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 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深化“概论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教育理念, 通过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概论课” 教学改革
一、 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加入WTO 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特别是本科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 社会各方面都对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高校的创新教育首先要注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要从科技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出发, 变狭隘的人才观为全面的质量观; 变传统的教学观为创新性的学习观。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一,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创新意
识; 第二, 教师要善于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 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其发
展为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
二、 加强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一) 改革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把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信息、动态及成果有机地引进课堂, 并适当地介绍给学生, 促进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研究信息、成果的了解, 借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也可借此机会,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 对学生可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 也容易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二) 改革教学方法
第一, 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采用“案例型” 课型教学。以个案研究为基础、以问题研究为核心开展教学。教学中教师广泛地阅读有关的资料, 选择一个与授课内容相吻合的案例, 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高他们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 学生根据提纲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各小组可推举代表发言; 针对讨论的内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讨论的表述方法等方面进行小结,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 创新教学形式, 开展讲座式教学。让每个任课老师只专门负责1—2 章, 轮流给各班上课, 这样老师能专心备课好自己负责的章节, 准备好充分的材料, 每次上课都像在讲一个精彩的讲座,学生每上一章内容就能见到不一样的老师, 感受到不一样的讲课方式, 学习到不一样的知识, 让本来枯燥的“概论课” 变得也生动形象, 耳目一新。
第三, 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特点, 突出了社会实践教学。积极开发地方资源,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让同学领会我国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 教育学生要坚持改革开放毫不动摇, 坚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另外, 成立假期实践小分队走出校园, 到企业参观学习、调查研究,制定该课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将社会实践教学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 确定本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并加强培训指导, 规范社会实践的教学过程。
第四, 优化教学手段, 实施全员全程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网络资源辅助教学。网络环境中的“概论课” 教学拥有更广阔、丰富的信息, 能体现教师与学生更富成效的互动和最快捷的信息传递与反馈, 能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魅力, 能极大地提高“教” 与“学” 的工作效率, 能更好地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为让学生在网上能时时听到“概论课” 的声音,我们应增大网络中“概论课” 教学信息量的比重, 尤其是要充分运用校园网络系统, 构建网上“概论课” 教学基地,向学生即时发布教学信息资料。教师可以把自己所讲课程的电子教案、教学资料发布在网上供学生浏览, 还可以在自己的个人主页或专题教学网站上, 建立关于教学内容交流、研究和探讨的专题BBS( 或聊天室等, 为学生提供丰富、具体的教学服务,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第五, 发挥两个积极性, 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注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所有从事“概论课” 教学的教师都在自己任课的班级兼任综合导师, 导师平时深入班级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与学生建立起比较密切、融洽的师生关系, 增强了师生之间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也使得我们的教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三) 改革考核方式
对“概论课” 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 应突破传统学科考试的模式, 改变以往单纯强调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行为品质培养的引导的片面做法。新的考核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并可把多种方式结合起来:第一, 命题考试题目应灵活, 在侧重知识点考核的同时,主要应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 学生平时的政治思想道德表现应计入学生总成绩之中, 但平时成绩应有根有据, 杜绝主观随意性, 尽量做到客观公正;第三, 在“概论课” 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 应鼓励学生进行论文写作, 对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应充分肯定, 着重强调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这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有关“概论课” 命题进行辩论, 不仅辩手可以参与,也可让听众参与, 让其他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然,教师在辩论中要当好组织者和指导者。
【参考文献】
[1] 刘顺厚.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系[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2).
【关键词】“概论课” 教学改革
一、 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加入WTO 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特别是本科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 社会各方面都对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高校的创新教育首先要注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要从科技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出发, 变狭隘的人才观为全面的质量观; 变传统的教学观为创新性的学习观。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一,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创新意
识; 第二, 教师要善于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 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其发
展为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
二、 加强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一) 改革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把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信息、动态及成果有机地引进课堂, 并适当地介绍给学生, 促进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研究信息、成果的了解, 借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也可借此机会,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 对学生可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 也容易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二) 改革教学方法
第一, 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采用“案例型” 课型教学。以个案研究为基础、以问题研究为核心开展教学。教学中教师广泛地阅读有关的资料, 选择一个与授课内容相吻合的案例, 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高他们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 学生根据提纲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各小组可推举代表发言; 针对讨论的内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讨论的表述方法等方面进行小结,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 创新教学形式, 开展讲座式教学。让每个任课老师只专门负责1—2 章, 轮流给各班上课, 这样老师能专心备课好自己负责的章节, 准备好充分的材料, 每次上课都像在讲一个精彩的讲座,学生每上一章内容就能见到不一样的老师, 感受到不一样的讲课方式, 学习到不一样的知识, 让本来枯燥的“概论课” 变得也生动形象, 耳目一新。
第三, 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特点, 突出了社会实践教学。积极开发地方资源,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让同学领会我国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 教育学生要坚持改革开放毫不动摇, 坚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另外, 成立假期实践小分队走出校园, 到企业参观学习、调查研究,制定该课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将社会实践教学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 确定本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并加强培训指导, 规范社会实践的教学过程。
第四, 优化教学手段, 实施全员全程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网络资源辅助教学。网络环境中的“概论课” 教学拥有更广阔、丰富的信息, 能体现教师与学生更富成效的互动和最快捷的信息传递与反馈, 能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魅力, 能极大地提高“教” 与“学” 的工作效率, 能更好地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为让学生在网上能时时听到“概论课” 的声音,我们应增大网络中“概论课” 教学信息量的比重, 尤其是要充分运用校园网络系统, 构建网上“概论课” 教学基地,向学生即时发布教学信息资料。教师可以把自己所讲课程的电子教案、教学资料发布在网上供学生浏览, 还可以在自己的个人主页或专题教学网站上, 建立关于教学内容交流、研究和探讨的专题BBS( 或聊天室等, 为学生提供丰富、具体的教学服务,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第五, 发挥两个积极性, 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注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所有从事“概论课” 教学的教师都在自己任课的班级兼任综合导师, 导师平时深入班级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与学生建立起比较密切、融洽的师生关系, 增强了师生之间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也使得我们的教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三) 改革考核方式
对“概论课” 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 应突破传统学科考试的模式, 改变以往单纯强调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行为品质培养的引导的片面做法。新的考核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并可把多种方式结合起来:第一, 命题考试题目应灵活, 在侧重知识点考核的同时,主要应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 学生平时的政治思想道德表现应计入学生总成绩之中, 但平时成绩应有根有据, 杜绝主观随意性, 尽量做到客观公正;第三, 在“概论课” 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 应鼓励学生进行论文写作, 对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应充分肯定, 着重强调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这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有关“概论课” 命题进行辩论, 不仅辩手可以参与,也可让听众参与, 让其他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然,教师在辩论中要当好组织者和指导者。
【参考文献】
[1] 刘顺厚.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系[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