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自当代艺术风潮成型起,艺术的商业化进程就备受学者关注。市场成为左右艺术发展的重要条件。艺术的商业化之路是闽台两地的共同前进道路,两地艺术家也走出了各自的特色和故事。闽台两岸隔海相望,无论从血缘还是文化上均具有无可否认、不可割舍的深厚血缘关系。历史上,无数闽地的商贾农人,文人艺匠离家去台,在台湾落地生根,并在闽台两地建立起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如今,在商业化浪潮的席卷下,闽台两地的艺术家又再次展开新世纪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艺术史书写新篇章。
关键词:闽台文化;雕塑艺术;商业化;德化瓷雕;景德镇瓷器
台湾海峡如同波涛汹涌的血脉,将中国闽台两岸紧紧相连。相近的自然气候环境,相同的渔业农耕文化,共同的民族精神信仰,相似的生产生活方式,构成了闽台文化相似又有差别的关联性。雕塑艺术作为闽台两地相似的土壤所培育的文化种子,因种种机缘巧合的外因结出了风味各异的硕果。在当代商业化外力作用下,两者之间在相似的同时又显示出局部的细微差异。
一、相同的古代艺术传统
闽台文化一脉相承,是历史洪流因种种机缘分流而成的产物。正是机缘造就了两地文化相似却又相异的结果,使两地能够相互呼应又互为对照,从而成为绝佳的研究对象。因此,要探索商业化对闽台雕塑艺术的影响,首先要还原这一地区雕塑艺术的本来面目。
1.福建地区雕塑艺术传统
闽地雕塑艺术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早在新石器时代,福建地区的先民就留下了制器造物的痕迹。从商周至秦汉,随着越人入闽,福建的冶炼、制陶、纺织及竹木加工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西晋时“八姓入闽”为闽地发展带来了中原的先进生产力,惠安最早关于石雕的记载正是指向这个时期。两晋时期佛教在福建落地生根,直至南朝时期,信仰文化带动了神佛造像艺术的发展,并促进了闽地石雕、木雕及制陶工艺水平的提高。唐宋时期对外交流的频繁带来了绚丽多彩的外来文化,并为闽地手工业的繁荣锦上添花,同时这一时期闽地已开始出现了前往台湾的移民。元朝时,福建已经与澎湖、琉球等地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明清两朝,中国的工艺美术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鼎盛时期。各行各业能工巧匠层出不穷,工艺技法已臻化境,工艺门类全面开花。德化独创的“象牙白”瓷器享有“中国白”之美誉,并与平和南胜、土寨两窑的青花瓷一起远销欧洲及南亚(图1、2)。泉州及漳州一带,锡雕盛行一时,因闽地繁缛俗礼的需要,以及锡铜等材料对闽地潮湿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催生了大批锡铜手工艺匠人,并为后人留下了精美丰富的作品。此外,福州的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软木雕,惠安的石雕,泉州及漳州一带的木偶头及竹编工艺不仅在当时名甲一方,至今也仍然享有极高的声誉。福建地区的雕塑艺术工艺性极强,并具有极高典型性,时至今日,仍然对台湾地区的工艺美术发展留有深远的影响。
2.台湾地区雕塑艺术传统
唐朝开始的福建对台湾移民为台湾带去了闽地的文化信仰,至今两岸人民仍供奉诸如观音、妈祖、关公、开漳圣王、宝生大帝等共同的“唐山祖”。对于“唐山祖”和台湾地区独有的“开台祖”的祭祀构成了台湾的全部祭祖文化。从中可见,两地公共信仰雕塑的艺术原型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随着移民增加,移民家族逐渐庞大,为了满足祭祀祖先的需要,台湾逐渐兴起了建造宗祠庙宇之风。这些家族不但向惠安、南安等地定制器件,还从老家聘请工匠,这些工匠就是“唐山师傅”。这些唐山师傅有的选择留居台湾,有些虽返回福建老家,但在台湾当地收徒传艺,将技艺保留下来,为培养台湾本地手工艺者做出了贡献。由此可见,闽台传统手工技艺也出自同源,成就了两地传统雕塑艺术的高度统一性。
二、相异的现当代雕塑艺术
当前,造成现当代艺术对两岸的影响力稍有不同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决定的。
1.与中国大陆的地理环境相比,台湾作为岛屿具有相对封闭性的特点。
福建地区不仅一直与台湾岛及东南亚互有来往,同时与中国内陆各省份的交流互通也不容忽视,受地理因素影响的交流活动客观上对两地文化发展速度造成了影响。加上上个世纪两岸曾一度中断对话,在此期间对中国雕塑产生过影响的是史诗般豪迈壮阔的苏联雕塑艺术,而对台湾影响更深的是以物哀幽玄为精神核心的日本艺术以及自由叛逆的美国当代艺术,这种差异客观上造成了两地雕塑艺术发展走向的偏差。
2.两岸政治经济体制不同以及发展上的时间差造成了对当代艺术市场及运作规则的接受时机与接受度并不完全相同。
