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社会焦虑是指因遭受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通常是由紧张、忧虑、烦恼、恐惧、焦急等众多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其表现形式有因感到不明原因的、无明确对象的紧张不安、焦虑烦躁等精神性焦虑,还有表现出肌肉紧张、出汗、心悸、呼吸急促等的躯体焦虑。文章首先分析了幼儿心理焦虑产生的一些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心理焦虑;产生原因;相应措施
一开始笔者认为幼儿的内心世界很简单,他们不会和成人一样有很复杂的思绪,总会考虑事情发生的好处或者坏处。笔者觉得幼儿不会想很多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们有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小思绪,不如:伤心、难过、生气、高兴等等。在笔者看来幼儿的生活无忧无虑,不会为任何事情而担心。后来去过幼儿园之后,发现在幼儿园中,很多家长会和带班老师反应这样一些问题"自己家的小朋友有时晚上会睡不着觉,在临近睡觉的时候总是会和妈妈或者爸爸说,明天是不是要上学了呀?即使爸爸妈妈已经回答了,小朋友还是会再继续问上几遍,这种现象多会在周末或是假期后出现。""自己家小朋友早上来幼儿园时在家还是好好的,可是一到幼儿园门口就开始哭闹,怎么劝也没有用,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曾经笔者在幼儿园见过一个小朋友是这样的,每次在画画的时候,老师准备画笔的过程中,他都表现的很紧张,小脸涨的通红。后来才得知,这个小朋友不擅长画画,每次他都是全班最后一个完成的,所以每次画画他都会很紧张,生怕自己又是最后一个。每次听到或者见到这类现象,笔者心里就会有一种疑惑,难道幼儿也会心理焦虑?
焦虑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患儿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细微的变化过于敏感,烦躁不安,担心害怕,感情脆弱。这类儿童还时常伴有睡眠障碍,做恶梦、讲梦话、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及多汗、头昏、乏力等身心症状。
笔者人文焦虑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时候会给人以积极的作用,有的时候会产生消极作用,甚至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对幼儿的性格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心理焦虑,只是焦虑的严重程度不一样,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幼儿存在心理焦虑是极普遍的一件事,笔者认为幼儿心理焦虑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正视起来,应该让幼儿减少他们内心的焦躁不安,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快乐起来,尽量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一、心理焦虑产生原因
1幼儿的自身因素
每个孩子都想成为老师或者家长心目中一颗最闪亮的星星,希望老师的目光焦点在自己的身上,能够时常注意到自己,夸奖自己。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们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老师眼中的第一。在幼儿园中,孩子不想成为老师眼中"不聪明"的孩子,成为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笑话的对象。因此,他们自身对自己的要求也挺高的,想努力做好每件事,但是事实上有些幼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他们现有的能力还达不到。比如美术活动中让幼儿进行涂色这个活动,要求幼儿不要将颜色涂出来,这项活动锻炼的是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有的幼儿机能发展的较好,要是幼儿技能发展不完全,他们即使再怎么努力也将会是无用功。那么那些技能发展不完全的幼儿就会对美术活动中的精细动作产生厌倦、不耐烦的心理。以至于他们每次进行美术活动时都会产生焦虑的现象。
2、成人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
随着我们社会条件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优越的环境,表面上看来是非常关心孩子。可是大部分老师和家长只满足幼儿在物质上的需要,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幼儿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权威型父母的教养方式最佳。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较少。而在独裁型和放任型父母教养下的孩子,则相对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如在家中管教严厉的幼儿,在幼儿园容易产生胆怯,情绪易趋于不稳定等现象;放任不管的孩子则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这些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常会产生不良情绪。
3、教师不适宜的教育方式
在幼儿园中,不少教师往往倾向于采取批评、否定的方式来教育幼儿。有时候教师会无意间忽略了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或者觉得幼儿提出的问题太幼稚而懒得回答,对于幼儿做出一些调皮的麻烦事常常加以制止等等。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幼儿会低估自己的能力,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会一次次被扼杀,教师过多的限制又让他们恐慌、无所适从,同时教师的指责和批评让他们自信心降低,产生羞耻感和恐惧感,久而久之,焦虑情绪自然应运而生。
二、解决心理焦虑相关措施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当幼儿发生错误时,要耐心指导他们改正错误;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幼儿有些许进步的时候应该给与他们夸奖和鼓励,帮助幼儿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当幼儿对自己有信心时,他们内心就会产生做好一件事情的信念。那么就算是他们曾经在某件事情上失败过,对自己充满信心后,他们也不会对这些事请很避讳很害怕,因此也就减少了他们焦虑的产生。笔者认为增强自信心有以下两点。
