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热词的大量涌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网络热词的高频率传播,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文化现象,由此也引出了一种以网络热词为传播内容的全新载体,即“词媒体”。网络造词的语言特性使“词媒体”有其相应的使用方式和传播领域,本文试从网络传播的视角,结合语域的相关概念,分析“词媒体”产生的原因以及它的传播方式和未来发展。
【关键词】词媒体 网络传播 大众文化 语域
“词媒体”这一概念是由互动百科于2010年5月首创的,具体是指将词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最大限度地加快传播和记忆的速度,将特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超浓缩,以便口口相传。语域是语言使用的领域或场合的总称,是不同语境中语言使用的变体,它包含三种不同的层面:范围、方式、对象。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使用和需求越来越多,网络的“虚拟世界”与生活的“现实世界”越走越近,相互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因此,把“词媒体”的语域问题放在网络传播中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词媒体”的产生
语域中的“范围”指的是说什么、为什么说。从使用的时间和地域来看,词媒体是“全息”的,在24小时、全世界范围内的网民都可以自由地交际和获取信息。搜索类网站的热搜词、微博的热门话题榜等,都是词媒体的来源,它们浓缩各种热点新闻、新知识和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形成深浅不一的话题中心:有概括新闻事件的“打酱油”、“躲猫猫”;有关乎民生话题的“豆你玩”、“蒜你狠”,还有一些关于人们生活状态的描述,如“蚁族”、“恐归族”,以及梨花体、咆哮体、蓝精灵体等。由此可见,“词媒体”的袭来,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网络文化的必然产物
词媒体的言说内容是以一种“缩略语”的形态呈现出来的。从语言的使用来说,缩略语不仅表意简洁而丰富,能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而且时尚新潮,有特殊的表现力,富于时代感。社会发展促进语言的更新,语言要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就必须是活的、变化的语言。社会的多元化也会促成语言的多样化,加之汉语本身有着强大的筛选力和同化力,致使网络语言具有生动风趣、简洁省事、人情味浓、个性化强的特点。当网络文化越来越趋向“碎片化”发展的同时,词媒体这种微阅读方式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对单一事件超强的总结性,对同质事件统一的概括性,以及对公众记忆和公众情绪超强的调动性。每一个掌握词媒体正真意义的受众,都会对其指向和寓意心照不宣。从某种意义上讲,词媒体所承载的热词信息就是互联网在信息爆炸、信息泛滥时代自我清理的过程。由于词媒体集新锐、简约、精准、传神、犀利、不宜混淆等特点于一身,因此它很容易一下子抓住公众,不仅满足了公众快速获取核心信息的需求,也满足了媒体精准传播的诉求。
2、公民社会情绪的折射
随着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群落、价值观、审美趣味的出现,词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社会风尚的发展。词语本身也经历新陈代谢和主动筛选,能够流行起来也就说明它在某个阶段触摸到了多数人的愿望或者要求。例如“蒜你狠”、“豆你玩”,它们就形象地展示出了食品接力涨价的现状和群众的情绪。如今,人人都是记录者的时代已经到来,用“公民”的价值观念和判断准则去考量社会问题、表达个人观点是公民社会的主旨所在。词媒体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市民文化。取悦大众是大众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大众文化并不关注传统上单一的“英雄叙事”或“辉煌叙事”模式,而构建了“平凡叙事”模式,突出了平常事、平常心的文化意义,在对日常现象的描述中表达对大众生活的关注,对大众情怀的关怀。从这层意义上看,词媒体无疑是现代公民表达社会情绪的折射反映。
3、“微文化”的衍生品
词媒体是继标题时代、读图时代之后,“微文化”的衍生品。这种浅尝即止的快餐式阅读已然成为了潮流,如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等。伴随词媒体的发展态势,大众似乎越来越享受来自网络的快餐文化,而真正的文化还有多少人愿意静心阅读则成了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精度有了,切中要害;广度有了,口口相传;那么,深度呢?当今社会存在着些许浮躁之风,浅阅读、微文化这些快餐文化之后,中国文化是否真会面临“文化沙漠”的侵袭甚是令人担忧。词媒体具有典型的“流星性”,即转瞬即逝,绚丽得快,幻灭也快,只有经得住推敲、具备社会效益或叩击人心灵的词语才会被大众收入囊中,然后频繁使用、归为经典。
二、“词媒体”的传播方式
当代媒体呈现出了多种发展态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依存度和互动性日益加强;电影和电视开始模仿电子游戏,甚至彼此互换体裁,例如电视剧版《山楂树之恋》,电影版《奋斗》;音频和视频大量抢占网络空间;“原始”的内容和以其它媒体形式出现的“附加”内容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内容在生产的时候就被制作者赋予了可在多种平台上播放的可能性。因此,词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必定是多渠道传播与全方位展现。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受众四处寻找他们想要的信息和娱乐体验的“迁移行为”。于是,义务编写、传播网络热词便成为了诸多网友热衷的活动之一,他们创建、协作、围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这些高手从中提炼出具有强烈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修辞效果,因而吸引了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
