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工作的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逐步走向常态化,应用型高校在企业实习就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时间在半年至一年之间,而这一特殊的时间与空间点,对于学生党建工作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好产教融合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摆在应用型高校以及合作企业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高校;党建
近年来,应用型高校在“产教融合”的教育大背景下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笔者在高校产教融合实施过程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党员在参与企业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双方往往倾向于对技术支持,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等方面的问题,在学生党员建设方面几乎很少涉及,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瓶颈,值得每一位应用型高校党建工作者的探索与总结。
一、产教融合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形成常态,即本科大四学生、专科大三学生普遍进入校外顶岗实习阶段。实习阶段的学生党建工作成为各大应用型高校无可忽视的主要内容。如果仅强调职业能力,而缺失了思想政治修养的教育与提升,学生人才培养依然是失败的。
(一)教育考察存在空窗阶段
按照学生党员发展程序,一名发展对象在自大一上学期递交入党申请书之日起,经过党校学习,资格审查,重点培养等过程,至少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时间。即发展入党的时间多数为大三或大四学期,这就意味着,预备党员将在合作企业中完成预备党员的后续教育考察期,而往往这一时期成为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空窗期”,学生党员校外实习多以提升职业能力为主,在实习中无法感受到党的声音,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均受影响,跟踪教育存在脱节与停滞的状态、甚至有走过场的现象发生[1]。
(二)教育形式相对陈旧单一
目前大多数的党员教育形式均为“灌输式”或“填鸭式”,即以单向的说教式教育为主,形式多以“三会一课”的单一课桌式方式,学生被动接受居多,主动参与很少,这样的教育形式往往很难让教育的初衷深入人心,更无从谈起用理论指导实践,甚至有的个别党员产生了逆反与抵触情绪,这为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带来困难。
(三)教育对象意识有待提升
虽然学生已经步入大三或者大四阶段,但现阶段的“90后”一代年轻人在思想意识上,行为准则上,相比“80”后等有明显差距;且入党时间尚短,理论素养仍然有待提升,对于党性教育知识等内容缺少主动能动性,对于提交的各种总结报告,敷衍了事、草草收场居多。
(四)教育内容缺少系统梳理
校企合作的企业基层党组织对于党性教育的内容多以下发学习文件和指示精神为主,党的理论,日常碎片化时间利用率不高,加之党组织对于教育的内容缺少层次感与系统化设计,计划性不足,学生党员在企业中的政治诉势必造成对党员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产教融合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路经研究
随着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针對应用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在教育考察、教育形式、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上凸显的问题,高校与合作企业有义务、有必要、有决心来解决,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打下扎实基础。笔者所在学院党总支正积极探索一条“全方位、多层次、新渠道、高水平”的学生党员教育新路径,以期为基层党组织的应用型、创新型建设提供现实依据。
(一)建立“校企友好党支部”,落实预备党员教育持续性
党总支通过与校企合作单位建立“校企友好党支部”,确保学生党员教育过程持续性。实习期的学生党员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考察,学校定期派工作人员到企业进行考察;企业指派入党联系人负责学生党员实习期的教育工作,实习期结束后向校方如实反馈学生党员学习、工作表现。另外,学院为实习党员制作《校外学生党员服务证》,学生党员在实习期完成党员活动和志愿服务,返回学校后进行检查[2]。
(二)以入学教育为起点,做好积极分子思想意识管理
面对初进大学校园、怀揣美好憧憬的大一新生,通过“入学+军训”双重教育方式作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积极向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党员发展程序和条件,激发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同时,学生支部对每一位入党申请人实行量化考核,为后期择优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做好铺垫。
(三)以新网络媒体为信息平台,提升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交互性
我院党总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多元化,交互性,快速性,广泛性”等优势,针对所有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建立了微信群、QQ群,学院“党建之窗”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党建之家”窗口等多种信息平台,宣传并传播党的理论知识、重要精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网上组织生活,开通在线学习模块等方式,切实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增强党员发展程序的规范化,提高基层党务工作效率。
(四)结合“企业文化+党建工作”,加强党建教育内容丰富性
学院通过与企业方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探索加深学生企业文化意识,渗透企业文化教育,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通过工作中的态度,工作内容,工作性质等方面,向学生党员传递党建工作内容,使得学生在实习进行中感受到党建工作无处不在,党建内容寓教于工作。
三、结语
校企合作的党员教育单纯依靠校方的主动引导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对学生党员实习表现,工作态度,评价考核等核心环节的校企合作单位,理应是产教融合视阈下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关键。所有党建工作者应顺应时代的需求,抓住历史机遇,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学生党员教育的新路径,逐渐形成具有应用型教育特色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特色。
参考文献:
[1]章红兵等.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员有效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4):59-62.
[2]郭迪杰.协同创新视角下校企合作党建工作模式的构建[J].高校党建(上半月),2015(8):39-40.
