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29题
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1)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二、题目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本实验题考查的中心内容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气体的制备,涉及到Cl2 和NO两种气体的制备原理及收集方式。考查安装仪器,描述实验现象。在仪器的考查中,笔者认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如右图所示装置的作用。该装置具有向上排气法收集气体、向下排气法收集气体、排液法收集气体、洗气、防止倒吸等多种功能。
第一小题:本小题要求用较简单的方法获得氯气。因此对氯气的纯度没有很高的要求,根据题目的要求,A、B、C、D四个容器中,需要装药品的已经装了,B、C 两个容器不需要用药品,许多学生出错就是因为没有结合本题的环境,主动添加了试剂,导致不能得分。
第二小题:考查NO气体的制备,关键是要抓住NO气体一定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注意了这一点,得到正确答案应该顺理成章。
三、出现的典型问题
1. 无中生有
考生回答问题时,增加了不允许增加的药品和不该起到的作用。例如:
第(1)问:回答装置B的作用时,考生理解成了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杂质;回答装置C的作用时,考生理解成通过浓硫酸干燥Cl2或者排饱和食盐水收集Cl2;回答装置D的作用时,考生给出检验Cl2的性质或者检验Cl2是否收集满。
第(2)问②:C应该为空烧杯,很多考生往其中加入烧碱溶液,目的是想除去尾气中的NO。
第(2)问:选择装置,很多考生给出的答案是A,a,1,①。
凡是出现上述答案,对应的小题均不能得分。
2. 画蛇添足
考生在已经给出了能够得分的表达后,继续作出错误回答(如错别字、错误知识、错误化学信息或能引起歧义的表达等),造成失分。例如:
第(1)问:回答装置B的作用时,给出的错误答案有:
①收集纯净的氯气;
②收集Cl2并除去HCl;
③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l2。
回答装置C的作用时,考生给出的错误答案有:
①防止倒吸引起装置爆炸(倒吸也能引起爆炸?);
②防止发生倒吸并收集少量Cl2。
回答装置D的作用时,考生给出的错误答案有:
①处理尾气,收集Cl2;
②处理尾气,因为Cl2和HCl都有毒;
③吸收尾气中的Cl2或HCl(若写成和可得分);
④吸收尾气中的Cl2并承接C中出来的液体;
⑤吸收未反应完的Cl2(Cl2在进入D装置前根本没有参与反应)。
3.表意不清,舍本逐末
很多考生回答问题时,关键词“千呼万唤”不出来,只“画龙”不“点睛”;或者没有抓住主要矛盾,阐述的是一些没有意义的观点,漏掉了得分的关键点。这种现象说明考生驾驭化学语言的能力较差。例如:
第(1)问中,回答B装置的作用时,重点应放在收集Cl2上,下列说法不能得分:
①收集气体;(系统中存在多种气体,你到底想收集哪种气体?)
②除掉空气。
回答D装置的作用时,重点应是尾气处理,关键是要吸收Cl2,下列说法不能得分:
①除尾气中的CO2;
②防止空气进入装置。
4.不熟悉课本,丢三落四
回答第(2)问时,要用到稀硝酸,很多学生就写硝酸,当然错了。忘记了课本上用的是铜与稀硝酸反应,很多学生想当然,随意用了铁、锌、镁等金属,他们不知道这些较活泼的金属与稀硝酸的反应的产物比铜要复杂。在表述实验现象时,应该围绕下列关键词进行阐述:气泡、棕红色、无色、蓝色、液面,能完整回答的学生很少。当然也不乏学生文字冗长,重复啰嗦,这些情况都是不熟悉课本的表现。
5.用词不当,词不达意
许多考生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但是表达不出来。这样造成失分很可惜,例如:
第(1)问中,回答B装置的作用时,很多考生把收集氯气写成吸收氯气。
回答D装置的作用时,有下列错误情况:
①以便造成空气污染;
②吸收尾气中的盐酸和氯气;
③回收尾气,吸引尾气,接收尾气,收集尾气等;
④净化氯气。
四、复习建议
1. 要熟悉课本。了解课本实验的试剂、装置,学习课本上规范的操作和规范的语言表达,并以课本实验为原型,合理迁移到其他的实验题中。
2.认真做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仅靠题海战术是不能提高解决实验题的能力的,同学们要认真做实验,自己动手,积极思考,做一个实验的操作者,而不是一个实验的观众或者听众。做完实验后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不但能巩固实验效果,而且可以锻炼大家组织语言的能力,强化思维。
3.做实验题时,要认真审题,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
