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城那小小的姜糖总让我念念不忘,那大街小巷里大大小小的店铺和当时看到的姜糖制作过程也还历历在目,香香脆脆、甜而不腻、辣而不辛的姜糖味道更让人回味悠长、记忆犹新。
很久以前,就在“凤凰涅磐”的传说中想象凤凰古城的模样;就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里推揣它的民风民俗;也在黄永玉先生的字画里寻找它随着岁月流逝,慢慢变迁的痕迹,这是一个让人遐想无限、梦牵魂萦的地方。
终于有机会去到凤凰,心是雀跃的,那山那水那人,都给了我无数的欣喜和感动。
从凤凰古城回到长沙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记忆中古城那如诗如画的山山水水已不如当初那么鲜明了,那城里城外的参天大树和古朴的石板路也开始从脑海中消退,连背着小背篓明眸皓齿的苗家姑娘都渐渐在视线中模糊了。
姜糖,系凤凰传统的特产,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是凤凰民间治风寒感冒的小配方,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主要成分为姜与糖。姜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糖是白糖或红糖,均是极为普通的原料。
关于姜的药用价值,医书上有很多记载:姜能益脾开胃,止呕,温经散寒,解头疼、发热等。各地关于生姜的健康谚语也很多:冬天一碗姜糖汤,去风去寒赛仙方;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早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早晨吃片姜,赛过人参鹿茸汤等等……
聪明的凤凰人将姜和糖制成可口的糖粒子,不仅能调节口干舌燥、预防伤寒感冒、润肺补精等,还满足了人的口感要求:香辣甜美,酥脆可口,是一种集药用保健作用于一体的休闲食品,可谓人人得而爱之。
其实,姜糖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如果想吃,自己也可以随时动手,凤凰街上所卖的姜糖也是在一个个家庭作坊里面制作出来的,下面就是他们的传统制法。
原料:生姜、白糖或红糖、柠檬酸、水。
工具:大铁锅、煤气炉、冷却盘、钩子各1个,擀面棍2根。
首先称量和前处理,按10:3:4的比例依次称好糖、生姜和水,每1公斤糖加2克柠檬酸。将生姜洗净,切成姜末备用。
接着化糖,大火将水加热至80~90℃,然后转小火边加糖边用擀面棍搅拌,使糖完全溶解后,加入柠檬酸,小火继续加热和搅拌,防止糖液粘锅褐变,待糖完全溶解后加入姜末,充分混匀。这里的柠檬酸也可以用醋代替,加入少量的酸,主要是促进蔗糖的转化,使之转化为小分子的还原糖,使姜糖成型并防止姜糖返砂。
下一步糖液浓缩,这是制姜糖的关键,浓缩前期可用小火,浓缩后期一定要用大火,当糖液浓度在97%以上时停火。熬糖温度控制在120~140℃,当温度超过140℃时应立即停火搅拌降温,防止糖膏变色。
接着预冷:把浓缩好的糖膏立即倒入预先刷了色拉油的冷却盘或烤盘中水浴冷却,色拉油的作用是防止糖膏粘盘,待糖膏稍成型后不断地翻叠,使其迅速冷却至70~100℃。
再下一步拉白扯条:将预冷好的糖膏取出挂在涂好色拉油的钩子上,手工拉白扯条。拉白扯条是当地的民间说法,其实是一个糖膏继续冷却和混匀的过程,一个糖膏吸入气体不断膨胀的过程,一个糖膏在拉扯中越变越白的过程。当挂在钩子上的热糖膏往下流动时,一手拿擀面棍接住,另一手扶住糖膏,迅速将流下的糖膏挂上钩子,这样不断重复,直到糖膏冷却到不再自动往下流,开始用手拉条,要求拉出的糖条要粗细均匀(直径为1~1.5厘米),色泽一致。
然后剪粒,用剪刀剪粒时动作要迅速,糖粒之间不能重叠,颗粒大小大致是0.5厘米厚,1~1.5厘米宽和长的长方体。
最后冷却包装:采用吹风冷却,冷却时间不能过长,防止糖粒吸潮而发生黏连变形。冷却到室温的糖粒需进一步整理,剔除其中变形或缺损的糖粒,将合格的糖粒按要求包装起来。整个姜糖的制作过程就算圆满结束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食物不在于昂贵和稀有,在于它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在于它能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健康的身体、愉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生活。卖姜糖的凤凰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吃姜糖的游客,脸上带着甜滋滋的笑容。姜糖虽小,带给人们的幸福却是实实在在、和和美美的。
