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我国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一个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企业来说,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长久发展的保证。而经营决策在企业管理中更处于中心地位,经营决策正确与否关系着企业的兴衰与存亡。所以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美国人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全过程。
所谓企业的经营决策就是在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对企业总体发展和各种重要经营活动的经营目标、方针和策略,做出正确的抉择的工作。它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寻找问题、制订方案、选择评价方案的活动。
经营决策的目的是通过谋取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企业经营目标三者的动态平衡,以求得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而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又是复杂多变的,所以企业要想做出一个满意的经营决策首先必须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一、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
(一)企业外部环境的含义:企业外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以外的整个社会环境,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
(二)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意义:进行外部环境研究,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能使企业的决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使企业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立于不败之地;能让企业抓住机遇,回避风险;能使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重点
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包括一般社会环境的研究;相关科学社会技术发展情况的研究;资源供应的研究;相关市场的研究;国内政策的研究。由于我国的企业受市场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里我们主要是研究市场和政策。
1.市场研究
(1)需求研究:市场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企业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使产品适销对路,才能迅速发展壮大。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A.购买力的大小:一是国家货币发行总量。一般货币发行总量大,购买力就强,企业就有可能大发展;二是用户收入。用户收入包括个人收入和家庭平均收入。家庭平均收入是决定购买力大小的真正因素;三是人口数量。一般来说,人口数量多的地区,市场规模大,购买力就强。另外,流动人口多的地方,购买力也强;四是国家对集团消费品购买力的控制程度。国家对企事业单位购置高级耐用消费品的控制较严时,社会集团的购买力就小。
B.购买动机:购买动机包括理智动机和情感动机两种。理智动机是建筑在客观需要基础上的购买动机,是指人们对商品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的购买动力。情感动机是建筑在主观情感需要的基础上的购买动机,如求新、求灵、好奇等,是一种不稳定的购买动机。
C.潜在需要的研究:包括现实需要和潜在需要。现实需要是用户已经意识到并有能力购买,也准备购买某中产品的需要;潜在需要是处于潜在状态的需要,包括用户在客观上存在但还未意识到的需要和用户已意识到但由于其他原因还不能进行购买的需要。
(2)市场细分
根据用户的不同特点,把企业的总体市场细分为不同的市场,叫市场细分。按社会属性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市场、资本主义市场、国家市场、自由市场;按气候分为寒带市场、热带市场、温带市场;按地区分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按产品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资料市场。市场细分的目的在于了解用户和市场分布情况,搞清企业的主体市场,辅助市场,分析市场的潜力,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
(3)市场容量分析:分析企业产品市场的总需求量。
(4)产品市场占有率:分析企业产品在同类产品市场中占有比重。
(5)市场竞争研究:一是对整个市场的竞争情况调查。分析本产品和替代产品情况,认清本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劣地位;二是对竞争对手的调查。包括对竞争对手总体基本情况、竞争能力、研发新产品动向的调查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调查。
(6)市场研究的方法
A.市场调查:主要是了解市场的过去状况和现实情况。主要有报刊收集法、询问法、观察法、实验法。具体运用时可采用普查法和抽样调查法。
B.市场预测:是根据现有资料,推测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管理、研究手段。一是经验判断法,包括领导干部判断法、专业人员分析法、专业意见法。二是计量法,包括平均法、回归分析法、统计法。
2.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是指企业的领导者和相关人员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与本企业有关的具体政策进行收集、归类、分析、预测,并根据分析预测的结果,确定如何执行,并制定相应的内部政策、对策的全部管理活动的总称。企业对现行政策的研究能更好地执行政策,能明确地知道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从而相应地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决策,还可以从现行政策运行中找到规律性,从而预测政策的发展。
政策研究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调查,收集政策信息。不管是公开的还是不宜公开,只要对企业发展有用的政策信息都要收集;二是分析研究政策信息;三是预测政策。
