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帅:“文革”后的人生感悟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soul8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40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黄帅”这个名字。41年前那场全国皆知的“小学生事件”后,黄帅几经人生风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曾经的岁月似乎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她说:“人到中年,我的心愿就是悠悠度日……”
  改变黄帅的“小学生事件”
  很多40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黄帅”这个名字。1973年,黄帅就读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1973年9月7日,她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没有遵守课堂纪律,老师把他叫到前面,说: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头。这句话你说得不够确切吧,希望你对同学的错误耐心帮助,说话多注意些……”
  班主任齐鸿儒老师看了后认为,黄帅“提意见纯粹是为了拆老师的台,降低老师的威信”。于是,老师号召同学“对黄帅的错误要批判,要和她划清界限”。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后,黄帅效仿当时从报纸上看到的一个学生的做法,给报社写了一封信。
  没想到,这封信迎合了当时在教育界树立一个“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典型的需要,黄帅这封信留下了这样的批复:“不是你和你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大事。”按照“指示”,报社把日记作了摘编,并在1974年12月12日加了编者按公开发表。12月28日,中央媒体又在头版头条位置全文转载。几天之内,黄帅就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敢于反潮流的革命小闯将”,全国各中小学迅速掀起了“破师道尊严”、“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活动。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报纸开始用粗黑大字批判“一个小学生”。黄帅说,整个青少年时期,最大的感受就是痛,“自己痛,时代痛,别人也痛。”
  从小至今,黄帅的日记估计达到几百万字,然而存留至今的并不多,因为日记曾经惹来大祸。在她念大学时,有一次妈妈发现她仍在写日记,惊恐得当即跪在地上,恳求她把日记烧掉,永远不要再写文章。好像女儿一动笔就会酝酿灾难。在母亲的泪水下,黄帅曾含泪焚化了自己在中学和大学时代的一摞日记本,也曾在撕了又写,写了又撕的日记本的首页写下了一个苦涩的名字“毕凡”(避免麻烦)。
  留学日本开始写稿
  1979年,黄帅从北京大学附中高中毕业,在填高考志愿时,她一口气写下的四个选择都是北京工业大学。
  “当时在看招生简章时,不少学校都写为国家培养人才,而北京工业大学明确写的是为首都培养人才。”黄帅解释说,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确保能留在北京.因为当时她父母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而她的身心状态又不佳,不敢也不愿一个人远离父母。
  1984年9月,黄帅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两年后,她加入了留学队伍。1993年,黄帅获得东京大学“学术硕士”学位,之后到日本三和综合研究所工作。
  留学日本期间,黄帅才重新拿起写日记的笔,再次记录自己的心绪。她给日本的一些华人报纸写稿,当年安顿在主持《天涯孤旅》栏目时,大约有5个月的时间,她也一直坚持每星期给《北京青年报》写稿。
  沉寂多年推出新书
  黄帅的先生是一个在北京长大的山东人。她描述他时说:“他的性格和我截然不同,我太细腻了,而他比较粗放豪爽。”她说,当初和先生认识时,当他知道黄帅就是那个小学生时,并没有觉得太惊讶:“他说,看不出你哪有名啊!”
  在日本读书的时候,黄帅度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特别是生下孩子后,她曾做过两年的“全职太太”。在书中,她提到这样的细节:晒被子时,总是让丈夫的被褥徹底摊开,自己的被子缩在一角,她的心理逻辑是“阳光温暖了丈夫便是温暖了我”。暑假带儿子去看海,儿子无比快乐地嬉戏,她主要是看儿子,“因为儿子在海里,所以也就看了海”。
  在日本呆了10年,黄帅一直有回国的想法。有一次,她回国和母校的出版社社长长谈了一次,社长说我们现在缺编辑你能来吗?于是,黄帅很快就收拾好行李,带着孩子回了国。
  黄帅说,自从回国后,一直有人提议她出书,开始她坚持不出,认为名人不出书是一种境界,但渐渐地,这个想法动摇了。2006年,黄帅出版了散文集《黄帅心语》。“作为编辑每天都在做书。出书并不是了不得的事。明明你喜欢文字,愿意表达,然而就是因为你有名,就一定坚持不出书也不是正常的心态,也是没有放下自己。”
  虽然《黄帅心语》这本书对于想了解当年事件经过的人来说可能并不“解渴”,但黄帅说她现在暂时还没有出自传的打算。“我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只不过在一个特殊的时代里,被卷进了一场漩涡之中。爬出来后,现在能谈得清楚多少当年的事情,我打个问号。我觉得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作为当事人,记录下这些年来经历风雨的感受。”
  唯一心愿就是悠悠度日
  眼前的黄帅,已经完全不是那个“小学生”形象了:一件苹果绿的花上衣,黑裙子,黑布鞋,白皙的皮肤,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用黄帅自己的话来说,她的外表“普通得让人心痛”。曾经的岁月似乎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就像许许多多已经做了母亲的中年知识女性一样,她会未语先笑,把“是吗”挂在嘴边,说话声音温柔得近乎没了主见。
