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高考试题的现代文阅读材料选用了宗璞的《抱秋》一文,命题者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⑴作者为什么吃惊?因为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2分)
⑵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因为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3分)
命题者给的参考答案是:⑴没几天便是立秋;⑵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答案在文中可以直接找出。答案涉及文章的第一、六两个自然段,原文如下: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
学生答此题,会出现无法回答第⑵小题的情况,有的学生甚至在两个空格中都写上“没几天便是立秋”这个答案。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学生没有掌握“沿果索因”题型的答题策略。
一、“沿果索因”题型的命题方式及答题策略
1.“果”在原文中直接出现,命题者据“果”设问。要求考生索的“因”或在“果”前,或在“果”后,或前后均有。一般有明确的提示,学生很容易筛选出“因”。例如上述第⑴小题即是,“因”在“果”后,“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便是答案。
2005年全国卷Ⅰ第15题第一问也是这种命题方式:“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我不信了春天”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作者先说明原因,然后说“我不信了春天”,学生能够发现,“因”在“果”前,要解答这个问题,至少要回答出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在四、五两个段落中可以概括出来,第二个要点在第七个段落中可以概括出来。参考答案是: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去。
2005年全国卷Ⅰ第16题还是这种命题方式:“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因”在“果”后,答案在第十、十一段中能够找到。参考答案是: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
2.“果”在原文中直接出现,命题者据“果”设问,但“因”往往不在“果”的附近。命题者往往明确提示学生,要“联系全文看”,这种提示暗示学生在“果”的附近是找不到答案的,或者说是找不到既全面又准确的答案的。例如上述1998年试题第⑵小题即是。
解答此种命题,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思路:假设在原文中出现的“果”是B, 我们试着在原文中去寻找与这个“果”所表述的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或句子,我们把找到的“词语或句子”叫作C,这样我们就可以变换命题者所设置的问题,由“为什么B”这个问题变成“为什么C”这个问题。
如上述1998年试题第⑵小题“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我们在文中可以找到“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这个句子,表示的语义与“怅然”相近,原先的问题就变成了“一年、两年过去了,作者为什么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这个问题。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据转化的“果”寻找到“因”,“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便是答案。
3.“果”在原文中不直接出现,命题者据“果”设问,往往明确提示学生,要“联系全文看”。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17题第⑴小题,“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果)在原文中没有出现,命题者据此设问。
解答此种命题,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对付第2种命题方式的思路,先转换问题。依据“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这一语义,我们可以找到相近的句子:“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对于春天,不再怨恨憎嫌了”。我们可以把命题者的问题,转换成下面的两个小问题:
⑴作者为什么说“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因”在“果”前)
⑵作者为什么说“对于春天,不再怨恨憎嫌了”?(“因”在“果”前)
依据这两个问题我们很容易找到答案:
⑴作者从“一日的春光”中感受到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
⑵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
2005年上海卷第3题同样是这种命题方式:“通观全文,剪纸艺术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命题者命题依据的“果”(剪纸艺术经久不衰)在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我们可以找出与“剪纸艺术经久不衰”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语句:“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新兴的剪纸艺术,切合了现代人的社会心理与审美要求……画面饱满,不避繁琐,广受欢迎”;“这些工艺精美的剪纸就容易被接受,甚至招人喜爱”;“这对人们就更有吸引力了”。我们依据这些语句来转换问题,很容易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是:⑴能满足不同时代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⑵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⑶从形式到内容不断革新。
第一个要点依据第一、四段概括出来,第二个要点在第二段概括出来,第三个要点在五、六段概括出来。
二、解答“沿果索因”题型需要注意的问题
1.学生要建立这样的意识,要将“沿果索因”的第2、3种命题方式转换成第1种命题方式来寻找答案。这是最简捷的寻找答案的方式,快速而准确。
2.问题的转换要明确的是由题干中出现的“果”去寻找一个在原文中出现的新“果”,找到的这个新“果”不是命题者设置的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依据这个新“果”去寻找命题者设置的问题的答案。
换句话说,“为什么B”这个问题转换成新问题“为什么C”。“B(果)”在原文中没有出现,“C(新果,等同或者接近于B)”在原文中出现。我们找到“因为A,所以C”,便可得出“因为A,所以B”,“A”便是我们寻找的答案。而“C”与“B”一样,都是“果”,而不是“因”,“A”才是“因”。
3.学生将“沿果索因”的第2、3种命题方式转换成第1种命题方式来寻找答案,且确定了寻找答案的区域,但是如何将筛选出的原文中的语句作为答案组织起来,往往会舍本逐末。如何避免出现“舍本逐末”的情况,是学生需要明确的问题。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16题:“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
参考答案是: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
有些学生明确答案的第二个要点在原文的第十一段中筛选,原文如下: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但是他们是这样整合答案的:海棠红得“乐而不淫”,白得“哀而不伤”,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这个答案与“海棠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的区别在哪里呢?很明显,这些学生将描述性的语句作为答案,而不是把直接陈述、通俗易懂的语句作为答案。
而命题者需要作为答案的语句是通俗易懂的,而不是委婉含蓄的。在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中,命题者需要学生有这样的能力:
把形象的描述抽象(概括)化;
把委婉的语句直白化;
把深奥的语句浅显化。
