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师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王海鹏(1972- ),男,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7-0032-02
高等师范教育如何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高等师范教育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为主动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进行了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前,高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过分注重专业教育的倾向,除了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本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外,对其他学科门类的知识与理论较少涉猎。学科及专业的划分过细,致使学生知识面不宽、视野狭窄、思路不够开阔。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传授,而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培养学生如何“做事”,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如何“做人”;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模式造就的人才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独立的思想、个性、激情、想象力,缺乏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因此,要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过分强调知识学习,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强调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能力的重要性而否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是错误的,因此,知识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并驾齐驱,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求知精神与学习能力、求实精神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主要构成部分,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强对师范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高师人才培养模式中,教育观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方法存在着陈旧和落后的问题,教学管理体制、教学计划、考试方法及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当前,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基础理论教学与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对应用性课程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通过对部分高师院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理论课程基本占到教学计划总课时的90%,有计划的专业实习、教育实习等综合实践环节只占10%左右。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缺乏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
(三)过分强调共性的培养模式,忽视学生个性化教育
我国教育的发展在不同地区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在传统的定向性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接受统一的课程计划、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育训练和统一的评价与考核。在专业设置上,以师范专业为主,非师范专业的设置受到严格的限制,造成专业设置相对单一,基本上是“千人一面”的共性教育,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四)过分强调教师教的方法,忽视学生学的方法
传统高师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大多采用讲授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运用较少。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同时,落后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无法感受到信息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的全新变化。
二、高师院校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分析
(一)纵向维度素质
1.创新精神——创新的动力系统。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不竭动力,在创新活动中起着激励、维持和调节作用。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理性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在其身上的人格化。
2.创新知识——创新的能源系统。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源系统主要是指人才的知识数量、质量以及知识结构体系,创新性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基本的、综合的、系统的、开放的、动态的、活化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文化基础类知识应具有广阔性、综合性、人文性,它为进一步从事专业性的研究和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一种知识背景。学科专业类的知识应具有学术性、专业性和前沿性。
3.创新方法——创新的操作系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必须掌握科学的创新方法,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知识的无限膨胀与人类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科学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得出结论的方法以及分析综合事实能力的培养上。
4.创新能力——创新的行为系统。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全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创新能力作为能力系统的最高形式,是一种认知、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是知、情、意的统一。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一般性创造能力和职业性创造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构成一般性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整体统筹能力、自我反馈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构成职业性创新能力。
(二)横向维度素质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知识结构。就人才素质的整体结构而言,“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创新型人才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协作精神,要学会与他人相处,要学会包容他人、理解他人。因此,我们要把专业教育与文理渗透的素质教育思想贯穿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第二课堂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形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知识结构。
2.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工作的本质是以其自身实践行为及所体现的人格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道德修养、道德人格显得尤为重要。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二是对学生真诚热爱,平等相待;三是注重自身修养和人格完善。
3.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个性心理素质:一是自主性,包括自律性、主动性、独立性、自我实现和自信心。二是开放性,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对各领域未知世界的探索具有强烈的敏感性。三是进取心、好奇心,包括求知欲、成功感、探索和冒险精神。教师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才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高师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教师为目标
通过专业教学活动和其他各种教育活动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智力潜能,特别是想象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操作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再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内化与升华,演化为自身的素质。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品质、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使其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加强专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相对于专业课程而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较宽的适应性。只有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才能适应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要求。而且,扎实的基础有利于增强学生在人才就业市场激烈竞争中的适应性,并为其今后继续深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师范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由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训练课程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跨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范围内的专业理论课程、跨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范围内的专业实践课程。
(三)拓宽专业口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职业转换更加频繁,通才教育将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改变传统的专业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要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推行主辅修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纵向拓宽专业口径。根据专业方向分为若干系列选修课,给学生留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学生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做到因材施教;横向拓宽知识面,实行主辅修制,加强学科渗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学位课程的基础上能够跨系选修课程。
(四)强化实践教学
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学生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愉快的活动中提高集体主义精神、协作精神和公德意识。在实验教学中,要适当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项目,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教学,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让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这一实践环节,在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研究方法及治学态度等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
(五)提高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与人生境界,奠定其坚实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与人文底蕴,促进其全面发展,以最终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创造能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第一课堂主要开设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第二课堂主要是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文艺会演、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通过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陶冶情操、砥砺德行和塑造个性的作用。
(六)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要加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的设置,开设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创造学、创新思维训练、发明概论、高效学习与创造技法等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规律性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注重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开阔思路,培养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修朋月,张宝歌.高师院校校本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2]王克勤,马健峰.关于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4(2).
[3]党远鸿.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
[4]李开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4).
