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我们从《拉封丹寓言》中的那头布利丹毛驴,进入经济学的圣殿。先看——
布利丹毛驴的选择
《拉封丹寓言》中有一头著名的布利丹毛驴,它面对两捆干草,不知该吃哪一捆好,最后竟然饿死了。
布利丹毛驴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学家所说的选择问题。经济学家所说的选择,说明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决定用什么资源去满足哪些欲望,这就是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的目标,正是要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其实,每个人也和布利丹毛驴一样,面临在两捆干草之间做出选择的问题。
布利丹毛驴做不出选择而饿死,说明做出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根源,在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所得必有所失。为了得而失去的东西,被称为机会成本。就布利丹毛驴而言,它选择一捆干草,必须放弃另一捆干草。放弃的干草,就是得到干草的机会成本。经济学家常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是指任何选择行为,都有机会成本。
一些经济学界内外的学者,对这个假设提出过不少批评。一些人举出了许多事实说明人并不自私,比如舍己救人,愿意为保卫祖国而牺牲,或者富人在死后把财产捐给社会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是不是与理性人假设矛盾呢?我们不否认利他主义行为的存在。而且也不否认,人性中除了利己之外,还有同情心、关爱同胞、关心社会等善良的一面存在。同时,我们也不否认提倡奉献精神的意义。但是承认人利己的本性与这一切并不矛盾。理性人的假设不仅正确,而且必要。说理性人的假设正确,并不是说它适用于每一个人(例如这个假设就不适用于雷锋这样的英雄)和每一个人的一切行为(一个为个人利益做事的人,在祖国危难之际也会牺牲自己保家卫国),是指它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行为。这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从事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个人利益。说理性人的假设必要是因为,经济学作为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假设前提。如果既假设人是利己的,又假设人是利他的,经济学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对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误解,还来自另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把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对立起来。经济学的最伟大发现,正是把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了起来。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开创性贡献,正在于此。理性人的假设是斯密提出来的,他并不是赞扬这种利己性,只是承认它是无法更改的人性——正如伶鼬变为美女,仍忘不了抓老鼠一样。他认为,每个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可以实现社会利益。他说:“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他自身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把这种对个人利益追求,引导向社会利益的是“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每个人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要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资源,这时整个社会就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承认人的利己,又把利己引导向利他,正是市场经济的伟大之处。
传统社会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把人性看作万恶之源,要求人们“克己复礼”。结果怎么样呢?整个社会处于上千年的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极其贫穷。利己的人性消灭了吗?老百姓的人性被强制消灭了,但倡导灭人性者的人性,都发展为兽性。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他们提倡的是自己根本不打算去实践的伪道德。一部《十日谈》,正揭露了这些伪道学、假正人君子的丑恶嘴脸。
市场经济承认人性的合理性,承认人利己的行为是正当的。任何一次启蒙运动,都是从对人性的承认开始的。市场经济制度把人的利己心和利己行为,变成了增加社会财富、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经济学家把欲望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但要正确理解这一点,必须记住——
欲望不是贪婪
古今中外,有许多寓言都是讽刺人贪得无厌的,随手拣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
明代刘之卿,算不上名人,只是万历年间的一个礼部主事。他所著的《贤奕篇》,亦不是什么名著,但有一个“王婆酿酒”的寓言,颇有趣味。王婆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共喝了几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亦没计较。一天,道士说:我喝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井挖出后,涌出的全是好酒。王婆自然发财了。以后,道士又来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道士听说,笑着在墙上题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写完走了,以后这个井也不出酒了。
这个故事与普希金的“金鱼与渔夫”的故事,有相似之处,不过我相信,普希金没有侵犯版权。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写出了相同的寓言故事,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经济学家承认利己是人的本性,即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利己来自人的欲望。人有七情六欲,连一本正经的孔夫子也承认“食色性也”。满足这种欲望,需要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有了钱,才能购买满足各种欲望的物品与劳务。所以,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想多赚钱无可厚非。人类欲望的特点是无限性,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永无止境。正是这种欲望的无限性,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从这种意义上说,欲望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如果人没有了欲望,没有了满足欲望的追求,社会就无法进步了。
传统的伦理观,把欲望作为万恶之源,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是对人性的扼杀。经济学家对欲望和利己的肯定,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特别要强调的是,欲望、利己并不等同于贪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肯定了由欲望产生利己的合理性,但他严格区分了利己与贪婪。他的另一部名著是《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一词是指人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道德情操论》一书,正是要说明利己的人如何在社会中控制自己的私欲和行为,使得由利己的人构成的社会,也是一个有道德的社会。斯密明确地反对贪婪。他的这两部著作,构成既承认利己,又要以道德克制贪婪的理想市场经济社会。