作者简介:张明东(1985—),男,辽宁本溪人,工学硕士,助教。
尚洪娟(1979—),女,辽宁本溪人,工学硕士,讲师。
基金项目:2016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创新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机制研究)编号(2016GXDJ-B026),2016年辽宁省高校党建青年研究课题(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实证研究)编号(2016GXDJ-D005)。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高校;党建
近年来,应用型高校在“产教融合”的教育大背景下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笔者在高校产教融合实施过程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党员在参与企业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双方往往倾向于对技术支持,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等方面的问题,在学生党员建设方面几乎很少涉及,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瓶颈,值得每一位应用型高校党建工作者的探索与总结。
一、产教融合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形成常态,即本科大四学生、专科大三学生普遍进入校外顶岗实习阶段。实习阶段的学生党建工作成为各大应用型高校无可忽视的主要内容。如果仅强调职业能力,而缺失了思想政治修养的教育与提升,学生人才培养依然是失败的。
(一)教育考察存在空窗阶段
按照学生党员发展程序,一名发展对象在自大一上学期递交入党申请书之日起,经过党校学习,资格审查,重点培养等过程,至少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时间。即发展入党的时间多数为大三或大四学期,这就意味着,预备党员将在合作企业中完成预备党员的后续教育考察期,而往往这一时期成为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空窗期”,学生党员校外实习多以提升职业能力为主,在实习中无法感受到党的声音,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均受影响,跟踪教育存在脱节与停滞的状态、甚至有走过场的现象发生[1]。
(二)教育形式相对陈旧单一
目前大多数的党员教育形式均为“灌输式”或“填鸭式”,即以单向的说教式教育为主,形式多以“三会一课”的单一课桌式方式,学生被动接受居多,主动参与很少,这样的教育形式往往很难让教育的初衷深入人心,更无从谈起用理论指导实践,甚至有的个别党员产生了逆反与抵触情绪,这为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带来困难。
(三)教育对象意识有待提升
虽然学生已经步入大三或者大四阶段,但现阶段的“90后”一代年轻人在思想意识上,行为准则上,相比“80”后等有明显差距;且入党时间尚短,理论素养仍然有待提升,对于党性教育知识等内容缺少主动能动性,对于提交的各种总结报告,敷衍了事、草草收场居多。
(四)教育内容缺少系统梳理
校企合作的企业基层党组织对于党性教育的内容多以下发学习文件和指示精神为主,党的理论,日常碎片化时间利用率不高,加之党组织对于教育的内容缺少层次感与系统化设计,计划性不足,学生党员在企业中的政治诉势必造成对党员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产教融合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路经研究
随着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针對应用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在教育考察、教育形式、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上凸显的问题,高校与合作企业有义务、有必要、有决心来解决,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打下扎实基础。笔者所在学院党总支正积极探索一条“全方位、多层次、新渠道、高水平”的学生党员教育新路径,以期为基层党组织的应用型、创新型建设提供现实依据。
(一)建立“校企友好党支部”,落实预备党员教育持续性
党总支通过与校企合作单位建立“校企友好党支部”,确保学生党员教育过程持续性。实习期的学生党员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考察,学校定期派工作人员到企业进行考察;企业指派入党联系人负责学生党员实习期的教育工作,实习期结束后向校方如实反馈学生党员学习、工作表现。另外,学院为实习党员制作《校外学生党员服务证》,学生党员在实习期完成党员活动和志愿服务,返回学校后进行检查[2]。
(二)以入学教育为起点,做好积极分子思想意识管理
面对初进大学校园、怀揣美好憧憬的大一新生,通过“入学+军训”双重教育方式作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积极向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党员发展程序和条件,激发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同时,学生支部对每一位入党申请人实行量化考核,为后期择优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做好铺垫。
(三)以新网络媒体为信息平台,提升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交互性
我院党总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多元化,交互性,快速性,广泛性”等优势,针对所有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建立了微信群、QQ群,学院“党建之窗”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党建之家”窗口等多种信息平台,宣传并传播党的理论知识、重要精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网上组织生活,开通在线学习模块等方式,切实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增强党员发展程序的规范化,提高基层党务工作效率。
(四)结合“企业文化+党建工作”,加强党建教育内容丰富性
学院通过与企业方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探索加深学生企业文化意识,渗透企业文化教育,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通过工作中的态度,工作内容,工作性质等方面,向学生党员传递党建工作内容,使得学生在实习进行中感受到党建工作无处不在,党建内容寓教于工作。
三、结语
校企合作的党员教育单纯依靠校方的主动引导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对学生党员实习表现,工作态度,评价考核等核心环节的校企合作单位,理应是产教融合视阈下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关键。所有党建工作者应顺应时代的需求,抓住历史机遇,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学生党员教育的新路径,逐渐形成具有应用型教育特色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特色。
参考文献:
[1]章红兵等.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员有效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4):59-62.
[2]郭迪杰.协同创新视角下校企合作党建工作模式的构建[J].高校党建(上半月),2015(8):39-40.
作者简介:张明东(1985—),男,辽宁本溪人,工学硕士,助教。
尚洪娟(1979—),女,辽宁本溪人,工学硕士,讲师。
基金项目:2016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创新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机制研究)编号(2016GXDJ-B026),2016年辽宁省高校党建青年研究课题(高校青年教师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实证研究)编号(2016GXDJ-D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