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督教从古罗马帝国以来一直深刻广泛地影响着西方世界的方方面面。西方人的内心深处普遍积淀着一种浓烈深沉的宗教情感和意识,中国大学生在与之打交道时,常常很难领略到其语言、行为中的种种意味、情趣和色彩,阅读欧美文学作品时尤其如此。本文以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为例,撷取其中几个与宗教意象相关的片断,用一种比较的、鉴赏的方法条分缕析,初步探讨劳伦斯象征艺术的手法和效果。
关键词:宗教意象;象征;启示
Abstract:Christianity has made an enormous influence on all aspects of the West since its formation in the ancient Roman Empire,. Westerns have since their childhood developed a sort of profound religious feeling, which often makes Chinese students too difficult to grasp the implications of their words and behaviours, especially of their literature. This paper picks a few novel images concerning Christianity to analyse their functions and effects in the novel, so as to illustrate some features of Lawrence’s symbolism.
Key words:Religious Image; Symbolism; Revelation
公元313年,羅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宣布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随后修建了不少教堂,免除了教会人员的捐税,392年另一个皇帝狄奥多西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从此基督教在西方迅速传播,绵延不绝,深刻广泛地影响了西方世界的方方面面。表面上看,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人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但是其内心深处普遍积淀着一种浓烈深沉的宗教情感和意识,并且时刻有意无意地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泄漏出来,当然这种“泄漏”经常采用改头换面的、曲折隐晦的方式进行。因此,中国学生在与之打交道时,常常很难领略到其语言、行为中的种种意味、情趣和色彩,甚至感觉荒诞不经、不可理喻。本文以二十世纪西方著名的自传体成长小说──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为例,撷取其中几个与宗教意象相关的精彩片断,进行条分缕析,期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鉴赏西方小说的深刻内涵和美学意蕴。
红樱桃:伊甸园中的“禁果”
小说中,人物的行为对话、意象场景的呈现总是顺势而下,自然流淌,许多读者因而丝毫没有意识到其中已经巧妙地编织进了一些宗教意象,例如以下这个片段:
保罗在树上爬得老高,高踞红屋顶之上。风不断呜呜呼啸,摇撼着树身,树木令人战栗地晃动,晃得人心旌荡漾。保罗摇摇欲坠地蹲在细树枝上,给风摇得有点醉意,伸手到结着累累紫樱桃的粗树枝上去摘,把这些滑溜溜,凉冰冰的果子一把一把采下来。在郁郁葱葱的枝叶下,深浅不一的红色,从灿烂的朱红到鲜艳的绯红,纷纷映入眼帘,都显得光彩夺目。
西沉的太阳蓦地烧红了残云。万道金光倏地把东南方照得通亮,柔和的金黄色晚霞层层叠叠堆在空中。人世间原来一直灰沉沉,暗蒙蒙的,不料一下子竟给金黄色的晚霞照亮。到处的绿树和青草,以及远处的湖水给霞光一照都纷纷惊醒了。
米丽安惊讶地走出门来。
“啊哟!”保罗听到她那圆润的嗓门叫道,“多妙啊?”
他往下一看,只见她朝他抬起脸来,脸上一抹淡淡的金光,看上去柔和极了。
“你爬得多高啊!”她说。
在她脚边,大黄树叶上有四只死鸟,那是偷吃樱桃给打死的。保罗看见树枝上吊着几颗樱桃核,都发白了,象骷髅似的,果肉都给啄光了。他又往下看看米丽安。
“云彩都烧着了。”他说。
“真美!”她叫着说。
她站在下面看起来是那么娇小玲珑,那么温柔可爱。他对着她扔下一把樱桃。她吓了一大跳。他低声格格笑,对她扔着樱桃。她捡起几颗樱桃,就逃开了。她把两小串樱桃挂在耳朵上,又抬头望了望。
“你还没摘够吗?”她问。
“快了,吊在上面就象乘船似的。”
“你要在上面呆多久?”
