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马,去看看“那么大的世界”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还有许许多多有名无名的人,或许就是通过对一件事或一门技艺的长期操练来建立和世界的关系,在内心,他们都是看到了大世界风景的人。
  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顾姓女心理教师,2004年7月入职,在该校教书10余年。也许,这样的老师很多很多,终其一生,都和我们一样“泯然众人矣”。但2015年4月14日她的一封十字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被网络传播后迅速引发热议:“好欣赏你。世界那么大,我只想看看你!”“去吧,10000字心得体会交上来。”“我真的好想这样任性……”
  大部分人觉得这位老师身心焦虑疲惫,她的辞职和很多人辞职一样,本质上并无什么不同。有些人尖锐质问说,没钱你怎么游啊?我则认为个人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无需大肆围攻或热捧,虽然这的确是当下网络言论的一种风暴式图景,每天都有这样的图景涌现出来,我们无法一一关注讨论,但我与她相同的职业相同的身份使得一大堆的问题瞬间涌到我面前:她辞职的深层动因是啥?辞职去看“那么大的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不辞职,一个人能不能也看世界?在今天,我们能有多少种看世界的方式?女老师要看那么大的世界,只能以辞职的方式这说明了什么呢?在今天,我们能有多少种看世界的方式呢?
  有时候,想一想,不单是老师,别的行业很多人似乎也生活得很焦虑疲惫。从腰缠万贯而又落马的贪官供词来看,似乎他们在很多时候也逃不脱白岩松的一句话,“一方面是痛苦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又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像某IT男工程师连续加班太多,猝死在马桶上,这类新闻也许已不太能“震惊”人了。教师这个群体在工作中同样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和无奈。
  “跟早操、查午休晚休;平时除了一天两节课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批阅试卷、解决学生之间的纠纷;有时累得话都不想说,饭都不想吃,腰酸腿疼、头晕眼花,动都不想动。”有些老师虽然说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这确实是他们的痛点。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身心疲惫和职业要求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张的关系。可以看到,缺乏有效的缓冲或润滑职业劳累,教师只能通过辞职的方式去看世界了。
  乘着还年轻,去世界上游历一番,这是很多人的梦想。就连小孩,也常把“长大后我的理想就是环游世界”这句话挂在嘴边。世界很大,非洲的金字塔,欧洲数不清的大教堂、人文博物馆——就是在中国,长城故宫、五岳黄山、塞外草原、江南园林,这些都散发着永恒又迷人的吸引力。一些人文大家的游历生活也结晶出了风华隽永的长篇短制。歌德写有《意大利游记》、美国欧文写有《欧游杂记》,夏多布里盎、海涅、狄更斯都有上等的游记文学传世。中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明朝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当代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明月清泉,苍山残阳,人总想诗意地漫游在大地之上。人之身心总想与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深厚灿烂的人文遗迹进行亲切智性的对话。
  余光中先生的一篇名文《假如我有九条命》,大意是如果他有九条命,则可以一身化为数人,分别完成陪伴家人幸福生活、研读好书、亦或畅游天下等各类人生快事。人总想和神秘的大自然、灿烂的世界文化遗迹建立一种整全性的联系,仿佛要再次回到它们的怀抱。但限于生计考虑、种种血缘身份、社会角色的限制,真能如李太白、徐霞客、舒国治那样在现实中职业般遨游山川的人总是极少的。
  读完一大堆的游记文学作品,觉知看世界,不外是寻找暂时远离复杂人事羁绊的自由感,觅一处精神的桃花源的故乡,或者找寻一种深层的心理皈依。如果想通了这一点,问题就变成了这样的:既然浮世男女都有这种精神诉求、心魂渴盼,我们能有别的辞职遨游大世界外的通道来达到这种明朗的自由境界吗?
