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大量引用一些诗词典故。它们不仅彰显了大国领导人执古御今、持经达变的大视野、大气魄、大胸怀,也折射出习近平对于治国理政的深邃思考和宏大韬略,以及背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明和智慧。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原句: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契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诉求。中国人讲:“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无法阻挡。中方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将郑重的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携手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19年6月7日,习近平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的致辞
典故: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清《格言联璧》
解读:这句话讲述的是人的精神意志所產生的强大力量。一个人如果有坚定的追求,就会为此克服困难,不懈奋斗;同理,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如果有坚定的追求,也会为此付出努力,直至最终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正如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的,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无法阻挡。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这样一种集体志向,也是一种强大的追求,这种追求“无远弗届”,谁都无法阻挡。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尊重这种追求,沿着这种追求所指引的道路,让各个国家都携起手来,群策群力、合作共赢,共同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共创繁荣美好的新世界。这是本次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的主旨所在,也是中国的坚定主张。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原句:吉尔吉斯斯坦有句谚语:“兄弟情谊胜过一切财富。”中国人也常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吉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确保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6月11日,习近平在吉尔吉斯斯坦《言论报》、“卡巴尔”国家通讯社发表题为《愿中吉友谊之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署名文章
典故: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
解读:两个人同心协力,便能发挥出如利刃一般斩金截铁的力量,无往而不胜;两个人同心同德,那美好的感觉如同使人嗅到幽兰芬芳。《周易》原句里的“二人”,逐渐发展为今天俗语中的“兄弟”,这种演变,正说明了中国人对兄弟之情的一种认知:兄弟,不仅限于家族内的血缘宗亲,更推广为生活中的朋友同志——志同道合、义志相投的“二人”,就可以是“兄弟”,更可以胜似“兄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到“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句名言。讲话对象或是台湾同胞,或是全国人民,或是非洲兄弟,或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以兄弟称之,求其友声,期以共进,可谓修辞恰如其分,用意微妙而深远。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句:中国古人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互信是中塔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石。正是基于互信,中塔成功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495公里的共同边界成为连接中塔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6月12日,习近平在塔吉克斯坦《人民报》、“霍瓦尔”国家通讯社发表题为《携手共铸中塔友好新辉煌》的署名文章
典故: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
解读:孔子的弟子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信守“孝、忠、信”等传统道德。不止是子夏,翻阅《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把“信”看作为人立世的重要关键点,讲求信义,相互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底线要求”。信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也是国与国交往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在国际关系准则上讲诚信。如2013年10月3日,他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就提出“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2015年4月21日,他在访问巴基斯坦时引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并强调这与巴基斯坦人所说的“诚信比财富更有用”契合相通;2019年4月26日,他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再次强调:“中国人历来讲求‘一诺千金’。”
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
原句:当前,国际形势风云激荡,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我们要牢牢把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势,从“上海精神”中发掘智慧,从团结合作中获取力量,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6月14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的讲话
典故:夫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世。故商君昭然独见存亡不可与世俗同者,为其沮功而多近也。——汉·桓宽《盐铁论》
解读:要想得到粮食的人,就一定要遵守农时;想治理好国家的人,必须适应时代大势。这句话,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对时与势的思考,直到今天,对于小到个人行为、大至治国理政,仍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当今世界,什么是滚滚向前的潮流和大势?习近平在讲话中这样说道:“当前,国际形势风云激荡,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我们要牢牢把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势。”放眼今日全球,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愈发陈旧落伍,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才能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在这样的世界大势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是开放还是封闭,是前进还是后退,考验着人们的胸襟、眼界和智慧。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原句: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契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诉求。中国人讲:“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无法阻挡。中方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将郑重的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携手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19年6月7日,习近平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的致辞
典故: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清《格言联璧》
解读:这句话讲述的是人的精神意志所產生的强大力量。一个人如果有坚定的追求,就会为此克服困难,不懈奋斗;同理,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如果有坚定的追求,也会为此付出努力,直至最终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正如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的,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无法阻挡。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这样一种集体志向,也是一种强大的追求,这种追求“无远弗届”,谁都无法阻挡。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尊重这种追求,沿着这种追求所指引的道路,让各个国家都携起手来,群策群力、合作共赢,共同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共创繁荣美好的新世界。这是本次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的主旨所在,也是中国的坚定主张。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原句:吉尔吉斯斯坦有句谚语:“兄弟情谊胜过一切财富。”中国人也常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吉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确保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6月11日,习近平在吉尔吉斯斯坦《言论报》、“卡巴尔”国家通讯社发表题为《愿中吉友谊之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署名文章
典故: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
解读:两个人同心协力,便能发挥出如利刃一般斩金截铁的力量,无往而不胜;两个人同心同德,那美好的感觉如同使人嗅到幽兰芬芳。《周易》原句里的“二人”,逐渐发展为今天俗语中的“兄弟”,这种演变,正说明了中国人对兄弟之情的一种认知:兄弟,不仅限于家族内的血缘宗亲,更推广为生活中的朋友同志——志同道合、义志相投的“二人”,就可以是“兄弟”,更可以胜似“兄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到“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句名言。讲话对象或是台湾同胞,或是全国人民,或是非洲兄弟,或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以兄弟称之,求其友声,期以共进,可谓修辞恰如其分,用意微妙而深远。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句:中国古人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互信是中塔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石。正是基于互信,中塔成功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495公里的共同边界成为连接中塔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6月12日,习近平在塔吉克斯坦《人民报》、“霍瓦尔”国家通讯社发表题为《携手共铸中塔友好新辉煌》的署名文章
典故: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
解读:孔子的弟子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信守“孝、忠、信”等传统道德。不止是子夏,翻阅《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把“信”看作为人立世的重要关键点,讲求信义,相互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底线要求”。信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也是国与国交往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在国际关系准则上讲诚信。如2013年10月3日,他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就提出“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2015年4月21日,他在访问巴基斯坦时引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并强调这与巴基斯坦人所说的“诚信比财富更有用”契合相通;2019年4月26日,他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再次强调:“中国人历来讲求‘一诺千金’。”
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
原句:当前,国际形势风云激荡,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我们要牢牢把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势,从“上海精神”中发掘智慧,从团结合作中获取力量,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6月14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的讲话
典故:夫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世。故商君昭然独见存亡不可与世俗同者,为其沮功而多近也。——汉·桓宽《盐铁论》
解读:要想得到粮食的人,就一定要遵守农时;想治理好国家的人,必须适应时代大势。这句话,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对时与势的思考,直到今天,对于小到个人行为、大至治国理政,仍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当今世界,什么是滚滚向前的潮流和大势?习近平在讲话中这样说道:“当前,国际形势风云激荡,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我们要牢牢把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势。”放眼今日全球,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愈发陈旧落伍,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才能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在这样的世界大势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是开放还是封闭,是前进还是后退,考验着人们的胸襟、眼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