“到太阳完全下山。”
她走到篱笆边,坐在那儿,眼望着金黄色的云彩纷纷碎裂,随着暮色渐浓,它们汇成了一大片玫瑰色的断云残片。金黄色炽烈如焚,成了鲜红色,仿佛天空心情痛苦到了极点。然后鲜红色渐褪成玫瑰红,玫瑰红又褪成了深红,很快,天空的那股火辣辣的激情就平息了。人世间就此变得一片苍茫。保罗赶快提着篮子爬下树,爬着爬着,把衬衫袖子也钩破了。
“真可爱。”米丽安捻着樱桃说。
表面上看,这段描写简单明了,不过是男主人公保罗采摘樱桃时与米丽安的嬉戏而已,景物描写与环境气氛也相吻合,似乎没有深究的必要。然而,假如你把这一片段中反复出现的中心意象“红樱桃”与圣经故事中的“禁果”联系起来,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一段的所有描述具有一种宗教意味,发现其中包含的意象与《圣经》“失乐园”里的种种意象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
小说意象:樱桃 保罗 米丽安 天空 农场 灰暗世界
圣经意象:禁果 亚当 夏娃 上帝 伊甸园 蒙昧时代
从上面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作家为我们再现出了一个现实生活的场景,同时在现实生活场景中隐藏着一个“宗教背叛”的图景。于是,这里的“红樱桃”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是“禁果”,是“上帝”所不允许的;另一方面又很鲜艳甘甜,是诱惑的象征,也是智慧的象征。因此,保罗摘下樱桃这一事件在小说中既预示着他与米丽安即将到来的两性结合,同时也意味着保罗对自己心中的“上帝”──母亲莫雷尔太太的背叛。莫雷尔太太自始至终都没有支持过保罗与米丽安之间的恋爱,可是今非昔比的保罗早已将母亲的嘱咐抛之脑后。他与米丽安一起品尝着“禁果”的甘甜,经历着一种人世间的由蒙昧到智慧的转变。这种经历令他们又惊又喜,原先一直灰蒙蒙、暗沉沉的人世间,现在“一下子竟给金黄色的晚霞照亮了。到处的绿树和青草,以及远处的湖水给霞光一照都纷纷惊醒了。”保罗和米丽安欢快地嬉戏起来,他一把一把地摘下樱桃来,又一把一把地扔向树下的米丽安。看来偷食“禁果”的行为与游戏没有很大差别,都是令人愉快、受人欢迎的,都是人类天性的自然流露。然而,对“上帝”──莫雷尔太太的背叛行为引发了保罗和米丽安内心深处的一种罪恶感。他们的乐园里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寒风”,涌来了“滚滚的乌云”,下文还下起了瓢泼大雨。“天空”﹙上帝的象征﹚看见了底下的一切,“心情痛苦到了极点”。
引文中唯一让读者感到突兀的意象是“死鸟”。当保罗和米丽安开始游戏时,意外地发现“米丽安的脚边有四只死鸟”。他立即意识到这是偷吃樱桃时被打死的,却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上帝”给他的一个警告,反而继续沉迷于爱的嬉戏,其最终结局的悲剧性也就不可避免了。《圣经》中的上帝曾经嘱咐过亚当和夏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你们可以随意吃,只有智慧树上的果子不可以吃,也不可以摸,因为你吃的日子必死。”所以小说中的保罗,既看见了死鸟躺卧在地上的落叶之中,也看见了树枝上吊着的几颗发白的樱桃核,骷髅似的樱桃核。通过“樱桃”和“死鸟”两个意象的并置,作家将爱情与死亡两种感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保罗背叛“上帝”、偷食“禁果”之后,虽然获得了短暂的肉体上的平静,内心却充满了忧伤凄凉。他获得了爱情、获得了智慧,同时也获得了死亡。他的智慧让他悲哀地发现人生的虚无和渺小:“人生于世,终日奔忙,孜孜以求的全都是无意义的事情。”上帝的爱消失了,原先的温暖和安全感不复存在,黑夜和死亡成为人类的必然归宿。保罗在行动上迈出了脱离“无限母爱”的第一步,在心理上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发展。也许保罗的个人意识中始终不愿承认这种“沉沦”,始终不愿承认自己对母爱的“背叛”。也可能作家在“红樱桃”的意象中还有更多的寓意。没有果肉的樱桃仿佛“骷髅”,那么,只有精神欲望的爱情犹如“白骨”。小说中“果肉”(flesh)一词本义繁多,也可以指人的肉体、动物的肉体甚至尸体,恰好融合在一种双关的语境中了。“苍白的骷髅似的樱桃核”也许在昭示芸芸众生:情场如同战场,在强烈对抗中人们总是拼命地吞食对方、牺牲对方,其最终结局总是不外乎一方变成白骨,另一方则遗下尸骸。劳伦斯写过一首诗《樱桃偷盗者》,呈现了相同的意象场景。
狗与鸡:生命如风
在劳伦斯的小说世界中,动物总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下面这个片断处于保罗与米丽安第一次恋爱决裂之前:
可他只是愁眉不展。当时他倒是恨不得这片景色难看呢。
这时一条杂种大狗奔过来,张大嘴巴,腾起两只爪子,扑在小伙子的肩头,舔着他的脸。保罗把身子一缩,哈哈大笑。比尔对他倒是一大安慰。他推开狗,可它又扑上身来。
“去去去,”小伙子说,“不去我给你一下子。”
