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小川,男,原名郭恩大,是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中国近代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中国作协的老领导、党的优秀干部。他1910年9月2日出生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系教师。笔名:郭苏、伟倜、健风、晓船、袖春等。他幼年在家乡读书,随父读过两年私塾。1933年春,日寇进攻热河,全家逃亡到北平。1933年夏,他取名克什格(蒙语:吉祥),考入官费的北平蒙藏学校。1934年春,用郭恩大名,考入北平东北中山中学。1935年夏,取名郭偉倜,考入该校高级师范班。1936年夏,取名郭健风,考入北平东北大学工学院补习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七七事变后,他秘密离开北平,经天津辗转大沽口、烟台、济南到达太原,同年 9月20日报名参加八路军,到前线去,投身到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被分配到120师359旅,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由于他对革命忠诚,思想作风朴实,参军后不到两个月,就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他把自己的命运同革命命运、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紧的连在了一起。直到1941年初,郭小川一直战斗在120师359旅的军营。他虽然没有拿着枪冲杀在抗日战场上,但是,他服从党的组织需要,从事政治宣传教育工作。期间他担任过旅政治宣传科干事,兼任过教导营的政治教员,担任过旅司令部的机要秘书。创作了《牧羊人小唱》《滹沱河上 的儿童团员》《骆驼商人挽歌》《热河曲》《我们歌唱黄河》《我与枪》《疯妇人》等诗歌。这些诗歌不仅唱出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恨;还唱出了对战斗的愤怒,被蹂躏的悲哀,抒发了他对抗战爆发后严酷现实的具体感受。1941年至1945年,在延安马列主义学院、中央党校三部等单位进修、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和文艺理论,在延安这座革命的大熔炉里,他不仅跟周围的同志学习到了宝贵的革命经验,还锻炼了革命情操,为他以后从事思想理论宣传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他成为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诗人奠定了政治理论基础。
1945年深秋,解放战争开始后,他离开延安,受上级派遣,返回家乡承德热西解放区领导革命斗争,任冀察热辽解放区热河省丰宁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由于日伪的多年残酷统治,天灾、匪患横行,加之敌人的捣乱破坏,致使百业凋零、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人心混乱。面对这相当复杂的严峻现实,郭小川没有屈服,他同县委书记周太、县解放联合会主任彭寿年等领导密切配合,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结合丰宁县情制定“方针政策”,带领广大劳动人民斗地主、分田地、打土匪、除恶霸,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清匪反霸、减租减息”运动,点燃了革命烈火,建立了新生政权,园满完成了党交给的大量重要任务。
1946年春,郭小川被调到热西专署任民政科长 (热西专署受热河省管辖,下辖热河西部4个县:围场、隆化、滦平、丰宁。由于隆化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热西专署就设在此) 。他到隆化热西专署报到后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每天忙着拥军优属、发动群众、动员扩军、支援前线、抚恤死难烈士家属、救济贫苦农民和贫穷落后地区,把党的温暖送给热西人民。7月,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向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大举进攻,国民党十三军攻占了热河省首府承德。此后,兵分几路疯狂的向热西地区扑来,形势十分严重,热西地委和热西专署领导立即开会,果断决定:立即向西北方向撤退。9月2日,郭小川夫妇跟随西撤的队伍行进在塞北的乡间小路上,穿梭在连绵起伏的青纱帐里……。突然,专员周刚将郭小川叫住,告诉他说:“为了协助地方开展游击战争,组织研究决定,让你留下来,在隆化一区坚持战斗。”他立即接受命令,迅速向隆化方向走去……。9月6日,他同热西地委组织部长杨春华、民运部长王平水一道,日夜兼程,来到丰宁县城大阁镇。此时,国民党十三军正向丰宁扑来,冀热察野战部队奉命转移,伺机歼敌。地方部队仅存县支队,人员少,装备差,各区小队组建时间短,成分复杂,缺乏战斗力,敌强我弱,形势险恶,只能西撤。于是,郭小川与丰宁县的干部战士一起,按照丰宁县委决定:根据热西地委指示,实行战略转移,开展游击战争。这期间,他同干部们分析形势制定策略,同战士们战斗杀场,围追堵截敌人,同时,也被敌人包围过,可他从来没有畏惧屈服。他的诗作《青纱帐—甘蔗林》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哦,我的青春、我的信念、我的梦想……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染上战斗的火光 !
哦,我的战友、我的亲人、我的兄长……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浴过壮丽的朝阳 !
