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牛皮凳:默默传承的民间手艺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的海南省昌江大地,乍暖还寒,霸王岭下,昌化江畔,木棉花开依旧,艳色未减,以最直接的热情,欢迎和拥抱前来观光旅游的岛内外游客。
  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到来之前的两个月时间内,接到昌江县政府3000张牛皮凳扶贫订单的石碌镇水富村村民,每天都忙于牛皮凳的备料和加工。此间记者两度前往水富村,观看黎族牛皮凳的制作过程。
  有些记忆,包括手工艺技能,是深入到了情感和基因深处的,哪怕远离了原住地多年,只要条件允许,它们随时都会被激活,就像在秋冬季节枯干的小草和落叶的乔木,春天一到,一旦土地湿润,气温上升,就会发出新绿。


  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水富村恐怕是昌江最年轻的移民村,但它有一个古老而不复存在的名字——牙迫,早先位于大山深处的王下乡,由于人多地少,交通不便,村民难以脱贫,2002年才整村迁至现址。迄今,村民仍然能熟练地制作传统的牛皮凳。
  林亚遵是牛皮凳制作能手,现年73岁,不过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他从小就见过村里的长辈制作牛皮凳,也动手做过牛皮凳,但真正投入时间和精力制作是2001年从王下乡信用社退休之后。
  老孤儿留着旧牛皮凳
  3月8日下午,记者在水富村第一次见到林亚遵时,戴着胶质手套的他正熟练地用细细的藤条,捆绑和加固牛皮凳的主体框架。这样的框架备上20个左右,他就会在次日赶集,买回一张牛皮,邀上村里七八个村民,一起完成工作量最大的环节——绷牛皮。
  记者一边看着林亚遵做牛皮凳,一边跟他闲聊家事。
  林亚遵曾是个苦命的孩子。不到1岁,父亲就去世了,未满10岁,母亲也见背,由堂兄林亚精照顾长大成人。林亚精现年86岁,由于年纪老迈,经常卧病在床。
  成年时,林亚遵连一张坐下吃饭的凳子都没有,同村长辈韩亚时(已故)见他可怜,在一次批量制作牛皮凳时,对他说:你去找一块可以做凳面的牛皮来,我给你做一张凳子。当时,林亚遵第一次认认真真地注视韩亚时加工牛皮凳的全部过程。
  就这样,林亚遵拥有了此生的第一张牛皮凳,半个多世纪来,他一直爱如珍宝。前两年,固定牛皮的藤条老化腐烂了,林亚遵才换上新藤。
  韩亚时和林亚精都是林亚遵的恩人,也是传授他牛皮凳加工技艺的师父。


  单打独斗+集体协作
  制作一张牛皮凳,除了牛皮(水牛的或黄牛的皆可),粗细两种规格的藤条和一种黎语称作“赛胜”、成形性较强的乔木,也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要做凳,先备料。如果在农贸市场上买不到,就到山上找,甚至要回到王下乡的山里找。
  据林亚遵介绍,水富村出品的牛皮凳的规格,有高、矮两种,呈上窄下宽的圆柱形。矮的是传统规格,林亚遵珍藏的那张就是标准配置,高25厘米,凳面直径28厘米,底座口径35厘米;高的是近年应定制者的要求而改良的“升级版”,让个子高大的人坐上去更舒适,一般高43厘米,凳面直径32厘米,底座口径39厘米。
  材料买回来后,制作者就要根据预先想要的高度,先将直径2厘米左右的粗藤条,等分拗折,再绑起来,晒干或自然风干;较细的藤条直径在0.5厘米左右,一部分保持原样,一部分对半剖开,自然晒干,留待后用;至于乔木“赛胜”,则先剥皮,然后剖开并刨成3.5厘米宽、0.8厘米厚的尺寸,再箍成圆形木框,在阳光下晾晒至全干。
  晾晒至干的藤条和木框,将被集中到厨房简易的杂物架上,接受烟熏,越久越好。“这样可以防止虫蛀,比用什么防虫药都管用。”林亚遵告诉记者。
  需要做凳子时,主人就取下藤条和木框,用对半开的细藤条,将粗藤与一上一下、一大一小两种木框连接绕紧,粗藤起着承重的作用。如此一来,一张凳子的雏形就形成了。
  以上这些工序,一个人可以独自完成而不需要任何帮手。但最后绷上牛皮的环节,就需要团队合作了。
  3月9日早上,电话联系林亚遵,得知他天还没亮就去集市上买回了一张水牛皮,准备完成最后的工序。记者赶到林家时,只见林亚遵夫妇和另外7位村民,有的生火烧水,有的切割牛皮,有的用塑料包装带将牛皮固定到凳子框架上方,忙得不亦乐乎!