上个世纪60年代,两岸的艺术家不约而同地萌生了对现代艺术进行探索的念头,不同的是中国大陆艺术家对当时世界艺术的发展状况知之甚微,更多的是凭对“现代性”的个人理解进行各种尝试与摸索。从当时的大环境来看,这种尝试犹如星星之火,终未形成燎原之势。而同时期,因台湾与美国关系密切,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已经深深影响了当时的台湾艺术家。其“即兴”与“无意义”的思想内核为当时处于政治戒严期的台湾提供了一个精神上的世外桃源。
两个台湾艺术家成为典型的案例。杨英凤早在1963年起,就往意大利研究现代艺术,在欧洲筹办过多个艺术展览,代表作《东西门》(图3),以其外方内圆的简洁造型赢得西方评论家的肯定,并被安放在美国曼哈顿华尔街上。这表明,不仅是台湾雕塑对当代艺术观念的接受与适应,台湾当代雕塑艺术作品更是有条件先于大陆雕塑艺术置身于一个给予承认的环境。木工学徒出身的朱铭作为杨英风先生的弟子,拥有与杨英风先生极其相似的艺术经历,扎实的基本功、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浸染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启发融会贯通,成就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太极》系列(图4)。有人将朱铭先生与贾柯梅蒂相比较,给予崇高的评价。
三、共同的商业化语境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个体才会产生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曾经的精英文化和绝对的精神需求,原本应该是独立于经济领域之外的。然而社会的车轮浩浩荡荡不断前进,人类生活的改变与市场经济的萌发不断相互作用,并最终无可避免地对艺术发展施展其影响力——艺术从此走上商业化的道路,而其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则是艺术作品的彻底商品化。 商品化意味着什么?以雕塑艺术为例,商品化首先意味着“市场”,或者更具体一点,一个庞大的交易系统。在当代,博物馆、文化中心、画廊、拍卖行都是这个交易系统的承载机构。市场的存在则意味着“利润”,丰厚的利润回报会为雕塑艺术的创作活动建立起激励体制。当雕塑品成为商品,其生产者和经营者则必然开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于是像一切经济活动一样,为了尽量扩展利润空间,雕塑创作者除开传统的艺术创作思想,还要将“降低成本”纳入创作构思的范畴。降低成本的传统做法是从作品本身入手,选取更廉价方便的材料;尽量节省创作中产生的人工费和物质损耗;改变表现形式,采用机械复制的创作方式等。手工艺品就是反映该手法的典型产物。另一种逆向降低成本的方式就是抬高作品的身价,这个方法适应了当代艺术交易规则,是当代商品社会创造价值的基本手段。作品身价与大众喜好密切相关,用通俗的话语形容为“用钱投票”也不为过。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境况颇有可观,中国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华人富豪逐渐出现于国际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因其中不乏偏爱民族艺术之人,中国艺术品身价也顺理成章地水涨船高,而中国文化符号的价值空间自然就得到了扩展的机会。由此可见,对某一类型作品的推广可以依靠大众自发完成,亦可人为操纵引导。但不论具体操作方式如何,其成功是建立在艺术品的商品化基础上的。
在当代,市场取代成为左右艺术发展的重要条件,艺术的商业化理所当然成为闽台两岸艺术家们所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四、商业化对闽台雕塑的影响
商业化对闽台雕塑的共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既然产品受制于市场,那么大众审美就必然对雕塑创作产生影响,而闽台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相似的历史境遇决定了两岸人民的关注点是相通的。
过去的两百年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伤痛的两百年。中国大陆经历了硝烟战火的洗礼以及战后集体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困扰,台湾也走过了皇民时代和政治戒严时期。历史的挫折激发了两地人民相同的狂热需求: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前者决定了艺术家对中国古老工艺传承的渴望,后者催发了艺术家对前卫当代艺术的追求。因此两地艺术创作群体一直具有天然的相似性和内聚力。德化传统瓷雕、景德镇瓷器装饰各有特色,成就较高。相似的艺术特点还出现在木家具和建筑装饰上。纵观当今台湾雕塑,我们可以看到与其相同的特点。在工艺上带有鲜明传承性的台湾民俗艺术家,与福建地区工艺美术家同样善于绮丽繁复的小巧佳作。无论金属雕刻还是木石雕塑,手工艺特性非常明显,装饰附属性很强,受民风影响较少恢弘豪迈一气呵成的公共艺术作品。唯一不同的是,台湾当代工艺美术与中国大陆相比时常会带有非常明显的“简”“拙”“寂”的日本艺术的特点。
