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触深邃、情节巧妙、人物刻画幽微,充满了维多利亚时代特有的压抑情绪和蠢蠢欲动的禁忌氛围。”这是媒体对萨拉·沃特斯(Salah Waters)作品的普遍评价。萨拉·沃特斯(Sarah Waters)是英国现代备受瞩目的作家,被评为“20位当代最好的英语作家”之一。1966年,萨拉生于英国的威尔士,母亲是家庭主妇,父亲是位极富创造力的工程师,也常鼓励萨拉发明创造。萨拉也常写些诗歌、故事,当时浑然不知日后会成为作家。后来,她笑称当年的涂鸦只是“模仿他人的哥特式小文章”。萨拉学业优异,是全家第一个大学生,她很享受学习的过程。青春期的萨拉成为女权主义者,也不乏男生追求者,但进了大学后,她发现自己的初恋对象是女性。这个性取向对沃特斯的学业和创作有决定性的影响。沃特斯是学者型作家,大学期间她的专业是英国文学。大学毕业后的萨拉·沃特斯曾在书店和图书馆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又重返大学获得了英国文学博士学位,她的研究领域是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历史小说。当萨拉在撰写博士论文时,对19世纪的伦敦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着写小说。出版于2002年的《荆棘之城》是她的第三部作品,读者反响强烈,在同年同时入围英国文学大奖“布克”奖和“柑橘”奖,并获得“CWA历史犯罪小说匕首奖”,还被《娱乐周刊》评为年度十大好书。这部小说于2005年被BBC改编为名为《指匠情挑》的电影,颇获好评。由于沃特斯对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情有独钟,她在伦敦郊区购买了一栋具有维多利亚风情的房子,从而创作出更多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作品。
《荆棘之城》的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时间是1862年前后。该小说描述了成长经历完全不同但又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两个女孩的同性恋的故事。一个是伦敦街头女孩,成长于窃贼地痞之间;一个是贵族小姐,却成长于疯人院,被禁锢在旧式的阴暗城堡。两个孤女地位悬殊,却演绎出一段缠绵悱恻的旷世恋情。故事离奇,悬念迭出,既有骗中骗,也有套中套,在牵肠百结中将人物的内心展露无遗。她们都以为对方进入了自己设计的陷阱,事实却是她们一起进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而不知情。
《荆棘之城》共分三部。在第一部命运之钥中,叙述者是苏珊。苏珊被萨克比太太收养,在肮脏、混乱的贼窝里长大。故事的另一个女孩莫德生活在疯人院,舅舅利莱将其收养后带到布莱尔庄园,并使其成为他的秘书。利莱意欲将莫德一生囚禁在布莱尔庄园,布莱尔庄园成为莫德的牢笼和监狱。恰逢此时,骗子理查德骗取了利莱的信任,并教莫德绘画。为了行骗成功,理查德雇用苏珊以女佣身份接近莫德并获取信任,他意图和莫德私奔结婚以此谋夺她的财产,之后再将她送入疯人院。苏珊来到庄园,她每晚都陪做噩梦的莫德睡觉,二人相处十分融洽。在苏珊的眼里,莫德是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需要她的保护。理查德见时机成熟向莫德求婚,并提出私奔。经过一番艰难挣扎,苏珊劝莫德嫁给理查德。在私奔前一夜,两情相许的莫德与苏珊接吻,二人发生了关系。
在小说的第二部爱恨情转中,叙述者是莫德,使小说情节急转直下,峰回路转、猝不及防。莫德讲述她心酸的童年往事,没有得到父母双亲的疼爱。被舅舅收养后,舅舅只是把她视为一个工具,并没有给她半点关爱。她并不是苏珊眼中的不知世事的大家闺秀,生活的艰难练就了她一双世故的眼睛,一颗无情的心。她从一开始就知道理查德是骗子,是为了她丰厚的嫁妆而来的。她也知道苏珊是理查德的帮凶,“你以为我不知道什么是危险?你以为看着你的脸,我还会不明白什么是凶险?这虚情假意的脸蛋,这惯于说谎的嘴唇,还有你的眼睛,奸诈的褐色的眼睛。”可在和苏珊相处的日子,她又情不自禁地被苏珊吸引,“我曾以为自己是行尸走肉,现在,她触发了我的生命、我的热切,她使我肉身回归,她开启了我。”莫德一面和苏珊肌肤相亲、卿卿我我,一面却和理查德设计将苏珊送进疯人院。莫德和理查德私奔结婚。婚后,理查德给苏珊一种错觉,他百般虐待莫德,使莫德不思茶饭、日益憔悴。同时,莫德把自己最好的衣服送给苏珊,给苏珊梳妆成为她摆脱现实苦恼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小姐倒更像女佣。理查德带着莫德和苏珊来到疯人院,医生竟将苏珊抓进疯人院。理查德和莫德不理会百般挣扎的苏珊,并一致指证她就是理查德的太太。直到此时,苏珊才意识到这是个阴谋,而她成了替罪羊。