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一)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含义:企业内部条件分析是指对本企业所拥有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工作情况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意义: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是制定经营目标的出发点、依据和条件,是竞争取胜的根本。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掌握企业目前的状况,明确企业所具有的长处和弱点,以便使确定的目标能够实现,并使选定的经营活动能发挥企业的优势,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资源;同时对企业的弱点,也能够加以避免或采取积极改进的态度。
(三)企业内部分析的重点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财务状况、产品线及竞争地位、设备状况、市场营销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人员的数量及质量、组织结构等。但产品、市场和财务分析是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重点。
1.产品分析
(1)产品的竞争能力: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的竞争性分析;产品的质量分析;产品的价格分析;产品的成本分析;产品的服务分析,包括售前和售后服务,同样的质量、价格下比服务;产品的信誉,是产品的综合反映。
(2)产品的市场容量:产品适应性越强,市场容量就越大,否则就低。
(3)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的百分比。
(4)产品的寿命周期:一般包括投放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要想立足市场必须更新换代,不断推出新产品。
(5)产品的获利能力:通常用资金利润率来计算。
(6)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市场开拓能力;二是扩大再生产能力;三是新产品开发能力。
2.市场分析:
(1)研究市场容量:产品在市场的年总需求量,进而搞清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2)研究市场占有率: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
(3)研究市场的竞争:市场的竞争性和竞争对手。
(4)研究产品的市场定位:弄清楚产品的主体消费者是哪些群体。
(5)研究产品市场组合:体现产品本身的市场效应,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也可以深入某个方面。
3.财务分析
(1)资金利润率分析:即分析投资成本。包括流动资金、固定资金和全部资金利润率。
(2)盈亏分析:找到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包括产量法、销售额法和临界收益法。
(3)经营安全率分析:(现实产量—盈亏平衡的产量)/盈亏平衡产量*100%。
(4)财务报表分析:包括常规报表、财务发展趋势报表和问题专向报表。
三、决策的程序及方法
企业在研究了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做出经营决策。
1.对现有企业的调查研究
对现有的企业,经营决策是为了解决决策者认为必须解决的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经营问题。所谓经营问题指企业在经营上实际达到的状况与应该达到或希望达到的状况之间存在的差距。在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经营问题到底是什么?具体确定经营问题的方法是分析企业外部条件、内部条件、经营目标三者的动态平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规定经营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并使目标落实。
2. 对新建企业的论证
这个调查的侧重点在于市场调查和预测,了解社会是否需要,以及需要程度,其中主要是上马产品的销售市场预测;要调查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是否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也要研究准备上马产品的内在力量、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目前出现的重复建设就是盲目上马的结果。
3.思考制订多种方案
制订方案必须根据经营问题发生的不同情况和人们对产生问题原因的认识及作用程度,来制订不同的方案。
(1)对于已经发生的问题,可按人们对产生问题原因的认识和作用程度分为三类:一是人们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未查清,因而无法消除产生问题的原因,但维持现状又会带来重大损失,就应该采取临时方案;二是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已经查明,但企业无权或无力消除这种原因,或采取直接消除原因的方法并非最经济的方法,这时应该采取起补救作用的适应性方案;三是当问题产生的原因已查明,企业有权也有能力消除这种原因,就采取根本上消除原因的矫正性方案。
(2)对于将要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一是当这种将要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十分明确,企业又有可能防止时,就制订预防性方案;二是如果将要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其产生原因,企业虽然清楚但不能清除时,就制订紧急性方案。
4.评价、选择经营方案
一般说,经营决策不可能选择最优方案,只能选择满意的方案。经营目标及其具体化的指标是衡量经营决策方案好坏的标准,其中财务指标,特别是税利、资金利税率等指标尤为重要。选择方案的方法通常有三种:一是经验判断法;二是数学分析法;三是实验法,即选择少数几个典型环境为试点单位进行实验,以取得经验和数据作为选择方案的依据。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可行的经营方案。
5.落实和执行经营方案
(1)经验判断法:凭借决策者的经验、智慧、判断能力做出决策,也叫主观决策,包括领导决策、专家决策两种。主观决策法的最好方式是领导直接听取专家的意见和专家一起讨论,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决策。
(2)计量决策法:是建立在数学工具基础上的决策方法。它的核心是把决策的变量与变量以及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即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决策条件,通过计算求得决策答案。计量决策最常用的是决策收益表、决策树法以及数学方法加经验判断法。