  前来帮忙的村民中,72岁的林永深和71岁的韩亚齐都是做牛皮凳的能手,不过他们看上去都比实际年龄小,记者禁不住感慨当地水土养人。
  根据现场观察和主人讲解,切割牛皮的大小以口径较大的那个圆木框为准,这样放置到上方时,才能有下垂并下拉的余地;牛皮边缘,还要用凿子,每隔三四厘米凿下一个破口;放到凳面位置后,用宽边的包装带(一般用粗藤的皮,但在大量制作时数量不足)穿过破口,下拉、绷紧,并绑定到下方的木框上。
  然后,倒持牛皮凳,浸泡到热水滚沸的锅中,稍稍摆动约10秒钟后捞起,再用菜刀或匕首,毫不费力就将表皮和牛毛悉数刮除。
  这些半成品放在太阳底下晒上三四天,牛皮就会完全变干成型,此时,在凳面下方2厘米的牛皮上,每隔六七厘米钻一圆孔,再用整根的细藤条交叉穿过,固定凳面,也美化了凳子,最后将那些之前绷牛皮的包装带或宽边藤条移除,留下的那些洞洞,好比报纸版面上的花边,倒起着装饰作用。
  至此,牛皮凳算是大功告成了。如果不是急着使用或出货,黎族人会先在厨房再熏上十天半个月,做最后的防腐和防虫处理。
其他文献
“和而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和文章中引用这个词,不了解这个词的意义,就很难正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用义。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在《论语》中只有这一句,没有解说,因此有些学者对此有误解。有人把“和而不同”理解为不同事物和谐相处。但是,孔子另一句是“小人同而不和”,能解为不和谐的事物都相同吗?我们从古代典籍中可以看到,“和”与“同”是两种状态,也是两种态度。“不同”不是指事物,而是说君
期刊
销售计划分解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的工作绩效,也关乎企业的经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特别是在烟草行业,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这“四大难题”更为凸显,这对烟草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地分解销售计划显得更加重要。  所谓销售计划分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预测、发展战略制定出某一时期内的销售目
期刊
豫南地区的正月十五是祭奠逝去的祖辈先人的节日,类似于清明节。在豫南地区人们的心中,元宵节甚至比春节还重要。每年这一天,当地的人们无论身居何处,都会风雨无阻地赶回老家,中午早早吃罢团圆饭,从傍晚持续到深夜,全家出动为祖坟“送灯”。  这一天,人们要准备灯、烟花爆竹和火纸等送灯所必备的用具。要送的灯包括三个部分:灯裤(即灯罩)、竹签(即灯骨)和蜡烛。传统的灯裤是用各色彩纸粘制而成,以便防风和映彩。颜色
期刊
英国经济学家JOhn Dunning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将逐步增加,资本输出将最终超过资本输入。这正是中国近年来的情况,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正处在一个从资本净输入大国向资本输出大国转型的过程。中央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则为推动企业更好、更深地“走出去”提供了重大契机。  品牌竞争:中国尚处下风  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企业走出国门
期刊
党建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思想保障和政治保障,以党建工作的创新,推动学校教育的创新,改革新的思维方式、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创新管理机制,对于开创“教、学、练”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格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向  党建工作包括党的组织建设以及党的理论建设方面,在高校加强党建工作特别是与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相结合,主要是从党的组织建设方面来考虑。在学生间进行
期刊
目前,劳务派遣这种用人方式已经被国内很多用人单位采用。劳务派遣的人员一般会被安排在流动性、临时性或专业性的岗位上。劳务派遣的应用,可以解决高校的编制限制和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不仅为高校人才的引进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也优化了人才资源的社会配置。本文以燕山大学为例,论述了劳务派遣在高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劳务派遣在高校中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劳务派遣是随着我国社会
期刊
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新华社受权于17日全文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国号”航船进入奋战“十三五”、引领新常态、决胜全面小康的新航程。  在纲要中,有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引人关注:改进政府治理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改进社会治理手段,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
期刊
近年来,一些干部在退休后,选择回归田园。他们中有农业口的技术型干部,也有非农口的领导干部,以各种方式参与推动乡村建设。退休干部具有“跳出农村看农村”的优势,较高的文化层次、丰富的从政阅历使他们在观察和解决“三农”问题时视野更宽、办法更多。而回归田园,奉献桑梓,也为他们找到了一条延伸价值、发挥余热的新出路。
期刊
据调查,在一些地方,作为产业发展升级的空间载体——产业园区,近年来由于重量轻质,在规划布局上过多过急,产业选择不科学,不少处于“撂荒”状态。特别是许多以自上而下模式发展的产业园区,多属于行政力助推产物,缺少市场的动力,更乏人问津。如何通过规划使之再现生机,成为摆在这些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提起戒毒所,你也许常常会想到禁锢、冷漠、沉闷、封闭等字眼,但当你走进许昌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看到那一块块奖牌、一封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你一定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个戒毒所的温度,禁不住去探寻奖牌和感谢信背后鲜为人知的温暖故事。  “以人为本,人性化执法,是创新戒毒管理机制的主线,也是许昌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全体管教民警始终坚持的方向。”许昌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郭军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