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成果的转化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巨大。现阶段我国农业成果转化率较欧美发达国家低,其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整体素质难以提升的瓶颈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转化的现状,指出阻碍农业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改善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升农业成果的转化率。
关键词:农业成果;阻碍因素;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农业成果转化是把农业的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农业的生产之中,将所得到的成果转化为资金的过程。农业成果的转化将原有的生产要素和原材料向产品的附加值转化,从纵深方向提升农产品和技术的增值,从而实现农业成果利益最大化。我国当前农业成果转化率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农业科技技术方面,往往农业最新技术很难大规模运用于农业的生产中。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低下这一现实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集约型发展。加快农业成果转化率是当前排在我国农业科技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阻碍农业成果转化的因素
当前我国农业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尤其表现在研究、体制以及供需矛盾等方面,严重限制了农业成果的转换。
1.农业成果转化的主体较为薄弱。农业成果要进行转换,除了科技技术以外,最主要是面对广大的农民阶层。在我国农民阶层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农业科技的运用较少,虽然我国基层农业管理部门经常进行农业知识和科技的下乡宣传和培训,但是农民对于农业成果转化的相关技术和知识认知和接受能力却仍然较低。长期以来农民思想中都充斥着传统的生产知识和旧有习俗,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2.地方管理部门管理决策失误。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并且较为偏远,地方政府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地方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在我国许多地方,农业管理部门通常为了实现政绩工程,而不顾地方实际情况,随意进行区域农业规划。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并未考虑地方气候情况以及农民传统作物生产情况,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农产品的选择和区域种植划分,导致地方作物不能发挥原有的种植优势,而新栽培农作物也不适应当地的气候人文环境,致使农产品大面积减产。另外地方农业管理决策部门往往也不考虑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导致最后农产品的大量滞销,农业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资金。地方农业管理部门这种不考虑产销结合与实际情况的作法严重阻碍了农业成果的转化。
3.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农业成果转化的需求。我国农业服务体系长期以来一直实行政府主导的模式,由农业部门对农业技术、科技进行推广,但是,这种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体制较为僵硬,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和节奏;管理人员较为缺乏,远远不能覆盖我国广大农业地区的发展和要求;农业管理部门对于农业成果转化等相关技术知之甚少,知识老化,缺乏创新能力;各管理单元独立运行,缺乏有效沟通。我国农业管理部门下属单位通常包括农业科技部门、农机部门、水利部门、销售部门等,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农业服务体系的不健全,致使管理部门不能有效地了解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难以将农业成果的转化与市场的最新需求相联系。
4.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使农业成果的转化缺乏技术上的支持。我国政府对于农业的投入多集中在水利、农作物本身以及农村建设等方面,而对于农业科技的投入却非常少,从而使得农业成果转化所需要的技术较为缺乏,转化率也较低。
二、加快农业成果转化的有效对策
农业成果的转化对农业整体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农业成果的转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深化农业体制改革,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业成果的转化取决于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在制度上也必须给予有利的支持和帮助。农业体制的改革必须作为优先工作来进行,要加快建设国家性和区域性的创新科研中心,促进农业从生产到收获,再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合理布局,完善管理体制;紧抓农业科研立项,对已立项申请的农业技术予以大力支持,并定期监督和检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新技术要进行严格地验收和实验,完善审评机制,杜绝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从源头上保证把农业科技切实地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使农业成果的转化以较高的附加值、较快的速度以及较低的成本来进行。
2.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增加农民对于新技术的认识。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陌生是农业科技转化为成果的重要因素,农民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单位,只有改变农民对于新技术的认识,让他们充分得到切实利益,才能真正调动农民对于新技术采用的积极性。因此,地方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定期宣传新技术,并将实验成果展示出来,以加深农民对于新技术的印象。
3.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科技技术的投入力度,在地方建立示范基地,并与地方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农业成果转化的几率和效率。
4.加强地方农业部门的监督,建立产销结合的经营模式。在地方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督机构,防止地方胡乱规划,同时也要加快建立农也成果的产销模式,有政府与企业进行合作,将农业成果尽快地转进转化为资金,建立良性产销循环经营模式,更好地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三、总结
农业经济是我国的基础,农业成果的转化更是关乎农业经济的未来。现阶段我国对于农业成果的转化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体制、科技投入等方面。我们要想加快农业成果的转化就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消除阻碍农业成果转化的障碍,提高农产品的利益附加值,促进农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曙辉,宋天庆.浅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5(06).
