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教学质量及教师绩效的衡量有导向性,合理、科学的评教机制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关键性意义。目前经管学院理论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正在运行之中,由运行状况分析存在一定的缺陷,可据此构建出全新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课堂教学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实践 思考
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各高等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永恒主题,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石河子大学教务处传达了《关于深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而今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教学质量评价已开展多年,主要采用大学统一规定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这样的指标虽然有规范统一、操作简便、易比较的优点,但在许多方面尚待完善,尤其在评价指标、反馈机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全面的、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行状况
目前经济与管理学院在石河子大学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下进行学生、督导、同行、院(系)领导及系(教研室)领导的各级评教,具有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对学生评教来说,主要采用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该评教指标体系从2012年9月至今均采用表1的评价体系进行,与以往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所变动,尤其涉及对教材的运用情况的评价,这样避免了有些教师为了自己的方便几年不更改教材或教课与所订教材相关性小的随意性,而导致学生对购买教材有抵触情绪。总体来看,后者的教学评价较为简单,工作量小,便于学生操作和把握。从督导、同行、院(系)领导及系(教研室)领导的评教指标来看,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教书育人五方面。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对该指标不做研究。
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1.评价量表单一化,未能突出特色。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已经成为各学院的例行工作,但学院主要采用学校统一的学生网上评教系统,采用统一的评教标准,评价形式较为单一,评价指标注重共性,这样的指标虽然具有规范统一、操作简便、易比较的优点,但在许多方面尚待完善。学科类型不同、课程性质不同,固定化、程式化的评价标准也会直接影响评教结果。此外因教师职称不同,授课要求不同,这样的评价标准也会顾此失彼,有失公平性、全面性和客观性。
2.评价指标部分重复,缺乏灵活性。
现行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虽较以往简化了许多,但指标中有部分重复。例如指标4中的“能引入教材外知识”与指标11、12的意思重复;指标6、8中的“课堂有吸引力”与“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意思重复;指标1中“不调停课”不具有灵活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有可能因特殊原因,尤其是身体原因而无法正常上课,教师调课是可能的,只要教师授课不影响学生学习进展即可。
3.评价对象单一且被动,缺乏广泛参与。
目前的评价体系无论是学生评价、督导组评价、院系领导班子评价还是同行评价,评价对象只有教师,这样课程教学质量就只看教师授课状况,而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评价得较少,对管理的评价也较少。事实上,教师授课状况确实是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其他因素如学风问题、教学管理问题等也是不容忽略的。学生受社会环境及学习风气等影响,在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式方面过于形式和急功近利。除了对教师授课满意度评价外,教学管理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等缺乏相关评价,同时教师对督导组及学生的评教结果的满意度评价也缺乏,造成评价信息不完整,导致信息可能失真,影响评教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4.评教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互动效果不突出。
对课程的评价结果注重形式,评教结果显示的仅有总分数与排名,忽略具体评价内容及是否符合评价标准等信息忽略,教师不清楚自己的缺点,即便督导组提出的反馈意见,主要是大多数教师都存在问题,内容笼统,无法激励教师进行自我修正,即使学生有很多想法也无法或不便与教师沟通。因此这种评价方式往往让教师感觉是在被迫接受检查,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容易使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使评价难以收到促进和激励效果。
5.评价方式重评轻改,重结果轻过程。
开展评教是为了协助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了解教学情况,总结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导和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和创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以评促学,教学相长,提高质量”的目的。但现在的评教机制注重量化评教,且只注重总结性评价,注重过程而忽略结果的诊断与分析。教师往往只知道自己的评价结果,对不足之处不是很了解,即使清楚也不知如何改进,没有相应的整改机制加以督促与引导,因此教师评价成了例行公事而已。
三、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再设计
(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再设计的思路
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理论课具有现实意义,指标体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的评价,同时加强信息的反馈,可以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提高教学质量为评价目的观。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是增强师生教和学的动机,培养师生的进取精神。通过建立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评价与评估机制、预警机制、机理与约束机制、整改机制等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督控制,而以改进、提高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往往注重形成性评价。
2.多元评价主体观。
根据学校2013年3月印发的《关于深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改革重点之一:“继续完善学生教学评价反馈满意度指标,加强学生学习参与度、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效的阶段性评价反馈、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评价,促进教师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提高学生课程学习配合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采取互动反馈机制,以保证评价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因此必须重视并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只有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充分参与评价活动,才能激发他们教和学的动机,才能更好地理解目标,了解进步情况,调整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对于他人的评价,最终要通过教师和学生自己的再评价才能被认可和接受,才能使评价起到应有的效果。 3.评价系统的完整性。