总之,经营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只有在认真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知己知彼,了解市场、洞彻政策,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决策,从而引导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所谓企业的经营决策就是在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对企业总体发展和各种重要经营活动的经营目标、方针和策略,做出正确的抉择的工作。它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寻找问题、制订方案、选择评价方案的活动。
经营决策的目的是通过谋取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企业经营目标三者的动态平衡,以求得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而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又是复杂多变的,所以企业要想做出一个满意的经营决策首先必须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一、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
(一)企业外部环境的含义:企业外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以外的整个社会环境,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
(二)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意义:进行外部环境研究,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能使企业的决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使企业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立于不败之地;能让企业抓住机遇,回避风险;能使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重点
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包括一般社会环境的研究;相关科学社会技术发展情况的研究;资源供应的研究;相关市场的研究;国内政策的研究。由于我国的企业受市场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里我们主要是研究市场和政策。
1.市场研究
(1)需求研究:市场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企业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使产品适销对路,才能迅速发展壮大。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A.购买力的大小:一是国家货币发行总量。一般货币发行总量大,购买力就强,企业就有可能大发展;二是用户收入。用户收入包括个人收入和家庭平均收入。家庭平均收入是决定购买力大小的真正因素;三是人口数量。一般来说,人口数量多的地区,市场规模大,购买力就强。另外,流动人口多的地方,购买力也强;四是国家对集团消费品购买力的控制程度。国家对企事业单位购置高级耐用消费品的控制较严时,社会集团的购买力就小。
B.购买动机:购买动机包括理智动机和情感动机两种。理智动机是建筑在客观需要基础上的购买动机,是指人们对商品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的购买动力。情感动机是建筑在主观情感需要的基础上的购买动机,如求新、求灵、好奇等,是一种不稳定的购买动机。
C.潜在需要的研究:包括现实需要和潜在需要。现实需要是用户已经意识到并有能力购买,也准备购买某中产品的需要;潜在需要是处于潜在状态的需要,包括用户在客观上存在但还未意识到的需要和用户已意识到但由于其他原因还不能进行购买的需要。
(2)市场细分
根据用户的不同特点,把企业的总体市场细分为不同的市场,叫市场细分。按社会属性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市场、资本主义市场、国家市场、自由市场;按气候分为寒带市场、热带市场、温带市场;按地区分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按产品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资料市场。市场细分的目的在于了解用户和市场分布情况,搞清企业的主体市场,辅助市场,分析市场的潜力,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
(3)市场容量分析:分析企业产品市场的总需求量。
(4)产品市场占有率:分析企业产品在同类产品市场中占有比重。
(5)市场竞争研究:一是对整个市场的竞争情况调查。分析本产品和替代产品情况,认清本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劣地位;二是对竞争对手的调查。包括对竞争对手总体基本情况、竞争能力、研发新产品动向的调查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调查。
(6)市场研究的方法
A.市场调查:主要是了解市场的过去状况和现实情况。主要有报刊收集法、询问法、观察法、实验法。具体运用时可采用普查法和抽样调查法。
B.市场预测:是根据现有资料,推测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管理、研究手段。一是经验判断法,包括领导干部判断法、专业人员分析法、专业意见法。二是计量法,包括平均法、回归分析法、统计法。
2.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是指企业的领导者和相关人员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与本企业有关的具体政策进行收集、归类、分析、预测,并根据分析预测的结果,确定如何执行,并制定相应的内部政策、对策的全部管理活动的总称。企业对现行政策的研究能更好地执行政策,能明确地知道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从而相应地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决策,还可以从现行政策运行中找到规律性,从而预测政策的发展。
政策研究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调查,收集政策信息。不管是公开的还是不宜公开,只要对企业发展有用的政策信息都要收集;二是分析研究政策信息;三是预测政策。