谁知这条狗推也推不开,保罗就此跟这畜生打闹起来,想把它推开,可它反而拼命挣扎,闹得更欢,竟撒起野来,两个厮打成一团。人勉强在笑,狗张牙舞爪。米丽安眼睁睁看着他们。看看这人真是可怜见。他如此迫切地需要情有所钟,需要温存。瞧他跟狗打闹的那副恨相实际上就是爱呢。比尔跳起来,乐得气喘吁吁,白脸上一对棕色眼珠骨溜溜直转,蹒跚地又挨近前来。它可喜欢保罗呢。保罗皱皱眉头。
“比尔,我跟你闹够了。”他说。
不料这条狗竟站起来,伸出两只有力的爪子,满心喜爱,颤巍巍地扑到他大腿上,还向他吐着血红的舌头。他不由倒退一步。
“别,”他说──“别──我闹够了。”
不一会儿这条狗就兴冲冲地一溜烟跑开,另找乐子去了。
在这里保罗与一条名叫“比尔”的大狗厮打成一团,闹得很欢。过了一会儿,保罗感觉闹够了,狗却缠住不放,拼命挣扎。保罗皱起眉头,最后狗总算心满意足地跑了。作为旁观者的米丽安,则意识到这场“人狗之战”其实是在上演一场爱的战斗,一场空前激烈、纠缠不休的战斗。作家有意识地借用这个场景,来隐喻它与保罗和米丽安的恋爱关系具有某种相似性,隐喻它与人类恋爱行为具有某种相似性,以寄寓自己关于人生的深刻思考:人类在恋爱关系上,甚至在一切人际关系上,应当符合自然,应当充分尊重对方。倘若只图自己快活,情不自禁地一味纠缠,则无异于在对方的脖子上套上了一条绳索象拴狗一样拴住了对方。当爱使一方失去独立和自由,爱就变成不正常的占有欲了,爱也就变形为“囚笼”。小说中的米丽安的狂热的精神追求,开始时对保罗颇具吸引力,后来却无情地压抑着他内心涌动的激情。在来去如风的大狗“比尔”的启示下,保罗意识到一种生命本身的逻辑和道德。他终于下定决心,与米丽安分手。“人狗之战”既涌现出生命界的无限活力,又暗示出人类关系中的某些异变:战争本能与掠夺成性。其实在西方,基督教认为狗具有与人一样的灵魂,虐待狗的行为是上帝所不喜欢的,生活中人与狗应该彼此尊重、互不干扰。作家在此明显采用了移情的手法。
保罗与米丽安恋爱的结局在初次见面时就显露端倪:
他走到后院,看见米丽安跪在鸡窝前,手里捏着一点玉米,抿着嘴,十分紧张的样子蹲下身子。那只母鸡不怀好意地瞅着她。她战战兢兢地把手向前伸出去,母鸡向她上下飞扑过来,她赶快把手缩回,不禁“哇”的一声,半惊半恼地叫了出来。
“它不会伤害你的。”保罗说。
她满脸绯红,蓦地站起身来。
“我只不过想试一试。”她低声说。
“瞧,它不会伤人的,”他边说边把两粒玉米放在手掌上,就让母鸡在他手心上啄着、啄着、啄着。“它只会使你发笑。”他说。
她又把手伸出去,一下子又缩回来,接着再试一下,又叫了一声再缩回来。他蹙蹙眉头。
“哎呀,我可以让它啄我的脸,”保罗说,“只不过它冲撞一下。它老是那么灵巧,若不是的话,瞧,它怎会每天从那么多的地面上啄食。”
他冷冷地等待着,静观着。最后,米丽安让母鸡从她手里啄食。她轻轻地叫了一声──害怕,因害怕而感到的痛苦──真叫人心疼。但是她这样做了,而且重复地做了。
“那儿,你瞧,”这个小伙子说,“没有伤了你吧,有没有?”
她张大黑眼睛瞪着他。
“没有。”她哆嗦着笑了。
以上生动逼真地描绘出一只母鸡从一个女孩子手里啄食的模样和感觉,整个场景洋溢着一种自然的生命的流动。米丽安跪在鸡窝前,战战兢兢地伸出手去,母鸡突然一下子扑了过来。她惊叫一声把手缩了回去。与此同时,保罗在旁边观看着,示范着,鼓励着。她终于成功地尝试了两回。从自然的象征意义来说,母鸡啄食这一本能行为可以延伸扩展为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本能,因此米丽安对母鸡啄食这一自然行为的恐惧意味着她对生命本能的一种恐怖感,意味着她对自身生命活力的强烈否定和抑制。这种违反自然的反应预示着她未来的恋爱悲剧。从文化的象征意义来看,米丽安意识到母鸡的眼睛里透出一股“邪恶”(wickedly),感觉母鸡啄食时的急不可待更是一种恐怖力量,恰恰体现出理性意识的违背自然的性质。正如“邪恶”一词所示,过分敏感的宗教伦理信念是造成米丽安与自然界、与生命本能发生冲突的根源。由于她对生命本能,尤其是性爱本能,过分地紧张、过分地压抑,保罗的激情没有获得应有的回应。他们的恋爱始终承受这一种灵肉分离的痛苦,丧失了自然与和谐。保罗在这里扮演的“劝导者”的角色,与米丽安的行为表现,一起构成了一幅轮廓类似基督与信徒在一起的画面:米丽安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保罗则在一旁不停地予以劝导安慰。这幅包含着宗教原型的画面在小说下文中不断重现,预示着男女主人公后来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极不自然的初恋。
圣灵降生:爱的福音
很多时候,作家也把宗教喻体直接说了出来,如以下的片断:
米丽安一个人慢慢走在后面。她跟别人合不来,跟任何人都极少交往。她的朋友、伙伴、情人就是大自然。她看着太阳暗淡无光地落山。在阴暗、寒冷的排排树篱中有几片红叶。她在树篱边徘徊,温柔而热情地采集红叶。她指尖爱抚着树叶,借着树叶焕发着心中的热情。
突然她意识到自己一个人走在一条陌生的路上,就赶紧向前走去。走到这条小巷的拐角,她遇上了保罗,只见他弯着腰,正全神贯注在做什么事,态度又镇静又耐心,只是有点灰心绝望的样子。她犹疑不决地向他走去,看着他。
他呆在路中央,全神贯注地不知做什么。远处苍茫的暮色还留下一抹金光,把他衬托得象个黑色浮雕。她看着他,身子虽然瘦弱,却很结实。就象夕阳把他给了她。她感到心猛地抽紧了,她意识到自己一定得爱他,她发现了他,发现他身上有一种少有的潜力,发现了他的孤独。她象是“天使报喜节”听到圣灵降生的消息一样,战战兢兢,慢慢朝前走去。
他终于抬起头来。
“咦,”他感激地叫道,“你是在等我吧?”
