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概念,并明确把之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相对突出的位置。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是对实施“中国梦、强国梦”宏伟规划做出的一种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指导,同样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容忽视的正强化作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农村社区建设尤其社区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什么必然性联系呢?或者说,农村社区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究竟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本文结合社区教育工作实践与思考,试对此做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 农村社区教育 兼容性 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与思考
什么是生态文明呢?指人类在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中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党的十八大面向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后者放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的突出位置,这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战术。“农村天地,广阔有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既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机组成,又是其中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重要内容。而农村社区教育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推力。就是说,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简析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相对于生态平衡与和谐社会来说,人既是一种建设性力量,又是一种破坏性力量”。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多是由于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而要融洽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帮助人类及其社会群体的人们提高相应的思想认识,进而把正确认识转化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自觉性行为。《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强调提出:“教育对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态度行为是不可缺少的,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本文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如下理念:努力推动生态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逐步把生态保护变成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而这种理念与社区教育的基本服务功能是完全一致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同样是社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如果农村社区教育能够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促进当地乃至区域化“五位一体”的各类文明建设将发挥生力军作用,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简析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性
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功能等都是相似的,都需要地方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人心关注、积极参与和共同协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相互兼容是完全可能的。
1.充分发挥政府及部门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首先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作用,把之纳入中长期和年度发展规划之中,并引导纳入社区教育计划之中。其次,在政府的有效主导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团体等既是社区培训项目的指导者,又是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推进者,要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带动并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把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乡村”建设、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单位争创、文明社区评创和“星级家庭评选”等活动相结合,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教育的先导作用。随着科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态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对“地球村”的认识程度比较浅显,直接导致生态危机现象不断加重。为了有效遏制并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生态教育活动完成使命。鉴于此,对于人数较多、破坏现象严重的广大农村地区,要坚持以社区教育为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生态教育活动,从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带动的“双带”促进作用。通过多样载体形式,着力开展如下教育活动:生态知识普及教育,生态文明观念推进教育,强化生态环境法制教育,生态文明技能教育,加强各类产业转型培训等。通过培训教育,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常态内容和主体内容。
3.充分发挥健康舆论宣传的引领作用。要让全社会力量重视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和舆论引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我们要坚持以农村社区教育为有效载体和良好支撑,一是高态势、大力度地开展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健康良好且热烈浓厚的舆论环境,逐步让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元素。二是积极举办诸如“人美·家美·乡村美”之类的生态教育周活动,通过发放资料、植树护绿、征文演讲和文艺汇演等活动,大力倡导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意识行为,反对一切不和谐因素。三是认真挖掘和注重培植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不断放大典型示范和辐射促进的教育效应。
4.充分发挥社区民众参与的自治作用。“农民群众是非常朴素的,但是农村却是滋生不文明现象的‘良土’和‘温床’。比如,农村违章建筑、超规模养殖现象极其严重,夏秋两季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垃圾乱扔、水道污染及河道淤积成为天然垃圾场等现象随处可见,乱砍滥伐、损害绿化、土壤结构破坏等现象时有发生,各类封建迷信等活动难以根绝……所有这些,仅靠一般性政府号召和宣传教育是远远不够且事倍功半的,必须以社区为组织,以教育为手段,以推进为动力,把社区民众组织起来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治行列,如社区养殖业协会、绿色社区专业合作社、环境保护巡防队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格管理,并逐步成为常态化之举。
综上所述,从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说,农村社区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基本相同的,也是相互兼容、携手共进的。我们只要高度重视、认真以待、全力施为,定会从中赢得“1 1>2”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农村社区教育 兼容性 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与思考
什么是生态文明呢?指人类在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中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党的十八大面向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后者放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的突出位置,这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战术。“农村天地,广阔有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既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机组成,又是其中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重要内容。而农村社区教育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推力。就是说,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简析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相对于生态平衡与和谐社会来说,人既是一种建设性力量,又是一种破坏性力量”。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多是由于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而要融洽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帮助人类及其社会群体的人们提高相应的思想认识,进而把正确认识转化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自觉性行为。《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强调提出:“教育对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态度行为是不可缺少的,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本文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如下理念:努力推动生态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逐步把生态保护变成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而这种理念与社区教育的基本服务功能是完全一致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同样是社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如果农村社区教育能够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促进当地乃至区域化“五位一体”的各类文明建设将发挥生力军作用,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简析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性
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功能等都是相似的,都需要地方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人心关注、积极参与和共同协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相互兼容是完全可能的。
1.充分发挥政府及部门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首先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作用,把之纳入中长期和年度发展规划之中,并引导纳入社区教育计划之中。其次,在政府的有效主导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团体等既是社区培训项目的指导者,又是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推进者,要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带动并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把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乡村”建设、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单位争创、文明社区评创和“星级家庭评选”等活动相结合,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教育的先导作用。随着科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态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对“地球村”的认识程度比较浅显,直接导致生态危机现象不断加重。为了有效遏制并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生态教育活动完成使命。鉴于此,对于人数较多、破坏现象严重的广大农村地区,要坚持以社区教育为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生态教育活动,从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带动的“双带”促进作用。通过多样载体形式,着力开展如下教育活动:生态知识普及教育,生态文明观念推进教育,强化生态环境法制教育,生态文明技能教育,加强各类产业转型培训等。通过培训教育,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常态内容和主体内容。
3.充分发挥健康舆论宣传的引领作用。要让全社会力量重视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和舆论引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我们要坚持以农村社区教育为有效载体和良好支撑,一是高态势、大力度地开展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健康良好且热烈浓厚的舆论环境,逐步让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元素。二是积极举办诸如“人美·家美·乡村美”之类的生态教育周活动,通过发放资料、植树护绿、征文演讲和文艺汇演等活动,大力倡导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意识行为,反对一切不和谐因素。三是认真挖掘和注重培植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不断放大典型示范和辐射促进的教育效应。
4.充分发挥社区民众参与的自治作用。“农民群众是非常朴素的,但是农村却是滋生不文明现象的‘良土’和‘温床’。比如,农村违章建筑、超规模养殖现象极其严重,夏秋两季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垃圾乱扔、水道污染及河道淤积成为天然垃圾场等现象随处可见,乱砍滥伐、损害绿化、土壤结构破坏等现象时有发生,各类封建迷信等活动难以根绝……所有这些,仅靠一般性政府号召和宣传教育是远远不够且事倍功半的,必须以社区为组织,以教育为手段,以推进为动力,把社区民众组织起来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治行列,如社区养殖业协会、绿色社区专业合作社、环境保护巡防队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格管理,并逐步成为常态化之举。
综上所述,从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说,农村社区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基本相同的,也是相互兼容、携手共进的。我们只要高度重视、认真以待、全力施为,定会从中赢得“1 1>2”的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