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一)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含义:企业内部条件分析是指对本企业所拥有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工作情况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意义: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是制定经营目标的出发点、依据和条件,是竞争取胜的根本。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掌握企业目前的状况,明确企业所具有的长处和弱点,以便使确定的目标能够实现,并使选定的经营活动能发挥企业的优势,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资源;同时对企业的弱点,也能够加以避免或采取积极改进的态度。
(三)企业内部分析的重点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财务状况、产品线及竞争地位、设备状况、市场营销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人员的数量及质量、组织结构等。但产品、市场和财务分析是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重点。
1.产品分析
(1)产品的竞争能力: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的竞争性分析;产品的质量分析;产品的价格分析;产品的成本分析;产品的服务分析,包括售前和售后服务,同样的质量、价格下比服务;产品的信誉,是产品的综合反映。
(2)产品的市场容量:产品适应性越强,市场容量就越大,否则就低。
(3)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的百分比。
(4)产品的寿命周期:一般包括投放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要想立足市场必须更新换代,不断推出新产品。
(5)产品的获利能力:通常用资金利润率来计算。
(6)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市场开拓能力;二是扩大再生产能力;三是新产品开发能力。
2.市场分析:
(1)研究市场容量:产品在市场的年总需求量,进而搞清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2)研究市场占有率: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
(3)研究市场的竞争:市场的竞争性和竞争对手。
(4)研究产品的市场定位:弄清楚产品的主体消费者是哪些群体。
(5)研究产品市场组合:体现产品本身的市场效应,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也可以深入某个方面。
3.财务分析
(1)资金利润率分析:即分析投资成本。包括流动资金、固定资金和全部资金利润率。
(2)盈亏分析:找到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包括产量法、销售额法和临界收益法。
(3)经营安全率分析:(现实产量—盈亏平衡的产量)/盈亏平衡产量*100%。
(4)财务报表分析:包括常规报表、财务发展趋势报表和问题专向报表。
三、决策的程序及方法
企业在研究了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做出经营决策。
1.对现有企业的调查研究
对现有的企业,经营决策是为了解决决策者认为必须解决的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经营问题。所谓经营问题指企业在经营上实际达到的状况与应该达到或希望达到的状况之间存在的差距。在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经营问题到底是什么?具体确定经营问题的方法是分析企业外部条件、内部条件、经营目标三者的动态平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规定经营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并使目标落实。
2. 对新建企业的论证
这个调查的侧重点在于市场调查和预测,了解社会是否需要,以及需要程度,其中主要是上马产品的销售市场预测;要调查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是否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也要研究准备上马产品的内在力量、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目前出现的重复建设就是盲目上马的结果。
3.思考制订多种方案
制订方案必须根据经营问题发生的不同情况和人们对产生问题原因的认识及作用程度,来制订不同的方案。
(1)对于已经发生的问题,可按人们对产生问题原因的认识和作用程度分为三类:一是人们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未查清,因而无法消除产生问题的原因,但维持现状又会带来重大损失,就应该采取临时方案;二是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已经查明,但企业无权或无力消除这种原因,或采取直接消除原因的方法并非最经济的方法,这时应该采取起补救作用的适应性方案;三是当问题产生的原因已查明,企业有权也有能力消除这种原因,就采取根本上消除原因的矫正性方案。
(2)对于将要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一是当这种将要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十分明确,企业又有可能防止时,就制订预防性方案;二是如果将要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其产生原因,企业虽然清楚但不能清除时,就制订紧急性方案。
4.评价、选择经营方案
一般说,经营决策不可能选择最优方案,只能选择满意的方案。经营目标及其具体化的指标是衡量经营决策方案好坏的标准,其中财务指标,特别是税利、资金利税率等指标尤为重要。选择方案的方法通常有三种:一是经验判断法;二是数学分析法;三是实验法,即选择少数几个典型环境为试点单位进行实验,以取得经验和数据作为选择方案的依据。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可行的经营方案。
5.落实和执行经营方案
(1)经验判断法:凭借决策者的经验、智慧、判断能力做出决策,也叫主观决策,包括领导决策、专家决策两种。主观决策法的最好方式是领导直接听取专家的意见和专家一起讨论,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决策。
(2)计量决策法:是建立在数学工具基础上的决策方法。它的核心是把决策的变量与变量以及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即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决策条件,通过计算求得决策答案。计量决策最常用的是决策收益表、决策树法以及数学方法加经验判断法。
总之,经营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只有在认真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知己知彼,了解市场、洞彻政策,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决策,从而引导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