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竞技俱乐部发展模式
国内正式提出电子竞技俱乐部概念的应该是2004年的CEG,对于中国的电子竞技俱乐部来说,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这家俱乐部能够给投资人带来什么样的回报?资本是会自己算投入产出比的,很多投资基金的负责人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并不是没有钱,而是你没有足够理由说服我给你钱”。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电子竞技俱乐部,由于商业模式的缺失,使得很多VC想投而不敢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绝大多数电子竞技俱乐部,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难以复制的2W
当然,提中国的电子竞技俱乐部,我们不能不提到“2W”,北有wNv,南有WE。这两家俱乐部在中国电子竞技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也具有比较成型的商业模式。
wNv从2003年末建立至今,难能可贵的保持了稳定。这与其背后投资者的决心是分不开的。但是在2003到2005年间的wNv,虽然在成绩上保持了很高的水平,但是一直没有让人看到盈利模式的存在。外界对wNv一直有“烧钱”的说法。直到最近wNv与国内某强力企业进行了资本上的合作,并展开了一系列的围绕“wNv”品牌的商业产品开发活动,比如与Kappa合作进行的wNv品牌服装销售,以及将来有可能推出的IT产品等等。
很显然,wNv的模式与传统体育中品牌销售最为类似,基于wNv在中国电子竞技业中的特殊地位(wNv是中国cs历史上夺取世界冠军次数最多的队伍),以及相对高素质的明星队伍,再加之其拥有数目可观的玩家群体,wNv走品牌销售这种模式显然很适合。
但是,走品牌销售模式最大的困难在于维系品牌自身价值的难度。成绩好并不能一俊遮百丑,成为明星的代价就是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不能有负面新闻影响形象,需要学会微笑,需要面对镜头的时候表现得象一个明星。媒体都会喜欢会做show的选手,也乐意帮助这样的选手提供正面的报道,这对于品牌的维系,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说wNv在一个“点”——成绩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的话,那么在”面“一一品牌的宽度上还有足够长的路要走。
相比wNv的行事高调,做事轰烈来说,wE就低调得多了。2005年,在中国曾经的War3巨舰Yoliny解散之后,以IGE作为资方的wE几乎收编了Yoliny的全部人马,其中包括了Sky,Sohu这样举足轻重的选手。同时WE也从韩国引进了一批知名的选手。不过在很长时间之内,对于玩家来说,WE只是一个队伍的名称而已,与过去的Yoliny并没有什么不同。IGE这个名字,也是到了2005年4月,WE成立近一年之后才出现在WE队员的比赛ID中的。更何况到目前为止,相信有很多玩家都不知道IGE到底是什么。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就是除了Replays. net这样与WE有渊源的媒体,很少有媒体在提到Sky的时候冠以WE的前缀,至于提到IGE的,那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对于拥有中国魔兽项目大半壁江山的WE来说,其品牌价值其实并不逊色于wNv,更何况中国魔兽玩家群体更加广大。而且相比wNv. WE更是与中国魔兽界最为强势的网媒Replays. net一起同为IGE旗下的公司。有明星,有成绩,还有如此好的媒体出口,WE的影响力,不该仅仅如此。
当然,以魔兽为主的WE和以CS为主的wNv不同,魔兽是一个个人项目,对于玩家们来说,李晓峰是叫做WE.sky还是WE. IGE.sky还是就叫做sky并没有什么影响。他们只在乎李晓峰本身。而一旦wNv的选手离开了wNv,那么他们很快就会失去玩家的关注。这一点,可能是WE最大的隐忧所在。笔者并不知道WE的选手与WE的合同如何,选手的肖像权使用,似乎从来都是这类合同中一个讨论的焦点。
不过不管是wNv也好,还是WE也好,有了模式并不意味着就有了利润。wNv目前的周边产品销售情况并不十分乐观。wNv和WE这种高成本的长线投资项目,对于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的俱乐部来说,都是难以复制的一种模式,从而缺乏普遍性的借鉴意义。
