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丙寅熟食店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t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丙寅当时是大队会计,兼农工商饭店经理,后来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刘丙寅承包了饭店,烧饼铺和包子店分离了出去。姚小三家开了烧饼铺,刘森林家开了“小上海包子”早茶店。
  姚家的烧饼铺靠着粮站,粮站边上的东平河和澄子河在二沟大桥处汇聚成一个大大的“人”字,粮站这处河段,就称为“人字河”。四乡八镇上来卖粮的水泥船,都是在这段河道,排成长龙,等待看样检验。看样不合格的农户,没心思去“小上海”吃早茶,一套插酥烧饼夹油条,泡一壶大麦茶,既熬饿又实惠。就地在粮站找个晒场,晾晒扫掠干净了,交了公粮,打一回牙祭,转身就去了“小上海”,每人吃一屉大全包子,一份烫干丝,一家老小,心满意足。也有舍得的,犒劳一下自己一年辛劳的男劳力,相约着,中午去刘丙寅饭店,切一盘猪头肉、盐水鹅,烧一碗大杂素,里面有肉丸、鱼丸、虾丸、肉皮、香菇、木耳、淡菜,各色菜蔬,一锅烩。女人,大都是不舍的,世上还有什么比包子更好吃的呢?家里的鸡、鹅、鸭还要等着喂食。留下男人,女人們拈着长长的竹篙,撑着水泥船,载着老人小孩儿,在人字河上悠悠地往家走了。
  玉珍是刘丙寅的女儿,明眸皓齿,面如满月,是他家饭店的活招牌。南来北往的供销员、来苏北勘探油田的地质工人、回收杭白菊的浙江乐清人、收购苗猪盛产栗子的溧阳人,以及送戏下乡的泰州淮剧团,黄素萍的《庵堂认母》、陈德林的《刘贵成私访》,每月逢五逢十赶集,人们都要来刘丙寅饭店里吃饭。有的吃客形象难看,目光随着玉珍的身体,晃过来,晃过去。玉珍是个辣嘴子,做事刷括利索,像个带刺的玫瑰花,一转身,一瞪眼,吓得登徒子赶紧收回了目光。女大不中留,尽管刘丙寅万分不舍,玉珍还是出嫁了。
  刘丙寅的熟食本来并不是主角戏,也就是宴席上的配角,冷菜,拼盘。玉珍在店里的时候,凤林、凤清两个弟弟还小。镇上的小饭店也多起来了,刘丙寅送凤清去了外地,学做卤菜。他要在潮起潮落的市场经济里,站稳脚跟,才不至于像其他的饭店一样,开开关关。“小上海”后来也扩大经营范围,开了“小上海”饭店,很是时兴了一阵儿,倒丢了汤包的主营项目。人们已不再单纯地满足口腹温饱,口袋里渐渐鼓起来的人们,开始讲究菜品的特色口味,“小上海”渐渐地湮没在人们喜新厌旧的味蕾里。
  有人说,刘丙寅送凤清去菱塘学做的盐水鹅,可是他家的盐水鹅比菱塘老鹅更酥烂,并没有像别家熏烧摊上的老鹅,咬在嘴里,老巴筋猴地嚼不烂。说老鹅烀烂了,就不打称了。虽然烂,但不离骨,不会搛不上筷子。他家的鹅杂带鹅胗、鹅血、鹅肠、鹅翅、鹅爪、鹅头,各是各的味,各有各的嚼头。完了,下一叉面放在鹅卤里,无需再放一点佐料。或者,直接鹅卤子拌饭,菜有了,主食也有了。他家的猪蹄、猪头肉,光是色泽,赤酱流油,亮晶晶的如同琥珀。猪爪的皮吃在嘴里,软糯却又有韧劲,Q弹。猪头肉,猪拱嘴、猪耳朵、猪舌头是分开来卖的,你指哪块,就切哪块。
  那个时候,他家开始有了卤鹌鹑,鹌鹑那时我们乡下很少有人吃,见不得活剥鹌鹑的过程,做法和汪曾祺老先生的桃花鵽大抵相仿。他家饭店也有卤豆腐干,不同于其他摊点的赤酱色,卤得黄澄澄的。如果说其他的卤菜只是味道差别而已,这个卤干在城里绝无仅有。盐水鹅、鹅杂、猪头肉、猪爪都倒在不锈钢的方形盘子里,好让人挑选,老鹅是要前软鞭,还是后片。蒲包肉码好也放在盘子里,这个大小是看不出个头的,一展齐。这个是他的家学,刘丙寅在农工商做经理时,就已经做这个卖了。凤爪、大豆、花生、素鸡都装在搪瓷盆里。早市和晚市,中午与黄昏,凤清就这样站在案板前,不停地切。
