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美育人为根本,把当地的灰塑视觉元素资源融入校本课程《广州民俗博物馆灰塑趣味造型》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策略贴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学习灰塑造型的艺术特色,结合当下社交语言“表情包”进行课堂创作,巧用“灰塑家族表情包”让灰塑文化在传统中“出新”,从而拉近学生与花都本土灰塑传统文化的距离,促进对当地灰塑文化的了解,领会灰塑艺术家的匠心精神,初探灰塑在当代的传承途径,这些收获及思考将提升学生对灰塑文化的热爱。
【关键词】灰塑;表情包;探索;匠心精神;传承途径
灰塑凝聚着民间智慧,如何让传统的灰塑文化走近我们新一代的学生当中,本课《广州民俗博物馆灰塑趣味造型》遵从美术课程标准指引,教学实践和探索从以下几点开展:
一、《广州民俗博物馆灰塑趣味造型》课堂实践的背景
艺术家罗丹说“不是生活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花都当地的广州民俗博物馆就在我们身边,蕴藏丰富的灰塑文化资源,便于我们学习,而对灰塑特色文化的探索大多通过雕塑进行传递与展现。本课教学对灰塑文化解读以表情包为对切入点,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开展初中美术灰塑造型的实践和探索,从中实现人文与知识技能的融合。
二、《广州民俗博物馆灰塑趣味造型》课堂实践的意义
《广州民俗博物馆灰塑趣味造型》来自我校美术的校本课程,该课充分利用花都特色灰塑文化的艺术资源,把灰塑文化名片引进校园,开展把广州民俗博物馆当课堂,对其学习探索分为两种方式:课堂上学生在视频中学习,课后学生在家長陪同下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表情包贴近初中学生的年龄语言,他们运用灰塑造型设计的相关系列表情包便于学生了解灰塑艺术文化,感受灰塑艺术家的匠心精神,激发他们对当地灰塑文化的热爱,促进保护特色文化环境,提高人文素养,促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成为具有传承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
三、《广州民俗博物馆灰塑趣味造型》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巧用“一个竞猜”、“三个挑战”与“两个探索”,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1.激趣导入,唤起学生好奇心——竞猜抢答
我们花都当地有个一百多岁的家族,他们来自哪个家族呢?
2.三个挑战
3.两个探索
四、课堂思考:领会灰塑文化背后的匠心精神,探索灰塑在当代的传承途径
(一)领会灰塑文化背后的匠心精神
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欣赏、观察、分析广州民俗博物馆的灰塑造型及色彩特点,识别广州民俗博物馆的灰塑中人物和神兽形象代表的图像特征,感受灰塑造型的趣味特性,学习“灰塑造型”的表现方法,尝试运用线条、色彩创作各种表情的“灰塑家族成员表情包”,能够大胆表达对灰塑造型及色彩的看法,感受灰塑形象的情感传达,课堂中拓展环节播放的视频“匠心筑梦”——灰塑代表性传承人邵成川,让学生观看邵大师制作灰塑的环境,及在灰塑课堂的耐心授课,直观地体验感受承载着手艺人匠心和人民在灰塑艺术中的美好祈愿。
(二)探索灰塑在当代的传承途径
30多年来,灰塑沦为一种古建筑的维修技艺。我们作为新一代学生,想让岭南、甚至岭南以外的地区都了解我们的广州灰塑,又该如何将灰塑推广出去呢?学生在课堂中探索灰塑在当代的传承途径,初探出以下几个途径:
1.研发灰塑衍生品——灰塑转化为现代美术工艺品,变为送礼的手信。
2.墙体装饰——调整灰塑的颜色、图案形式方面稍作改变,应用到现代建筑的墙体装饰。
3.培养灰塑传承人——从幼儿园到各级学校都设立传承室,培养灰塑传承人。从中体验灰塑的存在,了解灰塑的材料、工艺和文化及技能,让学生参与到创作灰塑的过程中来。
4.化身旅游景点——打造成岭南特色符号,让市民游客前来“灰塑园”体验灰塑的魅力。
五、结语
学生在《广州民俗博物馆灰塑趣味造型》课堂实践中欣赏、观察、分析广州民俗博物馆的灰塑造型及色彩特点,借鉴他们熟悉的社交语言“表情包”再现灰塑新形象,更是促进传统的灰塑造型应用到他们的日常当中,加快对灰塑文化热爱的星星之火在这节课后得到燎原速度,从而让灰塑文化在新一代学生生活中走得更远,达到对传统灰塑文化的传承创新。
【本文系2020年度广州市花都区教师教研课题HDJSJY2020020成果】
【参考文献】
[1]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玩转广东非遗,出发![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07