在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教师、学生、管理“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抓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院(系)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把这三者定位为“三位一体”,即评教、评学和评管。“评教”就是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以学生评价为主,督导员和院(系)评价为辅,按照合理的评价指标内容综合出评价结果。“评学”是由教师、辅导员、教学管理干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管”是对教学管理过程和各项内容进行评价,是一项整体评价,以“评教”为主,三者有机结合,既有侧重,又有导向,形成对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监控与评价。
(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根据前述的原则与思路,即将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院(系)教学工作“三位一体”的评教、评学、评管融于评教系统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分为三类指标体系,即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教师对评教结果满意度指标体系、教学与管理评学指标体系,建立一套以学生评教为主要核心,教师评满意度及领导评管为辅助的评价系统,具体内容详见表2-5。对这套有三个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应各有侧重,在征求专家意见后,具体的权重分配见表中所示。
该套评价指标体系转变传统的“外延式监督”为现代的“内涵式指导”,其评价内容较为全面,具有很强的反馈信息,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更加贴合学生的评价表达,使评教的代表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全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强调质量评价反馈的监控。
五、结语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理论课质量评价要真正体现教师教学的工作特点,要体现科学的教师绩效管理制度,而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不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而是以评促教,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结合自身实际,针对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和研究,使之逐步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爽,李硕.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1(4):155-157.
[2]张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式的探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2(3):21-23.
[3]陈艳格.试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8):185-186.
[4]干敏梁,干羽.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三江高教,2013,9(1):1-7.
[5]蔡建东.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河南大学,2001,12-13.
[6]曹海英.高校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大学,2008,56.
关键词: 课堂教学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实践 思考
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各高等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永恒主题,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石河子大学教务处传达了《关于深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而今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教学质量评价已开展多年,主要采用大学统一规定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这样的指标虽然有规范统一、操作简便、易比较的优点,但在许多方面尚待完善,尤其在评价指标、反馈机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全面的、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行状况
目前经济与管理学院在石河子大学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下进行学生、督导、同行、院(系)领导及系(教研室)领导的各级评教,具有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对学生评教来说,主要采用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该评教指标体系从2012年9月至今均采用表1的评价体系进行,与以往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所变动,尤其涉及对教材的运用情况的评价,这样避免了有些教师为了自己的方便几年不更改教材或教课与所订教材相关性小的随意性,而导致学生对购买教材有抵触情绪。总体来看,后者的教学评价较为简单,工作量小,便于学生操作和把握。从督导、同行、院(系)领导及系(教研室)领导的评教指标来看,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教书育人五方面。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对该指标不做研究。
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1.评价量表单一化,未能突出特色。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已经成为各学院的例行工作,但学院主要采用学校统一的学生网上评教系统,采用统一的评教标准,评价形式较为单一,评价指标注重共性,这样的指标虽然具有规范统一、操作简便、易比较的优点,但在许多方面尚待完善。学科类型不同、课程性质不同,固定化、程式化的评价标准也会直接影响评教结果。此外因教师职称不同,授课要求不同,这样的评价标准也会顾此失彼,有失公平性、全面性和客观性。
2.评价指标部分重复,缺乏灵活性。
现行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虽较以往简化了许多,但指标中有部分重复。例如指标4中的“能引入教材外知识”与指标11、12的意思重复;指标6、8中的“课堂有吸引力”与“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意思重复;指标1中“不调停课”不具有灵活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有可能因特殊原因,尤其是身体原因而无法正常上课,教师调课是可能的,只要教师授课不影响学生学习进展即可。
3.评价对象单一且被动,缺乏广泛参与。