  刘丙寅高粗身板,宽阔脸膛,说话声音敞亮,在家绝对权威,凤林、凤清弟兄二人倒是和风细雨,见人满脸笑容。刘丙寅给儿子娶了媳妇,两房媳妇都在店里帮忙,妯娌二人从没红过脸,做事也不互相攀扯躲懒,一家人闷着头做生意。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烧水,杀鹅、烫鹅,在门口支个熬有沥青的铁锅,浇猪头,去猪毛。卤菜成了刘丙寅饭店的主打菜,特色菜。小镇的人发明新的吃法,姚家烧饼店和刘丙寅熟菜有了个绝好的搭配,黄烧饼剖开,切上几片猪头肉,夹在里面。碱黄的烧饼,就像是龟裂的禾土,搭配油汪汪的猪头肉,肉香迅速浸淫了整个烧饼,烧饼的焦香与猪头肉的卤味完美地结合,还有什么比食物让人感到满足,感到愉悦呢?就像一个失声的歌者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引吭高歌那般酣畅淋漓。
  后来,凤林和凤清弟兄俩分开了一段时间。凤清在猪集场对过开了个熟食店,下午也做水饺,但没有阳春面卖得好。白水面就用鹅卤子做调料,撒点葱花即可。酱油面,就切几块猪头肉,或一个蒲包肉做浇头,饺子倒是很少有人问津。
  小镇的包子店开开关关,又开了几家饺面店,早上也蒸包子,其中,商品街上的“红梅饺面店”最为有名。“小上海”已经销声匿迹了,但这户人家倒是成了闯荡大上海的第一批从小镇上走出去的人家,打拼多年,在上海买房定居,扎根上海。
  再后来,姚家烧饼店的老大改行,去城里开了一家卖南北干货的店。现在人生养,坐小月子,已不时兴送汤:四斤馓子,六十个黄烧饼。人们也不再集中卖粮,打下来的粮食往往在田头就被收购了。
  刘丙寅饭店就成了老镇的一个印记。不管多远,走南闯北,漂洋过海,从老镇走出去的子孙,喝着人字河里的水长大的人们,迎接游子的归来,招待远方的客人,都会提前一两日到刘丙寅饭店预订熟菜。凤林和凤清弟兄俩又合在一起营生。他家的熟菜更是与时俱进,有了真空包装,设置了微信扫码,支付宝支付,快递速寄到每一个有需要的地方。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我的老家在唐山脚下,濉河南岸。  八年前大拆迁、大开发、大建设,瞬时,老家就被八车道的柏油大道合围,村子没了,老家自然也没了。值得庆幸的是多年过去了,因为唐山的荫庇,村子西南角的那口老井还在。  今年夏季的那几场暴雨把淮北大地浇透了,那日站在几近被枯黄的杂草吞没的老井旁边,感觉瑟瑟秋风带来的不是丝丝凉意,而是一阵又一阵袭来的寒潮!我想近距离去摩挲大青石井口,可它如今活得很憋屈:四围尽是断壁残垣,方
期刊
从我记事时起,家里就有一个大大的书柜,那是我父亲专用的。  书柜平时上着锁,只有父亲打开时我们才有机会向里面望一望。书柜从上到下分为五层,每层又分成几个小格,里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种物品。有从太爷爷时留传下来的家谱,有爷爷时留下来的人情簿,有伪满洲国时我家住宅的门牌,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粮票和布票,有我和姐姐们上学时的毕业证书和各种荣誉证书,一切应有尽有。可以说全家所有的应该收存的小物件,只要跟父
期刊
乡的河边池塘。它本来有一个质朴又形象的名字:水蜡烛。可不知是什么时候,就像村里的二丫,去城里转了一圈,叫艾丽丝了。  小时候,家是大家,床是大床,兄弟姐妹抵足而眠。青葱岁月,我拥有了人生的第一个枕头,我把它称之“水烛香蒲”。其时,我住进我家曾经闹过狐仙的阁楼——留仙阁。我也祈盼夜阑阒寂时有绿衣捧砚,有红袖添香。不知是美女狐仙的绝情,还是我肉身凡胎,情长春浅,只觉得那冥冥之中,螓首蛾眉,凌波微步,渐
