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入冬很早,人们还没准备好入冬的棉衣,便下起了大雪。他站在山脚下,远处群山环绕,暮霭沉沉。若不是到了非走不可的地步,他断不会在这时离家跋涉。
天边红日只剩一半了,斜挂在山头,染红一方天空,他眉头紧皱,嘴唇轻抿。眼前场景不正像他刚在官场经历的风雪吗?他原只是尽本分,却不知哪句话、哪件事得罪了权贵。明亮高大的朝堂上,面对奸人诬陷,他想过据理力争,可当他的目光扫到金殿上的君主时,心下了然,一切已尘埃落定。罢了,眼下方圆十里白雪皑皑,不知何时才能寻到人家借宿,向前赶路才要紧。哪知越往前走,便越是崎岖难行,后来,竟寸步难行了。他坐在一块岩石上歇息,望着眼前的群山。
那是怎样的美景?人常道淡墨山水中的白描,大抵便是如此。大张的宣纸,恰是被雪花覆盖的山峰,只依稀有一两块青石墨角露出。而人走在山中,又将山中的景致无限延伸。若不是今日此般境况,与友人相约在山中煮酒论诗该是何等乐事?
良久,他起身再次走进风雪交加的山林中。此时,远处一间小屋赫然映入眼帘。他迈步上前,轻叩柴门,清脆的撞击声在山里久久回荡。等了许久,无人应答。他轻叹一声,推门向屋中询问,只一眼便将屋中摆设尽收眼底,陈设简单却一应俱全。他猜测,主人或许临时有事出去了。虽是贫寒,但主人该是个雅致之人,且不说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细细罗列,单只看墙上那幅山水,虽用笔不多,却极有意境,角落里的几笔看似随意,却极为传神,实乃点睛之处。
桌上墨迹已干的书法也是上乘之作,他心中起了涟漪,若是在这样的风雪夜里,得遇人生一知己,何尝不是乐事?他拿起桌上小楷本想慢慢欣赏,看到最后脸上的笑容却慢慢凝结。
这主人竟是自己深交多年的挚友啊!他心中欣喜,眉间却又添一丝愁绪。
老友原淡泊名利,在山林中隐居多年,而如今,书画中隐约可见为国效力的雄心。而自己刚从朝堂被排挤出来,连夜离开,慌乱中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没有。他心中除了对官场的愤懑,更有对老友的担心,若真入世,切莫落得同自己一般。
夜已深,桌上油灯也要燃尽,他却没有半点困意。年少时,多少个夜晚,他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明理。再后来,考取功名谋得一官半职,常常彻夜看公文,为国事烦忧。而如今,在这寂静的夜里,他终于偷得浮生半日闲,回味半生峥嵘,却越想越觉烦乱,理不出半点头绪。
门外似有动静,不远处吠声响起,像在寂静的夜中划开一道口子,他心中一惊,随即缓缓推开房门。只见来人踏月而来,身披蓑笠,还未到门前,先将积雪抖落。眼前场景似乎有些熟悉,他抖抖嘴唇,不敢相信地唤他。来人缓缓抬头,看到他后,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欣喜,将他拥入屋内。
烛光在脸上跳跃,他心中有一股暖流流过,连日来的困顿苦楚,全都在老友的热情中随风而散。久别重逢的两人,分外高兴,长夜漫漫,促膝而谈,直到烛泪干枯,天光破晓,两人意兴犹未尽。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老友久居山林,却明慧通彻,三言两语便助他化解了眼前迷局,使他豁然顿悟。
太阳升起时,他正和老友告别,临行前,偶然看到昨夜被风雪吹折的树枝,突然便来了兴致,随即一挥而就,一首工整的诗出现在地上:“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两人随即相视而笑。
编辑/夕颜
天边红日只剩一半了,斜挂在山头,染红一方天空,他眉头紧皱,嘴唇轻抿。眼前场景不正像他刚在官场经历的风雪吗?他原只是尽本分,却不知哪句话、哪件事得罪了权贵。明亮高大的朝堂上,面对奸人诬陷,他想过据理力争,可当他的目光扫到金殿上的君主时,心下了然,一切已尘埃落定。罢了,眼下方圆十里白雪皑皑,不知何时才能寻到人家借宿,向前赶路才要紧。哪知越往前走,便越是崎岖难行,后来,竟寸步难行了。他坐在一块岩石上歇息,望着眼前的群山。
那是怎样的美景?人常道淡墨山水中的白描,大抵便是如此。大张的宣纸,恰是被雪花覆盖的山峰,只依稀有一两块青石墨角露出。而人走在山中,又将山中的景致无限延伸。若不是今日此般境况,与友人相约在山中煮酒论诗该是何等乐事?
良久,他起身再次走进风雪交加的山林中。此时,远处一间小屋赫然映入眼帘。他迈步上前,轻叩柴门,清脆的撞击声在山里久久回荡。等了许久,无人应答。他轻叹一声,推门向屋中询问,只一眼便将屋中摆设尽收眼底,陈设简单却一应俱全。他猜测,主人或许临时有事出去了。虽是贫寒,但主人该是个雅致之人,且不说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细细罗列,单只看墙上那幅山水,虽用笔不多,却极有意境,角落里的几笔看似随意,却极为传神,实乃点睛之处。
桌上墨迹已干的书法也是上乘之作,他心中起了涟漪,若是在这样的风雪夜里,得遇人生一知己,何尝不是乐事?他拿起桌上小楷本想慢慢欣赏,看到最后脸上的笑容却慢慢凝结。
这主人竟是自己深交多年的挚友啊!他心中欣喜,眉间却又添一丝愁绪。
老友原淡泊名利,在山林中隐居多年,而如今,书画中隐约可见为国效力的雄心。而自己刚从朝堂被排挤出来,连夜离开,慌乱中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没有。他心中除了对官场的愤懑,更有对老友的担心,若真入世,切莫落得同自己一般。
夜已深,桌上油灯也要燃尽,他却没有半点困意。年少时,多少个夜晚,他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明理。再后来,考取功名谋得一官半职,常常彻夜看公文,为国事烦忧。而如今,在这寂静的夜里,他终于偷得浮生半日闲,回味半生峥嵘,却越想越觉烦乱,理不出半点头绪。
门外似有动静,不远处吠声响起,像在寂静的夜中划开一道口子,他心中一惊,随即缓缓推开房门。只见来人踏月而来,身披蓑笠,还未到门前,先将积雪抖落。眼前场景似乎有些熟悉,他抖抖嘴唇,不敢相信地唤他。来人缓缓抬头,看到他后,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欣喜,将他拥入屋内。
烛光在脸上跳跃,他心中有一股暖流流过,连日来的困顿苦楚,全都在老友的热情中随风而散。久别重逢的两人,分外高兴,长夜漫漫,促膝而谈,直到烛泪干枯,天光破晓,两人意兴犹未尽。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老友久居山林,却明慧通彻,三言两语便助他化解了眼前迷局,使他豁然顿悟。
太阳升起时,他正和老友告别,临行前,偶然看到昨夜被风雪吹折的树枝,突然便来了兴致,随即一挥而就,一首工整的诗出现在地上:“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两人随即相视而笑。
编辑/夕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