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曲新声 代代相传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6月10日,在杭州的浙江省音乐厅举办了“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参赛队有来自海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国内有来自上海、南京、杭州、太仓、台北和台南等地,共12支队伍。展演队有来自江苏南京、上海、日本东京的3支。这场比赛可谓高手云集、争奇斗艳,赛出了水准和友谊,得到了交流和学习。这是杭州市文化部门将“江南丝竹”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行重点保护的首次大行动,它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技法创新风格浓郁
  
  “江南丝竹”这一音乐形式流传在富庶的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三角洲一带。这里山清水秀、沃野千里,长期以来形成了它特有的音乐风格,欣赏起来如蚕丝轻柔连绵, 如炊烟委婉袅绕,如汤圆糯软香甜,如山泉清澈水凌。
  本次比赛参赛队伍各具特色,但让我感到风格最浓郁的是上海民族乐团演奏的《行街》和《慢三六》,音乐起伏跌宕,加花丰富,吹、拉、弹、打各声部发挥均衡。特别是由沈多米和沈多来两人用二胡演奏的《慢三六》,风韵突显,由此该队荣获桂冠。俩姐弟由其父沈凤泉先生嫡传,其父将传统民间的丝竹演奏技法,经几十年的细心研究,提炼升华,在浪弓、压柔、扣柔、垫滑、花指等演奏技法上,创造性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使传统丝竹音乐听起来更加丰富、更具韵味。
  让我惊讶的是这次台湾来参赛的队伍有四支之多,他们对江南丝竹风格掌握得如此地道,音色讲究,处理细腻。其中台北实验乐团荣获二奖和新作品演奏奖;台南艺术大学江南丝竹小组荣获三奖和新作品演奏奖。
  
  旧曲新编赋予新生
  
  本次比赛指定的传统曲目是《欢乐歌》和《行街》,各参赛队从中任挑选一首。多数团队按照传统乐谱,有的参照陆春龄、马圣龙、周惠、周浩等前辈出版的乐谱,在演奏上都根据音乐的走向做出轻重缓急的处理,演奏十分熟练默契。
  杭州市群众艺术馆和浙江省艺校江南丝竹队演奏的《欢乐歌》,是经过沈铁侯重新编配的版本。特别是群艺馆的丝竹队,他们的队形有坐有站,从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给人以美的感受。改编者吸收了西洋乐队的配器法:运用复调、卡农手法;不同声部分别演奏主旋律和伴奏;将原有的自由加花和支声复调演奏,变成有和声、复调处理的演奏,从而更加突出热烈欢快的主题。
  同样,在自选曲中,将传统曲目重新编配的曲目还有:《灯月交辉》(瞿春泉改编);《老六板》(蒋国基改编)及《六板随想》等曲,都改编得比较成功。它们改编的成分相当大,借鉴了更多的西洋作曲手法,听起来更加丰满立体,但又不失原味。以上三首乐曲在这次比赛中都获得了新作品演奏奖。我赞赏这种改编和演奏,它让江南丝竹传统音乐在现今乐坛上得以新的生命。
  
  创作新曲输新血液
  
  1987年5月,上海音乐家协会曾举办了“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演奏与创作比赛”,相继在1992年又举办了第二届的比赛,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有江南丝竹风味的曲目,如:《咏南》,朱毅曲;《江畔》,胡登跳曲;《绿野》,顾冠仁曲;《庙院行》《秋雨》,彭正元曲;《秦淮月》,乔惟进曲;《说园》,徐坚强曲等等。这次比赛为推动江南丝竹的发展,鼓励参赛队伍演奏1992年以前的新创作品,凡奏新曲者均有加分。很多参赛团体队伍演奏了新曲:《喜庆江南》由江苏省民族乐团选用;《丝长竹青》由台湾九歌民族管弦乐团选用;《江畔》由上海音乐学院留学生选用;《春辉曲》由台湾桃园乐友丝竹室内乐团选用,以上作品均得到很好的展示。这次也设有新作品创作奖,由张晓峰先生所作《水乡行》获得。
  设立新作品创作奖、新作品演奏奖和演奏新作品加分等,是鼓励新曲目的沿用和传承、弘扬乐种的有力措施。
  
  队伍年轻后继有人
  
  这次参赛队伍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小学生:有新加坡的公教中学、马来西亚的艺演华乐团、浙江艺术学校丝竹乐队、江苏太仓荣文学校民族乐团。其中浙江艺校队表现得特别活泼可爱,平均年龄才13岁,荣获三等奖;太仓队小朋友获新作品演奏奖和优秀表演奖;新加坡公教中学队的建队得到了中国笛子演奏家詹永明和扬琴教育家魏砚铭的指导,因此,其中笛子和扬琴乐手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们荣获了优秀表演奖;马来西亚队在指挥家、二胡演奏家林顺丽的率领下也荣获优秀表演奖。
  将江南丝竹音乐的种子,撒入幼小的孩童中,播到遥远的异国学生中,可培养年轻一代对江南丝竹音乐的感情和认识,它的意义深远。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参赛领队都表示,他们要把这个乐种继续传播下去,发扬光大。“江南丝竹”后继有人。
  