1947年2月,丰宁县委、县政府终于在窄岭和石人沟落下了脚跟,并向其它各区扩展力量,开始了新的战斗。郭小川以县长的身份到南关区开展重新建政和土改斗争,南关是丰宁咽喉要道,东面距国民党巢穴凤山只有百里之遥。西面,翻过高耸连绵的松树梁就是国民党占据的丰宁重镇大阁,只有50华里。担负这个地区的领导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摆在郭小川面前的是陌生的环境,八路军西撤以后,国民党军卷土重来,地主还乡团在国民党的支持下反攻倒算,土匪横行乡里,致使贫苦农民生活困难,缺吃少穿,血债累累。于是,他和区长白辉志立即秘密召开村干部会议,介绍了全国解放的大好形势,强调必须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围困敌人,广泛发动群众,准备迎接大部队反攻。下达三项任务:第一是清算复仇,复阶级仇;第二是坚壁清野,就是动员农民把自己现有的粮食和物品坚壁起来,以防被来扫荡的土匪和国民党军抢去;第三是生产自救。在“清算复仇、土地改革”斗争中,密切联系群众、访贫问苦、领导区(村)干部动员发动农民、彻底清算敌人罪行,在南关区掀起了清算复仇的高潮。8月中旬,郭小川完成了南关区的清算复仇和土地斗争后,回到县政府驻地长阁的苏武庙村,主持县政府的日常工作。(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丰宁县档案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七七事变后,他秘密离开北平,经天津辗转大沽口、烟台、济南到达太原,同年 9月20日报名参加八路军,到前线去,投身到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被分配到120师359旅,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由于他对革命忠诚,思想作风朴实,参军后不到两个月,就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他把自己的命运同革命命运、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紧的连在了一起。直到1941年初,郭小川一直战斗在120师359旅的军营。他虽然没有拿着枪冲杀在抗日战场上,但是,他服从党的组织需要,从事政治宣传教育工作。期间他担任过旅政治宣传科干事,兼任过教导营的政治教员,担任过旅司令部的机要秘书。创作了《牧羊人小唱》《滹沱河上 的儿童团员》《骆驼商人挽歌》《热河曲》《我们歌唱黄河》《我与枪》《疯妇人》等诗歌。这些诗歌不仅唱出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恨;还唱出了对战斗的愤怒,被蹂躏的悲哀,抒发了他对抗战爆发后严酷现实的具体感受。1941年至1945年,在延安马列主义学院、中央党校三部等单位进修、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和文艺理论,在延安这座革命的大熔炉里,他不仅跟周围的同志学习到了宝贵的革命经验,还锻炼了革命情操,为他以后从事思想理论宣传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他成为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诗人奠定了政治理论基础。
1945年深秋,解放战争开始后,他离开延安,受上级派遣,返回家乡承德热西解放区领导革命斗争,任冀察热辽解放区热河省丰宁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由于日伪的多年残酷统治,天灾、匪患横行,加之敌人的捣乱破坏,致使百业凋零、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人心混乱。面对这相当复杂的严峻现实,郭小川没有屈服,他同县委书记周太、县解放联合会主任彭寿年等领导密切配合,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结合丰宁县情制定“方针政策”,带领广大劳动人民斗地主、分田地、打土匪、除恶霸,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清匪反霸、减租减息”运动,点燃了革命烈火,建立了新生政权,园满完成了党交给的大量重要任务。
1946年春,郭小川被调到热西专署任民政科长 (热西专署受热河省管辖,下辖热河西部4个县:围场、隆化、滦平、丰宁。由于隆化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热西专署就设在此) 。他到隆化热西专署报到后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每天忙着拥军优属、发动群众、动员扩军、支援前线、抚恤死难烈士家属、救济贫苦农民和贫穷落后地区,把党的温暖送给热西人民。7月,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向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大举进攻,国民党十三军攻占了热河省首府承德。此后,兵分几路疯狂的向热西地区扑来,形势十分严重,热西地委和热西专署领导立即开会,果断决定:立即向西北方向撤退。9月2日,郭小川夫妇跟随西撤的队伍行进在塞北的乡间小路上,穿梭在连绵起伏的青纱帐里……。突然,专员周刚将郭小川叫住,告诉他说:“为了协助地方开展游击战争,组织研究决定,让你留下来,在隆化一区坚持战斗。”他立即接受命令,迅速向隆化方向走去……。9月6日,他同热西地委组织部长杨春华、民运部长王平水一道,日夜兼程,来到丰宁县城大阁镇。此时,国民党十三军正向丰宁扑来,冀热察野战部队奉命转移,伺机歼敌。地方部队仅存县支队,人员少,装备差,各区小队组建时间短,成分复杂,缺乏战斗力,敌强我弱,形势险恶,只能西撤。于是,郭小川与丰宁县的干部战士一起,按照丰宁县委决定:根据热西地委指示,实行战略转移,开展游击战争。这期间,他同干部们分析形势制定策略,同战士们战斗杀场,围追堵截敌人,同时,也被敌人包围过,可他从来没有畏惧屈服。他的诗作《青纱帐—甘蔗林》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哦,我的青春、我的信念、我的梦想……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染上战斗的火光 !
哦,我的战友、我的亲人、我的兄长……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浴过壮丽的朝阳 !
1947年2月,丰宁县委、县政府终于在窄岭和石人沟落下了脚跟,并向其它各区扩展力量,开始了新的战斗。郭小川以县长的身份到南关区开展重新建政和土改斗争,南关是丰宁咽喉要道,东面距国民党巢穴凤山只有百里之遥。西面,翻过高耸连绵的松树梁就是国民党占据的丰宁重镇大阁,只有50华里。担负这个地区的领导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摆在郭小川面前的是陌生的环境,八路军西撤以后,国民党军卷土重来,地主还乡团在国民党的支持下反攻倒算,土匪横行乡里,致使贫苦农民生活困难,缺吃少穿,血债累累。于是,他和区长白辉志立即秘密召开村干部会议,介绍了全国解放的大好形势,强调必须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围困敌人,广泛发动群众,准备迎接大部队反攻。下达三项任务:第一是清算复仇,复阶级仇;第二是坚壁清野,就是动员农民把自己现有的粮食和物品坚壁起来,以防被来扫荡的土匪和国民党军抢去;第三是生产自救。在“清算复仇、土地改革”斗争中,密切联系群众、访贫问苦、领导区(村)干部动员发动农民、彻底清算敌人罪行,在南关区掀起了清算复仇的高潮。8月中旬,郭小川完成了南关区的清算复仇和土地斗争后,回到县政府驻地长阁的苏武庙村,主持县政府的日常工作。(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丰宁县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