宣传型俱乐部
在中国电子竞技产业里面,2W毕竟只是个案。在中国有相当多的电子竞技俱乐部都依托在传统行业中的大型企业之下。这些俱乐部生存并不成问题,但是由于资方对于俱乐部的定位往往只是一个对本身企业形象的宣传渠道,所以这些俱乐部除了在比赛成绩之外,很少有条件能够尝试其他的商业发展模式。
这方面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广东的star.ex俱乐部。star.ex是属于广东星空网盟旗下的战队,星空网盟是一家以经营网吧连锁业为主的大型公司,资本相当的雄厚。对于星空网盟来说,拥有一支实力在全国前三的队伍对于其所经营的网吧业来说,是有着不错的宣传作用的。而且对于星空网盟这样的企业来说,投资star.ex这样一支队伍的费用并不算什么,也许在年度财报中,star.ex的费用是会归到市场宣传支出这一项去的。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四川Godtel俱乐部,Godtel俱乐部是依托四川高新技术企业国腾集团的。国腾是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之一,财力也是非常的雄厚。对于旗下的Godtel俱乐部,国腾集团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宣传效果目前来说还并不明朗,但是对于Godtel运营所需要的费用,对国腾集团来说同样是九牛一毛的事情。
当然,对于中国大多数俱乐部来说,能够有star.ex或者是Godtel这样的赞助背景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私人投资型俱乐部
可能现在已经不太有人记得为中国CS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Swan5战队了。在2004年的CPL西班牙站上,这支夺得了冠军的女子队伍是由队长邹璇的父亲出资赞助的。这支队伍在夺冠之后旋即解散,直到2OO6年ESWC中国区才再次出现。其实这才是中国大多数俱乐部的生存常态。或许这样的结构,叫做电子竞技战队会更加合适一些。
在中国电子竞技俱乐部中,比较知名的私人投资型俱乐部当属已经解散的9ez和现在势头很猛的Hacker。在9ez成立之初,曾经对其老板钟先生有过一个采访,在采访中身为公务员的钟先生表示,自己以个人身份投资电子竞技乃是为了给中国电子竞技做点事情。这件事情在坚持一年之后就悄无声息的结束了,剩下的只是面对着一夜之间人去楼空景象的队员们。一时间,关于9ez老板投资目的的种种猜测便不胫而走。
Hacker俱乐部投资方是兰州一名事业有成的民营企业家。Hacker俱乐部旗下有3支CS男子分队,1支cs女子分队,2名War3队员,1名SC队员,此外还有一支韩国CS分队Project。但是据了解,如此大的一个俱乐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造血的功能,所有的营运成本都需要从外部注资。虽然Intel也是Hacker的赞助商之一,但是赞助力度上似乎与wNv有一定的差距。同时,Hacker老板投资电子竞技的目的也不甚明晰,行事高调的Hacker俱乐部老板在媒体面前异常之低调。
可以说,占据了中国电子竞技俱乐部相当数量的私人投资型俱乐部型在商业模式上乏善可陈,这其中大多数的俱乐部都不具有自我生存的能力,一旦赖以生存的私人投资出现了问题,这些俱乐部就不得不面对无处可去的窘境。而私人投资,正有着不稳定性和随意性的特征。
公关型俱乐部
这种类型的俱乐部目前为止只有一家,就是北京的Ehome俱乐部。Ehome为电子竞技赛事提供场地、由于Ehome所有的场地地处中关村黄金地带,适合于中型电子竞技的赛事。同时Ehome也可以用其队员为厂商做show。2006年初颇为轰动的Ehome女子队全国选秀活动的标准之一就是”形象好,气质佳”。能文能武的女子队员给厂商做活动,也是颇能吸引眼球的。
当然,Ehome的模式也是很难复制的。首先对于俱乐部的公关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同时也要具有那么一块风水宝地,另外还得有懂得电子竞技作用规则的人操作。当然这些条件分开都不难满足,但是要同时满足就很困难了。
中国的电子竞技俱乐部,可以说隐忧多多,困境重重。清晰且可行的商业模式对于这些俱乐部来说至关重要。其实对于中国大多数俱乐部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并不是商业模式为何的问题。而是如何生存的问题。但是同时。如果这些俱乐部真的能够向投资者提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商业模式,那么实际上也就解决了生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