欲望与贪婪有什么不同呢?欲望是人正当的要求。它与人满足欲望的能力应该是匹配的。换句话说,欲望是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满足的,或通过正当途径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贪婪则是要去满足无法实现的欲望。在上面的寓言中,井里既出酒又出酒糟就是无法实现的,所以,王婆希望有酒还有酒糟,就不是正当欲望,而成了一种贪婪。在现实中,一个有能力的人,想买一辆车是正当的欲望,还可以促进汽车业发展和经济繁荣。但一个身无分文的人,想马上要一辆汽车就属于贪婪。不切实际地想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就会使欲望变为贪婪。
乍一看,欲望和贪婪都是无限的,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美国心理学家把人由欲望产生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正常来说,一个层次的欲望满足了,再产生新的欲望,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则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人的正常欲望应该随能力的提高而产生。比如,在你的收入满足了基本生活要求之后,就可以产生新的欲望,比如买一辆车。这就是正常的欲望更新。如果连饭也吃不饱就整天想买车,大概只能算是贪婪了。
强调把利己、欲望和贪婪分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欲望推动人努力工作,而贪婪则会使人犯罪。再接着上个例子说,当你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想买车,你就会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或者在本单位做出业绩,或者去兼职,这都有利于整个社会。但如果是贪婪,每天只想迅速发财致富,就很可能走上犯罪之路。许多人正是被贪婪推上不归路的——从抢劫犯到贪官都是如此。欲望与贪婪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但真理跨过一步就是谬误。
人的欲望是很容易变为贪婪的。斯密多次强调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正是看到这种可能性。一个社会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变为对大自然的掠夺,一个人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不会勤奋工作,而是想歪门邪道了。
防止欲望(勤奋工作的动力)变为贪婪(犯罪的根源)的办法,就个人而言是提高自己的道德自律。这也是先贤们经常劝告我们的。但仅仅靠这种劝说是无用的。作为一个社会还需要有制度上的防范,这就是法律的威慑力。对那些贪婪犯罪者的严惩正是要给其他人以警示,正如道士对王婆的惩罚是她连酒也得不到一样。道士不仅是在惩罚王婆的贪心,而且还是在警告后人别学王婆的样子。
现实中的王婆实在太多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读读这则寓言,太有意义了。
市场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也创造了辉煌的精神文明。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人性升华了,越来越多的人更关心他人和社会。亿万富翁不再是守财奴,而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赞助者。我们不否认市场经济下还有罪恶,但与传统社会比一比,哪一个更好?
与生俱来的人性,是不能改变的——无论是用暴力还是道德说教,我们只能利用与引导人性。伶鼬改不了抓老鼠的本性也没什么,反正它的体形已是美女了。这个与它结婚的小伙子,利用它的本性来消灭家里的老鼠,甚至可以让它为邻居抓老鼠赚钱,岂不既符合了它的本性、又增加了自己收入、也为社会做了一件好事吗?
(作者:著名经济学家,现为清华等多所知名院校兼职教授)
布利丹毛驴的选择
《拉封丹寓言》中有一头著名的布利丹毛驴,它面对两捆干草,不知该吃哪一捆好,最后竟然饿死了。
布利丹毛驴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学家所说的选择问题。经济学家所说的选择,说明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决定用什么资源去满足哪些欲望,这就是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的目标,正是要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其实,每个人也和布利丹毛驴一样,面临在两捆干草之间做出选择的问题。
布利丹毛驴做不出选择而饿死,说明做出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根源,在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所得必有所失。为了得而失去的东西,被称为机会成本。就布利丹毛驴而言,它选择一捆干草,必须放弃另一捆干草。放弃的干草,就是得到干草的机会成本。经济学家常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是指任何选择行为,都有机会成本。
一些经济学界内外的学者,对这个假设提出过不少批评。一些人举出了许多事实说明人并不自私,比如舍己救人,愿意为保卫祖国而牺牲,或者富人在死后把财产捐给社会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是不是与理性人假设矛盾呢?我们不否认利他主义行为的存在。而且也不否认,人性中除了利己之外,还有同情心、关爱同胞、关心社会等善良的一面存在。同时,我们也不否认提倡奉献精神的意义。但是承认人利己的本性与这一切并不矛盾。理性人的假设不仅正确,而且必要。说理性人的假设正确,并不是说它适用于每一个人(例如这个假设就不适用于雷锋这样的英雄)和每一个人的一切行为(一个为个人利益做事的人,在祖国危难之际也会牺牲自己保家卫国),是指它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行为。这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从事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个人利益。说理性人的假设必要是因为,经济学作为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假设前提。如果既假设人是利己的,又假设人是利他的,经济学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对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误解,还来自另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把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对立起来。经济学的最伟大发现,正是把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了起来。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开创性贡献,正在于此。理性人的假设是斯密提出来的,他并不是赞扬这种利己性,只是承认它是无法更改的人性——正如伶鼬变为美女,仍忘不了抓老鼠一样。他认为,每个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可以实现社会利益。他说:“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他自身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把这种对个人利益追求,引导向社会利益的是“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每个人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要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资源,这时整个社会就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承认人的利己,又把利己引导向利他,正是市场经济的伟大之处。
