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方面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这同样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进行物品和人员的交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用明成祖的话来说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还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材料三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说:“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孙中山则主张“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孙中山全集》第一卷)。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许纪霖、陈迭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你能获得中华文明发展的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部世界认识态度的不同。
(3)概括指出材料三体现的思想主张。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在学习世界文明方面的突出特征。
材料四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对非洲八国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进行“友谊之旅,合作之旅”的访问。
材料五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请回答:
(4)某国面积约250.6万平方公里,境内南高北低,中部为盆地,北部为沙漠台地,南部边境的基涅提山海拔3187米,为全国最高峰。全国气候差异很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盛产阿拉伯树胶,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之首,因此也被誉为“树胶王国”。该国是八国中的——(国家名称)。
(5)试描述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6)某探险队发现:乙地沙漠、丙地沿海地带常出现能见度较小的天气状况。试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别分析其原因。
材料六2008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确定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材料七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把鼓励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矢志不渝地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获得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有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恰恰相反。我国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住,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请回答:
(7)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何经济政治意义?
(8)试运用内外因关系原理分析如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9)请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政府在促进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中应发挥的作用。
参考答案:(1)建筑、雕塑、乐舞等深受外来文明影响;中华文明的发展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
(2)郑和:展示明朝的强大和富有;加强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增进彼此了解。徐光启:与西方传教士交往,了解并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学习并实践西方“长技”,反对外国侵略,探索救国道路。
(3)主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革命)。特征:学习外来文化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侧重于学习西方的社会政治思想学说(体现了对民主权利的追求);不同的政治派别采纳不同的思想主张(多种学说交织、交替;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等)。
(4)苏丹
(5)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降水季节变化大。成因: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夏半年,多来自海洋的西南风,降水多;冬半年,多来自大陆的东北风,干燥少雨。
(6)乙地沙漠,多大风、沙尘暴天气,能见度较低。丙地沿海受寒流影响易成雾,使能见度降低。
(7)①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商品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下激烈竞争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②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8)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主要立足于自身力量,同时也要做好技术引进工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要把重点放在消化、吸收和创新上。
(9)①履行经济职能。统筹规划,制定扶持政策,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②履行文化职能,重视科技人才培养,促进科技事业发展。③发展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材料一
材料二 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进行物品和人员的交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用明成祖的话来说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还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材料三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说:“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孙中山则主张“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孙中山全集》第一卷)。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许纪霖、陈迭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你能获得中华文明发展的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部世界认识态度的不同。
(3)概括指出材料三体现的思想主张。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在学习世界文明方面的突出特征。
材料四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对非洲八国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进行“友谊之旅,合作之旅”的访问。
材料五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请回答:
(4)某国面积约250.6万平方公里,境内南高北低,中部为盆地,北部为沙漠台地,南部边境的基涅提山海拔3187米,为全国最高峰。全国气候差异很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盛产阿拉伯树胶,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之首,因此也被誉为“树胶王国”。该国是八国中的——(国家名称)。
(5)试描述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6)某探险队发现:乙地沙漠、丙地沿海地带常出现能见度较小的天气状况。试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别分析其原因。
材料六2008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确定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材料七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把鼓励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矢志不渝地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获得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有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恰恰相反。我国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住,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请回答:
(7)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何经济政治意义?
(8)试运用内外因关系原理分析如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9)请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政府在促进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中应发挥的作用。
参考答案:(1)建筑、雕塑、乐舞等深受外来文明影响;中华文明的发展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
(2)郑和:展示明朝的强大和富有;加强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增进彼此了解。徐光启:与西方传教士交往,了解并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学习并实践西方“长技”,反对外国侵略,探索救国道路。
(3)主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革命)。特征:学习外来文化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侧重于学习西方的社会政治思想学说(体现了对民主权利的追求);不同的政治派别采纳不同的思想主张(多种学说交织、交替;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等)。
(4)苏丹
(5)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降水季节变化大。成因: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夏半年,多来自海洋的西南风,降水多;冬半年,多来自大陆的东北风,干燥少雨。
(6)乙地沙漠,多大风、沙尘暴天气,能见度较低。丙地沿海受寒流影响易成雾,使能见度降低。
(7)①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商品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下激烈竞争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②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8)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主要立足于自身力量,同时也要做好技术引进工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要把重点放在消化、吸收和创新上。
(9)①履行经济职能。统筹规划,制定扶持政策,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②履行文化职能,重视科技人才培养,促进科技事业发展。③发展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