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高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再也不是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但是,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亟待改进的问题。
一、教与学的误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文明史,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光辉灿烂的古文化,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么多精华,学生本应如饥似渴地学习才是,可是我发现,学生始终提不起兴趣,对学习文言文总有一种畏惧、排斥的心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从教师的教学模式上讲,不少教师新教一篇文言文,往往是先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接着逐词逐句的串讲,作“内容分析”。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字字落实,句句过关”,认为文中所有的句子都会翻译了,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教学思维的定势使得本来应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成为了僵硬的了无生气的课堂。学生听得乏味,教师讲得也累,长此以往,怎么能让学生形成文言文阅读迁移能力?
从学生的学习方法上讲,现在的高中学生,有一种学习误区,那就是“懒”。好多本来是应该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他们就是要依靠老师,所以,出现了“你讲我听,你念我记,你写我抄”的惯性课堂思维模式。久而久之,学生懒得动脑,思考能力被弱化,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时,也就不免乱写一气。不少学生也很苦恼,明明记得很多,偏偏到考试时就是不会,这种挫败心理影响了后续的文言文学习。
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文言文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语)而要培养兴趣,教师就必须打破惯用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不良的思维定势。特别是进入到高二下半学期的学生,他们面对的全是选修课本。根据规定,选修少不了《史记》、《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散文》等文本。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扬学生的主体作用?借着学校推行“导学案”这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契机,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大胆地尝试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成功。下面仅以《<伶官传>序》为例,谈谈我运用导学案的具体做法。
二、导学案的运用
1.教师导,重在设计方案。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学生。教育教学过程应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从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也正是遵循“学教合一”的设计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教师教的同时,突出学生学的内容。《<伶官传>序》导学案的问题设置既要体现梯度,又要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由于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我初步决定用两节课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而这一切,我都是通过导学案呈现出来。
我设计了如下环节:一、呈现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二、导学过程,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两部分。三、课堂检测。四、课后拓展。这里试析一、二两部分。
我把学习目标定为:1.疏通文本、积累重要文言词语。2.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3.理解作者的思想主题和写作目的;体会围绕中心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作方法。4.背诵文中出现的名句。这个目标既体现了学习一般文言文需要掌握的疏通课文、实词虚词、背诵名句;又体现了本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史论文论证方法的掌握。
在导学的自主学习部分,主要让学生课后收集资料,解决有关作者、时代背景的问题。同时借助课本注释、《古汉语常用字典》疏通课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交流预习情况,共享学习成果。同时在新课之前我将所有学生的导学案收上来批改,这样学生对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课的时候也能有的放矢。
合作探究阶段主要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让学生合作解决,老师适时点拨,最后通过小组在全班展示完成整篇文章的翻译。同时对课文的难点进行探讨。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现提升,课堂容量加大,教学进度加快。学生全员参与,互帮互助,兴趣明显加强,能力得到提高。
2.学生学,重在寻找规律。
叶圣陶曾经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将来经常要阅读,老师能经常跟在他们背后吗?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注重方法指导,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老师点拨,自己寻找规律。
例如,本篇课文中出现的虚词“以”,文章中出现了多次:“以三矢赐庄宗”、“皆背晋以归梁”、“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盛以锦囊”、“告以成功”、“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等,学生在翻译时发现,以上的“以”分别解释为“把”、“相当于‘而’”、“用”、“用”、“把”、“用”。以往学生只是把这里的词义解释出来,不去将这个字的多种用法放在一起考虑,更不用说将以前学过的找出来比较分析了,其结果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导学案中我不仅让学生将这个字从文中所有语句里找出来,而且也找出前面几篇课文里出现的“以”字,借此寻找规律。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自己总结出了“以”的11种常用用法,“以”这样较难的虚词学生尚且能小结,简单的自然不在话下。再如文中出现的句式“省略句”:盛(之)以锦囊,负(之)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庄宗)仓皇东出,学生通过补充后发现省略句包括省略主语、宾语、介词。同时我又提醒学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学生发现再而衰应为“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这是谓语动词的省略。学生自己总结出了这些句式特点后,还从前面所写的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验证。这样,结合预习,给以方法指导,学生思维的链条逐渐形成,并由此渐渐养成联系学过的文言文归纳、积累知识点的习惯。最后,通过习题巩固,学生对这两种句式以及相关虚词的掌握就更深了一层。
本课的另外一个重点在于谋篇布局,为了学生的方便,我将问题化解开来。
导学案上我列出了这几个年代:908年、912年、923年、926年,要求学生找出主人公李存勖在这几个年代里的年龄是多少?在他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通过认真寻找,学生发现了一个重要规律,庄宗灭敌立国,用了15年时间;然而由盛至衰,只有短短3年。这一盛一衰,学生一下子便归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著名教育家布鲁诺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中主动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则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步步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彼岸,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导学案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也是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的。
一、教与学的误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文明史,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光辉灿烂的古文化,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么多精华,学生本应如饥似渴地学习才是,可是我发现,学生始终提不起兴趣,对学习文言文总有一种畏惧、排斥的心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从教师的教学模式上讲,不少教师新教一篇文言文,往往是先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接着逐词逐句的串讲,作“内容分析”。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字字落实,句句过关”,认为文中所有的句子都会翻译了,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教学思维的定势使得本来应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成为了僵硬的了无生气的课堂。学生听得乏味,教师讲得也累,长此以往,怎么能让学生形成文言文阅读迁移能力?