  杨绛先生的两段话似乎启示了我的思考: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读这位大写的文化女性之语,感叹这是真正参透了人生种种名利迷障的智慧。看钱先生和她夫妇俩读书治学创作的一生,就能明白很多时候,人碰到许多的困厄、烦恼,是不能一一避免的,但人得找到一事来成全自我。这事无所谓大小,如陶渊明那样,如老农般种地也写出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诗句。如吴清源先生那样,一生献给黑白手谈之术,晚年还在探寻“六合之棋”的大道。也有如古尔德、傅聪、朱晓玫那样的艺术家,一生都在攀登着音乐的极境圣地。他们,还有许许多多有名无名的人,或许就是通过对一件事或一门技艺的长期操练来建立和世界的关系,在内心,他们都是看到了大世界风景的人。
  我很喜欢读书,各种杂书都收集了一些,慢慢看读下来,年累日积,心得收获自然有一些。清代张潮认为人一生读书,少年如隙中窥月,中年若庭中望月,晚年若台上玩月。这种历程是要靠一生去实践的。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所以,郑成功说“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翁同龢说“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我很喜爱宋朝诗人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诗中的一联,“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诗写得真好!客居外地,值杏花春雨时节,怀念家国的乡愁之情,自会细腻地生长,诗人少不了温和地自我烦恼几番。但有了诗卷融入光阴的河流,诗人的生命底色瞬间明亮了几分。眼光荡开些,细细体味一下,人在世上浮游一生,“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如此一来,客住尘世,自然也该以诗书贯注此生了。   我读得最多的,也是一些诗歌类的书籍,比如《唐诗三百首》,比如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唐代诗歌不仅达到中国旧体诗歌而且也是当时世界文学的顶峰。《唐诗三百首》所选的内容从风花雪月的儿女情长到兴国安邦的豪情壮志,展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文学天地和思想境界。读诗歌不可不读唐诗,读唐诗不可不熟读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宛如一面“魔镜”。不过我们丝毫不必担心它会陷害美丽的白雪公主和可怜的贾瑞先生,因为它只忠实地呈现一幕幕丰富多彩的画面:反映重大事件,总结历史教训,鞭挞丑恶势力,同情人民贫苦;隐居,应试,落第,恩遇,迁谪,思山林,思归田;边塞,从军,生离,死别,相思,重逢,慈幼,慕亲;山水,登临,咏古,赋物,朝会,酬赠;听琴,赏画,观舞,读经。凡此种种,广泛包罗,合而观之,可以得到唐代社会生活和唐人心灵世界的一个艺术缩影。无怪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謫,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书中各位诗人都是汉语江湖世界中的顶尖高手,留给后人的都是“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式的背影。且看他们各自的独门秘笈:陈子昂的激昂高峻,孟浩然的清新超妙,王维的诗画融通,王昌龄的自然雄浑,高适的慷慨悲壮,岑参的奇丽丰富,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刘禹锡的清俊稳练,白居易的流畅通俗,李贺的恢奇诡谲,李商隐的精工典丽——不由得你不慨叹:世间清景神境,仿佛独独钟情此辈中人耳!
  整本诗集读下来,感受着落英缤纷式的丰美,偶尔发发兴致,摘取一些名联佳句赏玩一下,吉光片羽,“四海无人对夕阳”式豪情和“灵岩访梅 ”式的雅兴,你都能在这诗集中找到。我不时将手头陈婉俊、金性尧、陈鹏举等人的注译版本相互印证,细细品读,有时读到精雅的赏析文字,如下面两段文字:
  收句听琴心醉,不觉山暮云深,如闻韶忘肉味矣。
  ——俞陛云先生评李白《听蜀僧睿弹琴》
  清晓扬帆而去,但见枫叶乱飞,江山摇落,益增忉怛耳。诵此诗如诵姜白石词,扣舷长啸,万象皆为宾客也。
  ——俞陛云先生评李白《牛渚夜泊》
  读着这样的文字,你自然就会拍桌而起,大叫一声“妙哉!”