2.艺术在两岸的商业化进程中所呈现的优势和弊端,其表现形式也是相似的。
当代艺术为了满足商业化需求,势必扩展其审美概念以尽力迎合更广大受众。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的神圣性和权威性降低,与之相对的日常性和通俗性得到了提高。现成品成为新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雕塑创作题材也越发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艺术规范不再只是精英阶层的特权,普通大众的审美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艺术的多元化也满足了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民众的审美需求。民众对艺术的热情反过来促成艺术市场的火爆行情,并保证了艺术的无限魅力。艺术商业化也保证了创作者的利益,对雕塑艺术来说,雕塑创作是一个需要大量精神投入和物质投入的过程,其复杂专业的工艺及材料的价值都决定了雕塑艺术高投入的特性。因此雕塑艺术的商业化有利于保证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并为艺术创作带来各方面的便利。当然,商业炒作带来了刻意迎合市场的媚俗倾向和盲目追求利润的缺乏责任心的创作态度。近年来部分福建石雕业为了追求片面经济效益,粗制滥造,优质石材的浪费令人心痛。台湾作为上个世纪末制造业的热点地区之一,短视逐利之风与中国大陆不相上下。可以说只要商业化存在,这种弊端就不会消失,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力从中谋取平衡,设立标杆,使不正之风被尽量压制,不至于肆无忌惮地蔓延。可以说,对商业化的反思是两岸艺术家共同的必修课。
五、结论
近年来,更多的闽台两地艺术家互动交流。台湾艺术家开始选择中国大陆作为自己事业的前沿阵地,开办工作室,举办展览,参与中国大陆的艺术教育事业,积极投入中国大陆的艺术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国际影响力逐年提高,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及文化资源均已展示出强势的后劲,有中国的政治与经济实力作为闽台两地艺术发展的坚强后盾,加上丰厚的劳动力储备和潜在的庞大市场作为艺术商业化顺利前进的前提条件,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必然迎来全面发展的新纪元。
(佘国富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关键词:闽台文化;雕塑艺术;商业化;德化瓷雕;景德镇瓷器
台湾海峡如同波涛汹涌的血脉,将中国闽台两岸紧紧相连。相近的自然气候环境,相同的渔业农耕文化,共同的民族精神信仰,相似的生产生活方式,构成了闽台文化相似又有差别的关联性。雕塑艺术作为闽台两地相似的土壤所培育的文化种子,因种种机缘巧合的外因结出了风味各异的硕果。在当代商业化外力作用下,两者之间在相似的同时又显示出局部的细微差异。
一、相同的古代艺术传统
闽台文化一脉相承,是历史洪流因种种机缘分流而成的产物。正是机缘造就了两地文化相似却又相异的结果,使两地能够相互呼应又互为对照,从而成为绝佳的研究对象。因此,要探索商业化对闽台雕塑艺术的影响,首先要还原这一地区雕塑艺术的本来面目。
1.福建地区雕塑艺术传统
闽地雕塑艺术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早在新石器时代,福建地区的先民就留下了制器造物的痕迹。从商周至秦汉,随着越人入闽,福建的冶炼、制陶、纺织及竹木加工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西晋时“八姓入闽”为闽地发展带来了中原的先进生产力,惠安最早关于石雕的记载正是指向这个时期。两晋时期佛教在福建落地生根,直至南朝时期,信仰文化带动了神佛造像艺术的发展,并促进了闽地石雕、木雕及制陶工艺水平的提高。唐宋时期对外交流的频繁带来了绚丽多彩的外来文化,并为闽地手工业的繁荣锦上添花,同时这一时期闽地已开始出现了前往台湾的移民。元朝时,福建已经与澎湖、琉球等地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明清两朝,中国的工艺美术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鼎盛时期。各行各业能工巧匠层出不穷,工艺技法已臻化境,工艺门类全面开花。德化独创的“象牙白”瓷器享有“中国白”之美誉,并与平和南胜、土寨两窑的青花瓷一起远销欧洲及南亚(图1、2)。泉州及漳州一带,锡雕盛行一时,因闽地繁缛俗礼的需要,以及锡铜等材料对闽地潮湿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催生了大批锡铜手工艺匠人,并为后人留下了精美丰富的作品。此外,福州的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软木雕,惠安的石雕,泉州及漳州一带的木偶头及竹编工艺不仅在当时名甲一方,至今也仍然享有极高的声誉。福建地区的雕塑艺术工艺性极强,并具有极高典型性,时至今日,仍然对台湾地区的工艺美术发展留有深远的影响。
