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赫文斯基之中国近代史开端说刍议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尔盖·列奥尼多维奇·齐赫文斯基,著名汉学家,1918年9月出生于俄罗斯,1941年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学院,1945年7月30日获历史学副博士学位,学位论文《孙中山的原则:民族主义和他的对外政策》,1953年6月22日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运动》,1958年8月1日获高级研究员职称,1959年10月21日获教授职称。1981年当选苏联科学院院士,1981至1989年当选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委员。
其他文献
学术史研究是最近一些年来新出现的一个学术景观,目前的发展方兴未艾。但是,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一些大部头的学术史专著,还是一些大规模的学术史丛书,都包含着一些基本的理论困惑,学术史研究仍然是一个应该讨论的问题阈。诸如什么是学术史?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分野?学术史的宗旨是什么,要实现什么样的学术功能或社会功能?做学术史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学术态度?等等,都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大有进一步讨论之必要。因此,本刊邀请国内相关学者以“学术史的写法”为题,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希望有兴趣的学者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学术史研
抽象地说,"学术"是由已知求未知以获取新知的过程和结果,"学术史"就是既往的学术研究,这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学术史研究"就是对已往学术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研究,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冯天瑜《"封建"考论》一书出版以来,赞成废弃中国中古时代为"封建社会"的人日益增多,并相继提出各种提法来取代"封建社会"这一概念。2010年5月,《文史哲》编辑部举办的"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专题学术研讨会,更是推动了这一进程。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中古中国社会形态或社会性质,已经提出了诸如"封建帝制时代"、"帝国时代"、"帝制时代"、"专制个体型家国同构农耕社会"、"皇权社会"、"帝制农民社会"、"郡县制时代"、"选举社会"
一斯坦利·柯特勒(Stanley I.Kutler)退休前,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美国史与美国制度的讲座教授,著名的历史学家特别是法律史学家。他也是《美国历史评论》(Reviews in American History)杂志的创建者,并长期任其主编。他还曾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史丛书》的顾问编辑。
“罗得岛问题”是产生:于二罗得岛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制宪运动中的一个有关“人民”变更政府的权利的问题。围绕该问题的争论既是革命时期政治辩论的延续,也是革命时期构建民主政治的继续和发展。罗得岛的改革派和反对派分别诉诸革命时期激进派和建国精英们的话语,对“人民主权”的含义、“多数统治”的限度,以及“人民”的革命权等美国代表制民主的若干根本问题做出了自己的阐释,而“罗得岛问题”的结果也表明,从革命时代到“后革命”时代,美国民主的制度内涵和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嬗变。
1924年1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民主集权制导人其党内政治生活。至1949年退据台湾前,国民党一直在党内和民众组织中倡行民主集权制。本文谨对国民党推行此制的情况、关于此制的解释及相关问题作一探略。
民族矛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主要社会矛盾,也是革命派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间,以中华民族为基石的、统一的、强大的、独立的民族国家建构,始终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一个时代目标。一个世纪过去了,理性反思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建设民族国家的历程中所累积的经验与教训,既是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一种深刻记忆,也是对百年前的这场伟大革命的最好纪念。本刊特围绕"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这个主题刊出六篇笔谈文章,从不同角度审视辛亥革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作用。其中,既有对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总体评判,也有对辛亥
梁漱溟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于1917年至1924年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讲授印度哲学,开创了哲学课评介佛家学说的先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新旧两派论战,梁漱溟乃暂时放弃佛家学术追求,转而站在儒家立场,为孔子学说呜不平;又倡议学生思辨,关心社会,同情五四运动被捕学生;出版其早期主要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并与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辩论。
《清代宁波契约文书辑校》(孙伟良主编,王万盈辑校,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收录了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问奉化县岩头村及其周边地区土地买卖文契400余件,它们大多属于民间“白契”,未加盖官印和履行纳税手续。典买土地人主要是奉化县岩头村大土地所有者毛坤山,典卖人主要是普通自耕农,以奉化县岩头村的为主,也有少数是新昌、鄞县的,他们大多与毛坤山有族亲关系,
1949年北平谈判是国民党败退大陆前国共两党进行的最后一次谈判。谈判前后,中共为争取有利的国内国际地位和政治上的主动,围绕着怎样实现和平、实现什么样的和平展开了舆论宣传攻势。首先,驳斥了蒋介石提出的“和平”条件,揭露其阴谋;继之,围绕毛泽东所提出的谈判条件,向国民党施加压力,争取谈判主动权;揭露李宗仁虚伪的“和谈”,粉碎其“划江而治”的阴谋。中共以其坚定的原则性,鲜明的目的性,强有力的针对性,与时俱进的灵活性抓住受众的疑虑和关注的焦点,掌控了舆论宣传的导向。成功的舆论宣传为中共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