[关键词]高师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王海鹏(1972- ),男,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7-0032-02
高等师范教育如何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高等师范教育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为主动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进行了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前,高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过分注重专业教育的倾向,除了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本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外,对其他学科门类的知识与理论较少涉猎。学科及专业的划分过细,致使学生知识面不宽、视野狭窄、思路不够开阔。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传授,而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培养学生如何“做事”,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如何“做人”;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模式造就的人才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独立的思想、个性、激情、想象力,缺乏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因此,要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过分强调知识学习,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强调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能力的重要性而否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是错误的,因此,知识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并驾齐驱,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求知精神与学习能力、求实精神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主要构成部分,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强对师范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高师人才培养模式中,教育观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方法存在着陈旧和落后的问题,教学管理体制、教学计划、考试方法及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当前,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基础理论教学与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对应用性课程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通过对部分高师院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理论课程基本占到教学计划总课时的90%,有计划的专业实习、教育实习等综合实践环节只占10%左右。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缺乏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
(三)过分强调共性的培养模式,忽视学生个性化教育
我国教育的发展在不同地区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在传统的定向性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接受统一的课程计划、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育训练和统一的评价与考核。在专业设置上,以师范专业为主,非师范专业的设置受到严格的限制,造成专业设置相对单一,基本上是“千人一面”的共性教育,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四)过分强调教师教的方法,忽视学生学的方法
传统高师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大多采用讲授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运用较少。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同时,落后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无法感受到信息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的全新变化。
二、高师院校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分析
(一)纵向维度素质
1.创新精神——创新的动力系统。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不竭动力,在创新活动中起着激励、维持和调节作用。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理性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在其身上的人格化。
2.创新知识——创新的能源系统。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源系统主要是指人才的知识数量、质量以及知识结构体系,创新性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基本的、综合的、系统的、开放的、动态的、活化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文化基础类知识应具有广阔性、综合性、人文性,它为进一步从事专业性的研究和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一种知识背景。学科专业类的知识应具有学术性、专业性和前沿性。
3.创新方法——创新的操作系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必须掌握科学的创新方法,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知识的无限膨胀与人类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科学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得出结论的方法以及分析综合事实能力的培养上。
4.创新能力——创新的行为系统。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全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创新能力作为能力系统的最高形式,是一种认知、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是知、情、意的统一。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一般性创造能力和职业性创造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构成一般性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整体统筹能力、自我反馈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构成职业性创新能力。
(二)横向维度素质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知识结构。就人才素质的整体结构而言,“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创新型人才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协作精神,要学会与他人相处,要学会包容他人、理解他人。因此,我们要把专业教育与文理渗透的素质教育思想贯穿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第二课堂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形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知识结构。
2.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工作的本质是以其自身实践行为及所体现的人格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道德修养、道德人格显得尤为重要。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二是对学生真诚热爱,平等相待;三是注重自身修养和人格完善。
3.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个性心理素质:一是自主性,包括自律性、主动性、独立性、自我实现和自信心。二是开放性,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对各领域未知世界的探索具有强烈的敏感性。三是进取心、好奇心,包括求知欲、成功感、探索和冒险精神。教师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才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高师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教师为目标
通过专业教学活动和其他各种教育活动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智力潜能,特别是想象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操作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再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内化与升华,演化为自身的素质。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品质、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使其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加强专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相对于专业课程而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较宽的适应性。只有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才能适应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要求。而且,扎实的基础有利于增强学生在人才就业市场激烈竞争中的适应性,并为其今后继续深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师范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由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训练课程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跨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范围内的专业理论课程、跨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范围内的专业实践课程。
(三)拓宽专业口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职业转换更加频繁,通才教育将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改变传统的专业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要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推行主辅修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纵向拓宽专业口径。根据专业方向分为若干系列选修课,给学生留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学生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做到因材施教;横向拓宽知识面,实行主辅修制,加强学科渗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学位课程的基础上能够跨系选修课程。
(四)强化实践教学
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学生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愉快的活动中提高集体主义精神、协作精神和公德意识。在实验教学中,要适当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项目,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教学,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让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这一实践环节,在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研究方法及治学态度等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
(五)提高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与人生境界,奠定其坚实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与人文底蕴,促进其全面发展,以最终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创造能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第一课堂主要开设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第二课堂主要是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文艺会演、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通过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陶冶情操、砥砺德行和塑造个性的作用。
(六)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要加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的设置,开设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创造学、创新思维训练、发明概论、高效学习与创造技法等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规律性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注重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开阔思路,培养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修朋月,张宝歌.高师院校校本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2]王克勤,马健峰.关于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4(2).
[3]党远鸿.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
[4]李开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