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么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提出了构建数学课堂“研究性”教学的课题研究,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力求通过实验,把学生这一主体充分激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感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
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现在我们常说教学要创新,怎么创新?许多人感到迷离,其实,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创新就在一个个探究实践活动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再总结出新的理论,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创新活动,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应该自己提供探究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中,我尝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例如:上第一册《认识图形》时,我是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探究的。
一、 操作探究,主动参与发现
(1)找图形。小朋友,你知道老师在你的信封里都装了些什么?找出来一一告诉你的同桌。
(2)给图形分类。小朋友,你能给这些图形(示图:图中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分一分类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同桌同学讨论后再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这实际上是以图形为载体,对儿童进行一次逻辑训练,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领域。学生汇报交流分类情况。(展示学生分类情况)观察哪种分法的学生人数最多,接着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
(3)自主探究。①为什么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在一起?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后,让他们通过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同桌同学一起验证和发现它们的特点,然后反馈交流。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对折还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对折再对折变成四个小正方形,斜对折变成两个三角形等。) 小朋友,你能把刚才研究的图形用小棒摆出来吗?请试一试。②小朋友,接下去你想研究什么图形(如三角形) 。A.拿出三角形,观察它有什么特点(运用前面的方法同桌同学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反馈交流。B.请小朋友用小棒把三角形的形状摆出来。C.老师也摆了一个三角形,你们有意见吗?(出示)谁能帮助老师把它摆好。③接下去你还想研究什么图形(如圆形) 。A.拿出圆形,观察思考它有什么特点,同桌同学一起合作探究,然后反馈交流。(圆形没有角、任意对折都变成两个一样大的半圆、任意一条对折线都一样长等。) B.如果学生把圆形和球混淆的话,则拿出圆和乒乓球进行比较。
(4)举例。让小朋友各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设计意图: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力求创设宽松的环境,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学习。这样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就更透彻了。举例则是为了让学生找出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它再现于课堂,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开展探究性教学,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探究方式,既可以是完全探究,也可以是对一堂课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探究。学生的差异是有用的教学资源,探究性教学应注意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差异决定了课堂教学应是有差异的教学,研究性教学中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得这种差异成为一种教学资源。因此,合作学习是研究性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决策之一。可以这么说,有研究性的课堂教学就有学生的合作学习。课堂不是单一化、模式化而是立体式、多层次的学习空间。给学生充分思维的时空与主动探索、创新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合作、互动学习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当学生在这一环节上出现差异时,我作出如下调整。
二、 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出示图,请学生手举相应的图形来表示)
(2)数图形(出示图:图中杂乱地画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
(3)拼图形。①(出示图)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不但可以拼出美丽的鱼,还可以拼出其他美丽的图案。你想试一试吗? ②拿出各种图形的学具若干个,进行自由拼图。然后反馈交流,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图案,它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拼成的,各有几个。③结合拼图进行课堂小结。
我的这个设计意图是:巩固练习,立足基础,力求变化,适当发展。按辨图形、数图形、拼图形三个层次安排,使学生在创造性练习中内化新知,培养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当学生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就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在课的最后一部分“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中,不仅练习的形式多样,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和空间观念的培养,而且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性,这样的教学突出了因材施教,关注了学生的差异,较好地体现了《标准》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大众数学的思想。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现在我们常说教学要创新,怎么创新?许多人感到迷离,其实,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创新就在一个个探究实践活动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再总结出新的理论,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创新活动,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应该自己提供探究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中,我尝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例如:上第一册《认识图形》时,我是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探究的。
一、 操作探究,主动参与发现
(1)找图形。小朋友,你知道老师在你的信封里都装了些什么?找出来一一告诉你的同桌。
(2)给图形分类。小朋友,你能给这些图形(示图:图中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分一分类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同桌同学讨论后再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这实际上是以图形为载体,对儿童进行一次逻辑训练,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领域。学生汇报交流分类情况。(展示学生分类情况)观察哪种分法的学生人数最多,接着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
(3)自主探究。①为什么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在一起?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后,让他们通过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同桌同学一起验证和发现它们的特点,然后反馈交流。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对折还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对折再对折变成四个小正方形,斜对折变成两个三角形等。) 小朋友,你能把刚才研究的图形用小棒摆出来吗?请试一试。②小朋友,接下去你想研究什么图形(如三角形) 。A.拿出三角形,观察它有什么特点(运用前面的方法同桌同学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反馈交流。B.请小朋友用小棒把三角形的形状摆出来。C.老师也摆了一个三角形,你们有意见吗?(出示)谁能帮助老师把它摆好。③接下去你还想研究什么图形(如圆形) 。A.拿出圆形,观察思考它有什么特点,同桌同学一起合作探究,然后反馈交流。(圆形没有角、任意对折都变成两个一样大的半圆、任意一条对折线都一样长等。) B.如果学生把圆形和球混淆的话,则拿出圆和乒乓球进行比较。
(4)举例。让小朋友各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设计意图: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力求创设宽松的环境,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学习。这样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就更透彻了。举例则是为了让学生找出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它再现于课堂,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开展探究性教学,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探究方式,既可以是完全探究,也可以是对一堂课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探究。学生的差异是有用的教学资源,探究性教学应注意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差异决定了课堂教学应是有差异的教学,研究性教学中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得这种差异成为一种教学资源。因此,合作学习是研究性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决策之一。可以这么说,有研究性的课堂教学就有学生的合作学习。课堂不是单一化、模式化而是立体式、多层次的学习空间。给学生充分思维的时空与主动探索、创新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合作、互动学习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当学生在这一环节上出现差异时,我作出如下调整。
二、 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出示图,请学生手举相应的图形来表示)
(2)数图形(出示图:图中杂乱地画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
(3)拼图形。①(出示图)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不但可以拼出美丽的鱼,还可以拼出其他美丽的图案。你想试一试吗? ②拿出各种图形的学具若干个,进行自由拼图。然后反馈交流,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图案,它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拼成的,各有几个。③结合拼图进行课堂小结。
我的这个设计意图是:巩固练习,立足基础,力求变化,适当发展。按辨图形、数图形、拼图形三个层次安排,使学生在创造性练习中内化新知,培养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当学生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就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在课的最后一部分“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中,不仅练习的形式多样,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和空间观念的培养,而且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性,这样的教学突出了因材施教,关注了学生的差异,较好地体现了《标准》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大众数学的思想。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