  老将展演代代相传
  
  这次活动特地请来了三支参加展演的队伍,分别是:上海国乐研究会、江苏代表队和日本东京琴社丝竹班。年岁最高的是江苏代表队的演奏家闵惠芬的父亲(83岁)闵季骞老先生,他用琵琶领奏《春江花月夜》,老当益壮、挥洒自如。另一支上海国乐研究会,由国乐大师孙裕德先生成立于1941年,以研究丝竹乐为主,出版过数张南丝竹音乐的CD,迄今为止他们坚持参加各种重要的丝竹活动和研究。听他们合奏一曲《中花六板》,稳、沉、深、熟,熏风意浓。日本东京琴社丝竹班在社长坂田先生的率领下也来演奏一曲《云庆》为这次活动助兴,有他们的参与使我们对弘扬和传播江南丝竹音乐更添信心。
  听着今天的比赛和展演,回想起1987年我也曾组团参赛荣获一等奖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今天我被邀请担任这次比赛的评委,使我有机会重温江南丝竹那美妙的音乐,让我再一次地从参赛者及展演者的演奏中学习到许多新的东西。我想,如果当年没有将这个乐种引入高等音乐学府,没有积极地有组织地去开展研讨及比赛活动,今天这个乐种可能会停留在民间,也许会被流行的东西冲击而逐渐退化自然消亡。
  这次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杭州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比赛活动,对传承弘扬这个乐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愿江南丝竹乐种代代相传,传遍全国、传遍世界。
  
  张念冰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三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张萌)
其他文献
办学理念是指导办学者如何办学的一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办学理念的内核是学生观、教育观、学校观。从一个合理、与时俱进、清晰的办学理念中,我们能够解读出一所学校所具有并达到的学生观、教育观、学校观、价值观以及教师观的先进程度。办学理念不是校训,也不能与办学特色混为一谈。  用理念指导办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办学者的共识。现在,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高校,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大
2004年9月,《人民音乐》发表了《音乐心理学及其方法论的再探讨》(作者邵桂兰、王建高)一文,副标题注明这篇文章是写在“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成立两周年之际。虽然距今又已经时隔两年,但两年间收集到的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文章表明,部分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不约而同地与邵、王二人文章中提倡的相一致。在这方面,笔者有一些质疑,所以想借此机会提出。  邵、王一文指出,有些学者认为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实证的方法
一    李叔同和沈心工都是中国近代学堂乐歌创作和学校音乐教育的先行者和启蒙者,两人皆对中国新音乐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俩之间的关系如何?尤其是李叔同如何受到沈心工的启发和影响?学界则鲜有研究。本文就此试作一些实证性的研究,并兼及李叔同《送别》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作为学堂乐歌创作的先行者,沈心工、曾志忞和李叔同被尊称为中国近代学堂乐歌创作的“三驾马车”。作为同一时期
这首先是一部戏曲音乐的史论著作——一个剧种及其音乐,从产生、发展到日臻完善,再到取得成功,犹如戏曲园地一朵瑰丽奇葩,从叶芽、开花到结出硕果;一个新生剧种的“育种人”,一个培植这朵奇葩的忠诚园丁,与同行们一起穷尽心力与才智,付出艰辛与汗水,为了民族戏曲音乐事业,不断探索,不断攀登,其足迹和业绩跃然纸上,历历可数,而且资料充实,脉络清晰。这是我读完韩溪所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唐剧音乐创论》(以下简
2006年深秋后的北京乐坛,像成熟了的果实,五彩缤纷的新作品音乐会相继问世。我有幸应邀聆听了大部分节目,这里,我只想着重谈一些校友们写的曲目:谈音乐和作者,谈目前和过去。因为有历史渊源,他们曾经的境遇,写作上可能有什么奥妙?采用什么样的“密码”?也许我会略知一二。    一    当年的知青、地方歌舞队、京剧队的乐手们,他们已有一定的阅历,接受“文革”的风雨。在创作过程中,他们才华横溢,奔走于国内
2018年,孝感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开展了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取得了一些工作经验。  高度重视,制定方案。2018年2月,孝感市政府收到《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对市州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的通知》后,高度重视,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做出批示,要求将文件迅速转发所属各县(市、区)政府,同时要求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研究制定孝感市强化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工作措施和评价方案,组织开展
近日,宜昌市教育局组织的“关注心理健康,預防校园欺凌”大型安全教育活动在白洋中学举行。宜昌市教育局副局长朱昌林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朱昌林表示,每一位教育人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目前,宜昌市教育局编写了相关心理安全教育的指南,今年市教育局还开发了心理安全教育的“微课”,并发布在宜昌教育云平台。朱昌林强调,安全教育需要社会、家庭齐抓共管,从而保障每个孩子的安全。
2006年全国主要音乐刊物和全国大专院校学报以上刊物所发表的声乐论文,我们共收集到141篇,较去年(174篇)少了一些,这可能不是由于发表的论文少,而是我们收集的不够全面之故。其中涉及声乐美学的19篇,里面好的和较好的文章7篇(占37%);涉及人物、作品、演出评介的27篇,里面好的和较好的文章13篇(占48%),这是论文中较优秀的论文占比例最高的部分;涉及歌唱技术的20篇,里面好的和较好的文章5篇
2006年10月22日在第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奥古斯丁·杜梅与中国爱乐乐团联袂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在此之前,不少音乐媒体对这场音乐会进行了宣传报道,其中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杜梅将为中国观众献上本土经典之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相信不少听众都和笔者一样,满怀期待与好奇的心情前往聆听这场音乐会的。这场音乐会也因此成为“音乐节”期间为数不多具有“中国色彩”的
2015年以来,武汉市江汉区一直坚持以区域性教育变革为根本战略,确立了以“行政牵头——定向研究——整体推进”的方式着手构建“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核心目标,全面完整且具有实操性的养成教育体系”,经过三年多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区域自主探索和专业研究人员(高校或教研单位)参与的区域推进幼儿园养成教育的实践之路。实践探索已初见成效:印发了《江汉区幼儿园“一日活动我真棒”宝宝争章实施方案》,出版了《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