2.台湾地区雕塑艺术传统
唐朝开始的福建对台湾移民为台湾带去了闽地的文化信仰,至今两岸人民仍供奉诸如观音、妈祖、关公、开漳圣王、宝生大帝等共同的“唐山祖”。对于“唐山祖”和台湾地区独有的“开台祖”的祭祀构成了台湾的全部祭祖文化。从中可见,两地公共信仰雕塑的艺术原型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随着移民增加,移民家族逐渐庞大,为了满足祭祀祖先的需要,台湾逐渐兴起了建造宗祠庙宇之风。这些家族不但向惠安、南安等地定制器件,还从老家聘请工匠,这些工匠就是“唐山师傅”。这些唐山师傅有的选择留居台湾,有些虽返回福建老家,但在台湾当地收徒传艺,将技艺保留下来,为培养台湾本地手工艺者做出了贡献。由此可见,闽台传统手工技艺也出自同源,成就了两地传统雕塑艺术的高度统一性。
二、相异的现当代雕塑艺术
当前,造成现当代艺术对两岸的影响力稍有不同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决定的。
1.与中国大陆的地理环境相比,台湾作为岛屿具有相对封闭性的特点。
福建地区不仅一直与台湾岛及东南亚互有来往,同时与中国内陆各省份的交流互通也不容忽视,受地理因素影响的交流活动客观上对两地文化发展速度造成了影响。加上上个世纪两岸曾一度中断对话,在此期间对中国雕塑产生过影响的是史诗般豪迈壮阔的苏联雕塑艺术,而对台湾影响更深的是以物哀幽玄为精神核心的日本艺术以及自由叛逆的美国当代艺术,这种差异客观上造成了两地雕塑艺术发展走向的偏差。
2.两岸政治经济体制不同以及发展上的时间差造成了对当代艺术市场及运作规则的接受时机与接受度并不完全相同。
上个世纪60年代,两岸的艺术家不约而同地萌生了对现代艺术进行探索的念头,不同的是中国大陆艺术家对当时世界艺术的发展状况知之甚微,更多的是凭对“现代性”的个人理解进行各种尝试与摸索。从当时的大环境来看,这种尝试犹如星星之火,终未形成燎原之势。而同时期,因台湾与美国关系密切,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已经深深影响了当时的台湾艺术家。其“即兴”与“无意义”的思想内核为当时处于政治戒严期的台湾提供了一个精神上的世外桃源。
两个台湾艺术家成为典型的案例。杨英凤早在1963年起,就往意大利研究现代艺术,在欧洲筹办过多个艺术展览,代表作《东西门》(图3),以其外方内圆的简洁造型赢得西方评论家的肯定,并被安放在美国曼哈顿华尔街上。这表明,不仅是台湾雕塑对当代艺术观念的接受与适应,台湾当代雕塑艺术作品更是有条件先于大陆雕塑艺术置身于一个给予承认的环境。木工学徒出身的朱铭作为杨英风先生的弟子,拥有与杨英风先生极其相似的艺术经历,扎实的基本功、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浸染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启发融会贯通,成就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太极》系列(图4)。有人将朱铭先生与贾柯梅蒂相比较,给予崇高的评价。
三、共同的商业化语境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个体才会产生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曾经的精英文化和绝对的精神需求,原本应该是独立于经济领域之外的。然而社会的车轮浩浩荡荡不断前进,人类生活的改变与市场经济的萌发不断相互作用,并最终无可避免地对艺术发展施展其影响力——艺术从此走上商业化的道路,而其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则是艺术作品的彻底商品化。 商品化意味着什么?以雕塑艺术为例,商品化首先意味着“市场”,或者更具体一点,一个庞大的交易系统。在当代,博物馆、文化中心、画廊、拍卖行都是这个交易系统的承载机构。市场的存在则意味着“利润”,丰厚的利润回报会为雕塑艺术的创作活动建立起激励体制。当雕塑品成为商品,其生产者和经营者则必然开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于是像一切经济活动一样,为了尽量扩展利润空间,雕塑创作者除开传统的艺术创作思想,还要将“降低成本”纳入创作构思的范畴。降低成本的传统做法是从作品本身入手,选取更廉价方便的材料;尽量节省创作中产生的人工费和物质损耗;改变表现形式,采用机械复制的创作方式等。手工艺品就是反映该手法的典型产物。另一种逆向降低成本的方式就是抬高作品的身价,这个方法适应了当代艺术交易规则,是当代商品社会创造价值的基本手段。作品身价与大众喜好密切相关,用通俗的话语形容为“用钱投票”也不为过。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境况颇有可观,中国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华人富豪逐渐出现于国际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因其中不乏偏爱民族艺术之人,中国艺术品身价也顺理成章地水涨船高,而中国文化符号的价值空间自然就得到了扩展的机会。由此可见,对某一类型作品的推广可以依靠大众自发完成,亦可人为操纵引导。但不论具体操作方式如何,其成功是建立在艺术品的商品化基础上的。