在第三部真相大白中,叙述者又转为苏珊。苏珊在疯人院里受到百般折磨,而莫德却跟随理查德来到了伦敦苏珊的家里。而这一切的幕后主使竟然是萨克比太太。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苏珊生母玛丽安不愿将孩子交给哥哥利莱,她祈求萨克比太太相助。作为对萨克比太太的酬谢,玛丽安将财产分给苏珊和莫德。萨克比太太却将苏珊和亲生女儿莫德掉包。更为可气的是为了独吞财产,竟设计将苏珊送入疯人院。但萨克比太太没想到的是,在庄园小厮的帮助下,苏珊顺利逃脱。要复仇的苏珊手持一把利刃回到贼窝。在争执的过程中,莫德刺死了理查德,萨克比太太代替女儿揽下了杀人的罪名。萨克比太太被绞杀后,苏珊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真相,她来到庄园寻找莫德。利莱去世,莫德继承了庄园。苏珊和莫德情不自禁地拥吻。当苏珊再次亲吻莫德,并试图擦净她的脸, “她闭上了双眼,脸颊比珍珠还要光滑,还要温暖。她扭头将嘴唇贴在我的掌心里,她的双唇很柔软,她额角的污迹还很黑,但我觉得,其实那只不过是墨水。” 她肯定莫德本身的价值,虽然遭到损毁和玷污,但一点墨水并不会影响到珍珠的本质。于是在故事的结尾,阴谋、罪恶、财富造成的谜团都散去,关于各自身份的疑惑也尘埃落定,而爱情依旧熠熠生辉。“她把油灯放在地板上,摊平稿纸,把她写的故事一个字一个字念给我听”。
《荆棘之城》沿袭了勃朗特三姐妹的写作风格,如阴森的城堡、诡异的氛围、被迫出外谋生的女性;也继承了狄更斯《雾都孤儿》一般的阴谋迷雾和身世谜团。但是《荆棘之城》却描述了截然不同的维多利亚。简·奥斯丁的笔下的维多利亚时期虽然也有淑女为嫁个好人家的处心积虑,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但奥斯丁眼中的维多利亚时期还是一片祥和的太平盛世,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绅士淑女时代。绅士是淑女的最终归宿和拯救者。《荆棘之城》在平静的叙述之下暗流涌动,就像莫德温文尔雅的表面掩饰的是欲望的汹涌澎湃。莫德这一形象颠覆了传统的维多利亚女性形象。传统的维多利亚女性形象要么是家中的天使,要么是流落街头的妓女。而莫德既不是纯洁、乖巧的天使,也不是无家可归的妓女,莫德是一个女同性恋。莫德的拯救者不是英俊潇洒的理查德而是弱女子苏珊。莫德从11岁到17岁这段时期(被强迫地)读了大量的色情小说,她曾经是、现在仍然是色情小说专家,并且在靠写这些小说度日。在这种色情氛围中长大的莫德主动引诱了苏珊。这大胆地挑战了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底线,因为在维多利亚时期,同性恋是不容于法律、不被道德接受的,如王尔德是同性恋,被投入监狱。
《荆棘之城》猛烈抨击了维多利亚时期的虚伪。莫德的舅舅利莱是一位“学者”,一位专门研究色情文学的“学者”。他偌大的藏书是为了满足“读书人的欲望”。利莱的妹妹未婚先孕,他不顾手足之情把妹妹丢弃在疯人院,致使妹妹惨死在疯人院。妹妹唯一的孩子莫德在疯人院一直待到11岁,利莱才接她回家。利莱接莫德回家的目的是培养她成为他的秘书。为了不让莫德继承4万英镑的嫁妆,他把莫德关在他暗无天日的藏书室里,不让莫德有和外界接触的机会。
《荆棘之城》的主角是两位女性,两位男性理查德和莫德的舅舅处在小说叙事的边缘。理查德最终被莫德杀死,莫德的舅舅在小说的结尾已离世。小说不是富有的王子和灰姑娘的结合,而是在女性的相互呵护和搀扶下,莫德和苏珊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和维多利亚时期有直接的联系。随着工业革命和海外殖民扩张,维多利亚时期成为英国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是日不落帝国时期。但这一时期同时也是贫富分化最为严重的时期。上层社会的资本家过着奢靡的生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人和社会底层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为了谋生,女人走出家庭到富人家里做女仆或到工厂里去做苦力。同时,更多的英国男性远赴海外,或是做海外殖民者,或是为英国开疆拓土的士兵而战死沙场,这導致维多利亚时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据《维多利亚黄金时代人文资料》显示,那年(1851年),英国人口中10岁以上的女性约有8155000人;与之相比,男性仅7600000人。显而易见,如果维多利亚的少女往后注定成为妻子和母亲,这些男人看来是不够充数的。女性的人数远远超过男性导致很多女性只能是孤独终老的老处女,这使得女同性恋成为可能。