4.写好字,写正确的字,写规范的字,写工整的字。
对高考实验题的备考,笔者建议:紧扣课本是关键,结合情境找题眼,平时认真做实验,做了纸上来重现,练了思维练表达,内外兼修定过关。
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1)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二、题目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本实验题考查的中心内容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气体的制备,涉及到Cl2 和N
第一小题:本小题要求用较简单的方法获得氯气。因此对氯气的纯度没有很高的要求,根据题目的要求,A、B、C、D四个容器中,需要装药品的已经装了,B、C 两个容器不需要用药品,许多学生出错就是因为没有结合本题的环境,主动添加了试剂,导致不能得分。
第二小题:考查NO气体的制备,关键是要抓住NO气体一定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注意了这一点,得到正确答案应该顺理成章。
三、出现的典型问题
1. 无中生有
考生回答问题时,增加了不允许增加的药品和不该起到的作用。例如:
第(1)问:回答装置B的作用时,考生理解成了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杂质;回答装置C的作用时,考生理解成通过浓硫酸干燥Cl2或者排饱和食盐水收集Cl2;回答装置D的作用时,考生给出检验Cl2的性质或者检验Cl2是否收集满。
第(2)问②:C应该为空烧杯,很多考生往其中加入烧碱溶液,目的是想除去尾气中的NO。
第(2)问:选择装置,很多考生给出的答案是A,a,1,①。
凡是出现上述答案,对应的小题均不能得分。
2. 画蛇添足
考生在已经给出了能够得分的表达后,继续作出错误回答(如错别字、错误知识、错误化学信息或能引起歧义的表达等),造成失分。例如:
第(1)问:回答装置B的作用时,给出的错误答案有:
①收集纯净的氯气;
②收集Cl2并除去HCl;
③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l2。
回答装置C的作用时,考生给出的错误答案有:
①防止倒吸引起装置爆炸(倒吸也能引起爆炸?);
②防止发生倒吸并收集少量Cl2。
回答装置D的作用时,考生给出的错误答案有:
①处理尾气,收集Cl2;
②处理尾气,因为Cl2和HCl都有毒;
③吸收尾气中的Cl2或HCl(若写成和可得分);
④吸收尾气中的Cl2并承接C中出来的液体;
⑤吸收未反应完的Cl2(Cl2在进入D装置前根本没有参与反应)。
3.表意不清,舍本逐末
很多考生回答问题时,关键词“千呼万唤”不出来,只“画龙”不“点睛”;或者没有抓住主要矛盾,阐述的是一些没有意义的观点,漏掉了得分的关键点。这种现象说明考生驾驭化学语言的能力较差。例如:
第(1)问中,回答B装置的作用时,重点应放在收集Cl2上,下列说法不能得分:
①收集气体;(系统中存在多种气体,你到底想收集哪种气体?)
②除掉空气。
回答D装置的作用时,重点应是尾气处理,关键是要吸收Cl2,下列说法不能得分:
①除尾气中的CO2;
②防止空气进入装置。
4.不熟悉课本,丢三落四
回答第(2)问时,要用到稀硝酸,很多学生就写硝酸,当然错了。忘记了课本上用的是铜与稀硝酸反应,很多学生想当然,随意用了铁、锌、镁等金属,他们不知道这些较活泼的金属与稀硝酸的反应的产物比铜要复杂。在表述实验现象时,应该围绕下列关键词进行阐述:气泡、棕红色、无色、蓝色、液面,能完整回答的学生很少。当然也不乏学生文字冗长,重复啰嗦,这些情况都是不熟悉课本的表现。
5.用词不当,词不达意
许多考生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但是表达不出来。这样造成失分很可惜,例如:
第(1)问中,回答B装置的作用时,很多考生把收集氯气写成吸收氯气。
回答D装置的作用时,有下列错误情况:
①以便造成空气污染;
②吸收尾气中的盐酸和氯气;
③回收尾气,吸引尾气,接收尾气,收集尾气等;
④净化氯气。
四、复习建议
1. 要熟悉课本。了解课本实验的试剂、装置,学习课本上规范的操作和规范的语言表达,并以课本实验为原型,合理迁移到其他的实验题中。
2.认真做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仅靠题海战术是不能提高解决实验题的能力的,同学们要认真做实验,自己动手,积极思考,做一个实验的操作者,而不是一个实验的观众或者听众。做完实验后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不但能巩固实验效果,而且可以锻炼大家组织语言的能力,强化思维。
3.做实验题时,要认真审题,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
4.写好字,写正确的字,写规范的字,写工整的字。
对高考实验题的备考,笔者建议:紧扣课本是关键,结合情境找题眼,平时认真做实验,做了纸上来重现,练了思维练表达,内外兼修定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