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之祖荀子:最初的朗读者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ock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声琅琅,想起这个词,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鲜活的画面,一群汉服稚子摇头晃脑朗声而读,先生则双目轻阖,不知是沉醉在这平平仄仄的韵语里,还是沉醉在这清清琅琅的声律中,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远古先民唱出的歌谣成就了古代诗歌的开端之篇《诗经》,楚地的民歌经由屈原的生花妙笔成就了楚辞,也就是说最初的诗和楚辞都是可以啭喉高唱的诗歌,那么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将歌声转为朗读了呢?
  “诵读,吟咏,不歌而诵谓之赋”,这是《艺文志》里对赋的定义。就在公元前二百多年前,继楚辞之后赋也应时而生。第一个以赋为名称,并采用问答体撰写赋的人就是荀子,他也因此與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雖然汉代已将楚辞划入了赋,其实楚辞与赋是两种不同的文体。楚辞能歌更近于诗,赋则铺叙朗诵,更近于散文,只因当时的许多文学家都同时精通楚辞与赋,才有了辞赋的并称。
  赋形成之初,荀子采用了以四言为主,半诗半文的方式。他的赋篇《礼》是这样写的:
  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与?简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性不得则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与?匹夫隆之则为圣人,诸侯隆之则一四海者与?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
  像是一道谜题一样,荀子说这里有个重要的东西,它既不是丝也不是帛,却像丝帛一样文理井然,自成章法,它既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却像日月一样带给天下光明,他说我愚昧不知其详,然后假大王之口,说出尊崇礼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一名集大成的教育家,他并不一味的说教,而是循循善诱地一点点铺叙,描写着礼的美好与光明、知礼守礼的益处引人去思索。
  荀子是思想家更是教育家,他一生大半的时光都在稷下学宫中度过,游学于此的他在这里见证过,参与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等各种学派的讨论与碰撞。并在这些交流中不断的拓展思路,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


  那时的稷下学宫是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由于齐国国君的支持和重视,来这里的学者待遇从优,入住有高门大屋,出行是康庄之衢,凡有真才实学者皆有俸禄和政治地位,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是在这样一个天下名士汇集之所,荀子曾三任祭酒。战国时的祭酒是官名,部门之长,换言之就稷下学宫的大学校长。
  读荀子《赋》篇时我常常会想,两千多年前那个通常严肃,偶尔还有点幽默的大学校长,大约是不善引吭高歌的人,那些当年还有韵有调的诗歌他也只是记住了歌词。
  某个月华如水的夜晚,他念起那些诗句,想到或许有许多如自己一样不善歌的人,也是这样在念诗,不如写出一些韵散间出,既有诗的韵脚,又不用拘于曲调,随意断句长短的文体吧,于是赋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当第一篇赋被荀子一笔一画写在竹简上时,这个最初的朗读者,一定会大声的朗读出自己的文章,然后粲然一笑,在心里说一句,这才是赋正确的打开方式。
  自荀子的《赋》篇之后,这种介于诗与文之间的文体一直备受文士喜爱,到了汉朝经由武帝、昭帝、宣帝的大力提倡,更是达到顶峰时期,期间还发展出来骚体赋、大赋、小赋多种类别,所有赋也被称作汉赋。
  没有考证过何时起朗读成为了古代私塾对学子教习的最基础方式,但那应该是在“不歌而诵”的赋出现之后。朱熹就曾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像这样不加注个人的偏好,不执着世人的好恶,只是平和自然的熟记于胸,待到日后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渐渐感悟的学习方式,日本人称之为素读。
  最近央视推出了一档情感文化类节目的《朗读者》,这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档以语言文字之美,引领国人阅读的栏目。朗声而读,读出的或许是过往某段深刻的记忆,或许是一直以来的期许,更多的则是恰好被某段文字写出的心声。随着节目的持续热播,朗读之风已席卷全国,许多的学校也展开了素读教育,让曾经中断了多年的教学方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了校园。
  “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书声琅琅,千载之下从不曾断绝。一篇《礼》赋开启了无数人对道德规范的认知,也成就了华夏的礼仪之邦。
  无论是诵读,朗读或是素读,只是名称和形式有了细节的变化,而根本却始终不变,都是放声读出所有关于文字的美好。读过荀子的赋,方知他留给世人的不止是他的思想主张,还有无意中开启的诵读模式。
其他文献