[2]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地图[M].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20-08
[3]黄海颖.“匠心岭南·大师艺语”灰塑非遗艺术展[N].南方日报,2017-04
[4]董晓萍.民俗非遗保护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05
【关键词】灰塑;表情包;探索;匠心精神;传承途径
灰塑凝聚着民间智慧,如何让传统的灰塑文化走近我们新一代的学生当中,本课《广州民俗博物馆灰塑趣味造型》遵从美术课程标准指引,教学实践和探索从以下几点开展:
一、《广州民俗博物馆灰塑趣味造型》课堂实践的背景
艺术家罗丹说“不是生活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花都当地的广州民俗博物馆就在我们身边,蕴藏丰富的灰塑文化资源,便于我们学习,而对灰塑特色文化的探索大多通过雕塑进行传递与展现。本课教学对灰塑文化解读以表情包为对切入点,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开展初中美术灰塑造型的实践和探索,从中实现人文与知识技能的融合。
二、《广州民俗博物馆灰塑趣味造型》课堂实践的意义
《广州民俗博物馆灰塑趣味造型》来自我校美术的校本课程,该课充分利用花都特色灰塑文化的艺术资源,把灰塑文化名片引进校园,开展把广州民俗博物馆当课堂,对其学习探索分为两种方式:课堂上学生在视频中学习,课后学生在家長陪同下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表情包贴近初中学生的年龄语言,他们运用灰塑造型设计的相关系列表情包便于学生了解灰塑艺术文化,感受灰塑艺术家的匠心精神,激发他们对当地灰塑文化的热爱,促进保护特色文化环境,提高人文素养,促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成为具有传承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
三、《广州民俗博物馆灰塑趣味造型》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巧用“一个竞猜”、“三个挑战”与“两个探索”,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1.激趣导入,唤起学生好奇心——竞猜抢答
我们花都当地有个一百多岁的家族,他们来自哪个家族呢?
2.三个挑战
3.两个探索
四、课堂思考:领会灰塑文化背后的匠心精神,探索灰塑在当代的传承途径
(一)领会灰塑文化背后的匠心精神
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欣赏、观察、分析广州民俗博物馆的灰塑造型及色彩特点,识别广州民俗博物馆的灰塑中人物和神兽形象代表的图像特征,感受灰塑造型的趣味特性,学习“灰塑造型”的表现方法,尝试运用线条、色彩创作各种表情的“灰塑家族成员表情包”,能够大胆表达对灰塑造型及色彩的看法,感受灰塑形象的情感传达,课堂中拓展环节播放的视频“匠心筑梦”——灰塑代表性传承人邵成川,让学生观看邵大师制作灰塑的环境,及在灰塑课堂的耐心授课,直观地体验感受承载着手艺人匠心和人民在灰塑艺术中的美好祈愿。
(二)探索灰塑在当代的传承途径
30多年来,灰塑沦为一种古建筑的维修技艺。我们作为新一代学生,想让岭南、甚至岭南以外的地区都了解我们的广州灰塑,又该如何将灰塑推广出去呢?学生在课堂中探索灰塑在当代的传承途径,初探出以下几个途径:
1.研发灰塑衍生品——灰塑转化为现代美术工艺品,变为送礼的手信。
2.墙体装饰——调整灰塑的颜色、图案形式方面稍作改变,应用到现代建筑的墙体装饰。
3.培养灰塑传承人——从幼儿园到各级学校都设立传承室,培养灰塑传承人。从中体验灰塑的存在,了解灰塑的材料、工艺和文化及技能,让学生参与到创作灰塑的过程中来。
4.化身旅游景点——打造成岭南特色符号,让市民游客前来“灰塑园”体验灰塑的魅力。
五、结语
学生在《广州民俗博物馆灰塑趣味造型》课堂实践中欣赏、观察、分析广州民俗博物馆的灰塑造型及色彩特点,借鉴他们熟悉的社交语言“表情包”再现灰塑新形象,更是促进传统的灰塑造型应用到他们的日常当中,加快对灰塑文化热爱的星星之火在这节课后得到燎原速度,从而让灰塑文化在新一代学生生活中走得更远,达到对传统灰塑文化的传承创新。
【本文系2020年度广州市花都区教师教研课题HDJSJY2020020成果】
【参考文献】
[1]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玩转广东非遗,出发![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07
[2]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地图[M].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20-08
[3]黄海颖.“匠心岭南·大师艺语”灰塑非遗艺术展[N].南方日报,2017-04
[4]董晓萍.民俗非遗保护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