她看见他眼睛里有一片阴影。
“这只不过是把旧伞吧?”她问。她觉得纳闷,为什么他平常并不计较琐碎事情,这会儿竟小题大做起来。
“可这是威廉的伞,而且也没法瞒过我妈。”他平静地说着,仍旧耐心地修著那把伞。
这里,我们发现米丽安的爱明显具有一种单向流动的性质:保罗没有意识到她突然萌发的爱情,而是专心致志地修补着母亲的阳伞。这把阳伞作为母爱和“上帝”的象征,是保罗的哥哥威廉死前赠送给母亲的。由于缺乏爱的双向流动,缺乏爱人之间的心心相印,米丽安臆想中的爱如同一厢情愿,没有也不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作家在这里有意避开直接描写两人之间真实的爱的联结过程,是为了突出母爱和“俄狄浦斯情结”的浩瀚强大、威力无穷,也是为了将米丽安对保罗的爱描绘成信徒对基督般的神圣的爱。作家的这一做法,曾经招致其初恋情人杰茜·钱伯斯(米丽安的生活原型)的激烈反应,指责劳伦斯在小说中残忍地背叛了他们之间一度的真诚恋情,指责把她描绘成“精神的骷髅”,以便把殉难者的光环罩到他母亲的头上。不管怎样,小说不是历史,允许对事实进行虚构。
这个片断中最重要的意象是“圣灵降生”。 “圣灵降生”在此用作隐喻,暗示爱情的降生,因为基督就是爱的化身,基督的降生也就是爱的降生。可是作家把保罗比作“黑色雕像”,似乎执意要声明这里降生的是米丽安对基督的爱,而不是米丽安对保罗的爱。她的爱是柏拉图式的恋爱,出于精神交流的需要,纯粹是宗教幻想的产物。而米丽安的意识中出现了另外一种联系──“孤独”感。她跟别人合不来,也极少交往,没有什么朋友。保罗在尽心维护母爱时的表现,在米丽安看来,透露出了“灰心绝望”的信息。所以米丽安的爱意萌发又是在遵守上帝的一大教导:“人不应当孤独。”为了免除人类始祖亚当的寂寞,上帝又创造出夏娃来陪伴亚当,从此人类开始了爱的历程。值得注意的是,在基督教的圣经解释传统中,不能忍受孤独和对异性的渴望一直被认为是对上帝具有强烈爱心的“象征”和表现。小说中的保罗恰好就一直认为米丽安是一个沉湎于宗教神秘的“修女”,并且曾经送给她一串念珠以作表记。还有,作家把米丽安情窦初开的日子安排在耶稣殉难日,保罗变幻为黑色雕像,同时也就变幻为“黑色十字架上的殉难者”。作家的用意不难猜测:表明米丽安在凝神注视中发现了保罗正在遭受的苦难──母爱的束缚?还是暗示米丽安的爱的萌发将使保罗遭受苦难──灵与肉的分离?可能二者兼而有之。
结束语
总之,劳伦斯的小说意象常常将自传成分和虚构成分相互交融在一起。一方面,作家以个人的真实经验为基础,直接描摹现实世界里的真实事物,呈现出栩栩如生的意象系列,清晰逼真的場景系列。其人物的行为、对话总是顺势而下,自然流淌,具有电影般的“蒙太奇”效果。其场景借助不同色彩之间的强烈反差,光与暗的离合变幻,恰到好处地映衬出人物恍恍惚惚、朦朦胧胧的意识世界,烘托出人物起伏不定、犹疑困惑的情绪和心态,令读者不由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其中巧妙地编织进了虚构的成分,传统文化的成分。例如,上面有关“红樱桃”意象的引文中,出现了一些词语的超常搭配,如“樱桃核”被喻为“骷髅”、“天空”具有“痛苦”和“激情”,其悖逆情理之处明显透露出艺术幻想的实质,不断警醒着读者去注意小说意象的深刻寓意。这种词语搭配一般只有在《圣经》的象征语言中才会出现,而上下文的意象集合﹙包括树、果、风、天空等﹚,为这一点提供了确证。通过西方读者的现成的神学思路,小说召唤出了一个宗教图景、沉沦的图景,同时也是死亡和牺牲的图景。它叠加在保罗和米丽安的初恋场景之中,深化着小说的内在蕴含,显现着爱与死的审美意境:现代人复杂微妙的心理情感衬托在了远古人类混沌初开时的惊喜莫名里,深沉悲凉里。劳伦斯的小说意象常常体现出这种自传成分和虚构成分的完美融合,它不仅凝聚着作家本人丰富的宗教经验、深沉的宗教情感,更凝聚着他对现实生活和人类命运的独特感悟和追求。歌德的《神秘的和歌》非常有助于理解这部小说的实质:“一切消逝的,不过是象征;那不美满的,在这里完成;不可言喻的,在这里实行了;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准确理解英语小说并非易事,教学中引导中国的大学生广泛,兴趣地阅读西方经典文献,对西方历史文化的根本问题有一种切实的把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的大学生应掌握现代技术的同时,也能用一种比较的、鉴赏的方法条分缕析欧美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 [英]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M].陈良廷、刘文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 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5.
[3] LAWRENCE, David Herbert. Sons And Lover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 BLACK, Michael. D.H.Lawrence: Sons And Lover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5] HARVEY, Geoffrey. Sons And Lovers[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87.