很久以前,就在“凤凰涅磐”的传说中想象凤凰古城的模样;就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里推揣它的民风民俗;也在黄永玉先生的字画里寻找它随着岁月流逝,慢慢变迁的痕迹,这是一个让人遐想无限、梦牵魂萦的地方。
终于有机会去到凤凰,心是雀跃的,那山那水那人,都给了我无数的欣喜和感动。
从凤凰古城回到长沙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记忆中古城那如诗如画的山山水水已不如当初那么鲜明了,那城里城外的参天大树和古朴的石板路也开始从脑海中消退,连背着小背篓明眸皓齿的苗家姑娘都渐渐在视线中模糊了。
姜糖,系凤凰传统的特产,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是凤凰民间治风寒感冒的小配方,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主要成分为姜与糖。姜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糖是白糖或红糖,均是极为普通的原料。
关于姜的药用价值,医书上有很多记载:姜能益脾开胃,止呕,温经散寒,解头疼、发热等。各地关于生姜的健康谚语也很多:冬天一碗姜糖汤,去风去寒赛仙方;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早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早晨吃片姜,赛过人参鹿茸汤等等……
聪明的凤凰人将姜和糖制成可口的糖粒子,不仅能调节口干舌燥、预防伤寒感冒、润肺补精等,还满足了人的口感要求:香辣甜美,酥脆可口,是一种集药用保健作用于一体的休闲食品,可谓人人得而爱之。
其实,姜糖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如果想吃,自己也可以随时动手,凤凰街上所卖的姜糖也是在一个个家庭作坊里面制作出来的,下面就是他们的传统制法。
原料:生姜、白糖或红糖、柠檬酸、水。
工具:大铁锅、煤气炉、冷却盘、钩子各1个,擀面棍2根。
首先称量和前处理,按10:3:4的比例依次称好糖、生姜和水,每1公斤糖加2克柠檬酸。将生姜洗净,切成姜末备用。
接着化糖,大火将水加热至80~90℃,然后转小火边加糖边用擀面棍搅拌,使糖完全溶解后,加入柠檬酸,小火继续加热和搅拌,防止糖液粘锅褐变,待糖完全溶解后加入姜末,充分混匀。这里的柠檬酸也可以用醋代替,加入少量的酸,主要是促进蔗糖的转化,使之转化为小分子的还原糖,使姜糖成型并防止姜糖返砂。
下一步糖液浓缩,这是制姜糖的关键,浓缩前期可用小火,浓缩后期一定要用大火,当糖液浓度在97%以上时停火。熬糖温度控制在120~140℃,当温度超过140℃时应立即停火搅拌降温,防止糖膏变色。
接着预冷:把浓缩好的糖膏立即倒入预先刷了色拉油的冷却盘或烤盘中水浴冷却,色拉油的作用是防止糖膏粘盘,待糖膏稍成型后不断地翻叠,使其迅速冷却至70~100℃。
再下一步拉白扯条:将预冷好的糖膏取出挂在涂好色拉油的钩子上,手工拉白扯条。拉白扯条是当地的民间说法,其实是一个糖膏继续冷却和混匀的过程,一个糖膏吸入气体不断膨胀的过程,一个糖膏在拉扯中越变越白的过程。当挂在钩子上的热糖膏往下流动时,一手拿擀面棍接住,另一手扶住糖膏,迅速将流下的糖膏挂上钩子,这样不断重复,直到糖膏冷却到不再自动往下流,开始用手拉条,要求拉出的糖条要粗细均匀(直径为1~1.5厘米),色泽一致。
然后剪粒,用剪刀剪粒时动作要迅速,糖粒之间不能重叠,颗粒大小大致是0.5厘米厚,1~1.5厘米宽和长的长方体。
最后冷却包装:采用吹风冷却,冷却时间不能过长,防止糖粒吸潮而发生黏连变形。冷却到室温的糖粒需进一步整理,剔除其中变形或缺损的糖粒,将合格的糖粒按要求包装起来。整个姜糖的制作过程就算圆满结束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食物不在于昂贵和稀有,在于它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在于它能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健康的身体、愉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生活。卖姜糖的凤凰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吃姜糖的游客,脸上带着甜滋滋的笑容。姜糖虽小,带给人们的幸福却是实实在在、和和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