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2228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印象中,养老院应该是挂着醒目的牌匾、被围在围墙里的,并且有专门的处所。11年前,苏州姑苏区在全国率先依托现代通讯技术,让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传统养老院里的一切服务,完美打造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这就是苏州的“虚拟养老”模式。
  找准需求。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苏州早在1982年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了18年。近10年来,苏州60岁以上老人已有131.7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0.7%,并且每年还在以4-5万人的速度净增,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高龄化、高龄人口空巢化的严峻形势。葑门街道位于苏州老城区,辖区内老龄人口众多,养老服务供需一直很紧张。2007年,街道组织了一次对辖区老年人养老现状的大调研,结果发现辖区内90%以上老年人对自己居住多年的家有感情,舍不得附近的老朋友,因此不愿搬进养老院,认为若平时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日间基本照料服务,就能让多数老人的居家养老生活轻松许多。其中,“擦玻璃”成为调查中需求量最高的服务。
  在找准需求后,该街道率先在全国探索“虚拟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2007年12月,全国第一家虚拟养老院一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在葑门街道创立。何为“虚拟”养老院?就是“拆”掉传统养老院的现实围墙,突破原有的现实社区范围,依托互联网,构建一个更为庞大的“虚拟社区”,让老人们在家就能享受到各种日常生活照料。该模式克服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弊端,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集中到社区,使老年人在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由社区相关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士提供的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这既可减轻老年人的家庭经济负担,满足老年人“恋家”情结,又可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
  如今,該模式已经推广至苏州主城区及多个县级市,甚至在扬州市广陵区、无锡市宜兴区,以及浙江省嘉兴市、北京市顺义区、广西省柳州市、山西省晋中市等地也得到了复制。
  虚实结合,做强养老惠民工程
  “虚拟养老院”看似很“虚”,其实很“实”。11年的探索,让“虚拟养老院”从耳目一新的养老理念转变为好事办好的惠民工程。
  养老场所是虚,服务项目是实。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民间非企业社会组织,是独立运行、自负盈亏的,运营模式是由政府采购其提供的专业服务。走进位于苏州沧浪新城汇邻中心五楼的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总部,你会发现这里看不见一位老人、一张床位,取而代之的是很多写着服务内容的大型展板,标明了中心所提供的共计6大类53项的养老服务,分为洗衣烧饭等便民家政类、修理水电等物业维修、陪同就医等助医保健类、生日提醒等人文关怀类、娱乐学习类、应急求助类,并且标明各项服务相应的服务时间、质量要求。该中心路忠书记介绍:“虽然我们没有真实的养老场所,但是服务却是实在的。街道480户老人的资料都已被录入我们的系统数据库中,中心通过信息化服务,为老人们提供上门服务,打造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目前,居家乐在苏州共拥有66个居家养老服务站、25家日间照料中心、14家公益助残基地等。
  运作模式是虚,队伍建设是实。依托互联网技术,虚拟养老院自主研发线上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服务全链条追踪、闭环规范管理。每一个养老服务员都有自己的信息账户,通过手机APP,中心管理团队与服务员之间从上门服务前的工单自动生成、预约分配,到服务中的实时跟踪、及时协调,再到服务后的质量回访、评价分析、投诉处理、跟踪反馈,都严格按照系统操作流程,实现实时管理。虽然依托互联网技术,运作模式是线上虚拟的,但养老服务员的队伍建设却是实在的。虚拟养老院通过社会化招聘、职业化培训、人性化关怀、制度化管理,打造了一支专业化、规模化、职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团队。通过职业化岗前培训、专业化技能培训、持续化提高培训,构建起有梯度的职业培训体系。目前,居家乐拥有一支1230名员工的服务团队,其中获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的有699名、获得家政服务员资格证书的有331名、获得居家失能照护员证书的有180人、获得应急救护员证书的有146位、获得养老保健员证书的有95名、获得养老助浴员证书的有91名、获得养老评估员资格证书的有15位,团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名列行业前茅。
  服务理念是虚,良好口碑是实。虚拟养老院创立之初,就将服务理念确立为“围墙是虚拟的、养老是实在的、运作是科学的、服务是优质的”。10多年来,虚拟养老院的实践已将这一服务理念转为实际行动,全区居家养老比重逐年上升,大大改善了老人晚年生活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女的养老负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评。目前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已经累计收到锦旗197面、表扬信1105封;2011年组建的爱心公益金收到老人捐赠达454790元,老人的自费服务、增值服务等也是供不应求。
  多方共赢,助推养老产业发展
  “虚拟养老”模式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如今已走出了苏州,走出了江苏,在全国多地得到复制推广,“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遍地开花。
  标准化让产业提档升级。从一家社区试点到全区覆盖,从一座城的成功探索到多地的复制推广,产业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该标准化体系包含内容涵盖环境、安全与应急、职业健康管理、财务管理、设施设备及用品、人力资源、合同管理、服务规范等115项,从项目服务质量要求和细节把控,都有着严格的规范约束,如上门服务时,敲门必须按照“敲3下,停6秒,再敲3下,停10秒,依次循环”的节奏,留给行动迟缓的老人更多的应门时间;在等待开门时,必须站在距门1.5米处;在到达和离开时,服务员必须用APP扫描用户二维码,作为考勤打卡的主要依据。标准化让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最大限度地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如今,这一套“标准化的养老服务”成功获评2017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企业创新提升“造血”功能。虽然有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作为托底,但如何实现养老服务企业的自我造血功能,是推动养老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一方面,“虚拟养老院”的运营团队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拓展服务门类,如按需定制、因人而异为每一位老人制订个案服务计划,以口碑和服务增加客户的自费意愿,挖掘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实现养老服务这一“微利”行业的多元化转型,通过以标准化为抓手,让服务成为典范,运营团队将琐碎的养老服务,汇编成虚拟养老院服务规范标准,变身企业的知识产权,不仅推广加盟经营,还出售自主研发的“云智家”信息系统平台及收取人员培训费用等,实现自我盈利。