三、“词媒体”的传播对象
词媒体的传播对象既可能是信息的消费者,也可能是信息的提供或创建者,这与狂欢节的全民性和网络传播的自由开放性、交互性相得映彰。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观照词媒体的传播对象:他们都在参与狂欢戏剧的演出,不分演员和观众,也不像平时那么严肃认真、刻板教条,相反,他们在其中尽情嬉笑,释放心灵的快乐和激情。诚如巴赫金对狂欢节的全民性特征所总结的那样:“狂欢节具有宇宙的性质,这是整个世界的一种特殊状态,这是人人参加的世界的再生和更新”。词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具备现代性,更加具备流行性。大众文化乐于制造热点和“眼球效应”,其效果往往能吸引大批粉丝的关注和喜爱。在大众审美产生疲倦,兴趣点发生转移之后,原来的热点和轰动效应消失,于是人们又努力制造新的热点,从而形成这种文化的流行特性。因此,词媒体的传播对象大都是那些喜欢接收新鲜事物并且对网络技术、网络世界的“生活方式”有着共同爱好和迷恋的社会群体。
结语
巴赫金将文化转型时期概括为语言杂多、众声喧哗的时代,这是他“对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各类语言与文化,在转型时期只有通过相互对话与交流才能同时共存。“词媒体”便是人们在众声喧哗下练就的点穴大法。热词层出不穷,但不少止于文字游戏,真正产生影响、能留下深刻烙印的并不多。有的词由于出现大量跟风和过于泛化而降低了新鲜感和锐利度,极易造成审美疲劳。因此,词媒体要想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还需要提升其自我整合、自我修正的能力。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在全媒体、自媒体、新媒体的联合作用下,“词媒体“势必会带来新的传播载体、传播途径和传播终端,进而满足大众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需求。不可否认,“读词时代”已经到来,媒体人也应积极培养自身的“词敏感”,词媒体时代就是新形式的关键词搜索时代,它与传统媒体不是谁取代谁,而是彼此之间的共享与合作。
参考文献
①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②[英]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③莫茜:《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④叶虎:《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⑤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⑥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⑦宋巍,《“词媒体”内涵及数据论证》[J].《东南传播》,2011(6)
(作者: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词媒体 网络传播 大众文化 语域
“词媒体”这一概念是由互动百科于2010年5月首创的,具体是指将词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最大限度地加快传播和记忆的速度,将特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超浓缩,以便口口相传。语域是语言使用的领域或场合的总称,是不同语境中语言使用的变体,它包含三种不同的层面:范围、方式、对象。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使用和需求越来越多,网络的“虚拟世界”与生活的“现实世界”越走越近,相互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因此,把“词媒体”的语域问题放在网络传播中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词媒体”的产生
语域中的“范围”指的是说什么、为什么说。从使用的时间和地域来看,词媒体是“全息”的,在24小时、全世界范围内的网民都可以自由地交际和获取信息。搜索类网站的热搜词、微博的热门话题榜等,都是词媒体的来源,它们浓缩各种热点新闻、新知识和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形成深浅不一的话题中心:有概括新闻事件的“打酱油”、“躲猫猫”;有关乎民生话题的“豆你玩”、“蒜你狠”,还有一些关于人们生活状态的描述,如“蚁族”、“恐归族”,以及梨花体、咆哮体、蓝精灵体等。由此可见,“词媒体”的袭来,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网络文化的必然产物
词媒体的言说内容是以一种“缩略语”的形态呈现出来的。从语言的使用来说,缩略语不仅表意简洁而丰富,能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而且时尚新潮,有特殊的表现力,富于时代感。社会发展促进语言的更新,语言要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就必须是活的、变化的语言。社会的多元化也会促成语言的多样化,加之汉语本身有着强大的筛选力和同化力,致使网络语言具有生动风趣、简洁省事、人情味浓、个性化强的特点。当网络文化越来越趋向“碎片化”发展的同时,词媒体这种微阅读方式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对单一事件超强的总结性,对同质事件统一的概括性,以及对公众记忆和公众情绪超强的调动性。每一个掌握词媒体正真意义的受众,都会对其指向和寓意心照不宣。从某种意义上讲,词媒体所承载的热词信息就是互联网在信息爆炸、信息泛滥时代自我清理的过程。由于词媒体集新锐、简约、精准、传神、犀利、不宜混淆等特点于一身,因此它很容易一下子抓住公众,不仅满足了公众快速获取核心信息的需求,也满足了媒体精准传播的诉求。
