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上课也听懂了,也很好地记住了规则、定理、公式、结论。但是却不会实际运用自已的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这种有害的现象特别明显地表现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那么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是否应该反思:我们的课堂效率值得怀疑,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一堂“好”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高效课堂的“软实力”,教师的提问技巧和激励技巧则是高效课堂的必备“硬件”。课堂上的质疑就是学生思维产生碰撞的过程,在这其中,老师的恰当提问和对于学生有效质疑的激励,将对课堂的效果有着大大的提升。因此,高效课堂不是冠冕堂皇的形式,而是落实到一点一滴的细节实施上,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师的人格;提问;激励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高效课堂的“隐形助手”
山东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人李炳亭说过:“对教师而言,比学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人格”’。其实,所谓的“高效课堂”就在于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给予者”变成“开发者”和“激励者”,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很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而人格魅力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师的幽默。当课堂提问学生没有回应时,我一句“我上的不是课,是寂寞”便让学生在轻松一笑中进入主动思考的境界。当我们的课堂有些沉闷时,我的一句:“眼神交流/心电感应模式启动!”,学生一听一笑,马上就明白自己这么做是不恰当的。我曾经也在班上做了这样—个小调查《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并且和部分同学聊到了这个问题,收集出来的答案也印证了这一点。我想:一名教师如果具备了这个“隐形助手”,一言一行中、举手投足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引学生接受你,靠近你,那么高效课堂的把握也必然能够事半功倍。
二、教师的提问技巧——高效课堂的“生命线”
苏联注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道:“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你的教育至少成功了一半。”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是我所说的教师的提问技巧。比如在一堂古典概型的课中,学生就从一个装有红、黄、蓝三种球各10个的纸箱中取出两个球“无黄球或无红球”这一题求概率的方法展开了激烈讨论,一部分同学说:“我将所有的基本事件都列举出来,再将所有符合这个事件要求的留下来,从而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即可求出概率”。另一部分马上就说:“这个好麻烦,基本事件那么多,浪费时间不划算,我先找无黄球,再找无红球,最终加起来就是该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这样也可以求出概率。”同学们听完后都开始动手操作了,但是我这个题目的本意是让他们学会用对立事件的概率来解答,显然学生并没有完全接受对立事件求概率的方法。但这个时候并不是提出我的问题的最好时机。我等待了五分钟,部分学生已经用上述办法完成了概率的求解,我想是时候引导他们接受对立事件求概率的方法了,于是,我简单问了一句:“你们的这个方法复杂吧?”“恩,好多种情况!列举的很麻烦…‘大家想一想,“无黄球或无红球”的对立事件是什么?…‘有红球也有黄球!”学生脱口而出。另一个学生马上说“哦,老师,我明白了,我们求出有红有黄的情况,然后用总个数一减不就可以啦,简单快捷而且准确无误!”我边点头边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哦,原来这样也可以啊!…‘哦,我懂了!”……同学们突然醒悟,学生亲身经历了第一种方法的繁杂和易错性,再感受了第二种方法的简单快捷与准确性,由此,对立事件求概率的方法便深入人心了。
三、教师的激励技巧——高效课堂的“秘密武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首先,语言激励一定要富有极强的情感感染力。如在数学课上,学生很好地回答出一道题时,我会说:“你太厉害了,你是我们的老师!”、“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的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数学王子,未来的高斯说不定就是你!”“大家知道我们班的爱因斯坦是谁吗?就是你,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爱因斯坦的光辉!”……这样的语言比简单空洞的“好、棒、不错”要更具有激励性效果。
其次,语言激励必须和动作激励相结合,这样我们的激励才更有效。比如:在初学等差数列时,有这样一个题,已知已知a3,a5求a2,所有学生都在运用方程组的思想求解首项和公差时,班上另一个同学说:“老师,我觉得直接相减可得2d,这样公差d就求出来了,再求首项a1,最后求a2就輕而易举了。”还有一个同学马上又说:“已知a3,a5,而等差数列中,a3,a5,a2成等差数列,因此a3+a2=2a5,这样我一步就能求出a2”。这个时候,我满脸笑容对着他,双手竖起了大拇指,边点头边说:“你是我们所有人的偶像,佩服佩服!”全班也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我相信这样的激励带给学生的成功体验要多得多。