在当代,市场取代成为左右艺术发展的重要条件,艺术的商业化理所当然成为闽台两岸艺术家们所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四、商业化对闽台雕塑的影响
商业化对闽台雕塑的共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既然产品受制于市场,那么大众审美就必然对雕塑创作产生影响,而闽台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相似的历史境遇决定了两岸人民的关注点是相通的。
过去的两百年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伤痛的两百年。中国大陆经历了硝烟战火的洗礼以及战后集体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困扰,台湾也走过了皇民时代和政治戒严时期。历史的挫折激发了两地人民相同的狂热需求: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前者决定了艺术家对中国古老工艺传承的渴望,后者催发了艺术家对前卫当代艺术的追求。因此两地艺术创作群体一直具有天然的相似性和内聚力。德化传统瓷雕、景德镇瓷器装饰各有特色,成就较高。相似的艺术特点还出现在木家具和建筑装饰上。纵观当今台湾雕塑,我们可以看到与其相同的特点。在工艺上带有鲜明传承性的台湾民俗艺术家,与福建地区工艺美术家同样善于绮丽繁复的小巧佳作。无论金属雕刻还是木石雕塑,手工艺特性非常明显,装饰附属性很强,受民风影响较少恢弘豪迈一气呵成的公共艺术作品。唯一不同的是,台湾当代工艺美术与中国大陆相比时常会带有非常明显的“简”“拙”“寂”的日本艺术的特点。
2.艺术在两岸的商业化进程中所呈现的优势和弊端,其表现形式也是相似的。
当代艺术为了满足商业化需求,势必扩展其审美概念以尽力迎合更广大受众。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的神圣性和权威性降低,与之相对的日常性和通俗性得到了提高。现成品成为新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雕塑创作题材也越发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艺术规范不再只是精英阶层的特权,普通大众的审美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艺术的多元化也满足了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民众的审美需求。民众对艺术的热情反过来促成艺术市场的火爆行情,并保证了艺术的无限魅力。艺术商业化也保证了创作者的利益,对雕塑艺术来说,雕塑创作是一个需要大量精神投入和物质投入的过程,其复杂专业的工艺及材料的价值都决定了雕塑艺术高投入的特性。因此雕塑艺术的商业化有利于保证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并为艺术创作带来各方面的便利。当然,商业炒作带来了刻意迎合市场的媚俗倾向和盲目追求利润的缺乏责任心的创作态度。近年来部分福建石雕业为了追求片面经济效益,粗制滥造,优质石材的浪费令人心痛。台湾作为上个世纪末制造业的热点地区之一,短视逐利之风与中国大陆不相上下。可以说只要商业化存在,这种弊端就不会消失,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力从中谋取平衡,设立标杆,使不正之风被尽量压制,不至于肆无忌惮地蔓延。可以说,对商业化的反思是两岸艺术家共同的必修课。
五、结论
近年来,更多的闽台两地艺术家互动交流。台湾艺术家开始选择中国大陆作为自己事业的前沿阵地,开办工作室,举办展览,参与中国大陆的艺术教育事业,积极投入中国大陆的艺术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国际影响力逐年提高,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及文化资源均已展示出强势的后劲,有中国的政治与经济实力作为闽台两地艺术发展的坚强后盾,加上丰厚的劳动力储备和潜在的庞大市场作为艺术商业化顺利前进的前提条件,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必然迎来全面发展的新纪元。
(佘国富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