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珊:慈父的白发我的痛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i1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春天,纪念澳门回归的32集年代剧《澳门人家》,继2019年11月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又相继在多家地方卫视热播,创下收视新高。江珊在剧中扮演的女主角“宋曼琴”,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江珊的成名之路颇为坎坷,可以说是浸透着泪水。她的情感生活也很沧桑,与男星高曙光离婚至今已17年,对方早已再婚生子,而她却依然是单身……
  年轻任性,很草率地就从人艺辞了职
  江珊,1967年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0岁随父母来到北京。她的父亲江怀延,是北影文学部的编剧兼导演,母亲是中国电影出版社的一名编辑。江珊文艺天赋出众,小时候就是少年宫合唱团的领唱。那时,她的梦想并不是做演员,而是当一名空中小姐,翱翔在万里云天。江怀延有一位朋友,是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台词老师,他觉得江珊无论是长相,还是气质、嗓音都很出众,是个做演员的料,于是,就极力建议她学表演。
  1987年,江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与陈小艺、徐帆、胡军、何冰等成为同班同学。他们这个班群星璀璨,可说是名副其实的“明星班”。
  1991年,江珊大学毕业后,与胡军、陈小艺、徐帆一起进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进院不久,新加坡的一家唱片公司就看中了江珊的嗓音,准备与她签约。但北京人艺有规定,像江珊这样的新演员,5年之内,不能出国。涉世未深的江珊,冲动之下,就辞了职。但让她万没想到的是,那家唱片公司在和她签约前,竟提出要给她取个艺名,叫“姜丽娜”。她觉得这个名字很俗气,便坚决地不同意,于是,这个约就没有签成。当初,江珊离开人艺时,父母都不赞成。最后弄成了这个结果,她也没有勇气回家去住了,就开始在北京过起了动荡不安的迁徙生活。她住过地下室和黑暗小阁楼,冬天还在没有暖气的平房里过冬。
  上世纪90年代,像江珊这样的个体演员还很少。离开北京人艺后,她没有工资收入,没有公费医疗,也没有住的地方,每一步走得都很艰难。
  1992年1月,江珊病倒在出租屋里,父亲将她接回了家。尽管父母对她没有半句埋怨,但她也终于意识到了,离开人艺的确有些草率。可是人生没有回头路,江珊只能是咬着牙往前走。1992年秋天,赵宝刚准备开拍8集电视剧《过把瘾》。男主角“方言”已定下来了,由中央戏剧学院研究所的王志文出演。女主角“杜梅”的扮演者,赵导还在斟酌中。当然,江珊对此是毫不知情的。当她接到王志文的传呼,说赵宝刚要约她见面时,她隐隐约约地意识到,“星运”降临了。
  凭《过把瘾》迅速走红,然则人红是非多
  在娱乐圈,赵宝刚有着“造星大师”之称。他在执导电视剧《渴望》时,就想起用江珊,但那时候,她没有档期。《渴望》造就了张凯丽、李雪健、宋春丽、韩影、孙松等一大批明星。要是江珊没有错过《渴望》的话,也早出名了。
  人生讲究机会,不服不行。几天后,在王志文的宿舍里,江珊见到了赵宝刚。他将剧本交给江珊说:“你演不演杜梅这个角色,都要及时地告诉我。”《过把瘾》是根据王朔的小说《过把瘾就死》改编的。早在半年前,江珊就读过这部小说,对女主人公“杜梅”的印象非常深刻。回到家,江珊一口气将剧本看完了,然后,连夜给赵宝刚打电话:“这个角色太精彩了,我演。”1994年,《过把瘾》在北京等多家电视台热播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江珊、王志文、刘蓓等主演一举成名。这年的12月,北京星碟文化发展公司,又为江珊打造了她的个人音乐专辑《只爱我一个》。其中主打歌《梦里水乡》,经江珊一演绎,迅速火遍全国。
