。这样的教学活动常常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从形式上迎合当前新课程对课堂活动的要求。然而完成这样的活动,学生既无深刻理解文本的内容,也无法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要适度“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让课堂能有适度的安静。教师如果为了赶速度,加容量,生怕浪费时间,当问题一提出就让学生快速发言,这样此时学生往往出现言语不畅,语法错误较多,回答缺乏深度,给出的答案几乎都是课本信息,很少能发散思维。因此,英语阅读课必须回归课本,远离读后的“伪活动”。
2. 关于阅读课的问题设计
阅读课的任何一项教学设计,不应该“无题不读”,使课堂总是为题而忙,为题所累。问题设计不当,或者过多的问题设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极大的干扰。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问题要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其次,问题的设计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启发性。教师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问题设计训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重视阅读读后活动的设计,使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说写技能
笔者曾经观摩人教版Book 4 Unit 2中的Using language阅读教学。该教师总结和归纳“劝说和说服别人“的日常用语,模仿造句。让学生结对,分角色进行口语练习。教师鼓励扮演顾客的学生围绕绿色食品的话题多提问题,鼓励扮演农民的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日常用语,来劝说“顾客”。对于基础弱的学生,教师给予语言提示和帮助。对于语言能力强的学生,要求在全班做示范对话。接着教师通过口述练习,学生掌握一些有关绿色食品安全性和重要性的信息。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整理出最能突出自己小组关于绿色食品观点的几点理由。随后,各组分别设计出自己的海报。然后展出海报,供全班交流。笔者认为这样的一堂阅读课,对学生受益匪浅,重视读后的说写技能训练,通过任务型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极大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读后是阅读课的重要环节,它是信息的输出和反馈过程,能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课文,使语言技能综合化。如果读后活动的设计没有梯度,没有连贯的主旨思想。读后的各个活动缺乏对文章深层次的思考和挖掘,那么学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体会作者的意图和领会文章的精髓。如果养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就会只关注文章的细节,而不去挖掘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作者单位: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中学;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第一初级中学)
1. 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实现
有的老师在上阅读课时,经常会这样说:“Read the passage to find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agraph.”强制全体学生步调一致地在相同时间内读完课文,时间一到就进入下一个步骤,其实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读完就被迫停下。教师的这一做法没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笔者认为我们可以这样做:让读完的学生附加一项学习任务,从而给未读完了学生留住时间的“缓冲区”,这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留给学生适当的课堂时间思考。
时间非常紧凑,留给学生真正阅读的时间甚少,学生在老师的强制带领下,在相同时间内读完课文,时间一到就立即启动下一个程序。不少学生因来不及思考,跟不上课堂的快节奏,对问题的思考失去了兴趣。整个课堂掌握在教师的手里,学生盲目地应付,教师在走程序。这样的教学活动常常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从形式上迎合当前新课程对课堂活动的要求。然而完成这样的活动,学生既无深刻理解文本的内容,也无法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要适度“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让课堂能有适度的安静。教师如果为了赶速度,加容量,生怕浪费时间,当问题一提出就让学生快速发言,这样此时学生往往出现言语不畅,语法错误较多,回答缺乏深度,给出的答案几乎都是课本信息,很少能发散思维。因此,英语阅读课必须回归课本,远离读后的“伪活动”。
2. 关于阅读课的问题设计
阅读课的任何一项教学设计,不应该“无题不读”,使课堂总是为题而忙,为题所累。问题设计不当,或者过多的问题设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极大的干扰。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问题要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其次,问题的设计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启发性。教师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问题设计训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重视阅读读后活动的设计,使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说写技能
笔者曾经观摩人教版Book 4 Unit 2中的Using language阅读教学。该教师总结和归纳“劝说和说服别人“的日常用语,模仿造句。让学生结对,分角色进行口语练习。教师鼓励扮演顾客的学生围绕绿色食品的话题多提问题,鼓励扮演农民的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日常用语,来劝说“顾客”。对于基础弱的学生,教师给予语言提示和帮助。对于语言能力强的学生,要求在全班做示范对话。接着教师通过口述练习,学生掌握一些有关绿色食品安全性和重要性的信息。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整理出最能突出自己小组关于绿色食品观点的几点理由。随后,各组分别设计出自己的海报。然后展出海报,供全班交流。笔者认为这样的一堂阅读课,对学生受益匪浅,重视读后的说写技能训练,通过任务型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极大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读后是阅读课的重要环节,它是信息的输出和反馈过程,能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课文,使语言技能综合化。如果读后活动的设计没有梯度,没有连贯的主旨思想。读后的各个活动缺乏对文章深层次的思考和挖掘,那么学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体会作者的意图和领会文章的精髓。如果养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就会只关注文章的细节,而不去挖掘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作者单位: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中学;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