[6] Marsh, Nicholas. D.H.Lawrence[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
[7] 蒋炳贤.劳伦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8]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 王峻岩等译.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李玉华,女,1956-,安徽利辛人,毕业于江西师大,从事大学英语教学。)
关键词:宗教意象;象征;启示
Abstract:Christianity has made an enormous influence on all aspects of the West since its formation in the ancient Roman Empire,. Westerns have since their childhood developed a sort of profound religious feeling, which often makes Chinese students too difficult to grasp the implications of their words and behaviours, especially of their literature. This paper picks a few novel images concerning Christianity to analyse their functions and effects in the novel, so as to illustrate some features of Lawrence’s symbolism.
Key words:Religious Image; Symbolism; Revelation
公元313年,羅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宣布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随后修建了不少教堂,免除了教会人员的捐税,392年另一个皇帝狄奥多西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从此基督教在西方迅速传播,绵延不绝,深刻广泛地影响了西方世界的方方面面。表面上看,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人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但是其内心深处普遍积淀着一种浓烈深沉的宗教情感和意识,并且时刻有意无意地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泄漏出来,当然这种“泄漏”经常采用改头换面的、曲折隐晦的方式进行。因此,中国学生在与之打交道时,常常很难领略到其语言、行为中的种种意味、情趣和色彩,甚至感觉荒诞不经、不可理喻。本文以二十世纪西方著名的自传体成长小说──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为例,撷取其中几个与宗教意象相关的精彩片断,进行条分缕析,期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鉴赏西方小说的深刻内涵和美学意蕴。
红樱桃:伊甸园中的“禁果”
小说中,人物的行为对话、意象场景的呈现总是顺势而下,自然流淌,许多读者因而丝毫没有意识到其中已经巧妙地编织进了一些宗教意象,例如以下这个片段:
保罗在树上爬得老高,高踞红屋顶之上。风不断呜呜呼啸,摇撼着树身,树木令人战栗地晃动,晃得人心旌荡漾。保罗摇摇欲坠地蹲在细树枝上,给风摇得有点醉意,伸手到结着累累紫樱桃的粗树枝上去摘,把这些滑溜溜,凉冰冰的果子一把一把采下来。在郁郁葱葱的枝叶下,深浅不一的红色,从灿烂的朱红到鲜艳的绯红,纷纷映入眼帘,都显得光彩夺目。
西沉的太阳蓦地烧红了残云。万道金光倏地把东南方照得通亮,柔和的金黄色晚霞层层叠叠堆在空中。人世间原来一直灰沉沉,暗蒙蒙的,不料一下子竟给金黄色的晚霞照亮。到处的绿树和青草,以及远处的湖水给霞光一照都纷纷惊醒了。
米丽安惊讶地走出门来。
“啊哟!”保罗听到她那圆润的嗓门叫道,“多妙啊?”
他往下一看,只见她朝他抬起脸来,脸上一抹淡淡的金光,看上去柔和极了。
“你爬得多高啊!”她说。
在她脚边,大黄树叶上有四只死鸟,那是偷吃樱桃给打死的。保罗看见树枝上吊着几颗樱桃核,都发白了,象骷髅似的,果肉都给啄光了。他又往下看看米丽安。
“云彩都烧着了。”他说。
“真美!”她叫着说。
她站在下面看起来是那么娇小玲珑,那么温柔可爱。他对着她扔下一把樱桃。她吓了一大跳。他低声格格笑,对她扔着樱桃。她捡起几颗樱桃,就逃开了。她把两小串樱桃挂在耳朵上,又抬头望了望。
“你还没摘够吗?”她问。
“快了,吊在上面就象乘船似的。”
“你要在上面呆多久?”
“到太阳完全下山。”
