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中小学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健康教育相关政策渐趋完善,教学大纲渐趋精细,但健康教育未引起学校足够重视,健康教育政策未能有效贯彻。
健康教育相关政策法规渐趋完善,但受多种综合因素影响,学校过分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健康教育,重视健康教育仅停留于口头上,健康教育难于贯彻落实。
(二)健康教育具体目标渐趋清晰,课时安排趋向灵活,健康教育却渐失独立性,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不足。
健康的体魄是每个人发展的前提,健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国家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相关政策,《纲要》规定:“学校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班会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教学课时安排可有一定灵活性。”设计初衷是好的,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灵活处理,但正是因为没有给予健康教育课程独立的课时安排,让健康教育逐渐失却独立性。部分学校认为体育课等同于健康教育课,加上受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健康教育课的课时难以保证,学校健康教育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面临不能长期持续开展的危机。
(三)教师定岗定编设置渐趋规范,任职教师渐趋专业化,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比例偏低,学校健康教育质量难于保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定岗定编设置渐趋规范,任职教师渐趋专业化。但由于各种原因,健康教育专任教师比例偏低,基本由体育课老师、生物老师、校医或班主任兼任健康教育课。非专业师资对某些健康知识,尤其是常见病、传染病防治知识知之甚少,教学过程力不从心,而校医虽具备专业知识,但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加上学校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大部分任课教师未经系统培训,使得健康教育课教师素质偏低,加上缺乏考核机制,健康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四)《纲要》关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渐趋贴近学生认知能力,但健康教育缺乏合适的配套教材,学校健康教育目标难于落实。
二、中小学健康教育未来发展对策
(一)树立健康第一教育观,构建良好的健康教育政策环境。
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有效贯彻落实健康教育,首先要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考核内容,从根本上提高政府、学校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克服应试教育功利化思想,实施“减负、增质、提效”工程,制定激励机制,为健康教育提供实施空间。
(二)保障健康教育基本条件,构建良好的健康教育实施环境。
开课率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前提。课堂教育是青少年接受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没有课时保证,健康教育成了一句空话。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课时设置上明确每学期6-7课时,并组织每学期督导评价,确保课时落实;教材建设是落实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健康教育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知识面广的综合学科,教育、卫生部门应联合编制操作性强的配套教材,确保教材落实;经费投入是推进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撑,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阵地,提高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全面构建良好的健康教育实施环境。
(三)开展师资培训,提高健康教育队伍专业技能。
基于目前现状,在短时间内未能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在职人员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解决目前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缺乏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在健康教育专任教师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体育教师、保健教师和校医等人员为主,通过系统培训、教研活动、协同教学、专家引领等方式提高教师开展健康教育的专业技能。
(四)拓展健康教育渠道,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学校健康教育除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外,还要充分挖掘课堂以外的教学资源,如与医疗机构共建健康课堂,聘请专科医务人员走进校园,宣传防病知识,指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新生军训的契机,以素质教育基地为阵地,普及急救技能,培养学生自救他救的能力;开发模拟教学场所,比如设立交通规则模拟场,教育小学生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组织参观地震馆、消防基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震、火灾等灾难发生时的情景,学会如何逃生与求助;结合主题教育强化健康意识,比如在每年的无烟日、爱眼日、爱牙日、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教育中逐渐提高认识。
学校健康教育不应该只是生理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其内涵在于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它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升民族素质的重要环节。
责任编辑 龙建刚
(一)健康教育相关政策渐趋完善,教学大纲渐趋精细,但健康教育未引起学校足够重视,健康教育政策未能有效贯彻。
健康教育相关政策法规渐趋完善,但受多种综合因素影响,学校过分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健康教育,重视健康教育仅停留于口头上,健康教育难于贯彻落实。
(二)健康教育具体目标渐趋清晰,课时安排趋向灵活,健康教育却渐失独立性,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不足。
健康的体魄是每个人发展的前提,健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国家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相关政策,《纲要》规定:“学校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班会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教学课时安排可有一定灵活性。”设计初衷是好的,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灵活处理,但正是因为没有给予健康教育课程独立的课时安排,让健康教育逐渐失却独立性。部分学校认为体育课等同于健康教育课,加上受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健康教育课的课时难以保证,学校健康教育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面临不能长期持续开展的危机。
(三)教师定岗定编设置渐趋规范,任职教师渐趋专业化,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比例偏低,学校健康教育质量难于保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定岗定编设置渐趋规范,任职教师渐趋专业化。但由于各种原因,健康教育专任教师比例偏低,基本由体育课老师、生物老师、校医或班主任兼任健康教育课。非专业师资对某些健康知识,尤其是常见病、传染病防治知识知之甚少,教学过程力不从心,而校医虽具备专业知识,但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加上学校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大部分任课教师未经系统培训,使得健康教育课教师素质偏低,加上缺乏考核机制,健康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四)《纲要》关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渐趋贴近学生认知能力,但健康教育缺乏合适的配套教材,学校健康教育目标难于落实。
二、中小学健康教育未来发展对策
(一)树立健康第一教育观,构建良好的健康教育政策环境。
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有效贯彻落实健康教育,首先要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考核内容,从根本上提高政府、学校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克服应试教育功利化思想,实施“减负、增质、提效”工程,制定激励机制,为健康教育提供实施空间。
(二)保障健康教育基本条件,构建良好的健康教育实施环境。
开课率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前提。课堂教育是青少年接受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没有课时保证,健康教育成了一句空话。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课时设置上明确每学期6-7课时,并组织每学期督导评价,确保课时落实;教材建设是落实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健康教育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知识面广的综合学科,教育、卫生部门应联合编制操作性强的配套教材,确保教材落实;经费投入是推进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撑,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阵地,提高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全面构建良好的健康教育实施环境。
(三)开展师资培训,提高健康教育队伍专业技能。
基于目前现状,在短时间内未能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在职人员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解决目前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缺乏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在健康教育专任教师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体育教师、保健教师和校医等人员为主,通过系统培训、教研活动、协同教学、专家引领等方式提高教师开展健康教育的专业技能。
(四)拓展健康教育渠道,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学校健康教育除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外,还要充分挖掘课堂以外的教学资源,如与医疗机构共建健康课堂,聘请专科医务人员走进校园,宣传防病知识,指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新生军训的契机,以素质教育基地为阵地,普及急救技能,培养学生自救他救的能力;开发模拟教学场所,比如设立交通规则模拟场,教育小学生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组织参观地震馆、消防基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震、火灾等灾难发生时的情景,学会如何逃生与求助;结合主题教育强化健康意识,比如在每年的无烟日、爱眼日、爱牙日、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教育中逐渐提高认识。
学校健康教育不应该只是生理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其内涵在于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它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升民族素质的重要环节。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