(1)回顾成功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地方,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理论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在幼儿园中,教师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教师应该抓住孩子的特点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在某个领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这样,孩子通过成功表扬孩子可以使之产生长时间的兴奋。每当想起自己成功受到表扬时,幼儿会觉得自己是最棒的,对自己产生信心。
(2)正确评价自己 教师要高度重视自己对孩子的评价,要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孩子。如果教师总是看到孩子错误的一面而总是去批评他,那么幼儿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糟糕的小孩,认为自己什么用都没有,以至于他们会产生一种思维定式,自己就是比别人差什么都不如别人。教师要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引导,经常注意孩子优秀的一面,夸奖一下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注意到自己优秀的一面,对自己的评价也会正确一点。
2、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恰当指导孩子
家庭环境是孩子的天然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整体素质的基础,是从小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印刻在孩子的脑海里,要想把孩子培养成自信、豁达、活泼、开朗的人,家庭环境一定要整洁、朴实、条理、明快;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民主、互敬、互助。让幼儿生活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作为父母,除了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物质环境外还应该时刻注意幼儿的心理健康,家长不要过于简单的认为给孩子好的物质远远重要于孩子的心理。在教育孩子成才方面父母要依孩子的天性、爱好、兴趣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帮助,要不急不躁。家长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做他们没有兴趣的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的身上,让孩子有过大的心理压力,精神紧张。在家中应尽力为孩子开辟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学习生活小天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3、在幼儿园中,教师重视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活动
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幼儿园的孩子更是如此,她们在入园前习惯在户外自由玩耍,入园后如果长时间把她们关在活动室里,她们会感到拘束压抑,会增强其焦虑感。所以,教师每天都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带幼儿走出活动室,有时带着孩子们到音体室玩大型玩具,有时带幼儿去外面草地玩,孩子完全可以放松自己,自由自在的玩耍;老师以自己的儿童心、儿童趣与幼儿相伴相随,幼儿会感到老师格外亲切,师生关系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户外游戏活动使幼儿摆脱了孤独,学会了交往,建立了友谊,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在这种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没有烦恼的氛围中,幼儿会感觉到心情舒畅、心情愉快,会有利于幼儿消除其焦虑心理。
4、教师用温暖热情的态度,消除其分离焦虑。
在幼儿园中,幼儿与教师同伴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那么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当幼儿处于焦虑情况下时,他们的心情往往都是比较紧张暴躁的,教师应该以亲切的、温暖的态度与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们的心情得以放松。所以教师应该针对每位幼儿的性格特点与表现,用亲切的话语与之交谈,给于适当的鼓励与哄劝,让幼儿从教师的眼神、表情、语气、动作中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欢迎和接纳。让幼儿体验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指导纲要》
[2]《幼儿心理学》
【关键词】心理焦虑;产生原因;相应措施
一开始笔者认为幼儿的内心世界很简单,他们不会和成人一样有很复杂的思绪,总会考虑事情发生的好处或者坏处。笔者觉得幼儿不会想很多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们有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小思绪,不如:伤心、难过、生气、高兴等等。在笔者看来幼儿的生活无忧无虑,不会为任何事情而担心。后来去过幼儿园之后,发现在幼儿园中,很多家长会和带班老师反应这样一些问题"自己家的小朋友有时晚上会睡不着觉,在临近睡觉的时候总是会和妈妈或者爸爸说,明天是不是要上学了呀?即使爸爸妈妈已经回答了,小朋友还是会再继续问上几遍,这种现象多会在周末或是假期后出现。""自己家小朋友早上来幼儿园时在家还是好好的,可是一到幼儿园门口就开始哭闹,怎么劝也没有用,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曾经笔者在幼儿园见过一个小朋友是这样的,每次在画画的时候,老师准备画笔的过程中,他都表现的很紧张,小脸涨的通红。后来才得知,这个小朋友不擅长画画,每次他都是全班最后一个完成的,所以每次画画他都会很紧张,生怕自己又是最后一个。每次听到或者见到这类现象,笔者心里就会有一种疑惑,难道幼儿也会心理焦虑?