她走到篱笆边,坐在那儿,眼望着金黄色的云彩纷纷碎裂,随着暮色渐浓,它们汇成了一大片玫瑰色的断云残片。金黄色炽烈如焚,成了鲜红色,仿佛天空心情痛苦到了极点。然后鲜红色渐褪成玫瑰红,玫瑰红又褪成了深红,很快,天空的那股火辣辣的激情就平息了。人世间就此变得一片苍茫。保罗赶快提着篮子爬下树,爬着爬着,把衬衫袖子也钩破了。
“真可爱。”米丽安捻着樱桃说。
表面上看,这段描写简单明了,不过是男主人公保罗采摘樱桃时与米丽安的嬉戏而已,景物描写与环境气氛也相吻合,似乎没有深究的必要。然而,假如你把这一片段中反复出现的中心意象“红樱桃”与圣经故事中的“禁果”联系起来,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一段的所有描述具有一种宗教意味,发现其中包含的意象与《圣经》“失乐园”里的种种意象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
小说意象:樱桃 保罗 米丽安 天空 农场 灰暗世界
圣经意象:禁果 亚当 夏娃 上帝 伊甸园 蒙昧时代
从上面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作家为我们再现出了一个现实生活的场景,同时在现实生活场景中隐藏着一个“宗教背叛”的图景。于是,这里的“红樱桃”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是“禁果”,是“上帝”所不允许的;另一方面又很鲜艳甘甜,是诱惑的象征,也是智慧的象征。因此,保罗摘下樱桃这一事件在小说中既预示着他与米丽安即将到来的两性结合,同时也意味着保罗对自己心中的“上帝”──母亲莫雷尔太太的背叛。莫雷尔太太自始至终都没有支持过保罗与米丽安之间的恋爱,可是今非昔比的保罗早已将母亲的嘱咐抛之脑后。他与米丽安一起品尝着“禁果”的甘甜,经历着一种人世间的由蒙昧到智慧的转变。这种经历令他们又惊又喜,原先一直灰蒙蒙、暗沉沉的人世间,现在“一下子竟给金黄色的晚霞照亮了。到处的绿树和青草,以及远处的湖水给霞光一照都纷纷惊醒了。”保罗和米丽安欢快地嬉戏起来,他一把一把地摘下樱桃来,又一把一把地扔向树下的米丽安。看来偷食“禁果”的行为与游戏没有很大差别,都是令人愉快、受人欢迎的,都是人类天性的自然流露。然而,对“上帝”──莫雷尔太太的背叛行为引发了保罗和米丽安内心深处的一种罪恶感。他们的乐园里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寒风”,涌来了“滚滚的乌云”,下文还下起了瓢泼大雨。“天空”﹙上帝的象征﹚看见了底下的一切,“心情痛苦到了极点”。
引文中唯一让读者感到突兀的意象是“死鸟”。当保罗和米丽安开始游戏时,意外地发现“米丽安的脚边有四只死鸟”。他立即意识到这是偷吃樱桃时被打死的,却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上帝”给他的一个警告,反而继续沉迷于爱的嬉戏,其最终结局的悲剧性也就不可避免了。《圣经》中的上帝曾经嘱咐过亚当和夏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你们可以随意吃,只有智慧树上的果子不可以吃,也不可以摸,因为你吃的日子必死。”所以小说中的保罗,既看见了死鸟躺卧在地上的落叶之中,也看见了树枝上吊着的几颗发白的樱桃核,骷髅似的樱桃核。通过“樱桃”和“死鸟”两个意象的并置,作家将爱情与死亡两种感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保罗背叛“上帝”、偷食“禁果”之后,虽然获得了短暂的肉体上的平静,内心却充满了忧伤凄凉。他获得了爱情、获得了智慧,同时也获得了死亡。他的智慧让他悲哀地发现人生的虚无和渺小:“人生于世,终日奔忙,孜孜以求的全都是无意义的事情。”上帝的爱消失了,原先的温暖和安全感不复存在,黑夜和死亡成为人类的必然归宿。保罗在行动上迈出了脱离“无限母爱”的第一步,在心理上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发展。也许保罗的个人意识中始终不愿承认这种“沉沦”,始终不愿承认自己对母爱的“背叛”。也可能作家在“红樱桃”的意象中还有更多的寓意。没有果肉的樱桃仿佛“骷髅”,那么,只有精神欲望的爱情犹如“白骨”。小说中“果肉”(flesh)一词本义繁多,也可以指人的肉体、动物的肉体甚至尸体,恰好融合在一种双关的语境中了。“苍白的骷髅似的樱桃核”也许在昭示芸芸众生:情场如同战场,在强烈对抗中人们总是拼命地吞食对方、牺牲对方,其最终结局总是不外乎一方变成白骨,另一方则遗下尸骸。劳伦斯写过一首诗《樱桃偷盗者》,呈现了相同的意象场景。
狗与鸡:生命如风
在劳伦斯的小说世界中,动物总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下面这个片断处于保罗与米丽安第一次恋爱决裂之前:
可他只是愁眉不展。当时他倒是恨不得这片景色难看呢。
这时一条杂种大狗奔过来,张大嘴巴,腾起两只爪子,扑在小伙子的肩头,舔着他的脸。保罗把身子一缩,哈哈大笑。比尔对他倒是一大安慰。他推开狗,可它又扑上身来。
“去去去,”小伙子说,“不去我给你一下子。”
谁知这条狗推也推不开,保罗就此跟这畜生打闹起来,想把它推开,可它反而拼命挣扎,闹得更欢,竟撒起野来,两个厮打成一团。人勉强在笑,狗张牙舞爪。米丽安眼睁睁看着他们。看看这人真是可怜见。他如此迫切地需要情有所钟,需要温存。瞧他跟狗打闹的那副恨相实际上就是爱呢。比尔跳起来,乐得气喘吁吁,白脸上一对棕色眼珠骨溜溜直转,蹒跚地又挨近前来。它可喜欢保罗呢。保罗皱皱眉头。