2005年上演的国产电视剧《错爱一生》同样讲述了两个女孩被掉包以后发生的故事。但《错爱一生》更多的是对掉包这一事件的伦理评判和道德批评。相比较而言,沃特斯要仁慈得多,她让小说中的两位女主角放下了恩怨,投入了双方的怀抱,以小姐和女仆幸福地生活下去作为结尾。这是《荆棘之城》透出的隐隐的人性之光,虽然这微弱的人性之光摇曳在风中,却给人前行的力量。《荆棘之城》天衣无缝的情节布局和猝不及防的反转定会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阅读盛宴。
《荆棘之城》的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时间是1862年前后。该小说描述了成长经历完全不同但又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两个女孩的同性恋的故事。一个是伦敦街头女孩,成长于窃贼地痞之间;一个是贵族小姐,却成长于疯人院,被禁锢在旧式的阴暗城堡。两个孤女地位悬殊,却演绎出一段缠绵悱恻的旷世恋情。故事离奇,悬念迭出,既有骗中骗,也有套中套,在牵肠百结中将人物的内心展露无遗。她们都以为对方进入了自己设计的陷阱,事实却是她们一起进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而不知情。
《荆棘之城》共分三部。在第一部命运之钥中,叙述者是苏珊。苏珊被萨克比太太收养,在肮脏、混乱的贼窝里长大。故事的另一个女孩莫德生活在疯人院,舅舅利莱将其收养后带到布莱尔庄园,并使其成为他的秘书。利莱意欲将莫德一生囚禁在布莱尔庄园,布莱尔庄园成为莫德的牢笼和监狱。恰逢此时,骗子理查德骗取了利莱的信任,并教莫德绘画。为了行骗成功,理查德雇用苏珊以女佣身份接近莫德并获取信任,他意图和莫德私奔结婚以此谋夺她的财产,之后再将她送入疯人院。苏珊来到庄园,她每晚都陪做噩梦的莫德睡觉,二人相处十分融洽。在苏珊的眼里,莫德是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需要她的保护。理查德见时机成熟向莫德求婚,并提出私奔。经过一番艰难挣扎,苏珊劝莫德嫁给理查德。在私奔前一夜,两情相许的莫德与苏珊接吻,二人发生了关系。
在小说的第二部爱恨情转中,叙述者是莫德,使小说情节急转直下,峰回路转、猝不及防。莫德讲述她心酸的童年往事,没有得到父母双亲的疼爱。被舅舅收养后,舅舅只是把她视为一个工具,并没有给她半点关爱。她并不是苏珊眼中的不知世事的大家闺秀,生活的艰难练就了她一双世故的眼睛,一颗无情的心。她从一开始就知道理查德是骗子,是为了她丰厚的嫁妆而来的。她也知道苏珊是理查德的帮凶,“你以为我不知道什么是危险?你以为看着你的脸,我还会不明白什么是凶险?这虚情假意的脸蛋,这惯于说谎的嘴唇,还有你的眼睛,奸诈的褐色的眼睛。”可在和苏珊相处的日子,她又情不自禁地被苏珊吸引,“我曾以为自己是行尸走肉,现在,她触发了我的生命、我的热切,她使我肉身回归,她开启了我。”莫德一面和苏珊肌肤相亲、卿卿我我,一面却和理查德设计将苏珊送进疯人院。莫德和理查德私奔结婚。婚后,理查德给苏珊一种错觉,他百般虐待莫德,使莫德不思茶饭、日益憔悴。同时,莫德把自己最好的衣服送给苏珊,给苏珊梳妆成为她摆脱现实苦恼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小姐倒更像女佣。理查德带着莫德和苏珊来到疯人院,医生竟将苏珊抓进疯人院。理查德和莫德不理会百般挣扎的苏珊,并一致指证她就是理查德的太太。直到此时,苏珊才意识到这是个阴谋,而她成了替罪羊。
在第三部真相大白中,叙述者又转为苏珊。苏珊在疯人院里受到百般折磨,而莫德却跟随理查德来到了伦敦苏珊的家里。而这一切的幕后主使竟然是萨克比太太。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苏珊生母玛丽安不愿将孩子交给哥哥利莱,她祈求萨克比太太相助。作为对萨克比太太的酬谢,玛丽安将财产分给苏珊和莫德。萨克比太太却将苏珊和亲生女儿莫德掉包。更为可气的是为了独吞财产,竟设计将苏珊送入疯人院。但萨克比太太没想到的是,在庄园小厮的帮助下,苏珊顺利逃脱。要复仇的苏珊手持一把利刃回到贼窝。在争执的过程中,莫德刺死了理查德,萨克比太太代替女儿揽下了杀人的罪名。萨克比太太被绞杀后,苏珊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真相,她来到庄园寻找莫德。利莱去世,莫德继承了庄园。苏珊和莫德情不自禁地拥吻。当苏珊再次亲吻莫德,并试图擦净她的脸, “她闭上了双眼,脸颊比珍珠还要光滑,还要温暖。她扭头将嘴唇贴在我的掌心里,她的双唇很柔软,她额角的污迹还很黑,但我觉得,其实那只不过是墨水。” 她肯定莫德本身的价值,虽然遭到损毁和玷污,但一点墨水并不会影响到珍珠的本质。于是在故事的结尾,阴谋、罪恶、财富造成的谜团都散去,关于各自身份的疑惑也尘埃落定,而爱情依旧熠熠生辉。“她把油灯放在地板上,摊平稿纸,把她写的故事一个字一个字念给我听”。
