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改革下,教育形态回归素质教育,以“三维目标”为培养重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话教学是在新课标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大方面来阐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对话。
关键词:对话;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31-1一、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的内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学生就能积极主动而又轻松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平等地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展开讨论。例如:每当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发表见解时我都要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真会动脑筋!”“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就更好了”“回答不出来可以先坐下再思考一下!”……我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种言者无过,善言有功的民主课堂氛围。
二、关注师生的阅读体验,确定精当的对话话题
1.教师研读中设计对话话题。当教师潜心研读了教材,吃透了教材之后,还要精心设计与学生对话的话题。这些话题要能够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要能够激起学生对话的兴趣。既要求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又要求学生联系实际思考。有了这些好的话题,就等于设置了一个情境,营造了一个氛围,使师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多向的交流。
2.学生交流中把握对话话题。除了教师设计话题以外,我们还能从学生的阅读体验中把握那稍纵即逝的话题。在执教《三袋麦子》一课时,我让学生评价三种小动物。最后轮到小猪了,有学生认为小猪憨厚,有学生说小猪率直……此时,学生在无拘无束地交流着、讨论着,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瞧,来自学生独特感悟的对话话题,洋溢着勃勃生机,使课堂一下子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三、抓住学生的阅读感悟,争创显著的对话效果
1.文本对话,获取信息。文本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依据。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掌控是对话式阅读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所以,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对话文本。
(1)教师与文本深入对话。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他教学之前,总是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敢走进语文的课堂。”这是何等精妙的文本“对话”啊!正是因为语文大师们认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所以他们才能设计出这些出人意料而又精妙绝伦的教学设计。
(2)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让学生专注地倾听文本。学生与文本对话是学生个性与文本最直接、最亲密地接触。学生与文本对话是阅读的基石,因此我十分注重学生与文本对话。预习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上课时,我要求学生三读课文:初读感知课文内容、细读品位遣词造句、深读感悟课文内涵。另外,我还教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策略: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求写写感受;学会质疑,边读边思考;学会读中感悟……只有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读书、与文本充分地“碰撞”后,才谈得上进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才有可能实现对话教学。
2.生生对话,多元解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与文本对话后,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更是因人而异。这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对话,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3.师生对话,深层感悟。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那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精神与对话交往的关系。双方之间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它要求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倾听着学生的声音,关注着学生的内心。师生充分展开交流,讨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对别人的观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敢于和别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传递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4.情感对话,生成发展。新课程强调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被置于同等重要甚至是后两者更为重要的位置上。阅读教学除了关注学生的语言文字、鉴赏水平及思维能力提高外,还必须关注学生情感世界的满足和精神世界的建构。
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学生能进入课文情境之中,放飞心灵,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实现心的交流、情的沟通,那么学生受到了情感熏陶,情感体验将会更丰富。
对话教学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是一种面向生活和生命开放的教学。它作为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个性精神,重新焕发了语文教学的青春活力。
关键词:对话;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31-1一、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的内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学生就能积极主动而又轻松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平等地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展开讨论。例如:每当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发表见解时我都要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真会动脑筋!”“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就更好了”“回答不出来可以先坐下再思考一下!”……我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种言者无过,善言有功的民主课堂氛围。
二、关注师生的阅读体验,确定精当的对话话题
1.教师研读中设计对话话题。当教师潜心研读了教材,吃透了教材之后,还要精心设计与学生对话的话题。这些话题要能够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要能够激起学生对话的兴趣。既要求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又要求学生联系实际思考。有了这些好的话题,就等于设置了一个情境,营造了一个氛围,使师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多向的交流。
2.学生交流中把握对话话题。除了教师设计话题以外,我们还能从学生的阅读体验中把握那稍纵即逝的话题。在执教《三袋麦子》一课时,我让学生评价三种小动物。最后轮到小猪了,有学生认为小猪憨厚,有学生说小猪率直……此时,学生在无拘无束地交流着、讨论着,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瞧,来自学生独特感悟的对话话题,洋溢着勃勃生机,使课堂一下子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三、抓住学生的阅读感悟,争创显著的对话效果
1.文本对话,获取信息。文本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依据。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掌控是对话式阅读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所以,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对话文本。
(1)教师与文本深入对话。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他教学之前,总是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敢走进语文的课堂。”这是何等精妙的文本“对话”啊!正是因为语文大师们认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所以他们才能设计出这些出人意料而又精妙绝伦的教学设计。
(2)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让学生专注地倾听文本。学生与文本对话是学生个性与文本最直接、最亲密地接触。学生与文本对话是阅读的基石,因此我十分注重学生与文本对话。预习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上课时,我要求学生三读课文:初读感知课文内容、细读品位遣词造句、深读感悟课文内涵。另外,我还教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策略: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求写写感受;学会质疑,边读边思考;学会读中感悟……只有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读书、与文本充分地“碰撞”后,才谈得上进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才有可能实现对话教学。
2.生生对话,多元解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与文本对话后,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更是因人而异。这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对话,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3.师生对话,深层感悟。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那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精神与对话交往的关系。双方之间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它要求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倾听着学生的声音,关注着学生的内心。师生充分展开交流,讨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对别人的观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敢于和别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传递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4.情感对话,生成发展。新课程强调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被置于同等重要甚至是后两者更为重要的位置上。阅读教学除了关注学生的语言文字、鉴赏水平及思维能力提高外,还必须关注学生情感世界的满足和精神世界的建构。
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学生能进入课文情境之中,放飞心灵,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实现心的交流、情的沟通,那么学生受到了情感熏陶,情感体验将会更丰富。
对话教学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是一种面向生活和生命开放的教学。它作为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个性精神,重新焕发了语文教学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