“比尔,我跟你闹够了。”他说。
不料这条狗竟站起来,伸出两只有力的爪子,满心喜爱,颤巍巍地扑到他大腿上,还向他吐着血红的舌头。他不由倒退一步。
“别,”他说──“别──我闹够了。”
不一会儿这条狗就兴冲冲地一溜烟跑开,另找乐子去了。
在这里保罗与一条名叫“比尔”的大狗厮打成一团,闹得很欢。过了一会儿,保罗感觉闹够了,狗却缠住不放,拼命挣扎。保罗皱起眉头,最后狗总算心满意足地跑了。作为旁观者的米丽安,则意识到这场“人狗之战”其实是在上演一场爱的战斗,一场空前激烈、纠缠不休的战斗。作家有意识地借用这个场景,来隐喻它与保罗和米丽安的恋爱关系具有某种相似性,隐喻它与人类恋爱行为具有某种相似性,以寄寓自己关于人生的深刻思考:人类在恋爱关系上,甚至在一切人际关系上,应当符合自然,应当充分尊重对方。倘若只图自己快活,情不自禁地一味纠缠,则无异于在对方的脖子上套上了一条绳索象拴狗一样拴住了对方。当爱使一方失去独立和自由,爱就变成不正常的占有欲了,爱也就变形为“囚笼”。小说中的米丽安的狂热的精神追求,开始时对保罗颇具吸引力,后来却无情地压抑着他内心涌动的激情。在来去如风的大狗“比尔”的启示下,保罗意识到一种生命本身的逻辑和道德。他终于下定决心,与米丽安分手。“人狗之战”既涌现出生命界的无限活力,又暗示出人类关系中的某些异变:战争本能与掠夺成性。其实在西方,基督教认为狗具有与人一样的灵魂,虐待狗的行为是上帝所不喜欢的,生活中人与狗应该彼此尊重、互不干扰。作家在此明显采用了移情的手法。
保罗与米丽安恋爱的结局在初次见面时就显露端倪:
他走到后院,看见米丽安跪在鸡窝前,手里捏着一点玉米,抿着嘴,十分紧张的样子蹲下身子。那只母鸡不怀好意地瞅着她。她战战兢兢地把手向前伸出去,母鸡向她上下飞扑过来,她赶快把手缩回,不禁“哇”的一声,半惊半恼地叫了出来。
“它不会伤害你的。”保罗说。
她满脸绯红,蓦地站起身来。
“我只不过想试一试。”她低声说。
“瞧,它不会伤人的,”他边说边把两粒玉米放在手掌上,就让母鸡在他手心上啄着、啄着、啄着。“它只会使你发笑。”他说。
她又把手伸出去,一下子又缩回来,接着再试一下,又叫了一声再缩回来。他蹙蹙眉头。
“哎呀,我可以让它啄我的脸,”保罗说,“只不过它冲撞一下。它老是那么灵巧,若不是的话,瞧,它怎会每天从那么多的地面上啄食。”
他冷冷地等待着,静观着。最后,米丽安让母鸡从她手里啄食。她轻轻地叫了一声──害怕,因害怕而感到的痛苦──真叫人心疼。但是她这样做了,而且重复地做了。
“那儿,你瞧,”这个小伙子说,“没有伤了你吧,有没有?”
她张大黑眼睛瞪着他。
“没有。”她哆嗦着笑了。
以上生动逼真地描绘出一只母鸡从一个女孩子手里啄食的模样和感觉,整个场景洋溢着一种自然的生命的流动。米丽安跪在鸡窝前,战战兢兢地伸出手去,母鸡突然一下子扑了过来。她惊叫一声把手缩了回去。与此同时,保罗在旁边观看着,示范着,鼓励着。她终于成功地尝试了两回。从自然的象征意义来说,母鸡啄食这一本能行为可以延伸扩展为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本能,因此米丽安对母鸡啄食这一自然行为的恐惧意味着她对生命本能的一种恐怖感,意味着她对自身生命活力的强烈否定和抑制。这种违反自然的反应预示着她未来的恋爱悲剧。从文化的象征意义来看,米丽安意识到母鸡的眼睛里透出一股“邪恶”(wickedly),感觉母鸡啄食时的急不可待更是一种恐怖力量,恰恰体现出理性意识的违背自然的性质。正如“邪恶”一词所示,过分敏感的宗教伦理信念是造成米丽安与自然界、与生命本能发生冲突的根源。由于她对生命本能,尤其是性爱本能,过分地紧张、过分地压抑,保罗的激情没有获得应有的回应。他们的恋爱始终承受这一种灵肉分离的痛苦,丧失了自然与和谐。保罗在这里扮演的“劝导者”的角色,与米丽安的行为表现,一起构成了一幅轮廓类似基督与信徒在一起的画面:米丽安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保罗则在一旁不停地予以劝导安慰。这幅包含着宗教原型的画面在小说下文中不断重现,预示着男女主人公后来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极不自然的初恋。
圣灵降生:爱的福音
很多时候,作家也把宗教喻体直接说了出来,如以下的片断:
米丽安一个人慢慢走在后面。她跟别人合不来,跟任何人都极少交往。她的朋友、伙伴、情人就是大自然。她看着太阳暗淡无光地落山。在阴暗、寒冷的排排树篱中有几片红叶。她在树篱边徘徊,温柔而热情地采集红叶。她指尖爱抚着树叶,借着树叶焕发着心中的热情。
突然她意识到自己一个人走在一条陌生的路上,就赶紧向前走去。走到这条小巷的拐角,她遇上了保罗,只见他弯着腰,正全神贯注在做什么事,态度又镇静又耐心,只是有点灰心绝望的样子。她犹疑不决地向他走去,看着他。
他呆在路中央,全神贯注地不知做什么。远处苍茫的暮色还留下一抹金光,把他衬托得象个黑色浮雕。她看着他,身子虽然瘦弱,却很结实。就象夕阳把他给了她。她感到心猛地抽紧了,她意识到自己一定得爱他,她发现了他,发现他身上有一种少有的潜力,发现了他的孤独。她象是“天使报喜节”听到圣灵降生的消息一样,战战兢兢,慢慢朝前走去。
他终于抬起头来。
“咦,”他感激地叫道,“你是在等我吧?”
