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指出目前一些地区实行英语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并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来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它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优越性在于它能同时面对多数学生,局限性在于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充分发展。而个别教学虽可因材施教,但其效率极低,也与我国现行国情不符。
l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能力分组”来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班、平行班等诸多贴标签的“分层”出现了。这些教学组织形式本意是想弥补班级教学中无法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但却很容易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违背“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总方向,陷入到传统教育最令人反感的“偏心”—— 以多数学生的教育失败来换取极少数学生的所谓“教育成功”。针对这种弊端,我们提出“班内分层教学”的想法。
“班内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划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
在教学中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激发求知欲。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目的就在于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通过适当引导,为他们进一步探索新知识指明方向,不断向新知识领域迈进;对于成绩中下的学生,教师通过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循序渐进,逐步培育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说,现在所提倡的分层教学,是要在正确对待学生差异的前提下,按照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等,实行目标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分层,既考虑学生差异,又使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做到关注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即所谓的“一个都不能少”。而在目前的教育形势和生源现状下,实施分层教学必须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分层教学要确定好学生分层的标准。教师分层教学的第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具体实践中就非常难以操作,缺乏有效的实施方法。如理论上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将学生大致分成3个层次:A: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得当,成绩优秀。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难以找到明确的衡量标准来了解差异,分类建组,将学生分成不同类别。这样的工作,稍有不慎,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人为地分成了三、六、九等,这是不符合实施分层教学之初衷的。
二、分层教学要制定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分层教学的第二个难点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效果拿不出具体的考核办法。目前学校还没有对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的方法,如学期末的考核也是对全年级的某科的平均分在全市的排位进行考核,没有体现出对分层教学效果本身的考核。如果对不同分层的学生的教学效果,仍是以统一的平均分排位或高分排位来对教师考核,这毫无疑问是不科学的,难以在制度上确保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积极性。
三、分层教学要做好任务分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难到易也可以布置不同的活动内容。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延伸性任务,即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跳”出来,作拓展性的延伸;对能力中等的学生布置概括性任务,根据课文内容提问较为需要思考的问题;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布置基础性任务,即让学生解决比较简单的任务,用满足学生的成功感来维持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四、分层教学要做好考试分层。在对学生的考试和考核中,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分层。可以把口语、听力、笔试也设计为三个层次,即综合能力发展题是让学生挖掘最大潜能。提高题让学生都体会“跳一跳,摘苹果”的滋味。基础——提高——综合能力发展。基础题旨在降低难度,使差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班内分层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要树立正确教学观念,勇于探索,总结出优良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具备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此外,教师还要有很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课堂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授,又有小组间的自由讨论,只有教师恰当地组织和指导,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来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它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优越性在于它能同时面对多数学生,局限性在于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充分发展。而个别教学虽可因材施教,但其效率极低,也与我国现行国情不符。
l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能力分组”来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班、平行班等诸多贴标签的“分层”出现了。这些教学组织形式本意是想弥补班级教学中无法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但却很容易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违背“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总方向,陷入到传统教育最令人反感的“偏心”—— 以多数学生的教育失败来换取极少数学生的所谓“教育成功”。针对这种弊端,我们提出“班内分层教学”的想法。
“班内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划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
在教学中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激发求知欲。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目的就在于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通过适当引导,为他们进一步探索新知识指明方向,不断向新知识领域迈进;对于成绩中下的学生,教师通过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循序渐进,逐步培育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说,现在所提倡的分层教学,是要在正确对待学生差异的前提下,按照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等,实行目标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分层,既考虑学生差异,又使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做到关注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即所谓的“一个都不能少”。而在目前的教育形势和生源现状下,实施分层教学必须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分层教学要确定好学生分层的标准。教师分层教学的第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具体实践中就非常难以操作,缺乏有效的实施方法。如理论上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将学生大致分成3个层次:A: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得当,成绩优秀。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难以找到明确的衡量标准来了解差异,分类建组,将学生分成不同类别。这样的工作,稍有不慎,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人为地分成了三、六、九等,这是不符合实施分层教学之初衷的。
二、分层教学要制定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分层教学的第二个难点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效果拿不出具体的考核办法。目前学校还没有对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的方法,如学期末的考核也是对全年级的某科的平均分在全市的排位进行考核,没有体现出对分层教学效果本身的考核。如果对不同分层的学生的教学效果,仍是以统一的平均分排位或高分排位来对教师考核,这毫无疑问是不科学的,难以在制度上确保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积极性。
三、分层教学要做好任务分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难到易也可以布置不同的活动内容。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延伸性任务,即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跳”出来,作拓展性的延伸;对能力中等的学生布置概括性任务,根据课文内容提问较为需要思考的问题;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布置基础性任务,即让学生解决比较简单的任务,用满足学生的成功感来维持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四、分层教学要做好考试分层。在对学生的考试和考核中,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分层。可以把口语、听力、笔试也设计为三个层次,即综合能力发展题是让学生挖掘最大潜能。提高题让学生都体会“跳一跳,摘苹果”的滋味。基础——提高——综合能力发展。基础题旨在降低难度,使差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班内分层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要树立正确教学观念,勇于探索,总结出优良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具备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此外,教师还要有很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课堂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授,又有小组间的自由讨论,只有教师恰当地组织和指导,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