焦虑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患儿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细微的变化过于敏感,烦躁不安,担心害怕,感情脆弱。这类儿童还时常伴有睡眠障碍,做恶梦、讲梦话、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及多汗、头昏、乏力等身心症状。
笔者人文焦虑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时候会给人以积极的作用,有的时候会产生消极作用,甚至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对幼儿的性格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心理焦虑,只是焦虑的严重程度不一样,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幼儿存在心理焦虑是极普遍的一件事,笔者认为幼儿心理焦虑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正视起来,应该让幼儿减少他们内心的焦躁不安,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快乐起来,尽量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一、心理焦虑产生原因
1幼儿的自身因素
每个孩子都想成为老师或者家长心目中一颗最闪亮的星星,希望老师的目光焦点在自己的身上,能够时常注意到自己,夸奖自己。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们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老师眼中的第一。在幼儿园中,孩子不想成为老师眼中"不聪明"的孩子,成为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笑话的对象。因此,他们自身对自己的要求也挺高的,想努力做好每件事,但是事实上有些幼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他们现有的能力还达不到。比如美术活动中让幼儿进行涂色这个活动,要求幼儿不要将颜色涂出来,这项活动锻炼的是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有的幼儿机能发展的较好,要是幼儿技能发展不完全,他们即使再怎么努力也将会是无用功。那么那些技能发展不完全的幼儿就会对美术活动中的精细动作产生厌倦、不耐烦的心理。以至于他们每次进行美术活动时都会产生焦虑的现象。
2、成人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
随着我们社会条件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优越的环境,表面上看来是非常关心孩子。可是大部分老师和家长只满足幼儿在物质上的需要,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幼儿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权威型父母的教养方式最佳。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较少。而在独裁型和放任型父母教养下的孩子,则相对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如在家中管教严厉的幼儿,在幼儿园容易产生胆怯,情绪易趋于不稳定等现象;放任不管的孩子则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这些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常会产生不良情绪。
3、教师不适宜的教育方式
在幼儿园中,不少教师往往倾向于采取批评、否定的方式来教育幼儿。有时候教师会无意间忽略了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或者觉得幼儿提出的问题太幼稚而懒得回答,对于幼儿做出一些调皮的麻烦事常常加以制止等等。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幼儿会低估自己的能力,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会一次次被扼杀,教师过多的限制又让他们恐慌、无所适从,同时教师的指责和批评让他们自信心降低,产生羞耻感和恐惧感,久而久之,焦虑情绪自然应运而生。
二、解决心理焦虑相关措施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当幼儿发生错误时,要耐心指导他们改正错误;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幼儿有些许进步的时候应该给与他们夸奖和鼓励,帮助幼儿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当幼儿对自己有信心时,他们内心就会产生做好一件事情的信念。那么就算是他们曾经在某件事情上失败过,对自己充满信心后,他们也不会对这些事请很避讳很害怕,因此也就减少了他们焦虑的产生。笔者认为增强自信心有以下两点。
(1)回顾成功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地方,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理论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在幼儿园中,教师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教师应该抓住孩子的特点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在某个领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这样,孩子通过成功表扬孩子可以使之产生长时间的兴奋。每当想起自己成功受到表扬时,幼儿会觉得自己是最棒的,对自己产生信心。
(2)正确评价自己 教师要高度重视自己对孩子的评价,要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孩子。如果教师总是看到孩子错误的一面而总是去批评他,那么幼儿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糟糕的小孩,认为自己什么用都没有,以至于他们会产生一种思维定式,自己就是比别人差什么都不如别人。教师要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引导,经常注意孩子优秀的一面,夸奖一下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注意到自己优秀的一面,对自己的评价也会正确一点。
2、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恰当指导孩子
家庭环境是孩子的天然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整体素质的基础,是从小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印刻在孩子的脑海里,要想把孩子培养成自信、豁达、活泼、开朗的人,家庭环境一定要整洁、朴实、条理、明快;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民主、互敬、互助。让幼儿生活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作为父母,除了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物质环境外还应该时刻注意幼儿的心理健康,家长不要过于简单的认为给孩子好的物质远远重要于孩子的心理。在教育孩子成才方面父母要依孩子的天性、爱好、兴趣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帮助,要不急不躁。家长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做他们没有兴趣的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的身上,让孩子有过大的心理压力,精神紧张。在家中应尽力为孩子开辟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学习生活小天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3、在幼儿园中,教师重视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活动
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幼儿园的孩子更是如此,她们在入园前习惯在户外自由玩耍,入园后如果长时间把她们关在活动室里,她们会感到拘束压抑,会增强其焦虑感。所以,教师每天都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带幼儿走出活动室,有时带着孩子们到音体室玩大型玩具,有时带幼儿去外面草地玩,孩子完全可以放松自己,自由自在的玩耍;老师以自己的儿童心、儿童趣与幼儿相伴相随,幼儿会感到老师格外亲切,师生关系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户外游戏活动使幼儿摆脱了孤独,学会了交往,建立了友谊,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在这种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没有烦恼的氛围中,幼儿会感觉到心情舒畅、心情愉快,会有利于幼儿消除其焦虑心理。
4、教师用温暖热情的态度,消除其分离焦虑。
在幼儿园中,幼儿与教师同伴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那么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当幼儿处于焦虑情况下时,他们的心情往往都是比较紧张暴躁的,教师应该以亲切的、温暖的态度与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们的心情得以放松。所以教师应该针对每位幼儿的性格特点与表现,用亲切的话语与之交谈,给于适当的鼓励与哄劝,让幼儿从教师的眼神、表情、语气、动作中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欢迎和接纳。让幼儿体验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指导纲要》
[2]《幼儿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