  《梦里水乡》也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至今传唱不衰。后来,不少知名歌手都翻唱过《梦里水乡》,但都没有唱出江珊的味道。荧屏、歌坛双走红,让江珊迅速成长为一线女星,人气爆棚。经历生活的风雨,江珊意识到,还是有个单位心里比较踏实。于是,漂泊多年的她,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1995年,江珊与史可主演的话剧《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轰动京城,剧院门口排起了买票的长队……
  人红是非多。江珊的爆红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加上单位体制内部的原因,由此引发了主演与单位之间的矛盾。在海淀剧场演出的那天,江珊与史可因劳累过度,双双病倒住进了医院。晚上的演出被迫取消,单位认为她们是装病,此事引发了轩然大波。为此,江珊离开了中央实验话剧院。媒体以江珊、史可罢演为题,大肆炒作。不明真相的读者,纷纷指责两位主演,最后江珊与史可双双被“封杀”了。这事给江珊带来了巨大打击,一度纠结痛苦不堪。
  红不红与恋爱没关系,爱情讲究的是灵魂的契合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江珊被封杀后,反而名气越来越大,人气也越来越旺。后来观众了解到真实情况,也都能够客观地看待江珊、史可的“罢演事件”了。
  1997年春天,江珊接拍了电视剧《我想有个家》,与她演对手戏的是高曙光。他比江珊大3岁,祖籍山东,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当时江珊已經30岁了,高曙光33岁了,两人都属于大龄青年。遇到一个对眼缘的异性不容易,戏杀青后,两人就相爱了。交往仅3个月,江珊就决定与高曙光结婚了。他们的爱情传开后,很多人都觉得江珊是当红女星,高曙光的事业不如她,两人不合适。江珊则说:“红不红与恋爱没关系,爱情讲究的是灵魂的契合。”
  闪婚决心已下,江珊才告知父母。江怀延忧心忡忡:“你与他相识才3个月,了解透彻了吗?现在结婚是不是有些草率?”江珊说:“我都30岁了,有能力把握幸福。”1997年10月,江珊与高曙光闪婚。两人将家安在了上海。
  1998年,女儿高亦心降生。在很多人眼里,江珊笑容甜美,高曙光英俊帅气,两人外表相当般配。夫妻俩的甜蜜合影,上过很多报纸杂志的封面。在外人的想象里,江珊与阳光帅气的高曙光生活,一定非常幸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婚姻生活的深入,彼此性格、生活理念的差异,以及抚养女儿的艰辛,渐渐消磨了他们的美好心境和爱意。这不是江珊想要的生活,而现实婚姻也出乎高曙光的意料,离婚成了最后的结局。没有争吵。2003年10月,江珊与高曙光平静地在上海办理了离婚手续,结束了这段为期6年的婚姻。女儿高亦心跟随江珊一起生活。离婚后,江珊带着女儿回北京娘家。当初女儿光彩照人地远嫁上海,而今归来已是满身的伤痛与沧桑,江怀延别有滋味在心头。要是女儿当初能听自己一句劝,何至于此?江怀延想数落女儿几句,可见她满脸憔悴,又不忍心。他含泪说:“不要再想过去的事了,人生那么漫长,整理好心情往前看。”父爱的温暖,让江珊落泪了。   在父爱的温暖下,她渐渐抚平了自己因为失婚而带来的心伤
  母亲默默地从商场买来被褥、枕头、床单,以及洗发水和拖鞋,让江珊母女在家里安顿下来。两个月后,江珊与高曙光离婚的消息曝光,媒体又开始大肆炒作,并妄自猜测离婚的原因。街坊邻居也议论纷纷,好面子的江怀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江珊含泪向父亲道歉:“爸,对不起,是我将您的生活打乱了。”江怀延轻拭眼角的浊泪,说:“我到了这个年纪看开了,能接受一切。你也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别背心理包袱。人这一生,谁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沟沟坎坎。”江珊还像小时候一样,将头靠在父亲的肩上,内心的结在父爱中渐渐地打开了。此后,江珊将离异之痛埋在心底,勇敢地走出家门,坦然面对一切。随着媒体的炒作渐渐平息,江珊与父母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做不成夫妻,还可以做朋友,况且还有共同的女儿。江珊与高曙光在外人面前,从不说对方半句坏话。两人还经常就女儿的成长问题,心平气和地在电话里沟通。能做到这样的离异夫妻真的不多,媒体称江珊和高曙光是“模范离异夫妻”!