从学生的学习方法上讲,现在的高中学生,有一种学习误区,那就是“懒”。好多本来是应该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他们就是要依靠老师,所以,出现了“你讲我听,你念我记,你写我抄”的惯性课堂思维模式。久而久之,学生懒得动脑,思考能力被弱化,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时,也就不免乱写一气。不少学生也很苦恼,明明记得很多,偏偏到考试时就是不会,这种挫败心理影响了后续的文言文学习。
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文言文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语)而要培养兴趣,教师就必须打破惯用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不良的思维定势。特别是进入到高二下半学期的学生,他们面对的全是选修课本。根据规定,选修少不了《史记》、《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散文》等文本。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扬学生的主体作用?借着学校推行“导学案”这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契机,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大胆地尝试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成功。下面仅以《<伶官传>序》为例,谈谈我运用导学案的具体做法。
二、导学案的运用
1.教师导,重在设计方案。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学生。教育教学过程应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从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也正是遵循“学教合一”的设计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教师教的同时,突出学生学的内容。《<伶官传>序》导学案的问题设置既要体现梯度,又要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由于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我初步决定用两节课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而这一切,我都是通过导学案呈现出来。
我设计了如下环节:一、呈现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二、导学过程,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两部分。三、课堂检测。四、课后拓展。这里试析一、二两部分。
我把学习目标定为:1.疏通文本、积累重要文言词语。2.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3.理解作者的思想主题和写作目的;体会围绕中心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作方法。4.背诵文中出现的名句。这个目标既体现了学习一般文言文需要掌握的疏通课文、实词虚词、背诵名句;又体现了本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史论文论证方法的掌握。
在导学的自主学习部分,主要让学生课后收集资料,解决有关作者、时代背景的问题。同时借助课本注释、《古汉语常用字典》疏通课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交流预习情况,共享学习成果。同时在新课之前我将所有学生的导学案收上来批改,这样学生对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课的时候也能有的放矢。
合作探究阶段主要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让学生合作解决,老师适时点拨,最后通过小组在全班展示完成整篇文章的翻译。同时对课文的难点进行探讨。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现提升,课堂容量加大,教学进度加快。学生全员参与,互帮互助,兴趣明显加强,能力得到提高。
2.学生学,重在寻找规律。
叶圣陶曾经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将来经常要阅读,老师能经常跟在他们背后吗?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注重方法指导,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老师点拨,自己寻找规律。
例如,本篇课文中出现的虚词“以”,文章中出现了多次:“以三矢赐庄宗”、“皆背晋以归梁”、“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盛以锦囊”、“告以成功”、“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等,学生在翻译时发现,以上的“以”分别解释为“把”、“相当于‘而’”、“用”、“用”、“把”、“用”。以往学生只是把这里的词义解释出来,不去将这个字的多种用法放在一起考虑,更不用说将以前学过的找出来比较分析了,其结果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导学案中我不仅让学生将这个字从文中所有语句里找出来,而且也找出前面几篇课文里出现的“以”字,借此寻找规律。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自己总结出了“以”的11种常用用法,“以”这样较难的虚词学生尚且能小结,简单的自然不在话下。再如文中出现的句式“省略句”:盛(之)以锦囊,负(之)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庄宗)仓皇东出,学生通过补充后发现省略句包括省略主语、宾语、介词。同时我又提醒学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学生发现再而衰应为“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这是谓语动词的省略。学生自己总结出了这些句式特点后,还从前面所写的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验证。这样,结合预习,给以方法指导,学生思维的链条逐渐形成,并由此渐渐养成联系学过的文言文归纳、积累知识点的习惯。最后,通过习题巩固,学生对这两种句式以及相关虚词的掌握就更深了一层。
本课的另外一个重点在于谋篇布局,为了学生的方便,我将问题化解开来。
导学案上我列出了这几个年代:908年、912年、923年、926年,要求学生找出主人公李存勖在这几个年代里的年龄是多少?在他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通过认真寻找,学生发现了一个重要规律,庄宗灭敌立国,用了15年时间;然而由盛至衰,只有短短3年。这一盛一衰,学生一下子便归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著名教育家布鲁诺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中主动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则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步步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彼岸,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导学案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也是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