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十七大报告中,“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云南省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在认清发展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同时,把握以发展县域经济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趋势,积极探索发展县域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路径。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县域经济具有五个基本特征,即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差异性;而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加快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这些内容实际上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国家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导致“三农”问题异常突出,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因此,国家希望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推进农业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基本目标。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根据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这是一个有利于促进城镇之外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正是为适应这一时期发展规律而实施的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所以,新农村建设既适应了工业化进程的要求,也体现了空间经济和城镇化深入发展过程中城乡均衡协调、以城带乡的趋势。
而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边界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视角看农村区域的建设,通过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与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天然的联系,发展县域经济可以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赋予了农业经济新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凸现了以县域为单元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社会的协调一致。因此,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进程,既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与要求。所以,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是高度一致的统一。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依据县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县情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县域比较优势,确定出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思路、模式、重点、举措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纲领,是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的依据。一个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纲领,对形成县域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不仅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农村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又进一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繁荣。
县域经济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农业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实力的增强,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创造了基础与条件。如果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新农村建设将缺乏可靠的有效支撑。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既涉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序推进,还涉及到县域经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并由此决定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的载体地位。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载体,通过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全县经济发展之中并给予全面规划,可以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工业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县城或中心镇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必然对传统的乡村经济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从总体上促进新农村建设。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路径,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支柱产业,这样才能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县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城镇的发展为龙头,因为城镇化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只有农村的城镇化,才能为农产品提供交易信息、市场、工具和设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获得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县域财政收入增加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可靠的资金保证。
要富裕农民,一方面要减少农民数量,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全方位地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岗前培训,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一个必要途径。改善农村的交通、水、电、厕等居住条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实现村容整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营造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风尚等等,都离不开县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政支持。县域经济作为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各方互动的区域经济,其实力与活力直接影响着城镇和农村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县域的内涵丰富,涵盖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对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大有裨益。发展县域经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扩大农民就业渠道。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发展是以稳定为前提的,离开稳定的发展是不健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勿庸置疑,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导致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服务体系、社会保障等产生巨大的差距。由城乡差别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不稳定性因素。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成果,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重大目标的实现。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缩小城乡差距,这其中不是缩小城乡经济总量上的差距,而是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以及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上的差距。新农村建设立足农村发展、着眼统筹城乡关系,注重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农村全面进步机制的建立,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农民共享经济成果,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可见,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旨,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而生产发展必须要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大的产业支撑。如果离开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而单纯地搞新农村建设,则必然导致新农村建设泡沫化、虚拟化、空心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使现代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产业协调发展,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能够积累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能够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就业结构,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改变农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能够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用地、农村人口居住的适度集中。
农业是弱势产业,建设新农村,需要在城乡产业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互补发展、错位发展,使农村的生产体系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与城市衔接,城乡经济在生产与经营环节实现一体化。通过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资源的流向与配置;同时,还需进行必要的政府调控,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业农村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城镇经济相比,差距仍在扩大。发展的基础与条件改善不明显,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严重滞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近年来,政府虽然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仅靠现有土地和传统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以解决二元结构矛盾为目标,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与农村产业政策,加强第一产业的发展基础,优化提高第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产业化进展缓慢。以初级产品为主体的加工方式,增值不大,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加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流通不畅,阻塞了农产品市场化销售渠道。在建设项目上,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造成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既浪费了宝贵的稀缺资源,也弱化了市场竞争力。特色产业与特色产品没有真正形成,布点缺乏有效地规划,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
在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调整产业结构,对城镇与农村产业进行科学定位与合理分工,形成良性互补的关系;要抓好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工作,解决人地矛盾,为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农村产业多元化创造前提条件;作好大户带动和政府集体推动联动,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支撑;注意巿场取向和农民意向相结合,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拉动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高技术来调整产品结构;兼顾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破解增收困局,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样板。
县城和农村的重点建制镇要围绕当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办工业项目,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发展规模化的加工业和具有地方风味、特色产品的小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个重点主导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巿新增劳动力项目,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小城镇建设
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这是弱化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基本思路和重大战略举措。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联动机制,并以此承接农业人口的转移。
小城镇是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直接体现出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也体现出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中心,通过科学规划,示范引导,形成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农村腹地的全面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发展的必要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要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突破口,按照突出重点、示范引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政府支持、农民为主、创新机制、形成合力的原则,通盘考虑规划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
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中,要积极引导城镇、村庄向适建山地发展,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载体,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地。从统筹城乡关系看,小城镇建设是建水县域经济的增长点,是承前启后、承下启上的“中枢”,是连接城乡、工农的基地。“小城镇、大战略”的核心是促进农民非农化,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所以,抓住小城镇这个城乡空间网络的节点,就抓住了城乡统筹的核心环节。
小城镇发展需要按照综合协调、政策集成的要求,整合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协调发展。以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的调控。突出超前性原则、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性,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立足优势,使城镇规划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
责任编辑:杨 芳