  2004年5月,高曙光来北京看望女儿,请江珊吃饭。从餐厅出来,江珊与高曙光一人牵着女儿一只手,活脱脱就是一家三口复合。有粉丝将这一幕偷拍下来,发到了网上。网友纷纷留言,希望他们破镜重圆。江怀延从网上看到这一切,诚恳与女儿沟通:“网友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夫妻还是原配的好,那样亦心也能有完整的父爱母爱。”江珊知道,父亲也希望自己复婚,但她不愿违背自己的内心。江珊认真地告诉父亲:“爸,外人只是看到表面,婚姻这双鞋子是否合脚,只有我最清楚,您就别为我操心了。”江怀延一声轻叹,内心满是失落和遗憾。尽管是江珊提出离婚的,但婚姻解体还是给她的心灵带来了暗伤。暗夜里,心伤经常发作,让她黯然神伤。
  “只要爸爸健在,我就永远将你当孩子,永远疼你”
  为了转移女儿的注意力,这11月,江怀延担任艺术总监的电视剧《天在上》开拍,检察官“周楠”的扮演者一直没有定下来,他便向导演推荐了女儿。江珊的演技和名气都是一等一的,加盟剧组可以提升该剧的知名度,导演答应了。于是,江珊与父亲一同进了剧组。江怀延还像小时候那样疼女儿,不准女儿熬夜,十点半必须睡觉。江珊有些心律不齐,江怀延就每天都会提醒女儿按时服药。
  多年来,江珊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江怀延每天一大早就起来,骑单车去街上,买回香喷喷的小笼包,守着女儿一个个吃下去。好几次,江珊站在窗前,看见父亲左手拎着小笼包,右手扶着车把,骑着单车赶往酒店,父亲的白发在风中飞扬。那一刻,她默默地流泪了。父亲走进房间时,她含泪说:“爸爸,我都做了妈妈,您怎么还将我当孩子?”江怀延擦擦额上的汗水:“只要爸爸健在,我就永远将你当孩子,永远疼你。”温暖的父爱,以及火热的剧组生活,渐渐引领江珊走出了失婚之痛。她终于在心里与自己和解了,在精神上重新站立起来了。
  2007年,女儿高亦心9岁了。为了培养女儿的独立能力,江珊与高曙光商量后,将她送往美国留学,委托在那边生活的表姐照顾。高亦心到了美国以后,一给妈妈打电话就哭,江珊也在这边流泪。江怀延对女儿说:“亦心才9岁,一个人在那边多不容易?”江珊哽咽着说:“爸,我是职业演员,整天在那边陪她不现实。”是呀,女儿要拍戏养家养女儿,分身乏术。于是,江怀延与老伴商量:“要不你去那边陪亦心?”老伴儿答應了。江怀延将决定告诉女儿,江珊别有滋味在心头。父母年轻时都没有分居过,现在60多岁了,却要为了照顾外孙女而跨国分居。可怜天下父母心!江珊为母亲办理签证手续后,带着她飞赴美国。姥姥的到来,给高亦心带来了亲情的温暖,小姑娘终于心安了。
  2009年春节,江珊让父亲去美国过年。江怀延有恐高症,坐飞机是一种折磨。他对女儿说:“你去美国陪你妈和亦心吧,我就在北京过年了。”春节期间,江怀延一个人在北京孤独地吃年夜饭。江珊母女与母亲在美国过年。老两口咀嚼着分离的苦涩。江珊的母亲是知识女性,不溺爱外孙女,刻意培养高亦心的生活自理能力。她带高亦心乘坐地铁,教她往银行卡里充水充电,还教她用微波炉热汉堡。高亦心在心理和生活方面独立后,2010年江珊让母亲回到北京,江怀延与老伴儿终于结束了分居生活。
  离婚17年,仍单身,她的下一次遇见在哪里
  2011年,江珊在北京拍戏时,胃病复发了,被迫住进医院。江怀延在病房照顾女儿。见病友都是丈夫陪在身边,而女儿身边只有一个白发父亲,江怀延倍觉心酸。几天后,江珊病情稳定出院了,江怀延对女儿说:“总单着不是个事,爸希望你再成个家。有人疼,有人爱你,我和你妈也就放心了。”江珊一声轻叹:“爸,我也想找个人呀,可哪有那么合适的?这事不能强求,还是一切随缘吧。”这年9月,江怀延接受北京电视台的采访,公开为女儿征婚:“我女儿江珊心地善良,热爱生活,人也很能干,希望有缘的人好好疼她爱她。”此后有人与江珊联系,她相过亲,谈过恋爱,可因种种原因,始终没能再次走进婚姻。时光如水,一晃又是几年。2015年,高曙光再婚了,妻子名叫王玲,是上海一位女企业家。次年,王玲在上海生下儿子,高曙光再次做了父亲。而江珊却一直单身,这朵孤独的女人花仍在红尘中独自绽放。
  2020年,江珊已经53岁了,女儿也长大了。江怀延劝女儿:“亦心以后会有自己的生活,我和你妈也一天天老了,你必须再成个家。”但对江珊来说,到了这个年纪,对再婚更为谨慎,不会随随便便找个人。她告诉父亲:“爸,如果有缘的人出现,我会抓住。即便老来一个人,我也要活出精彩。”这话让江怀延很伤感。但他也只能是默默地祈祷上苍,让女儿有个圆满的人生,有个温暖的家庭!
