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摩洛哥,最著名的城市莫过于卡萨布兰卡了,好莱坞同名电影让这座城市闻名全球。但非斯、马拉喀什依然是来到摩洛哥不得不去的地方,因为这里有近千年历史的手工作坊,有艺术气息浓厚的华丽庭院,以及喧闹拥挤的热闹集市……来到这里,感悟艺术与狂想编织的交响乐。
千年迷城的技艺传承
米其林旅游指南中关于非斯是这样描述的:“如果你只能选择一座摩洛哥城市去看看,那你就去非斯吧。”非斯是摩洛哥人的骄傲,承载着摩洛哥的过去与未来。这里有装饰着马赛克锦砖的华丽庭院,也有狭窄黑暗、疮痍斑斑的巷道迷宫。如果说马拉喀什可以被看作是《一千零一夜》的迪斯尼版本,那非斯一定是《一千零一夜》的现实版本。
来到最著名的皮革染坊,这里多少年来已成为非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景点,也包括它标志性的气味。从卡拉鲁因清真寺出来,向东北方向走,几分钟之后你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这预示着你已距离皮革染坊不远了,而当你看到一张张染好的皮子正在晾晒,你会毫不怀疑已经来到了这个著名的地方。染坊周边有很多建筑都可以供你观赏,而这些建筑还充当着另外一种角色,就是皮革用品商店,这些商店的天台都是绝佳的观赏点。商店的伙计通常都会送你一叶薄荷,放在鼻尖可以抵消一些异味,他们会很开心地给你介绍皮革染色的过程,期望能得到小费,当然要是销售出去商品就更好了。最近,政府曾经考虑把皮革染坊迁出老城区,净化这里的环境和空气。但是从经济和文化影响的角度,似乎让它像几百年以来一样一直留在这里,是更好的选择。
千百年来,非斯的手工艺者就是这么传承着技艺,固守着那份信仰。很早以前,野心勃勃的工匠们就涌入非斯,渴望在麦地那能站住脚,甚至扬名立万。走在迷宫一样的老街上,每走一步,你都能听到工匠们工作的声音,它们就藏在主街后方的工作室迷宫中。有人在敲打着铜锅,有人在装饰结婚用的装饰品,有人在使用巨大的织布机织布。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他们都按照千年以来的习惯合理地分布着,这座城市,近千年来也从没有真正改变过。各种传统手工业依然在非斯蓬勃发展,除了卖给游客的商品外,很多器皿和陶瓷马赛克都是销往整个摩洛哥国内的。
瓷砖似乎存在于非斯古城的每一个角落,从独特的蓝色陶瓷罐到各种复杂装饰的泉眼和民宿。走进一个陶瓷加工厂,熊熊燃烧的橄榄石窑炉中,烧制着谜一般的马赛克拼贴艺术品和常用的生活器皿。不同分工的操作间,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有的在做图案设计,有的在用油彩一笔笔勾勒图案。虽然一切都是遵循古老的传承,但现代的非斯人,甚至整个摩洛哥,都依然在使用这样的工艺和材料,也都依然将之视为瑰宝。
千年如一日的非斯,如今也如同其他城市,正面临着无数机遇和挑战,也许某一天,哪个居民家就被翻修成一座豪华酒店,店铺也都卖起了跟其他城市大同小异的纪念品,而手工作坊被自动化机器取代。我希望,非斯像个睡美人一样,再一睡千年,晚点醒过来。未来,也就可以晚点来。
魔幻集市的日与夜
白天的马拉喀什,是炙热无比的,从上午9点开始,就不得不躲着太阳的直射,只要有一点阴凉处,那下边一定站着人。随着太阳的升高,气温飙升到44度,加上干燥的空气,似乎感到自己嘴里能喷火。口干至极,跑到一个鲜榨橙汁的摊位前,咕噜噜一杯下肚,老板,再来一杯!我问他马拉喀什哪里最好玩,他故作神秘地用不流利的英语说,Here,here is everything(这里就是马拉喀什的一切)。虽然我确实冲着这个广场而来,但对他的回答依然半信半疑。
此时的杰马夫纳广场,没有晚上的喧嚣,但还是有不少地摊在遮阳伞下招揽游客。本地人会到广场来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穿过鲜榨橙汁的摊位,向北走几步,就可以进入麦地那老城区错综复杂的街道,这和广场产生自然的平衡。这些街道曾是遥远沙漠绿洲的一环,数百年前摩洛哥南部生意人曾在此繁衍生息。很多街道都用竹席或木板拼凑的顶棚遮挡着阳光,沿路都是各种贩卖商品的小店铺,号称世界最大的手工艺商贩聚集的传统市场。
傍晚时分,当我再次走进这里,我终于相信了卖橙汁少年的话,杰马夫纳广场就是马拉喀什的精神中心,随着夜幕降临,这座精神中心就越发变得魔幻起来。人潮拥挤,摩肩接踵,人们都伸长脖子往前,眉上满是汗珠。
手推车从广场的四面八方飞奔而来,就像战车奔赴战场。每辆手推车后面都是一堆铁桶、支架、帆布和桌板。在震耳欲聋的铁锤敲打声中,大家匆忙搭建起几十个小吃摊。你可以穿梭于各个摊位间讨价还价,也可以爬上周边视野最好的餐厅,在挤满人的露台边缘等待一个位置,坐下慢慢欣赏这千姿百态的夜间集市。