传统社会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把人性看作万恶之源,要求人们“克己复礼”。结果怎么样呢?整个社会处于上千年的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极其贫穷。利己的人性消灭了吗?老百姓的人性被强制消灭了,但倡导灭人性者的人性,都发展为兽性。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他们提倡的是自己根本不打算去实践的伪道德。一部《十日谈》,正揭露了这些伪道学、假正人君子的丑恶嘴脸。
市场经济承认人性的合理性,承认人利己的行为是正当的。任何一次启蒙运动,都是从对人性的承认开始的。市场经济制度把人的利己心和利己行为,变成了增加社会财富、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经济学家把欲望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但要正确理解这一点,必须记住——
欲望不是贪婪
古今中外,有许多寓言都是讽刺人贪得无厌的,随手拣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
明代刘之卿,算不上名人,只是万历年间的一个礼部主事。他所著的《贤奕篇》,亦不是什么名著,但有一个“王婆酿酒”的寓言,颇有趣味。王婆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共喝了几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亦没计较。一天,道士说:我喝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井挖出后,涌出的全是好酒。王婆自然发财了。以后,道士又来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道士听说,笑着在墙上题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写完走了,以后这个井也不出酒了。
这个故事与普希金的“金鱼与渔夫”的故事,有相似之处,不过我相信,普希金没有侵犯版权。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写出了相同的寓言故事,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经济学家承认利己是人的本性,即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利己来自人的欲望。人有七情六欲,连一本正经的孔夫子也承认“食色性也”。满足这种欲望,需要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有了钱,才能购买满足各种欲望的物品与劳务。所以,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想多赚钱无可厚非。人类欲望的特点是无限性,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永无止境。正是这种欲望的无限性,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从这种意义上说,欲望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如果人没有了欲望,没有了满足欲望的追求,社会就无法进步了。
传统的伦理观,把欲望作为万恶之源,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是对人性的扼杀。经济学家对欲望和利己的肯定,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特别要强调的是,欲望、利己并不等同于贪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肯定了由欲望产生利己的合理性,但他严格区分了利己与贪婪。他的另一部名著是《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一词是指人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道德情操论》一书,正是要说明利己的人如何在社会中控制自己的私欲和行为,使得由利己的人构成的社会,也是一个有道德的社会。斯密明确地反对贪婪。他的这两部著作,构成既承认利己,又要以道德克制贪婪的理想市场经济社会。
欲望与贪婪有什么不同呢?欲望是人正当的要求。它与人满足欲望的能力应该是匹配的。换句话说,欲望是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满足的,或通过正当途径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贪婪则是要去满足无法实现的欲望。在上面的寓言中,井里既出酒又出酒糟就是无法实现的,所以,王婆希望有酒还有酒糟,就不是正当欲望,而成了一种贪婪。在现实中,一个有能力的人,想买一辆车是正当的欲望,还可以促进汽车业发展和经济繁荣。但一个身无分文的人,想马上要一辆汽车就属于贪婪。不切实际地想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就会使欲望变为贪婪。
乍一看,欲望和贪婪都是无限的,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美国心理学家把人由欲望产生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正常来说,一个层次的欲望满足了,再产生新的欲望,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则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人的正常欲望应该随能力的提高而产生。比如,在你的收入满足了基本生活要求之后,就可以产生新的欲望,比如买一辆车。这就是正常的欲望更新。如果连饭也吃不饱就整天想买车,大概只能算是贪婪了。
强调把利己、欲望和贪婪分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欲望推动人努力工作,而贪婪则会使人犯罪。再接着上个例子说,当你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想买车,你就会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或者在本单位做出业绩,或者去兼职,这都有利于整个社会。但如果是贪婪,每天只想迅速发财致富,就很可能走上犯罪之路。许多人正是被贪婪推上不归路的——从抢劫犯到贪官都是如此。欲望与贪婪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但真理跨过一步就是谬误。
人的欲望是很容易变为贪婪的。斯密多次强调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正是看到这种可能性。一个社会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变为对大自然的掠夺,一个人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不会勤奋工作,而是想歪门邪道了。
防止欲望(勤奋工作的动力)变为贪婪(犯罪的根源)的办法,就个人而言是提高自己的道德自律。这也是先贤们经常劝告我们的。但仅仅靠这种劝说是无用的。作为一个社会还需要有制度上的防范,这就是法律的威慑力。对那些贪婪犯罪者的严惩正是要给其他人以警示,正如道士对王婆的惩罚是她连酒也得不到一样。道士不仅是在惩罚王婆的贪心,而且还是在警告后人别学王婆的样子。
现实中的王婆实在太多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读读这则寓言,太有意义了。
市场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也创造了辉煌的精神文明。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人性升华了,越来越多的人更关心他人和社会。亿万富翁不再是守财奴,而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赞助者。我们不否认市场经济下还有罪恶,但与传统社会比一比,哪一个更好?
与生俱来的人性,是不能改变的——无论是用暴力还是道德说教,我们只能利用与引导人性。伶鼬改不了抓老鼠的本性也没什么,反正它的体形已是美女了。这个与它结婚的小伙子,利用它的本性来消灭家里的老鼠,甚至可以让它为邻居抓老鼠赚钱,岂不既符合了它的本性、又增加了自己收入、也为社会做了一件好事吗?
(作者:著名经济学家,现为清华等多所知名院校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