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子、原子是微观世界的粒子,看不见,摸不着。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知识点过难,不易理解,从而产生畏惧感。在教学中,笔者采用“硬币”有效克服了这一学习难题。
关键词:硬币;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87-1
【教学的过程】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用硬币模拟原子来帮助学生认识微观世界。
首先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目的是希望他们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要求每位同学分别带上四个“一元”、“五角”和“一角”硬币共12个。
当学生分好组,将身上带的硬币哗啦啦拿出来放在桌上时,每组同学都很兴奋,眉飞色舞。他们互相低声询问“为什么要带硬币”。我相信我的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学生们是带着好奇开始这节课的。
<活动一>
我向学生解释不同的硬币模拟不同的原子。例如:“一角”硬币是H原子,“五角”硬币是C原子,“一元”硬币是O原子,请大家将这些原子组合成一些不同的分子。说到这里,我停顿了一下。我注意观察到,有些学生已经按捺不住满脸的兴奋,跃跃欲试。于是我布置了四道题目:1.模拟H2分子;2.模拟O2分子;3.模拟H2O分子;4.模拟CO2分子。一声开始后,学生们迅速动起来,在桌子上用带来的硬币按要求摆放着。学生们热情高涨,不再是以前课上的死气沉沉的样子。他们摆好后,互相评价,互相指出错误。我将摆放得最好的一组分子模型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现给全班同学学习。第一轮的活动很成功,让我对接下来的两轮活动充满信心。
<活动二>
我向学生提出另两个问题:1.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变化情况;2.用手中的硬币模拟水的电解和水的蒸发这两种变化的区别。学生们很快意识到两种变化的区别: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仅仅是水分子间隔的变化。每组两个学生用硬币摆出了四个水分子,模拟蒸发时,拉开水分子的间距,而四个水分子没有变化。另两个学生用硬币摆出了两个水分子,电解时,他们把组成分子的硬币分开成原子,接着让这些分开的硬币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H2、O2分子,从而学生得出结论: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我在第二轮活动中发现,平时很少参与学习的学生今天反而特别活跃,而那些平时就比较爱学习的学生更是主动要求再模拟一些其他的化学变化过程。
基于以上两轮成功的活动,我继续开始了第三轮活动。
<活动三>
我请学生用硬币模拟分子结构,自由发挥,摆出各种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学生们全情投入,还邀请我做裁判看哪组同学摆放的最快最好。在活动中我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都很集中,不仅完成自己这组的活动,还主动地与别的小组的同学交流经验、分享收获。有的同学甚至不满足硬币的摆放,拿起了自己身边的工具例如胶带、瓶盖等摆放起来。
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进行当堂测试。测试结果令人满意,学生也很兴奋。他们充满自信,认为自己攻克了一个学习上的难题,自己在化学学习中有所进步。
【引发的思考】
“硬币小材大用”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前一直以为分子、原子的学习就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也应该逐渐适应这种学习。结果我发现知识可以乏味,但传授知识的方法可以是生动有趣、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地学习知识。这就是新课程的“以学生为本”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上推动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从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我也深深感悟到,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他们学好化学的源动力。“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新课程观念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精神。因此,提升学习兴趣,不是口头上的一句话,而要切实地运用到教学中去。教师应采用多种新式和方法让学生不在畏惧学习,真正让学生习惯学习,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还能有更多创造性、发散性的思维,这也有益于他们其它科目的学习。
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的课堂设计,活跃的课堂气氛都是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热情的方法。一个简单的比喻,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则身边的新闻都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尝试。像“硬币”这样的“小材”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但是如何将这样的“小材”在化学教学中发挥“大用”是教师应该积极寻找和研究的。教师要及时发现引发学生兴趣的事情和做法,让学生自觉地走向知识,增加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从不愿意学到满怀信心地主动学习,促使学生智能与情感的和谐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波.激发物理兴趣,提升物理学习能力.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04).《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曹冬梅
(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江苏 扬州225108)
摘要:《一个人的遭遇》是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中“遭遇战争”版块中的第一篇文章,笔者试图跳出常规教学思路,让学生从电影导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改写细节,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关键词:电影导演;细节改写;战争创伤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88-1【设计思想】
《一个人的遭遇》文本很长,写作年代和学生相隔甚远,战争的主题又使文章的色调沉重,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积极性不高。要上出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且有个性的课,必须在情节、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等方面找到一条串联的线。10月30日的报纸上正好介绍了《斯大林格勒》这部电影即将在中国上映,这和《一个人的遭遇》的背景正好相同,于是笔者就想到用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电影导入。既然用电影来导入了,何不以电影一以贯之?让学生换个视角,让学生主宰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3年10月31日俄罗斯首部战争大片《斯大林格勒》正式登陆中国,毫无疑问它会再次把观众带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中去,带入到那场人类的浩劫中去。(PPT展示《斯大林格勒》海报)电影既会宏观地反映一个时代,也会微观地再现人物的内心纠葛。如果今天我们要将《一个人的遭遇》拍成电影,而你是导演,你会选择肖像上有什么特征的人来做主角呢?(板书标题)