2、公民社会情绪的折射
随着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群落、价值观、审美趣味的出现,词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社会风尚的发展。词语本身也经历新陈代谢和主动筛选,能够流行起来也就说明它在某个阶段触摸到了多数人的愿望或者要求。例如“蒜你狠”、“豆你玩”,它们就形象地展示出了食品接力涨价的现状和群众的情绪。如今,人人都是记录者的时代已经到来,用“公民”的价值观念和判断准则去考量社会问题、表达个人观点是公民社会的主旨所在。词媒体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市民文化。取悦大众是大众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大众文化并不关注传统上单一的“英雄叙事”或“辉煌叙事”模式,而构建了“平凡叙事”模式,突出了平常事、平常心的文化意义,在对日常现象的描述中表达对大众生活的关注,对大众情怀的关怀。从这层意义上看,词媒体无疑是现代公民表达社会情绪的折射反映。
3、“微文化”的衍生品
词媒体是继标题时代、读图时代之后,“微文化”的衍生品。这种浅尝即止的快餐式阅读已然成为了潮流,如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等。伴随词媒体的发展态势,大众似乎越来越享受来自网络的快餐文化,而真正的文化还有多少人愿意静心阅读则成了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精度有了,切中要害;广度有了,口口相传;那么,深度呢?当今社会存在着些许浮躁之风,浅阅读、微文化这些快餐文化之后,中国文化是否真会面临“文化沙漠”的侵袭甚是令人担忧。词媒体具有典型的“流星性”,即转瞬即逝,绚丽得快,幻灭也快,只有经得住推敲、具备社会效益或叩击人心灵的词语才会被大众收入囊中,然后频繁使用、归为经典。
二、“词媒体”的传播方式
当代媒体呈现出了多种发展态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依存度和互动性日益加强;电影和电视开始模仿电子游戏,甚至彼此互换体裁,例如电视剧版《山楂树之恋》,电影版《奋斗》;音频和视频大量抢占网络空间;“原始”的内容和以其它媒体形式出现的“附加”内容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内容在生产的时候就被制作者赋予了可在多种平台上播放的可能性。因此,词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必定是多渠道传播与全方位展现。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受众四处寻找他们想要的信息和娱乐体验的“迁移行为”。于是,义务编写、传播网络热词便成为了诸多网友热衷的活动之一,他们创建、协作、围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这些高手从中提炼出具有强烈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修辞效果,因而吸引了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
三、“词媒体”的传播对象
词媒体的传播对象既可能是信息的消费者,也可能是信息的提供或创建者,这与狂欢节的全民性和网络传播的自由开放性、交互性相得映彰。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观照词媒体的传播对象:他们都在参与狂欢戏剧的演出,不分演员和观众,也不像平时那么严肃认真、刻板教条,相反,他们在其中尽情嬉笑,释放心灵的快乐和激情。诚如巴赫金对狂欢节的全民性特征所总结的那样:“狂欢节具有宇宙的性质,这是整个世界的一种特殊状态,这是人人参加的世界的再生和更新”。词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具备现代性,更加具备流行性。大众文化乐于制造热点和“眼球效应”,其效果往往能吸引大批粉丝的关注和喜爱。在大众审美产生疲倦,兴趣点发生转移之后,原来的热点和轰动效应消失,于是人们又努力制造新的热点,从而形成这种文化的流行特性。因此,词媒体的传播对象大都是那些喜欢接收新鲜事物并且对网络技术、网络世界的“生活方式”有着共同爱好和迷恋的社会群体。
结语
巴赫金将文化转型时期概括为语言杂多、众声喧哗的时代,这是他“对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各类语言与文化,在转型时期只有通过相互对话与交流才能同时共存。“词媒体”便是人们在众声喧哗下练就的点穴大法。热词层出不穷,但不少止于文字游戏,真正产生影响、能留下深刻烙印的并不多。有的词由于出现大量跟风和过于泛化而降低了新鲜感和锐利度,极易造成审美疲劳。因此,词媒体要想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还需要提升其自我整合、自我修正的能力。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在全媒体、自媒体、新媒体的联合作用下,“词媒体“势必会带来新的传播载体、传播途径和传播终端,进而满足大众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需求。不可否认,“读词时代”已经到来,媒体人也应积极培养自身的“词敏感”,词媒体时代就是新形式的关键词搜索时代,它与传统媒体不是谁取代谁,而是彼此之间的共享与合作。
参考文献
①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②[英]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③莫茜:《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④叶虎:《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⑤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⑥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⑦宋巍,《“词媒体”内涵及数据论证》[J].《东南传播》,2011(6)
(作者: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