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自主学习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应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等教学方式来达到学习者自主。
【关键词】构建 自主学习 教学
一、自主学习理论依据
元认知理论认为:元认知是个体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以自身的认知系统为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调节。元认知策略的三个主要的功能是计划、监控和评估。计划指学习者应该就什么时候学什么、怎样学做出决策;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目标;评估是指学生对自身学习效果和达到目标的程度的评价。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或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是学习者依据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和探索、重新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换言之,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起指导作用。
二、构建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明显不足,表现在英语学习上主要是被动、封闭、依赖式的学习,较少主动学习,较少自主学习。如何构建以培养大批具有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取向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迎接知识爆炸,信息迅猛发展的挑战,已成为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民族高校的实际,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应在自主学习理论指导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自主学习理念深入师生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英语教学的效果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依据,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自愿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能产生充分的自信心,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1.构建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只有当人们掌握了如何学习,学会了应变和自我调节才称得上受到了教育(Rodgers 1969)。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古人云:“给人以鱼,一日食鱼;授人予渔,终生得鱼。”而民族地区高校因受其历史原因、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等条件的制约,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很多复杂而严峻的问题,如摆脱不了应试的目的,仍以教师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方法;师资缺乏,不得不实行大班教学等。
2.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可培养性
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是一个拥有相当宽的知识层面,对周围事物有了自身的看法,并能清楚地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的群体,且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每位高中毕业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具备了至少已有2000左右英语基础词汇(高考考试大纲),在中学已掌握了基本英语语法,这就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可行基础。网络空间中有大量的英语资料, 这为学生自主式、个性化学习的可行性提供了保障。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成为学习的主体
应惠兰教授曾指出:“实际上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 语言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虽然教师的“教”在学生英语学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学习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的“学”,学生才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才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是起关键作用的内因,对英语学习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大学英语教学更应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应以分析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学习技能得到发展。教师在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向他们提供帮助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又要注重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四)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自己构造并直接作用于学习过程、旨在促进学习者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才能促进其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系统地教授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促成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自主学習的习惯。笔者认为,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自主计划、自主监控、自主评估的学习策略着手,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自主计划
计划是在学习活动之前就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等的设计和安排。大学英语教师应督促帮助学生依据个体的需要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计划应包括在听、说、读、写、交际、词汇、语法等各方面的安排,目标应包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学习目的、学习进度、短期、中期和长期所要达到的目标等。
2.自主监控
自主监控,即边学习边检查;自己监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可行,是否根据时间和任务调整完成学习进度,是否在预定时间达到预定的效果等,这是学习者自主性的关键。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外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按外语学习活动的规律,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学习活动的频率制定出具体的指标体系(如每天或每周单词记忆、阅读量、听音,写作等),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确立以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计划、监控、评估的策略,引导学生走向学习自主。
【参考文献】
[1] 潘玉进.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 [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2] 余文森.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 教育探索,2001(12).
[3] 施良方. 学习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29.
【关键词】构建 自主学习 教学
一、自主学习理论依据
元认知理论认为:元认知是个体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以自身的认知系统为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调节。元认知策略的三个主要的功能是计划、监控和评估。计划指学习者应该就什么时候学什么、怎样学做出决策;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目标;评估是指学生对自身学习效果和达到目标的程度的评价。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或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是学习者依据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和探索、重新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换言之,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起指导作用。
二、构建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明显不足,表现在英语学习上主要是被动、封闭、依赖式的学习,较少主动学习,较少自主学习。如何构建以培养大批具有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取向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迎接知识爆炸,信息迅猛发展的挑战,已成为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民族高校的实际,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应在自主学习理论指导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自主学习理念深入师生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英语教学的效果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依据,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自愿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能产生充分的自信心,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1.构建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只有当人们掌握了如何学习,学会了应变和自我调节才称得上受到了教育(Rodgers 1969)。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古人云:“给人以鱼,一日食鱼;授人予渔,终生得鱼。”而民族地区高校因受其历史原因、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等条件的制约,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很多复杂而严峻的问题,如摆脱不了应试的目的,仍以教师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方法;师资缺乏,不得不实行大班教学等。
2.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可培养性
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是一个拥有相当宽的知识层面,对周围事物有了自身的看法,并能清楚地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的群体,且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每位高中毕业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具备了至少已有2000左右英语基础词汇(高考考试大纲),在中学已掌握了基本英语语法,这就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可行基础。网络空间中有大量的英语资料, 这为学生自主式、个性化学习的可行性提供了保障。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成为学习的主体
应惠兰教授曾指出:“实际上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 语言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虽然教师的“教”在学生英语学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学习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的“学”,学生才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才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是起关键作用的内因,对英语学习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大学英语教学更应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应以分析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学习技能得到发展。教师在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向他们提供帮助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又要注重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四)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自己构造并直接作用于学习过程、旨在促进学习者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才能促进其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系统地教授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促成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自主学習的习惯。笔者认为,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自主计划、自主监控、自主评估的学习策略着手,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自主计划
计划是在学习活动之前就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等的设计和安排。大学英语教师应督促帮助学生依据个体的需要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计划应包括在听、说、读、写、交际、词汇、语法等各方面的安排,目标应包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学习目的、学习进度、短期、中期和长期所要达到的目标等。
2.自主监控
自主监控,即边学习边检查;自己监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可行,是否根据时间和任务调整完成学习进度,是否在预定时间达到预定的效果等,这是学习者自主性的关键。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外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按外语学习活动的规律,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学习活动的频率制定出具体的指标体系(如每天或每周单词记忆、阅读量、听音,写作等),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确立以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计划、监控、评估的策略,引导学生走向学习自主。
【参考文献】
[1] 潘玉进.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 [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2] 余文森.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 教育探索,2001(12).
[3] 施良方. 学习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