  朱光潜先生以为,一切美好的事物中,都必然含有诗性的特质。这正是大智者之言。我写过两句自问自答的话,“世间何物最风雅,风日洒然醉华章”。我现在就感到最好的“华章”,首先就蕴藏在诗歌中吧。虽然如列维·施特劳斯、王元化等人都感叹“这个世界越来越不好玩了”,但有了诗书可读,我就觉得这个世界一样是很精彩的,很美丽的。幸有诗书醉此生。
  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断断续续,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年前我才读完。“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先生翻译得很好,诗意而洗练,最大限度的转达了里氏精深幽微的思绪。美国资深作家亚历山德拉·斯托达德甚至说到“我四十年来都离不开这本书”“在今天读来仍旧像一百年前那样令人神清气爽,备受鼓舞。”在这10封写于1903至1908年的信件里,里尔克回答了一位年轻诗人卡普斯急切需要解答的问题。里尔克的经典书简将无价的真知灼见、建议和信心赠给了我们这些试图寻找自身复杂生活意义和目的的人们。卡普斯是幸运的。他收到了大诗人这样的文字:
  十天前我又苦恼又疲倦地离开了巴黎,到了一处广大的北方的平原,它的旷远、寂静与天空本应使我恢复健康。可是我却走入一个雨的季节,直到今天在风势不定的田野上才闪透出光来,于是我就用这第一瞬的光明来问候你,亲爱的先生。
  今天,这些书信,穿过一个世纪的时间,照耀在有心承受者的身上。里尔克的讲述,源于人的内心,向着人的内心,其内容,也正是关于人的内心。
  里尔克强调:“‘走向内心’,长时期不遇一人——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我们最需要的只是居于“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这是一种怎样的寂寞呢?儿童看见成人们来来往往,匆匆忙忙,好象总是做了些非凡的大事情。可是他们到底做的是什么,儿童并不懂。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儿童的寂寞”。“如果有一天我们洞察到他们的事物是贫乏的,他们的职业是枯僵的,跟生命没有关联,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从自己世界的深处,从自己寂寞的广处,和儿童一样把它们当作一种生疏的事去观看呢?”这样的话,只有像里尔克这样拥有强大的自我内省力的人才讲得出来。最能理解此意的人,大概就是和他处于同一高度的诗人们了,像召唤“人应该诗意地栖住在大地之上”的荷尔德林,还有台湾的“乡愁诗人”余光中。余先生将艺术与世间诸事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世上的事都是忙出来的,惟有艺术是闲出来的。里尔克的这些话,算是帮助我彻底理解了大学辅修中文课程时听到的一个文艺观点:能直面内心真实大孤寂者,于文艺创作中方能得绝对之大自由。我在读了德国的席勒、英国的济慈、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陶渊明王维苏东坡曹雪芹鲁迅诸人之作后,总要感叹这一论断“共三光而永光”式的正确性!
  里尔克还告诉卡普斯,不要向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或在任何时间谋求认可或赞美。我们发现每日的生活就是我们最好的题材,意识到并相信日常生活是最美好的东西。他敦促我们要对自己选择的行为、生活方式和创造的事物做出承诺。
  “你问你的诗句写得好不好……我请你放弃这样的尝试。你这是在向外探寻,而这就是你最不该做的事。谁也不能给你建议或是帮助你,谁也不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问你自己。寻找那令你提笔写字的理由;看看它是否已经植根于你心灵深处……从你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主题;描述你的悲伤和愿望,用美的方式传递思想和信念——用充满深情的、悄无声息的、谦逊的诚恳来描述,并用你周遭环境中的事物,你梦境中的意象和你回忆中的对象来表达自己。如果你的日常生活看起来很贫乏,不要怪它,而是怪你自己,告诉你自己你还不够一个诗人的资格来唤起生活的缤纷;因为对创作者来说,贫乏和无关紧要的不毛之地是不存在的。”
  里尔克敦促我们认识到生活充满了挑战,是严肃郑重的;生活就在我们现在的经验中;我们拥有诗人般的灵魂就能找到快乐。正如他所说:“……毕竟我只想提醒你,在你整个发展过程中,请低调并严肃认真地不断进步。”   如果,我可以穿越时空隧道,携带里尔克的书简,寻觅一个最佳的阅读场所,也许是唐朝柳荫深处某座的读书堂,“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因为那里比较容易体味里氏书简中“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式的古典诗境。也许最理想的场所是蒙田的城堡,因为在那里,他老人家唱出了“要生活得写意”的心声。如果不借助阅读时空的帮助,要尽可能多地读懂里尔克,我们就得借助傅雷、宗白华、木心、蒋勋、克里希那穆提诸人的话语提示了。因为幸运的收信人卡普斯警告道“一个伟大的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说话的地方,小人物必须沉默。”