[2]王树进,李彩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科技与经济,2005,18(05).
关键词:农业成果;阻碍因素;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农业成果转化是把农业的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农业的生产之中,将所得到的成果转化为资金的过程。农业成果的转化将原有的生产要素和原材料向产品的附加值转化,从纵深方向提升农产品和技术的增值,从而实现农业成果利益最大化。我国当前农业成果转化率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农业科技技术方面,往往农业最新技术很难大规模运用于农业的生产中。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低下这一现实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集约型发展。加快农业成果转化率是当前排在我国农业科技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阻碍农业成果转化的因素
当前我国农业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尤其表现在研究、体制以及供需矛盾等方面,严重限制了农业成果的转换。
1.农业成果转化的主体较为薄弱。农业成果要进行转换,除了科技技术以外,最主要是面对广大的农民阶层。在我国农民阶层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农业科技的运用较少,虽然我国基层农业管理部门经常进行农业知识和科技的下乡宣传和培训,但是农民对于农业成果转化的相关技术和知识认知和接受能力却仍然较低。长期以来农民思想中都充斥着传统的生产知识和旧有习俗,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2.地方管理部门管理决策失误。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并且较为偏远,地方政府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地方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在我国许多地方,农业管理部门通常为了实现政绩工程,而不顾地方实际情况,随意进行区域农业规划。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并未考虑地方气候情况以及农民传统作物生产情况,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农产品的选择和区域种植划分,导致地方作物不能发挥原有的种植优势,而新栽培农作物也不适应当地的气候人文环境,致使农产品大面积减产。另外地方农业管理决策部门往往也不考虑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导致最后农产品的大量滞销,农业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资金。地方农业管理部门这种不考虑产销结合与实际情况的作法严重阻碍了农业成果的转化。
3.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农业成果转化的需求。我国农业服务体系长期以来一直实行政府主导的模式,由农业部门对农业技术、科技进行推广,但是,这种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体制较为僵硬,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和节奏;管理人员较为缺乏,远远不能覆盖我国广大农业地区的发展和要求;农业管理部门对于农业成果转化等相关技术知之甚少,知识老化,缺乏创新能力;各管理单元独立运行,缺乏有效沟通。我国农业管理部门下属单位通常包括农业科技部门、农机部门、水利部门、销售部门等,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农业服务体系的不健全,致使管理部门不能有效地了解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难以将农业成果的转化与市场的最新需求相联系。
4.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使农业成果的转化缺乏技术上的支持。我国政府对于农业的投入多集中在水利、农作物本身以及农村建设等方面,而对于农业科技的投入却非常少,从而使得农业成果转化所需要的技术较为缺乏,转化率也较低。
二、加快农业成果转化的有效对策
农业成果的转化对农业整体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农业成果的转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深化农业体制改革,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业成果的转化取决于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在制度上也必须给予有利的支持和帮助。农业体制的改革必须作为优先工作来进行,要加快建设国家性和区域性的创新科研中心,促进农业从生产到收获,再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合理布局,完善管理体制;紧抓农业科研立项,对已立项申请的农业技术予以大力支持,并定期监督和检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新技术要进行严格地验收和实验,完善审评机制,杜绝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从源头上保证把农业科技切实地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使农业成果的转化以较高的附加值、较快的速度以及较低的成本来进行。
2.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增加农民对于新技术的认识。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陌生是农业科技转化为成果的重要因素,农民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单位,只有改变农民对于新技术的认识,让他们充分得到切实利益,才能真正调动农民对于新技术采用的积极性。因此,地方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定期宣传新技术,并将实验成果展示出来,以加深农民对于新技术的印象。
3.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科技技术的投入力度,在地方建立示范基地,并与地方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农业成果转化的几率和效率。
4.加强地方农业部门的监督,建立产销结合的经营模式。在地方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督机构,防止地方胡乱规划,同时也要加快建立农也成果的产销模式,有政府与企业进行合作,将农业成果尽快地转进转化为资金,建立良性产销循环经营模式,更好地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三、总结
农业经济是我国的基础,农业成果的转化更是关乎农业经济的未来。现阶段我国对于农业成果的转化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体制、科技投入等方面。我们要想加快农业成果的转化就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消除阻碍农业成果转化的障碍,提高农产品的利益附加值,促进农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曙辉,宋天庆.浅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5(06).
[2]王树进,李彩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科技与经济,2005,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