远处的小吃摊的烟慢慢升起,我已觉恍惚,不知自己到底身处何年何月。
千年迷城的技艺传承
米其林旅游指南中关于非斯是这样描述的:“如果你只能选择一座摩洛哥城市去看看,那你就去非斯吧。”非斯是摩洛哥人的骄傲,承载着摩洛哥的过去与未来。这里有装饰着马赛克锦砖的华丽庭院,也有狭窄黑暗、疮痍斑斑的巷道迷宫。如果说马拉喀什可以被看作是《一千零一夜》的迪斯尼版本,那非斯一定是《一千零一夜》的现实版本。
来到最著名的皮革染坊,这里多少年来已成为非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景点,也包括它标志性的气味。从卡拉鲁因清真寺出来,向东北方向走,几分钟之后你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这预示着你已距离皮革染坊不远了,而当你看到一张张染好的皮子正在晾晒,你会毫不怀疑已经来到了这个著名的地方。染坊周边有很多建筑都可以供你观赏,而这些建筑还充当着另外一种角色,就是皮革用品商店,这些商店的天台都是绝佳的观赏点。商店的伙计通常都会送你一叶薄荷,放在鼻尖可以抵消一些异味,他们会很开心地给你介绍皮革染色的过程,期望能得到小费,当然要是销售出去商品就更好了。最近,政府曾经考虑把皮革染坊迁出老城区,净化这里的环境和空气。但是从经济和文化影响的角度,似乎让它像几百年以来一样一直留在这里,是更好的选择。
千百年来,非斯的手工艺者就是这么传承着技艺,固守着那份信仰。很早以前,野心勃勃的工匠们就涌入非斯,渴望在麦地那能站住脚,甚至扬名立万。走在迷宫一样的老街上,每走一步,你都能听到工匠们工作的声音,它们就藏在主街后方的工作室迷宫中。有人在敲打着铜锅,有人在装饰结婚用的装饰品,有人在使用巨大的织布机织布。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他们都按照千年以来的习惯合理地分布着,这座城市,近千年来也从没有真正改变过。各种传统手工业依然在非斯蓬勃发展,除了卖给游客的商品外,很多器皿和陶瓷马赛克都是销往整个摩洛哥国内的。
瓷砖似乎存在于非斯古城的每一个角落,从独特的蓝色陶瓷罐到各种复杂装饰的泉眼和民宿。走进一个陶瓷加工厂,熊熊燃烧的橄榄石窑炉中,烧制着谜一般的马赛克拼贴艺术品和常用的生活器皿。不同分工的操作间,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有的在做图案设计,有的在用油彩一笔笔勾勒图案。虽然一切都是遵循古老的传承,但现代的非斯人,甚至整个摩洛哥,都依然在使用这样的工艺和材料,也都依然将之视为瑰宝。
千年如一日的非斯,如今也如同其他城市,正面临着无数机遇和挑战,也许某一天,哪个居民家就被翻修成一座豪华酒店,店铺也都卖起了跟其他城市大同小异的纪念品,而手工作坊被自动化机器取代。我希望,非斯像个睡美人一样,再一睡千年,晚点醒过来。未来,也就可以晚点来。
魔幻集市的日与夜
白天的马拉喀什,是炙热无比的,从上午9点开始,就不得不躲着太阳的直射,只要有一点阴凉处,那下边一定站着人。随着太阳的升高,气温飙升到44度,加上干燥的空气,似乎感到自己嘴里能喷火。口干至极,跑到一个鲜榨橙汁的摊位前,咕噜噜一杯下肚,老板,再来一杯!我问他马拉喀什哪里最好玩,他故作神秘地用不流利的英语说,Here,here is everything(这里就是马拉喀什的一切)。虽然我确实冲着这个广场而来,但对他的回答依然半信半疑。
此时的杰马夫纳广场,没有晚上的喧嚣,但还是有不少地摊在遮阳伞下招揽游客。本地人会到广场来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穿过鲜榨橙汁的摊位,向北走几步,就可以进入麦地那老城区错综复杂的街道,这和广场产生自然的平衡。这些街道曾是遥远沙漠绿洲的一环,数百年前摩洛哥南部生意人曾在此繁衍生息。很多街道都用竹席或木板拼凑的顶棚遮挡着阳光,沿路都是各种贩卖商品的小店铺,号称世界最大的手工艺商贩聚集的传统市场。
傍晚时分,当我再次走进这里,我终于相信了卖橙汁少年的话,杰马夫纳广场就是马拉喀什的精神中心,随着夜幕降临,这座精神中心就越发变得魔幻起来。人潮拥挤,摩肩接踵,人们都伸长脖子往前,眉上满是汗珠。
手推车从广场的四面八方飞奔而来,就像战车奔赴战场。每辆手推车后面都是一堆铁桶、支架、帆布和桌板。在震耳欲聋的铁锤敲打声中,大家匆忙搭建起几十个小吃摊。你可以穿梭于各个摊位间讨价还价,也可以爬上周边视野最好的餐厅,在挤满人的露台边缘等待一个位置,坐下慢慢欣赏这千姿百态的夜间集市。
远处的小吃摊的烟慢慢升起,我已觉恍惚,不知自己到底身处何年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