《荆棘之城》沿袭了勃朗特三姐妹的写作风格,如阴森的城堡、诡异的氛围、被迫出外谋生的女性;也继承了狄更斯《雾都孤儿》一般的阴谋迷雾和身世谜团。但是《荆棘之城》却描述了截然不同的维多利亚。简·奥斯丁的笔下的维多利亚时期虽然也有淑女为嫁个好人家的处心积虑,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但奥斯丁眼中的维多利亚时期还是一片祥和的太平盛世,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绅士淑女时代。绅士是淑女的最终归宿和拯救者。《荆棘之城》在平静的叙述之下暗流涌动,就像莫德温文尔雅的表面掩饰的是欲望的汹涌澎湃。莫德这一形象颠覆了传统的维多利亚女性形象。传统的维多利亚女性形象要么是家中的天使,要么是流落街头的妓女。而莫德既不是纯洁、乖巧的天使,也不是无家可归的妓女,莫德是一个女同性恋。莫德的拯救者不是英俊潇洒的理查德而是弱女子苏珊。莫德从11岁到17岁这段时期(被强迫地)读了大量的色情小说,她曾经是、现在仍然是色情小说专家,并且在靠写这些小说度日。在这种色情氛围中长大的莫德主动引诱了苏珊。这大胆地挑战了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底线,因为在维多利亚时期,同性恋是不容于法律、不被道德接受的,如王尔德是同性恋,被投入监狱。
《荆棘之城》猛烈抨击了维多利亚时期的虚伪。莫德的舅舅利莱是一位“学者”,一位专门研究色情文学的“学者”。他偌大的藏书是为了满足“读书人的欲望”。利莱的妹妹未婚先孕,他不顾手足之情把妹妹丢弃在疯人院,致使妹妹惨死在疯人院。妹妹唯一的孩子莫德在疯人院一直待到11岁,利莱才接她回家。利莱接莫德回家的目的是培养她成为他的秘书。为了不让莫德继承4万英镑的嫁妆,他把莫德关在他暗无天日的藏书室里,不让莫德有和外界接触的机会。
《荆棘之城》的主角是两位女性,两位男性理查德和莫德的舅舅处在小说叙事的边缘。理查德最终被莫德杀死,莫德的舅舅在小说的结尾已离世。小说不是富有的王子和灰姑娘的结合,而是在女性的相互呵护和搀扶下,莫德和苏珊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和维多利亚时期有直接的联系。随着工业革命和海外殖民扩张,维多利亚时期成为英国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是日不落帝国时期。但这一时期同时也是贫富分化最为严重的时期。上层社会的资本家过着奢靡的生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人和社会底层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为了谋生,女人走出家庭到富人家里做女仆或到工厂里去做苦力。同时,更多的英国男性远赴海外,或是做海外殖民者,或是为英国开疆拓土的士兵而战死沙场,这導致维多利亚时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据《维多利亚黄金时代人文资料》显示,那年(1851年),英国人口中10岁以上的女性约有8155000人;与之相比,男性仅7600000人。显而易见,如果维多利亚的少女往后注定成为妻子和母亲,这些男人看来是不够充数的。女性的人数远远超过男性导致很多女性只能是孤独终老的老处女,这使得女同性恋成为可能。
2005年上演的国产电视剧《错爱一生》同样讲述了两个女孩被掉包以后发生的故事。但《错爱一生》更多的是对掉包这一事件的伦理评判和道德批评。相比较而言,沃特斯要仁慈得多,她让小说中的两位女主角放下了恩怨,投入了双方的怀抱,以小姐和女仆幸福地生活下去作为结尾。这是《荆棘之城》透出的隐隐的人性之光,虽然这微弱的人性之光摇曳在风中,却给人前行的力量。《荆棘之城》天衣无缝的情节布局和猝不及防的反转定会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阅读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