期刊
老话说,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  我最早工作的乡里有个村叫龙坑,山清水秀,按现在的说法该叫世外桃源,但那时却偏远闭塞,两百余口人家祈盼用上照明电都等待多年了。  现场踏勘那天,我们是在村支书老许家吃的午饭。大半天的绕峰越崖大家多已筋疲力尽,可老许却毫无疲态,打水去汗、冲茶敬烟,周全着呢!村头、田头、灶头,这是农村工作必须留意的场所,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取更多的实情,听到心声。我习惯地走进老许家灶间,
期刊
我喜欢漫无目的地闲逛,几年下来,发现了不为人注意的几处风景,它们成了我一个人的私密花园,樱花园就是一处。我想,只有我一个人叫它樱花园吧。  水嫩嫩的粉,双瓣儿,一朵一朵地挤着,一支一支地闹着,一簇一簇地挨着。花瓣儿薄得透亮,阳光似乎也可以穿透。我在花瓣儿这边看太阳,却看见了花瓣儿的脉络,那细细的、娇娇的脉络,宛若女子的柔骨,似有似无。蜜蜂、蝴蝶翩然而起。我坐在它旁边,醺着双目嗅着花香,心头脑海都是
期刊
一不留神,绿皮火车这狭长的铁匣子就拖着长长的烟,大喝一声冲进了漆黑的隧道里,惊醒的人脖子一竖,眼睛瞪得贼亮,眨几下,头一歪,又在潮水般涌来的“哐当、哐当”声中暗淡下去,淹没在漫长的黑洞中。  对面老头儿拎出座位下装有几只奶猪仔的竹篾筐,下了车,我还没醒透,也被父亲拎下火车。站在月台上,看火车像一根粗壮的火柴棍在天幕上画出一道白线又消失了。  我们要横穿过铁轨拐进山间的那条山道,去到离镇上火车站还有
期刊
北极狼与北极兔,是构成北极生物链上不可或缺的两类生灵。  一只名叫壮壮的头狼带着狼群从荒原远处杀气腾腾地走来,多日的饥饿,已让它们凶相毕露。一只正在食草的北极兔显然闻到了血腥的味道,先是驻足远眺,继而撒腿飞奔。而壮壮为了这顿美味,腾云驾雾……眼看壮壮长长的獠牙就要触到兔的尾巴,兔利用身小灵巧的优势,突然一个急速回折。壮壮体大速猛,刹车不及,一个狗啃式伏地,回头一望,兔已跑出几十米开外。壮壮再追,紧
期刊
白米饭是金贵的,除了过年,只有过生日才有可能吃上。  读小学四年级那年,队长传达了“田土承包到户”的会议精神,整个村庄都沸腾了。大人们在队长家里开会,吵嚷了一个多星期,终于把田、土、山以及猪、牛、农具,还有公家仓里的稻谷,坪里的草垛,按人口,用抽签的方式分到了各家,每个人眼里都闪着亮光。  虎形山在村里地势最高,当时垦荒时爹就主张种茶树,但队长好大喜功,为了获得垦田红旗队的荣誉,硬做三亩水田上报。
期刊
孩子的起跑线,往往取决于父母的层次,可我爹是瞎子,我娘是哑女。  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爹究竟是怎么弄瞎了自己的眼睛,也不知道娘究竟叫什么名字、老家在哪里……因为我记得,爹就是这个样子,娘就是这个样子。  不管是上坡下坎儿,越障跨沟,路宽路窄,爹总是先用一根木棍在地上点点戳戳,然后才摸索着挪动脚步;有时候,爹会在众人面前毫无忌讳地坐在一泡屎、一摊水、一堆刺的上面,让我在旁人面前羞于叫他一声爹,以致有
期刊
我大约8岁后就跟姐姐上山砍柴,如果那天姐姐不出早工,娘就要姐姐带我去砍柴。  我开头砍柴,很费力,主要是力气小,二是没方法。我姐就不同,砍柴很快,而且砍一捆柴都是百斤以上,我很佩服我姐,在农事上什么都不落后,插田、割禾是能手,做其他农活儿同样抢在先。就说现在砍柴吧,我还没砍几根,姐就砍了一捆了。砍好了柴,捆柴也讲究方法技巧,捆得不好,走到半路就会散掉。捆柴的东西也是就地取材,用藤条捆,用什么样的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