她看见他眼睛里有一片阴影。
“这只不过是把旧伞吧?”她问。她觉得纳闷,为什么他平常并不计较琐碎事情,这会儿竟小题大做起来。
“可这是威廉的伞,而且也没法瞒过我妈。”他平静地说着,仍旧耐心地修著那把伞。
这里,我们发现米丽安的爱明显具有一种单向流动的性质:保罗没有意识到她突然萌发的爱情,而是专心致志地修补着母亲的阳伞。这把阳伞作为母爱和“上帝”的象征,是保罗的哥哥威廉死前赠送给母亲的。由于缺乏爱的双向流动,缺乏爱人之间的心心相印,米丽安臆想中的爱如同一厢情愿,没有也不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作家在这里有意避开直接描写两人之间真实的爱的联结过程,是为了突出母爱和“俄狄浦斯情结”的浩瀚强大、威力无穷,也是为了将米丽安对保罗的爱描绘成信徒对基督般的神圣的爱。作家的这一做法,曾经招致其初恋情人杰茜·钱伯斯(米丽安的生活原型)的激烈反应,指责劳伦斯在小说中残忍地背叛了他们之间一度的真诚恋情,指责把她描绘成“精神的骷髅”,以便把殉难者的光环罩到他母亲的头上。不管怎样,小说不是历史,允许对事实进行虚构。
这个片断中最重要的意象是“圣灵降生”。 “圣灵降生”在此用作隐喻,暗示爱情的降生,因为基督就是爱的化身,基督的降生也就是爱的降生。可是作家把保罗比作“黑色雕像”,似乎执意要声明这里降生的是米丽安对基督的爱,而不是米丽安对保罗的爱。她的爱是柏拉图式的恋爱,出于精神交流的需要,纯粹是宗教幻想的产物。而米丽安的意识中出现了另外一种联系──“孤独”感。她跟别人合不来,也极少交往,没有什么朋友。保罗在尽心维护母爱时的表现,在米丽安看来,透露出了“灰心绝望”的信息。所以米丽安的爱意萌发又是在遵守上帝的一大教导:“人不应当孤独。”为了免除人类始祖亚当的寂寞,上帝又创造出夏娃来陪伴亚当,从此人类开始了爱的历程。值得注意的是,在基督教的圣经解释传统中,不能忍受孤独和对异性的渴望一直被认为是对上帝具有强烈爱心的“象征”和表现。小说中的保罗恰好就一直认为米丽安是一个沉湎于宗教神秘的“修女”,并且曾经送给她一串念珠以作表记。还有,作家把米丽安情窦初开的日子安排在耶稣殉难日,保罗变幻为黑色雕像,同时也就变幻为“黑色十字架上的殉难者”。作家的用意不难猜测:表明米丽安在凝神注视中发现了保罗正在遭受的苦难──母爱的束缚?还是暗示米丽安的爱的萌发将使保罗遭受苦难──灵与肉的分离?可能二者兼而有之。
结束语
总之,劳伦斯的小说意象常常将自传成分和虚构成分相互交融在一起。一方面,作家以个人的真实经验为基础,直接描摹现实世界里的真实事物,呈现出栩栩如生的意象系列,清晰逼真的場景系列。其人物的行为、对话总是顺势而下,自然流淌,具有电影般的“蒙太奇”效果。其场景借助不同色彩之间的强烈反差,光与暗的离合变幻,恰到好处地映衬出人物恍恍惚惚、朦朦胧胧的意识世界,烘托出人物起伏不定、犹疑困惑的情绪和心态,令读者不由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其中巧妙地编织进了虚构的成分,传统文化的成分。例如,上面有关“红樱桃”意象的引文中,出现了一些词语的超常搭配,如“樱桃核”被喻为“骷髅”、“天空”具有“痛苦”和“激情”,其悖逆情理之处明显透露出艺术幻想的实质,不断警醒着读者去注意小说意象的深刻寓意。这种词语搭配一般只有在《圣经》的象征语言中才会出现,而上下文的意象集合﹙包括树、果、风、天空等﹚,为这一点提供了确证。通过西方读者的现成的神学思路,小说召唤出了一个宗教图景、沉沦的图景,同时也是死亡和牺牲的图景。它叠加在保罗和米丽安的初恋场景之中,深化着小说的内在蕴含,显现着爱与死的审美意境:现代人复杂微妙的心理情感衬托在了远古人类混沌初开时的惊喜莫名里,深沉悲凉里。劳伦斯的小说意象常常体现出这种自传成分和虚构成分的完美融合,它不仅凝聚着作家本人丰富的宗教经验、深沉的宗教情感,更凝聚着他对现实生活和人类命运的独特感悟和追求。歌德的《神秘的和歌》非常有助于理解这部小说的实质:“一切消逝的,不过是象征;那不美满的,在这里完成;不可言喻的,在这里实行了;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准确理解英语小说并非易事,教学中引导中国的大学生广泛,兴趣地阅读西方经典文献,对西方历史文化的根本问题有一种切实的把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的大学生应掌握现代技术的同时,也能用一种比较的、鉴赏的方法条分缕析欧美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 [英]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M].陈良廷、刘文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 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5.
[3] LAWRENCE, David Herbert. Sons And Lover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 BLACK, Michael. D.H.Lawrence: Sons And Lover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5] HARVEY, Geoffrey. Sons And Lovers[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87.
[6] Marsh, Nicholas. D.H.Lawrence[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
[7] 蒋炳贤.劳伦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8]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 王峻岩等译.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李玉华,女,1956-,安徽利辛人,毕业于江西师大,从事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