明确:沧桑、满脸沟壑等(PPT展示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士兵的图片和上世纪六十年代拍摄的电影图片)。
二、概括人物性格
1.人性是复杂的。“你是导演你做主”,根据文本,你在这部电影中想挖掘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学生朗读文章的片段,说出人物性格)
明确:坚毅、尊严、温情、忠厚老实、逆来顺受、几近麻木、受尽摧残而心地善良等(板书学生说出的关键词)
2.“你是导演你做主”,你将用哪些事件来表现出这样的性格?(请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回答)(板书:情节)
明确:受伤被俘——成功逃亡——妻女炸死——找到儿子——儿子牺牲——领养凡尼亚——出了车祸
三、特写镜头
好莱坞电影每五分钟就有要有一个悬念或桥段来抓住观众的心,导演们,如果你想抓住观众的心,电影中必然要出现一些打动人心的特写镜头,试想你会把文中的哪些细节设计成特写镜头,说说你这样设计的原因。
示范:把文中的“我”在弹坑前的画面,改写成特写镜头。
将学生分组,每组从中选择一个镜头改写:1号镜头:妻之别;2号镜头:儿之死;3号镜头:泪之殇;4号镜头:凡尼亚;5号镜头:凡尼亚2。
四、分析主旨
为了吸引眼球,夺得高票房,导演们都会为电影起一个好名字,“你是导演你做主”,你也试着起一个。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示将所起的名字和“一个人的遭遇”进行对比,说说哪个更好。为什么文中明明是两个人的遭遇,作者却写成“一个人的遭遇”?
PPT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1914年8月~1918年11月):军人857万人;平民830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1939年9月~1945年8月):军人1704万人;平民2453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动用军事力量2200万人;伤亡约3000万人(一半以上为平民)。
明确:这不只是一个人在战争中的遭遇,这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整个人类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他是一群人的代表,是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
五、总结
齐读文章最后一节。
电影中充满着戏剧化的人生,但人生终究不是电影,当“我”看到凡尼亚挥动的小手,当“我”感觉被他抓住了心时,即使再坚强的人也会潸然泪下。一部好电影会引发共鸣,会有人类共同而永恒的话题,如果在最后的记者发布会上,记者问你:导演,你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给观众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回答(板书:战争与和平)
六、拓展
肖洛霍夫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的发奖仪式上说:“……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心灵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而斗争。如果我多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
PPT展示当今世界的一些战争的图片和克瓦希涅夫斯基的“年轻人,你们有责任思考未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没有战争和威胁的明天……”
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七、布置作业
改写一个镜头,不少于300字。
教学实录片段“特写镜头部分”(略)
关键词:硬币;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87-1
【教学的过程】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用硬币模拟原子来帮助学生认识微观世界。
首先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目的是希望他们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要求每位同学分别带上四个“一元”、“五角”和“一角”硬币共12个。
当学生分好组,将身上带的硬币哗啦啦拿出来放在桌上时,每组同学都很兴奋,眉飞色舞。他们互相低声询问“为什么要带硬币”。我相信我的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学生们是带着好奇开始这节课的。
<活动一>
我向学生解释不同的硬币模拟不同的原子。例如:“一角”硬币是H原子,“五角”硬币是C原子,“一元”硬币是O原子,请大家将这些原子组合成一些不同的分子。说到这里,我停顿了一下。我注意观察到,有些学生已经按捺不住满脸的兴奋,跃跃欲试。于是我布置了四道题目:1.模拟H2分子;2.模拟O2分子;3.模拟H2O分子;4.模拟CO2分子。一声开始后,学生们迅速动起来,在桌子上用带来的硬币按要求摆放着。学生们热情高涨,不再是以前课上的死气沉沉的样子。他们摆好后,互相评价,互相指出错误。我将摆放得最好的一组分子模型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现给全班同学学习。第一轮的活动很成功,让我对接下来的两轮活动充满信心。
<活动二>
我向学生提出另两个问题:1.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变化情况;2.用手中的硬币模拟水的电解和水的蒸发这两种变化的区别。学生们很快意识到两种变化的区别: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仅仅是水分子间隔的变化。每组两个学生用硬币摆出了四个水分子,模拟蒸发时,拉开水分子的间距,而四个水分子没有变化。另两个学生用硬币摆出了两个水分子,电解时,他们把组成分子的硬币分开成原子,接着让这些分开的硬币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H2、O2分子,从而学生得出结论: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我在第二轮活动中发现,平时很少参与学习的学生今天反而特别活跃,而那些平时就比较爱学习的学生更是主动要求再模拟一些其他的化学变化过程。
基于以上两轮成功的活动,我继续开始了第三轮活动。
<活动三>
我请学生用硬币模拟分子结构,自由发挥,摆出各种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学生们全情投入,还邀请我做裁判看哪组同学摆放的最快最好。在活动中我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都很集中,不仅完成自己这组的活动,还主动地与别的小组的同学交流经验、分享收获。有的同学甚至不满足硬币的摆放,拿起了自己身边的工具例如胶带、瓶盖等摆放起来。
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进行当堂测试。测试结果令人满意,学生也很兴奋。他们充满自信,认为自己攻克了一个学习上的难题,自己在化学学习中有所进步。
【引发的思考】