目前的评价体系无论是学生评价、督导组评价、院系领导班子评价还是同行评价,评价对象只有教师,这样课程教学质量就只看教师授课状况,而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评价得较少,对管理的评价也较少。事实上,教师授课状况确实是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其他因素如学风问题、教学管理问题等也是不容忽略的。学生受社会环境及学习风气等影响,在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式方面过于形式和急功近利。除了对教师授课满意度评价外,教学管理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等缺乏相关评价,同时教师对督导组及学生的评教结果的满意度评价也缺乏,造成评价信息不完整,导致信息可能失真,影响评教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4.评教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互动效果不突出。
对课程的评价结果注重形式,评教结果显示的仅有总分数与排名,忽略具体评价内容及是否符合评价标准等信息忽略,教师不清楚自己的缺点,即便督导组提出的反馈意见,主要是大多数教师都存在问题,内容笼统,无法激励教师进行自我修正,即使学生有很多想法也无法或不便与教师沟通。因此这种评价方式往往让教师感觉是在被迫接受检查,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容易使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使评价难以收到促进和激励效果。
5.评价方式重评轻改,重结果轻过程。
开展评教是为了协助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了解教学情况,总结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导和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和创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以评促学,教学相长,提高质量”的目的。但现在的评教机制注重量化评教,且只注重总结性评价,注重过程而忽略结果的诊断与分析。教师往往只知道自己的评价结果,对不足之处不是很了解,即使清楚也不知如何改进,没有相应的整改机制加以督促与引导,因此教师评价成了例行公事而已。
三、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再设计
(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再设计的思路
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理论课具有现实意义,指标体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的评价,同时加强信息的反馈,可以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提高教学质量为评价目的观。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是增强师生教和学的动机,培养师生的进取精神。通过建立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评价与评估机制、预警机制、机理与约束机制、整改机制等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督控制,而以改进、提高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往往注重形成性评价。
2.多元评价主体观。
根据学校2013年3月印发的《关于深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改革重点之一:“继续完善学生教学评价反馈满意度指标,加强学生学习参与度、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效的阶段性评价反馈、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评价,促进教师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提高学生课程学习配合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采取互动反馈机制,以保证评价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因此必须重视并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只有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充分参与评价活动,才能激发他们教和学的动机,才能更好地理解目标,了解进步情况,调整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对于他人的评价,最终要通过教师和学生自己的再评价才能被认可和接受,才能使评价起到应有的效果。 3.评价系统的完整性。
在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教师、学生、管理“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抓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院(系)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把这三者定位为“三位一体”,即评教、评学和评管。“评教”就是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以学生评价为主,督导员和院(系)评价为辅,按照合理的评价指标内容综合出评价结果。“评学”是由教师、辅导员、教学管理干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管”是对教学管理过程和各项内容进行评价,是一项整体评价,以“评教”为主,三者有机结合,既有侧重,又有导向,形成对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监控与评价。
(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根据前述的原则与思路,即将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院(系)教学工作“三位一体”的评教、评学、评管融于评教系统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分为三类指标体系,即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教师对评教结果满意度指标体系、教学与管理评学指标体系,建立一套以学生评教为主要核心,教师评满意度及领导评管为辅助的评价系统,具体内容详见表2-5。对这套有三个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应各有侧重,在征求专家意见后,具体的权重分配见表中所示。
该套评价指标体系转变传统的“外延式监督”为现代的“内涵式指导”,其评价内容较为全面,具有很强的反馈信息,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更加贴合学生的评价表达,使评教的代表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全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强调质量评价反馈的监控。
五、结语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理论课质量评价要真正体现教师教学的工作特点,要体现科学的教师绩效管理制度,而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不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而是以评促教,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结合自身实际,针对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和研究,使之逐步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爽,李硕.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1(4):155-157.
[2]张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式的探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2(3):21-23.
[3]陈艳格.试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8):185-186.
[4]干敏梁,干羽.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三江高教,2013,9(1):1-7.
[5]蔡建东.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河南大学,2001,12-13.
[6]曹海英.高校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大学,20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