总而言之,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句作为设置的问题的答案,从上题的参考答案中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⑴作者为什么吃惊?因为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2分)
⑵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因为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3分)
命题者给的参考答案是:⑴没几天便是立秋;⑵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答案在文中可以直接找出。答案涉及文章的第一、六两个自然段,原文如下: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
学生答此题,会出现无法回答第⑵小题的情况,有的学生甚至在两个空格中都写上“没几天便是立秋”这个答案。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学生没有掌握“沿果索因”题型的答题策略。
一、“沿果索因”题型的命题方式及答题策略
1.“果”在原文中直接出现,命题者据“果”设问。要求考生索的“因”或在“果”前,或在“果”后,或前后均有。一般有明确的提示,学生很容易筛选出“因”。例如上述第⑴小题即是,“因”在“果”后,“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便是答案。
2005年全国卷Ⅰ第15题第一问也是这种命题方式:“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我不信了春天”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作者先说明原因,然后说“我不信了春天”,学生能够发现,“因”在“果”前,要解答这个问题,至少要回答出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在四、五两个段落中可以概括出来,第二个要点在第七个段落中可以概括出来。参考答案是: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去。
2005年全国卷Ⅰ第16题还是这种命题方式:“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因”在“果”后,答案在第十、十一段中能够找到。参考答案是: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
2.“果”在原文中直接出现,命题者据“果”设问,但“因”往往不在“果”的附近。命题者往往明确提示学生,要“联系全文看”,这种提示暗示学生在“果”的附近是找不到答案的,或者说是找不到既全面又准确的答案的。例如上述1998年试题第⑵小题即是。
解答此种命题,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思路:假设在原文中出现的“果”是B, 我们试着在原文中去寻找与这个“果”所表述的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或句子,我们把找到的“词语或句子”叫作C,这样我们就可以变换命题者所设置的问题,由“为什么B”这个问题变成“为什么C”这个问题。
如上述1998年试题第⑵小题“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我们在文中可以找到“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这个句子,表示的语义与“怅然”相近,原先的问题就变成了“一年、两年过去了,作者为什么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这个问题。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据转化的“果”寻找到“因”,“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便是答案。
3.“果”在原文中不直接出现,命题者据“果”设问,往往明确提示学生,要“联系全文看”。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17题第⑴小题,“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果)在原文中没有出现,命题者据此设问。
解答此种命题,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对付第2种命题方式的思路,先转换问题。依据“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这一语义,我们可以找到相近的句子:“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对于春天,不再怨恨憎嫌了”。我们可以把命题者的问题,转换成下面的两个小问题:
⑴作者为什么说“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因”在“果”前)
⑵作者为什么说“对于春天,不再怨恨憎嫌了”?(“因”在“果”前)
依据这两个问题我们很容易找到答案:
⑴作者从“一日的春光”中感受到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
⑵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
2005年上海卷第3题同样是这种命题方式:“通观全文,剪纸艺术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命题者命题依据的“果”(剪纸艺术经久不衰)在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我们可以找出与“剪纸艺术经久不衰”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语句:“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新兴的剪纸艺术,切合了现代人的社会心理与审美要求……画面饱满,不避繁琐,广受欢迎”;“这些工艺精美的剪纸就容易被接受,甚至招人喜爱”;“这对人们就更有吸引力了”。我们依据这些语句来转换问题,很容易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是:⑴能满足不同时代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⑵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⑶从形式到内容不断革新。
第一个要点依据第一、四段概括出来,第二个要点在第二段概括出来,第三个要点在五、六段概括出来。
二、解答“沿果索因”题型需要注意的问题
1.学生要建立这样的意识,要将“沿果索因”的第2、3种命题方式转换成第1种命题方式来寻找答案。这是最简捷的寻找答案的方式,快速而准确。
2.问题的转换要明确的是由题干中出现的“果”去寻找一个在原文中出现的新“果”,找到的这个新“果”不是命题者设置的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依据这个新“果”去寻找命题者设置的问题的答案。
换句话说,“为什么B”这个问题转换成新问题“为什么C”。“B(果)”在原文中没有出现,“C(新果,等同或者接近于B)”在原文中出现。我们找到“因为A,所以C”,便可得出“因为A,所以B”,“A”便是我们寻找的答案。而“C”与“B”一样,都是“果”,而不是“因”,“A”才是“因”。
3.学生将“沿果索因”的第2、3种命题方式转换成第1种命题方式来寻找答案,且确定了寻找答案的区域,但是如何将筛选出的原文中的语句作为答案组织起来,往往会舍本逐末。如何避免出现“舍本逐末”的情况,是学生需要明确的问题。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16题:“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
参考答案是: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
有些学生明确答案的第二个要点在原文的第十一段中筛选,原文如下: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但是他们是这样整合答案的:海棠红得“乐而不淫”,白得“哀而不伤”,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这个答案与“海棠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的区别在哪里呢?很明显,这些学生将描述性的语句作为答案,而不是把直接陈述、通俗易懂的语句作为答案。
而命题者需要作为答案的语句是通俗易懂的,而不是委婉含蓄的。在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中,命题者需要学生有这样的能力:
把形象的描述抽象(概括)化;
把委婉的语句直白化;
把深奥的语句浅显化。
总而言之,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句作为设置的问题的答案,从上题的参考答案中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