  黄帅好像已经习惯于人们的惊讶。她说,朋友们曾用十六个字来形容现在的她:。直直的笑,淡淡的愁,高高的心,低低的调。”而这一切实际上与过去有关,也使她对现在因书引起人们的重新关注充满矛盾之情。
  黄帅的孩子已经10几岁了,黄帅说,还没有很认真地想过哪一天,或以什么方式告诉孩子这一段历史。“他现在还不太懂,反正书也在,我也会继续写下去,到哪一天他愿意看,或他有能力理解的时候再说。”黄帅说到孩子时,脸上放着幸福的光芒,笑声也特别爽朗。
  现在的黄帅,闲暇时喜欢看中央十套的科教节目,或躺在床上听《百家讲坛》,每周末回娘家看望父母,她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人到中年,我的心愿就是悠悠度日,希望自己的心灵有余量可以欣赏到周围美好的一切,而不要穿上红舞鞋,永远在旋转。”
  (据《北京青年报》)
其他文献
他是胡耀邦的长子,别人对他的印象,却是“朴素、勤奋、厚道”。胡德平外貌酷似胡耀邦,加上长期跟随胡耀邦生活的缘故,他的许多爱好、兴趣也与父亲有共同之处。实际上,胡德平在进入政界以前,是一位标准的学者。他常说:“父亲廉洁、正直的品格,严谨的治学态度,渴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是留给我们后代最宝贵的财富。”  起伏的身世  胡德平是胡耀邦的长子,1942年生于延安。胡德平3岁那年,任冀察辽军区第四纵队政
期刊
生活环境极其恶劣  彭德怀自庐山会议以后,先是在北京挂甲屯吴家花园被软禁了6年,直到1965年秋,经毛泽东提议,中共中央批准任命他为大三线建设的副总指挥,迁住到四川省成都市永兴巷7号宅院。一年多后,来自北京的几十名红卫兵将彭德怀揪到北京进行没完没了的批斗。后来,在周恩来的过问下,彭德怀被送到北京西郊的什仿院,开始了漫长无际的囚禁生活。  彭德怀的监护室非常简陋:一张不足一米宽的小床,床上铺着和战士
期刊
有人问毛新宇:对于自己的努力,能给自己打几分?他回答:“如果是满分十分的话,我给自己打六分。还差四分满分,说明我要更加地努力。”还有人问毛新宇:“能到今天这个位置,有家庭的影响吗?”他回答:“肯定有,这个是客观事实,这不能回避。”  爷孙的距离  1970年1月17日,77岁的毛泽东晚来得孙,毛泽东高兴之余为其取名为“新宇”。然而直至1976年毛泽东逝世,这6年间祖孙俩未曾谋面,没有留下一张合影。
期刊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革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毅然决然地拿起武器,反抗国民党血腥屠杀政策的武装暴动。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5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的十大元帅中,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林彪、陈毅、叶剑英、徐向前共八位元帅,与南昌起义紧紧相连。  南昌起义的主力,是國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部队。中国共产党在
期刊
陶斯亮是新中国开国元勋陶铸的女儿,1969年冬,陶铸去世,亲人没能去料理后事。虽然父亲无声诀别,但他生前的教诲却影响了陶斯亮的一生。陶斯亮说:“父辈资产一点也没留给我,我母亲说‘共产党员不该有遗产’。”  千里寻亲  1941年,陶斯亮出生于延安,父亲为她起名为“斯亮”,意思是“如此这般的高风亮节”。  在陶斯亮的记忆中,她的童年和一位叫杨顺卿的叔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945年,她的父母陶铸和曾志
期刊
陈廷敬(1639-1712年),山西阳城人。曾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工、户、吏、刑四部尚书,以及文渊阁大学士,主持编纂了《康熙字典》。  2007年年底,时任北京市长的王岐山即将上调中央,在向同僚们告别之时,他推荐了两本书,其中之一,便是在当年出版的历史长篇小说《大清相国》。书中大篇幅讲述了陈廷敬巡查地方官场的故事。  《大清相国》记载的是,康熙名臣陈廷敬从政50年,成为“官场不倒翁”的职场传奇。陈廷
期刊
黄永胜尽管加倍小心谨慎,讨好江青,但结果恰恰相反,江青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对黄永胜渐渐地产生了反感,而黄永胜也对江青慢慢地敬而远之了。很快,江青感觉到了,便想寻找机会整整黄永胜……  黄永胜“拟同意”惹恼江青  1966年10月,林彪以军委的名义下令聘请江青为“全军文化工作顾问”,为江青插手军队的工作开了绿灯。1967年初,“军委文革”改组,江青又当了“军委文革”的顾问,就名正言顺地插手军队的工作了
期刊
1948年,蒋介石进一步感受到贪污问题的严重和对于国民党政权威胁的加大。其日记记载:1月7日,“听取保密局贪污案报告,其诚骇人听闻,可痛。”1月16日,“重慶高级机关与主管官之贪污索榨,不道德无廉耻之腐败情形,闻之色变,不知革命前途究将如何结果,不胜悲痛之至。”有反贪制度却无人落实  抗战胜利,国民党派员到各地接收,贪污、腐败现象屡见不鲜。  1945年11月20日,中国战区美军司令魏德迈中将向蒋
期刊
年广久是“傻子瓜子”品牌创始人,号称“中国第一商贩”。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多次离婚、老年丧子,还与亲人对簿公堂。但他仍倔强地认为,他还没老,傻子永远没过去。直至今日,“傻子瓜子”仍然在安徽乃至全国瓜子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实践中摸索出“傻子”经济学  1937年出生的年广久自幼丧父,和母亲摆小摊养家糊口,早早学会了街头叫卖。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卖鱼维生的年广久于1963年被定为“投
期刊
1950年,刚刚建立的共和国急需各方面有文化的建设人才。这年冬天,徐建春高小毕业了,虽然她有继续上学或者进城工作的机会,但她却选择留在了老家——掖县(今莱州市)后吕家村,并且当上了互助组长。那年,徐建春15岁。  从小在苦水里长大的徐建春会做各种家务,地里的活却没接触过。她想:当组长如果不会生产,怎么去领导人家呢?  有一天组里耕地,组员李守福耕完一垄地,徐建春走过来说:“守福哥,让我试着扶扶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