“硬币小材大用”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前一直以为分子、原子的学习就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也应该逐渐适应这种学习。结果我发现知识可以乏味,但传授知识的方法可以是生动有趣、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地学习知识。这就是新课程的“以学生为本”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上推动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从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我也深深感悟到,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他们学好化学的源动力。“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新课程观念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精神。因此,提升学习兴趣,不是口头上的一句话,而要切实地运用到教学中去。教师应采用多种新式和方法让学生不在畏惧学习,真正让学生习惯学习,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还能有更多创造性、发散性的思维,这也有益于他们其它科目的学习。
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的课堂设计,活跃的课堂气氛都是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热情的方法。一个简单的比喻,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则身边的新闻都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尝试。像“硬币”这样的“小材”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但是如何将这样的“小材”在化学教学中发挥“大用”是教师应该积极寻找和研究的。教师要及时发现引发学生兴趣的事情和做法,让学生自觉地走向知识,增加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从不愿意学到满怀信心地主动学习,促使学生智能与情感的和谐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波.激发物理兴趣,提升物理学习能力.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04).《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曹冬梅
(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江苏 扬州225108)
摘要:《一个人的遭遇》是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中“遭遇战争”版块中的第一篇文章,笔者试图跳出常规教学思路,让学生从电影导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改写细节,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关键词:电影导演;细节改写;战争创伤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88-1【设计思想】
《一个人的遭遇》文本很长,写作年代和学生相隔甚远,战争的主题又使文章的色调沉重,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积极性不高。要上出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且有个性的课,必须在情节、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等方面找到一条串联的线。10月30日的报纸上正好介绍了《斯大林格勒》这部电影即将在中国上映,这和《一个人的遭遇》的背景正好相同,于是笔者就想到用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电影导入。既然用电影来导入了,何不以电影一以贯之?让学生换个视角,让学生主宰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3年10月31日俄罗斯首部战争大片《斯大林格勒》正式登陆中国,毫无疑问它会再次把观众带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中去,带入到那场人类的浩劫中去。(PPT展示《斯大林格勒》海报)电影既会宏观地反映一个时代,也会微观地再现人物的内心纠葛。如果今天我们要将《一个人的遭遇》拍成电影,而你是导演,你会选择肖像上有什么特征的人来做主角呢?(板书标题)
明确:沧桑、满脸沟壑等(PPT展示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士兵的图片和上世纪六十年代拍摄的电影图片)。
二、概括人物性格
1.人性是复杂的。“你是导演你做主”,根据文本,你在这部电影中想挖掘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学生朗读文章的片段,说出人物性格)
明确:坚毅、尊严、温情、忠厚老实、逆来顺受、几近麻木、受尽摧残而心地善良等(板书学生说出的关键词)
2.“你是导演你做主”,你将用哪些事件来表现出这样的性格?(请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回答)(板书:情节)
明确:受伤被俘——成功逃亡——妻女炸死——找到儿子——儿子牺牲——领养凡尼亚——出了车祸
三、特写镜头
好莱坞电影每五分钟就有要有一个悬念或桥段来抓住观众的心,导演们,如果你想抓住观众的心,电影中必然要出现一些打动人心的特写镜头,试想你会把文中的哪些细节设计成特写镜头,说说你这样设计的原因。
示范:把文中的“我”在弹坑前的画面,改写成特写镜头。
将学生分组,每组从中选择一个镜头改写:1号镜头:妻之别;2号镜头:儿之死;3号镜头:泪之殇;4号镜头:凡尼亚;5号镜头:凡尼亚2。
四、分析主旨
为了吸引眼球,夺得高票房,导演们都会为电影起一个好名字,“你是导演你做主”,你也试着起一个。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示将所起的名字和“一个人的遭遇”进行对比,说说哪个更好。为什么文中明明是两个人的遭遇,作者却写成“一个人的遭遇”?
PPT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1914年8月~1918年11月):军人857万人;平民830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1939年9月~1945年8月):军人1704万人;平民2453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动用军事力量2200万人;伤亡约3000万人(一半以上为平民)。
明确:这不只是一个人在战争中的遭遇,这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整个人类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他是一群人的代表,是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
五、总结
齐读文章最后一节。
电影中充满着戏剧化的人生,但人生终究不是电影,当“我”看到凡尼亚挥动的小手,当“我”感觉被他抓住了心时,即使再坚强的人也会潸然泪下。一部好电影会引发共鸣,会有人类共同而永恒的话题,如果在最后的记者发布会上,记者问你:导演,你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给观众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回答(板书:战争与和平)
六、拓展
肖洛霍夫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的发奖仪式上说:“……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心灵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而斗争。如果我多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
PPT展示当今世界的一些战争的图片和克瓦希涅夫斯基的“年轻人,你们有责任思考未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没有战争和威胁的明天……”
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七、布置作业
改写一个镜头,不少于300字。
教学实录片段“特写镜头部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