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身边资源的生物实验教学初探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身边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从认识生物,掌握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而将课本实验与身边资源的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知识,感悟理论,掌握过程,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利用,资源,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因此,初中生物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学科的优越性,将课堂教学与日常实践活动中的生物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特别是实验课的教学尤为如此,实验室里的资源让学生感觉有些呆板,没有活性,有一些深奥,理解困难。为了改变教学的这一现状,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将学生带出课堂,利用校园及其周边的生物资源进行实验教学的探究。现就有关做法逐一展开分析。
  1.利用校园资源让学生认识身边生物
  对于农村学生来讲,虽然有较多的时间与各种动植物打交道的机会,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对于身边动植物的观察能力仍较欠缺;初一学生的知识面窄,理解能力较差没有老师的引导,很难自己独立完成对新事物的认识;将动植物标本带进教室,学生的认识也很局限。另外现在的学校教育,安全工作是第一责任,哪位老师都不敢轻易将学生带出校外进行教学研究。在这种前提和现状下,为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我对校园内的所有植物资源进行了梳理,可找到二十多种植物,有8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十几种绿化植物。完全能够满足初中的教学需求,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调查方法。根据教学要求,我设计了调查表,准备了放大镜,小土铲,修枝剪等工具,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调查活动,并作出总结。虽然一节课的时间很短,但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不但在调查中认识了植物的名称,而且还通过交流了解了一些植物的特性,栽植知识。不但了解了植物的地上部分也了解了植物根系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的生长情况。在临近下课时各小组将调查的情况一一汇报,我再及时的予以总结,即完成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掌握了调查研究方法及其过程,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了课堂上不能得到的快乐。
  2.利用校园地,探究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我们学校不但绿化面积大,而且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学校为每个班级都专门开辟了一块校园地,这正好可以被生物学科所利用,如在探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我专门安排一节课带领学生在校园地里对树荫下的草坪及树冠外的草坪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找出这些绿化草坪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树木对草坪生长的影响,同时,也通过对草坪下土壤与空地土壤的湿度和颜色进行对比观察,找出他们的不同点,并总结产生这种不同点的原因。另外,还在班级内部开展了挖蚯蚓比赛,将学生分成了两组,第一组在草坪下挖,第二组在空地里挖。结果第一组挖的数量是第二组的五倍,这正有力的证明了不同生物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而让学生针对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物间的影响作用展开了讨论。有些同学还在周末时间主动的对其周围的各种生物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出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结论。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理解了知识,免除了大量背诵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3.利用农业资源探究种子、植物相关特性
  农村学生对于常见的小麦、玉米、豆类植物的了解相对较多,如果老师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长,将农村常见的这些资源引进课堂,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还会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中,研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首先让学生交流讨论家中长豆芽的过程,豆芽的生长都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再开展长豆芽比赛,在学长豆芽的过程中,做好管理的过程记录,记录使用的种子数量,种子发芽的时间,胚根、胚芽的发育的先后顺序,速度,浇水次数,浇水时间,浇水量,发芽率等等。一周后老师再进行评价,总结。
  在长豆芽比赛后,利用已有的豆芽,紧接着再让学生观察根的生长特点,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开花结果情况,化的机构等等,整个学期可以说让学生都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都过,通过学生对植物整个生长过程的探究,加上老师适时渗透的将相关理论知识,学生便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汲取知识。老师也省去了无休止的督促和检查,使得整个教学环节在和谐的氛围中有序推进。
  作为课改环境下的教学,主体是学生,但主导者仍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快乐学习是考验老师适应新形式教学环境的重要指标,以上点滴经验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认识,以求与广大同仁做一交流和探讨,汲取众家之长,有效促进农村中学生物学的教学。
其他文献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在体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在新一轮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1.转变师生角色  传统的教学因为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成了
期刊
【摘要】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
期刊
【摘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课堂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耗时多、收效低,学生作业多等现象。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低年级,有效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走进了课堂,我们汲取着新课程的营养,也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的理念,并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课堂发生着可
期刊
【摘要】合理使用趣味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使地理教学的质量得到质的提升。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从趣味导课、趣味授课、趣味小结、趣味练习、趣味活动等方面入手,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趣味导课,授课,小结,练习,活动  作为一门“副课”,地理教学向来不被学校领导重视,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对此学科敷衍应付罢了!作为一名地理教师的我也常常感到困惑。那么,对此,作为地理教师的我
期刊
愉快教育的基本宗旨在于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它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愉快教育呢?  1.运用灵活的教法,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过程,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 
期刊
【摘要】构造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解题方法。用构造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设背景构造数学模型,其次通过求解此数学模型得到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构造法,构造,解数学题  所谓构造法,就是根据题设所具有的特征、性质构造出满足条件或结论的数学模型,借助于该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常用的构造法:构造图形,构造函数,构造向量,构造方程(方程组)等。  下面通过实例介绍构造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妙用。  1.构造图
期刊
【摘要】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一直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大障碍,也是学生在考试考查中最大的失分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一抄”、“二断”、“三对”、“四注”、“五通”的“一一对应法”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效率。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法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一直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大障碍,也是学生在考试考查中最大的失分点。《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阅读浅易文言文时,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学具创新意识,以全新的理念融入时代精神活水,教学模式要求“多棱镜”,展示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发挥自主能动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模式教学,尝试  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也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又是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在数学教育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下面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谈一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1.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
期刊
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综合性学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重组教材,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开拓智力,发展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运用电教媒体,赋予历史鲜活的面孔,增强了历史学习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没有丝毫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