  学者张新颖在《书简与照耀内心的光》一文中谈到此书,他以为,当今之世,永不疲倦的书简家绝不会比诗人更多。这是一个象征,一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乏了什么的象征。他甚至担心里尔克这样的书简家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绝种。
  但我以为,张先生是不必太过悲观的。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本身就能散发出照耀内心的永在光华,后代能否延续,倒并不是那么要紧了。
  “万木丛中坐,花落不沾衣”,里尔克只以他短短的十封书简,无疑是抵达了这一极境的。这很像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可参与华山论剑者,须得是王重阳黄药师一流的人物。这样想来,里尔克的书简,于我们似乎更加亲近了些。
  一个人如果福缘深厚,能如古人那样“借吾闲读几十年”,在生命的暮年,回首此生阅读给他带来的精神愉悦和人世风光体验,恐怕只有苏东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和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句话才能道尽个中三分滋味。正因为如此,我对于古今中外,那些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文化的风火炉中,如干将莫邪铸炼神兵利器那样,创造出种种炫丽文化典籍的人物,悲悯之外,衍生出深如江海般的膜拜之情。
  刚看到《南都周刊》上一文,说在今天旅行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普遍,旅行可以“说走就走”,它已经不那么让人稀罕了。我们是不是应当更珍惜没有旅行的日子,普普通通“宅”在家里,看看书,听听音乐,种花养草的平常日子呢?“看世界”,不如说是体验“生活在别处”的感觉。哪里有人,哪里就是“世界”。崔卫平老师说得好,你在哪里,世界就在哪里;你是怎样的,世界就是怎样的。
  也许,对于我来说,只能以书为马,去看看“那么大的世界”,但这样也挺好。
  (作者单位: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
其他文献
我以前是一名小学教师,现在是一名培训师,虽然教育对象变了,但不变的是“书生”之气和“书生”之志。教书人我的名字,天生注定是一个教书人。刚上小学一年级,我就模仿着老师
1试验目的花生作为临沭县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成为本县农民主要经济来源。长期以来,农民存在盲目施肥现象,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土地环境造成污染。因此
一到冬天,全国多地进入流感高发季,医院患者明显增多。最近一段时间流感更是猖獗,据媒体报道,各地医院流感患儿人数激增。而混淆流感和普通感冒甚至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那么,如何
历时三个多月.终于读完了《蒋勋说红楼梦》八辑。虽说解读类的书籍口碑不一,但蒋勋先生从文学和人性的角度,关心生命的本质,注重生命的衔接.给人以心灵安定的感觉。阅读此书,不时获
本文就高校隐性德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从两个方面即高校隐性德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和高校隐性德育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大黄-桃仁是著名的活血药对,经常同时出现在外科活血化瘀方中,始于张仲景《伤寒论》的抵挡汤、抵当丸与桃核承气汤,还常见于《金匮要略》中的鳖甲煎丸、大黄庶虫丸、大黄牡丹
江苏是我国海洋大省之一,管辖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千米,海洋资源丰富;江苏沿海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江、陇兰三大经济带的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记忆中的龙应台是一位文化斗士.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但由于个人喜好,始终兴趣不浓,直至读到她的《目送》。当时的龙应台已经五十多岁。面对父亲的逝去,儿子的离别.写下“我慢慢地、
<正> 毛主席关于评论《水浒》的指示发表后,中文系党总支及时地、认真地组织全系师生学习毛主席有关评论《水浒》的指示和鲁迅对《水浒》的评论,积极开展了革命大批判,评论和
通过对2013年美国盐湖城速度滑冰短距离世锦赛成绩的统计分析,对比国内外选手的优势与不足,探寻我国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存在的主要差距、努力方向和训练重点。针对我国选手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