十七大报告中,“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云南省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在认清发展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同时,把握以发展县域经济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趋势,积极探索发展县域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路径。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县域经济具有五个基本特征,即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差异性;而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加快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这些内容实际上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国家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导致“三农”问题异常突出,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因此,国家希望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推进农业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基本目标。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根据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这是一个有利于促进城镇之外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正是为适应这一时期发展规律而实施的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所以,新农村建设既适应了工业化进程的要求,也体现了空间经济和城镇化深入发展过程中城乡均衡协调、以城带乡的趋势。
而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边界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视角看农村区域的建设,通过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与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天然的联系,发展县域经济可以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赋予了农业经济新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凸现了以县域为单元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社会的协调一致。因此,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进程,既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与要求。所以,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是高度一致的统一。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依据县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县情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县域比较优势,确定出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思路、模式、重点、举措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纲领,是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的依据。一个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纲领,对形成县域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不仅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农村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又进一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繁荣。
县域经济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农业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实力的增强,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创造了基础与条件。如果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新农村建设将缺乏可靠的有效支撑。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既涉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序推进,还涉及到县域经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并由此决定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的载体地位。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载体,通过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全县经济发展之中并给予全面规划,可以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工业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县城或中心镇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必然对传统的乡村经济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从总体上促进新农村建设。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路径,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支柱产业,这样才能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县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城镇的发展为龙头,因为城镇化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只有农村的城镇化,才能为农产品提供交易信息、市场、工具和设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获得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县域财政收入增加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可靠的资金保证。
要富裕农民,一方面要减少农民数量,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全方位地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岗前培训,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一个必要途径。改善农村的交通、水、电、厕等居住条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实现村容整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营造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风尚等等,都离不开县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政支持。县域经济作为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各方互动的区域经济,其实力与活力直接影响着城镇和农村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县域的内涵丰富,涵盖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对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大有裨益。发展县域经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扩大农民就业渠道。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发展是以稳定为前提的,离开稳定的发展是不健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勿庸置疑,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导致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服务体系、社会保障等产生巨大的差距。由城乡差别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不稳定性因素。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成果,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重大目标的实现。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缩小城乡差距,这其中不是缩小城乡经济总量上的差距,而是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以及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上的差距。新农村建设立足农村发展、着眼统筹城乡关系,注重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农村全面进步机制的建立,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农民共享经济成果,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可见,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旨,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而生产发展必须要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大的产业支撑。如果离开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而单纯地搞新农村建设,则必然导致新农村建设泡沫化、虚拟化、空心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使现代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产业协调发展,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能够积累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能够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就业结构,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改变农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能够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用地、农村人口居住的适度集中。
农业是弱势产业,建设新农村,需要在城乡产业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互补发展、错位发展,使农村的生产体系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与城市衔接,城乡经济在生产与经营环节实现一体化。通过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资源的流向与配置;同时,还需进行必要的政府调控,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业农村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城镇经济相比,差距仍在扩大。发展的基础与条件改善不明显,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严重滞后,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近年来,政府虽然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仅靠现有土地和传统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以解决二元结构矛盾为目标,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与农村产业政策,加强第一产业的发展基础,优化提高第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产业化进展缓慢。以初级产品为主体的加工方式,增值不大,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加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流通不畅,阻塞了农产品市场化销售渠道。在建设项目上,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造成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既浪费了宝贵的稀缺资源,也弱化了市场竞争力。特色产业与特色产品没有真正形成,布点缺乏有效地规划,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
在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调整产业结构,对城镇与农村产业进行科学定位与合理分工,形成良性互补的关系;要抓好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工作,解决人地矛盾,为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农村产业多元化创造前提条件;作好大户带动和政府集体推动联动,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支撑;注意巿场取向和农民意向相结合,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拉动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高技术来调整产品结构;兼顾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破解增收困局,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样板。
县城和农村的重点建制镇要围绕当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办工业项目,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发展规模化的加工业和具有地方风味、特色产品的小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个重点主导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巿新增劳动力项目,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小城镇建设
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这是弱化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基本思路和重大战略举措。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联动机制,并以此承接农业人口的转移。
小城镇是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直接体现出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也体现出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中心,通过科学规划,示范引导,形成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农村腹地的全面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发展的必要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要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突破口,按照突出重点、示范引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政府支持、农民为主、创新机制、形成合力的原则,通盘考虑规划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
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中,要积极引导城镇、村庄向适建山地发展,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载体,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地。从统筹城乡关系看,小城镇建设是建水县域经济的增长点,是承前启后、承下启上的“中枢”,是连接城乡、工农的基地。“小城镇、大战略”的核心是促进农民非农化,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所以,抓住小城镇这个城乡空间网络的节点,就抓住了城乡统筹的核心环节。
小城镇发展需要按照综合协调、政策集成的要求,整合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协调发展。以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的调控。突出超前性原则、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性,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立足优势,使城镇规划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
责任编辑:杨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