分章的利弊  老子的原文是不分章的,我们看到的马王堆帛书本就是不分章的,这与历史记载是符合的。我们看,司马迁《史记》里面的记载就是这样的。  老子看见周的衰败已经无可挽回了,于是选择离开,到了关口,关令尹高兴地说:“您要隐居了,勉强为我写本书吧!”于是老子就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主旨是关于道德的,有五千多字,随后就离开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后来怎么样。(《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见周之衰,乃遂去
期刊
荀子,名况,又叫孙卿。荀子大约出生在周赧王时(约公元前313年)的赵国郇邑,死于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葬在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荀子一生主要活动于齐国,并三为稷下(战国时齐国都城臨淄、西门、稷门附近地区)学宫祭酒。荀子还游走于燕、赵、秦、楚。两次做兰陵令。  荀子的学说博大精深,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教育学、军事学等各个领域。他立足儒道,汇通百家,是先秦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期刊
《红楼梦》中,人称“老祖宗”的贾母的养生诀窍是“寿从乐中来”。老人十分重视天伦之乐,爱热闹,看戏喜欢看生动的《西游记》,平时喜欢同孙子、孙女们在一起,这样没有孤独感。贾母心胸宽大,处事沉稳,平和而不大起大落的心态也是长寿的一大法寶。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这方面,贾母非常注意此道。她注意节食,避免吃油腻食物。如送螃蟹馅儿的饺子给她吃,她说:“这会子油腻腻的,谁吃这个。”元宵夜宴,她肚子饿了,凤
期刊
大道至简的反面,是故作艰深,是繁复华丽,是博大精深,是心向往之而永不能至。  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也许我们道理能想得更明白。  这本书叫《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华书局出版,启功、书法、中华书局,这几个关键词放在一起,足以构成一本有分量的书。千万不要以为你不懂书法看不懂,这本书看起来讲书法,其实就是讲人生,掩卷沉思并感慨良多之后,就剩四个字:大道至简。  无数书法教程上说练字选纸很重要,必须要宣纸、元書
期刊
荀子作为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因为他的性恶之说而备受争议。众所周知,儒家的主流长期以来一直以教化民众,迁善改过为己任。可是荀子却偏偏标新立异,认为人性是恶的。又因为历史的因缘际会,荀子教出了两个很出名的学生,一为韩非,一为李斯。韩非子被评价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李斯作为他的同学,更是辅佐秦始皇的一代权臣。学生的离经叛道,也让荀子颇受微词。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说:“二千年来之学,荀
期刊
台上,小姐端庄而坐,樱口轻声:丫——环!后面脆生生答应:来——了!绣帘一晃,小丫环含笑上场,莲花小碎步,利落爽脆之极。  古代侯门贵族,仆从众多,闺阁小姐身边总有一两个贴身使唤丫头,又称丫鬟,使女,婢女。丫环,自小就被买来服侍小姐,对小姐一心一意,与小姐是知己,是姐妹,是闺密,是贴心的小棉袄,解意的可人儿,更兼口齿伶俐,敏捷乖巧,有事情丫环打前站,收后尾,料理得妥妥贴贴。小姐矜持贵重,如没有贴身丫
期刊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則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
期刊
得益于义务教育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劝学》,人们在谈起荀子时,总能说上几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作为先秦儒家中最后一位大师,荀子上承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育情怀,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教育家。脍炙人口的《劝学》,则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在这篇文章中,荀子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  学不可以已  《劝学》一文,开篇立论,其中心论点就是:“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中断,学习不可停止,这种
期刊
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  ——宋·苏洵《答陈公美四首》  天命之年始游学的荀子,他的足迹遍布了赵国、齐国、秦国、楚国,可以说他后半生几乎都在四个诸侯国中流转。齐国是荀子待得最久的地方,在名布天下的稷下学宫“三为祭酒”的经历使得荀子成为了诸侯们争相邀请的当世大儒。故此,当荀子重返赵国时,他被赵王拜为了上卿,自赵入楚时,他不仅二度当上了春申君的嘉宾,更是被任为了兰陵令。兰陵,原是鲁地,名为次室,后来
期刊
深秋时节,有两大不容错过的乐事:一是赏菊花,二是吃螃蟹。前者带来视觉盛宴,后者满足口腹之欢,两者相映成趣,成就了这个季节最美的画面。  食蟹在我国历史悠久,据《汲冢周书》记载:周成王时,海阳献蟹入贡。说明那时的人们已经懂得食用螃蟹,并将其列为珍贵的御膳了。后来,明人张岱不吝笔墨,专门在《陶庵梦忆?蟹会》中,为螃蟹写下美味甘旨的文字。文章不长,文采则佳:“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为蚶,为河蟹。河蟹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