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经典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iand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
其他文献
在经历了一次漫长的“寒假”以后,各地中小学尚未开学,而是以“停课不停学”的方式组织教学。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学习的形式和机会是多样的,观影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有其重要价值。在家听网课、做作业固然重要,但也可以抬起头,体会“第七艺术”带给人的快乐和美感,争取做一个更有趣、更全面的人。  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赫然在目,作为文本之外声色结合的独
【2020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对于人类来说,灾难或许是难以避免的。中外历史上难以抗拒的各种大灾难有很多,霍乱、鼠疫、天花、流感、非典、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加上人为发动的战争,人类真是多灾多难。这些灾难有些是天灾,有些是人祸。每次灾难的爆发,都应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如何认识灾难,如何面对灾难的挑战,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请围绕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主题: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实践创新;科学精神;人文积淀……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颜回“革食瓢饮”却能“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杜甫唯求“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竟能“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自古以来的仁人志士们何以能够做到“身居陋室而心忧天下”,始终保持内心世界的充盈与快乐?这种润泽而阔大的精神境界是如何构建的?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遭遇了一个“问题时代”。从大都市恼人的雾霾到田野间空心化的村庄,从“蚁族”“蜗居”难圆梦到“舌尖上的安全”屡现危机,从“鄂人=恶人”标签化一刀切到娱乐至死表情包消解严肃与崇高……翻开报纸,相关讨论不绝于耳;打开网络,种种质疑扑面而来。一时间,问题让人烦恼,使人愤怒,令人担忧。  如何看待我们的时代问题?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請结合理
【例文精评】  在过去的十几年,科技施展出强大的魔力:使生活更便捷,使工作更高效,使国家更富强。科技的实惠也遍布生活方方面面。然而,在我们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看着千里之外的世界,可曾注意到身边父母的关怀、爱人的陪伴、朋友的体贴?可曾想过科技强国更要强心,要用敏感的心捕捉生活,传递真情。  科技强国,改变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科技。没有科技,何有自动化车间三天改造,日产百万口罩的壮举;没有科技,
名作简介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青年时期在欧洲求学时所写,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都适合读这十二封信。  每封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朱光潜先生笔下,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作者虽随各个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沉,要从根本上做工夫
《大学》云:“格物以致知。”朱子曰:“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大道既得,那么究竟何为“格物”?我的理解是,所谓“格物”,做字面解释,便是 “择物体,究物理”。宇宙万物皆含理,我们在与一物一人一事接触的过程中,要努力探究蕴含其间的道理,这是求得为学为人之道的途径。  但对于一张白纸来说,每一件事物都有着记录的价值。那么,在这个开始的阶段,我们必须要进行选择。初“格物”时一看便知深浅的,第一个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年人开始被这样的文章刷屏:《年轻人,别让拖延症毁了你》《手机,正在摧毁年轻一代》《外卖,正在毁灭年轻人的生活》……  其实,在青年人群体中,还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要做一个nice(注:英语,可译为“美好向善的”或“友好仁爱的”)的人,也要做一个耐撕(注:此词为英语nice的汉语谐音,可进一步理解为在竞争环境下,面对挑战所拥有的各
适用主题:自黑与自信;个性;底气;爱……  对于各个大学,网上一直流传着一种有趣的另类解读,“江湖上”也流传着各类的绰号。话说某日,有二人在返程路上相见,一位问道:“请问你在哪里读书?”“鄙人就读于中关村应用文理学院。”“甚好,小弟就读于五道口理工学院。”这是什么学校,好像不曾听说,别认为他们读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他们的母校可是大名鼎鼎的北大和清华。  位置的调侃  “在北京有一个地方叫五道口,
跟2016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以下简称“语运”)题相比,2017年的“语运”题,有两道悄然发生了改变,即19小题和21小题。19小题由原先的关联词填空选择题,变成了表达得体选择题;21小题由原先的图表转换题,变成了推断题。  这个小小的变化,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先看一下2017年全国卷Ⅰ的19小题和21小题真题(全国卷Ⅱ、卷Ⅲ的格式也完全一样)。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