  政府扶持与监管并举。虚拟养老院是一项保民生、安民心工程,政府必须从资金投入、制度保障、运营监督等层面加强治理力度。虚拟养老院创立之初,姑苏区委区政府就积极给予办院指导、场地支持、系统开发补贴,为其顺利营运提供购买服务、运营补贴、以奖代补,对其“送上马,扶一程”。试点成功后,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姑苏区加快发展养老事业意见》《姑苏区对社会化养老组织资金补贴管理办法》《姑苏区社会组织发展扶持政策》《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指明方向,为养老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养老服务机构及居家老人之间的良好互动,推动了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进程。此外,政府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扩大市场供给,扶持新的养老机构参与市场竞争,防止养老市场的垄断化倾向,让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袁文
其他文献
8月28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宁举行。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讲话中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注入磅礴的科技动力。  娄勤俭
期刊
2018年7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总体要求,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决胜力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重点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在建立健全干部素质培养体系、知事识人体系、选拔任
期刊
江苏高校数量和在校大学生数量均居全国首位,高校专利授权数也全国领先,在苏两院院士数量一直名列前茅,是名副其实的科教大省。更好地开发利用和挖掘江苏科教资源富矿,最主要的是为高校院所做好“支前”服务,把高校院所科技创新的巨大能量进一步释放出来。  进一步完善聚才用才机制,激发创新人才潜能。以靶向引才为关键,充分发挥战略科技人才的集群效应。以“链式反应”来形成人才持续集聚涌现的局面,针对院士、学术带头人
期刊
编者按:为促进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本期围绕如何更好地释放科教资源活力、构建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等问题,从专家视点和实践维度刊发一组专论文章。科技創新的专家视点
期刊
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高校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在推动徐州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技支撑与智力支持。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矿大校长葛世荣教授,听他讲述一座城和一所大学共生共荣共发展的故事。  记者:作为扎根在徐州的行业高校,中国矿业大学在徐州的转型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葛世荣:中国矿业大学是行业特色高校的代表,在多
期刊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工作在一线的医院党委书记对《意见》有怎样的理解,下一步将如何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鼓楼医院党委书记彭宇竹。  本刊记者:前不久,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您认为《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彭宇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十分重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评价工作,强调要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党的十九大以来,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要求,不断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于去年上半年在全省率先引入人才“举荐制”,组建了由27名行业领军人才组成的高层次人才举荐委员会。去年12月,南京市高层次人才举荐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共有29人被举荐成为市级高层次人
期刊
精准把握新时代所处新方位  南京: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建设创新名城。省委明确提出,南京要建设首位度高的省会城市。南京正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对标找差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提升城市首位度上下更大功夫,在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上展现更大作为,努力走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前列。力争到2020年创新核心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到2025年成为全球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一是提升创新首位度,探索动能转换新模式。重
期刊
南京市以“枫桥经验”为蓝本,坚持系统化思维,展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结合“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城市发展定位,南京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实践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突出“党建引领+群众参与”、“顶层设计+基层创新”、“传统经验+当代科技”、“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