  据快资讯
其他文献
“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在四川省自贡市,一户龚氏人家可以把坚硬的慈竹变成一把扇,名曰龚扇,扇面薄如蝉翼、亮似绫绸。这把扇可不简单,它曾被慈禧太后视如珍宝,赐名“宫扇”,曾被郭沫若误以为素丝织锦,赞其“巧夺天工,世之少有”,也曾被作为珍贵礼品馈赠外国元首。  如今,龚扇第五代传人龚倩二十年如一日,作出了各式各样的龚扇作品,上展出,拿奖项,驰名中外。“龚扇制扇技艺”于2008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
期刊
对于“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这句,如今的人会说这正是自己想活成的样子,好清闲,好炫富。事实真是这个样子吗?当然不是,再看这句的前一句“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便知,此老有钱吗?当然有,因为他有买一万本书的钱。此老没钱吗?或许吧,因为他只有茅舍数间,钱都买书了,自然无力再添豪宅。若论炫这一万本书,当然也算是另一种炫富———对书的富有。  这两天还真关注了两件跟读书有关的事情。  其一,
期刊
单位的前院里,有一棵且仅有一棵瘦高瘦高的老槐树,或许是太高了,或许是太老了———初春时节,院外的大杨树吐出了新绿,矮灌木绽出了鲜花,可这棵老槐树,比起已经满绿的同类,依旧是枯枝干杈,让人疑惑它是不是已经“死”了。  春天的風,有时可不像周杰伦唱的“河边的风吹着头发飘动”那么简单,反倒有点“塞外风沙犹自寒”的肆虐。大风带起风沙摇打着老槐树,发出嘎巴嘎巴的声响,有时甚至会撅折一些干枝,噼里啪啦地从高处
期刊
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船返回舱的平安归来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5月1 0日,央视《面对面》节目专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项目负责人张柏楠。  “落点精度达到10.8环”  在轨飞行时,新飞船试验船完成了我国首次太空3D打
期刊
说起掐丝珐琅画,2000年出生的兰州姑娘李婕便打开了话匣子:“最初被珐琅画吸引,纯粹是因为它看上去特别漂亮,但真正学习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简单,要得到父亲的认可更是不容易。”  李婕口中严厉的父亲正是掐丝珐琅画甘肃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李海明。5月中旬,李海明珐琅艺术馆在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落成揭牌,这是兰州市首个以掐丝珐琅命名的专题艺术馆,让金城市民近距离领略非遗传统工艺的魅力。 
期刊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期刊
邻居张阿姨看书看到精彩处总是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我想这才叫读书。我年少时经常出入她家,某一天听她念《基督山恩仇录》的一段,把我定在那儿。  有人只要拿起书就犯困,我也有过这种情况。那是讓人犯困的书,而我喜欢的书一看就停不下来,越看越精神。《基督山恩仇录》就是这样的书。我从张阿姨家借到这本书,因为要急着还,便昼夜赶读,废寝忘餐。  有句老话说,书和老婆概不外借。我在经济独立之前所看的书大部分都是借阅
期刊
《风筝》之后近三年,柳云龙终于携新作《胜算》回归大众视野。“谍战”+“柳云龙”就像一个公式一样,成为了一种品质保障。相继推出《暗算》、《告密者》、《传奇之王》、《风筝》等谍战佳作,《暗算》和《风筝》更是铸就了国产谍战剧的里程碑,以“开拓者”的姿态不断挖掘着谍战题材的广度与深度。在娱乐圈,观众很难找到与柳云龙相似的“人设”,专耕某一题材、好几年才露面一次、综艺里极少拥有姓名,但无论何时一有新作品播出
期刊
一幅花鸟画活灵活现呈现在绣绷上……5月12日,家住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果园社区崇智网格的非遗传承人姜幸民正在绣制一幅彩锦绣作品,吸引了大伙儿的目光。今年60岁的姜幸民是沈寿刺绣艺术第四代传人,四十年来默默守望着被专家誉为“传统与现代成功结合”的彩锦绣艺术。  “这幅菊花作品,你可别看它尺寸不大,这可是荣获江苏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赛二等奖的作品,”姜幸民介绍说,短短两天决赛阶段从设计、勾勒、到刺绣,一
期刊
叶永烈  浙江温州人,生于1940年。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著名作家。11岁起发表作品,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笔名萧勇、久远等。以长篇小说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作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被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其《床头上的标签》《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被选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