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MOOC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在校学生及社会工作者利用MOOC学习热情达到空前高度。但由于MOOC属于新兴事物,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没有可以相关经验可以借鉴、相关标准予以约束,造成MOOC后续发展缓慢,无法有突破性发展。本文着重讨论MOOC进一步发展需考虑的因素,以期达到MOOC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MOOC 可持续发展 结课率 个性化学习
1.引言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早在1960年代,关于开放式教学的理论就已提出[1]。1961年4月22日富勒针对教育科技的工业化规模发表了一个演讲。1962年,美国发明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向史丹福研究中心提出了一个研究“扩大人类智力之概念纲领”,并在其中强调使用电脑辅助学习的可能性[2]。而2007年8月是MOOC真正的开始,大卫·怀利在犹他州州立大学教授早期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是一个开放给全球有兴趣学习的人参与的研究生课程[3]。2011年秋天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有超过160000人透过赛巴斯汀·索恩新成立的知识实验室参与索恩和彼得·诺威格所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4]。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为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5]。根据艾瑞咨询报告,2013年在线教育用户为6720万人,同比增长13.8%,未来几年,在线教育用户将保持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预计达到1.2亿人[6]-[8]。本文着重讨论MOOC进一步发展需考虑的因素,以期达到MOOC持续发展的目的。
2.发展MOOC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因素
(1)吸引更多的学生
发展MOOC的最基本途径是增加学习者数量。增加学生数量,才是MOOC的有源之水。在此基础上,教学方式、学分认证等方面才能切实落实。
(2)可持续发展
MOOC虽始于上个世纪,本世纪逐渐在社会、高校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想实现高速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借鉴国外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才能支撑和维持其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大学内部推进MOOC化进程,应该建立有效机制,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积极贡献MOOC资源发挥主动性;我国复旦大学主张学校推进MOOC的重心在于促进教学改革创新,而不是大学不擅长的市场或平台。基于此,高校应该与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
(3)增加课程、教师数量
2012年MOOC井喷式发展,中国大部分大学自2013年初开始加入MOOC建设实践中。目前国内8所加盟高校一共在国外MOOC平台上开设有50多门课程,涉及计算机、社会、历史、医学、文学、民俗、艺术、经济、法学、建筑、电子电路、传播、地理、数理化和烹饪等多个专业门类。从学科大类看,文科和理科课程居多,工科课程较少。我国MOOC在世界上扩大影响力,增加课程种类,优秀教师数量必不可少。
(4)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结课率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及结课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将有利于MOOC彰显自身特色,吸引学生持续学习,提高课程结课率。MOOC的特点是碎片化视频资源、测试资源及其学习序列,有利于学生用自身零散时间学习。对于学习MOOC的学生分为在校学生、社会人士两类。对于在校学生而言,课程结课率可以用学分加以控制。而对于社会人士则完全没有这个束缚,只有增加MOOC相关课程的附加值、额外服务以有效提高结课率,但此项需要高校、教师花费大量精力,为学习者提供辅导服务。
(5)用人单位的认可
学习MOOC相关课程结束后,现今情况可以为学习者颁发课程证书或者身份认证的课程证书,但这些证书在社会各领域能否获得认可则是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MOOC学习质量,达到与传统大学课堂讲授式课程完全相同的成果,消除高校的顾虑;二是社会用人单位认可。虽然很多学习者参加MOOC学习了某个专业几门核心课程,但是现在用人单位更看重文凭和学位,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结语
MOOC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势,以其独有的特征改变了全球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目的和背景决定学习课程、时间和方式。因此,本文对MOOC进一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一步研究MOOC特征及个性化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现代教育技术,2013.11.
[2]杨玉芹.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建构.中国电化教育,2014.6.
[3]马汉达.基MOOC的计算机硬件课程实验教学研究.计算机教育,2015.7.
[4]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远程教育,2012.3.
[5]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
[6]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远程教育,2013.4.
[7]宋德清.MOOC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路径探索——基于开放大学建设的视角.远程教育,2013.6.
[8]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
关键词: MOOC 可持续发展 结课率 个性化学习
1.引言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早在1960年代,关于开放式教学的理论就已提出[1]。1961年4月22日富勒针对教育科技的工业化规模发表了一个演讲。1962年,美国发明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向史丹福研究中心提出了一个研究“扩大人类智力之概念纲领”,并在其中强调使用电脑辅助学习的可能性[2]。而2007年8月是MOOC真正的开始,大卫·怀利在犹他州州立大学教授早期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是一个开放给全球有兴趣学习的人参与的研究生课程[3]。2011年秋天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有超过160000人透过赛巴斯汀·索恩新成立的知识实验室参与索恩和彼得·诺威格所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4]。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为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5]。根据艾瑞咨询报告,2013年在线教育用户为6720万人,同比增长13.8%,未来几年,在线教育用户将保持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预计达到1.2亿人[6]-[8]。本文着重讨论MOOC进一步发展需考虑的因素,以期达到MOOC持续发展的目的。
2.发展MOOC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因素
(1)吸引更多的学生
发展MOOC的最基本途径是增加学习者数量。增加学生数量,才是MOOC的有源之水。在此基础上,教学方式、学分认证等方面才能切实落实。
(2)可持续发展
MOOC虽始于上个世纪,本世纪逐渐在社会、高校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想实现高速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借鉴国外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才能支撑和维持其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大学内部推进MOOC化进程,应该建立有效机制,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积极贡献MOOC资源发挥主动性;我国复旦大学主张学校推进MOOC的重心在于促进教学改革创新,而不是大学不擅长的市场或平台。基于此,高校应该与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
(3)增加课程、教师数量
2012年MOOC井喷式发展,中国大部分大学自2013年初开始加入MOOC建设实践中。目前国内8所加盟高校一共在国外MOOC平台上开设有50多门课程,涉及计算机、社会、历史、医学、文学、民俗、艺术、经济、法学、建筑、电子电路、传播、地理、数理化和烹饪等多个专业门类。从学科大类看,文科和理科课程居多,工科课程较少。我国MOOC在世界上扩大影响力,增加课程种类,优秀教师数量必不可少。
(4)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结课率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及结课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将有利于MOOC彰显自身特色,吸引学生持续学习,提高课程结课率。MOOC的特点是碎片化视频资源、测试资源及其学习序列,有利于学生用自身零散时间学习。对于学习MOOC的学生分为在校学生、社会人士两类。对于在校学生而言,课程结课率可以用学分加以控制。而对于社会人士则完全没有这个束缚,只有增加MOOC相关课程的附加值、额外服务以有效提高结课率,但此项需要高校、教师花费大量精力,为学习者提供辅导服务。
(5)用人单位的认可
学习MOOC相关课程结束后,现今情况可以为学习者颁发课程证书或者身份认证的课程证书,但这些证书在社会各领域能否获得认可则是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MOOC学习质量,达到与传统大学课堂讲授式课程完全相同的成果,消除高校的顾虑;二是社会用人单位认可。虽然很多学习者参加MOOC学习了某个专业几门核心课程,但是现在用人单位更看重文凭和学位,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结语
MOOC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势,以其独有的特征改变了全球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目的和背景决定学习课程、时间和方式。因此,本文对MOOC进一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一步研究MOOC特征及个性化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现代教育技术,2013.11.
[2]杨玉芹.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建构.中国电化教育,2014.6.
[3]马汉达.基MOOC的计算机硬件课程实验教学研究.计算机教育,2015.7.
[4]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远程教育,2012.3.
[5]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
[6]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远程教育,2013.4.
[7]宋德清.MOOC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路径探索——基于开放大学建设的视角.远程教育,2013.6.
[8]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