第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现在的高效课堂中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制,课堂中有量化考核制度和积分制度,一周以后,我们对于表现优秀得分最高的小组试试一定的物质奖励也能促进小组学习在课堂中发挥良好作用。比如,我们班有时候会给得分最高的小组成员拍下合照,照片贴在教室的每周光荣榜栏或者讲照片印发给每一个组员留作纪念。还可以给组员发放一只棒棒糖,或者买一个笔记本,盖上“特等奖”的印章,还可以将他们做的好的地方拍下来,给他们制作一个简单的视频放给全班观摩学习……我相信,教师如果充分发挥“激励”这个“秘密武器”的“威力”,那么我们的课堂才是让学生体会快乐和幸福的课堂,才真正是“知识的海洋,生命的狂欢”。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代表着课改的方法和出路。”这样的课改需要课堂的高效来实现,而高效课堂真切呼唤教师的“高素质”。教师,作为课改的引领者和护航者,除了拥有非常过硬的专业水平之外,我们不得不重视教师这些“特殊能力”的培养,用这些“特殊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逐步走向“会学”,让学生将“苦学”变成“乐学”,这才是新课改想要达到的真正效果。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师的人格;提问;激励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高效课堂的“隐形助手”
山东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人李炳亭说过:“对教师而言,比学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人格”’。其实,所谓的“高效课堂”就在于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给予者”变成“开发者”和“激励者”,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很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而人格魅力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师的幽默。当课堂提问学生没有回应时,我一句“我上的不是课,是寂寞”便让学生在轻松一笑中进入主动思考的境界。当我们的课堂有些沉闷时,我的一句:“眼神交流/心电感应模式启动!”,学生一听一笑,马上就明白自己这么做是不恰当的。我曾经也在班上做了这样—个小调查《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并且和部分同学聊到了这个问题,收集出来的答案也印证了这一点。我想:一名教师如果具备了这个“隐形助手”,一言一行中、举手投足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引学生接受你,靠近你,那么高效课堂的把握也必然能够事半功倍。
二、教师的提问技巧——高效课堂的“生命线”
苏联注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道:“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你的教育至少成功了一半。”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是我所说的教师的提问技巧。比如在一堂古典概型的课中,学生就从一个装有红、黄、蓝三种球各10个的纸箱中取出两个球“无黄球或无红球”这一题求概率的方法展开了激烈讨论,一部分同学说:“我将所有的基本事件都列举出来,再将所有符合这个事件要求的留下来,从而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即可求出概率”。另一部分马上就说:“这个好麻烦,基本事件那么多,浪费时间不划算,我先找无黄球,再找无红球,最终加起来就是该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这样也可以求出概率。”同学们听完后都开始动手操作了,但是我这个题目的本意是让他们学会用对立事件的概率来解答,显然学生并没有完全接受对立事件求概率的方法。但这个时候并不是提出我的问题的最好时机。我等待了五分钟,部分学生已经用上述办法完成了概率的求解,我想是时候引导他们接受对立事件求概率的方法了,于是,我简单问了一句:“你们的这个方法复杂吧?”“恩,好多种情况!列举的很麻烦…‘大家想一想,“无黄球或无红球”的对立事件是什么?…‘有红球也有黄球!”学生脱口而出。另一个学生马上说“哦,老师,我明白了,我们求出有红有黄的情况,然后用总个数一减不就可以啦,简单快捷而且准确无误!”我边点头边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哦,原来这样也可以啊!…‘哦,我懂了!”……同学们突然醒悟,学生亲身经历了第一种方法的繁杂和易错性,再感受了第二种方法的简单快捷与准确性,由此,对立事件求概率的方法便深入人心了。
三、教师的激励技巧——高效课堂的“秘密武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首先,语言激励一定要富有极强的情感感染力。如在数学课上,学生很好地回答出一道题时,我会说:“你太厉害了,你是我们的老师!”、“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的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数学王子,未来的高斯说不定就是你!”“大家知道我们班的爱因斯坦是谁吗?就是你,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爱因斯坦的光辉!”……这样的语言比简单空洞的“好、棒、不错”要更具有激励性效果。
其次,语言激励必须和动作激励相结合,这样我们的激励才更有效。比如:在初学等差数列时,有这样一个题,已知已知a3,a5求a2,所有学生都在运用方程组的思想求解首项和公差时,班上另一个同学说:“老师,我觉得直接相减可得2d,这样公差d就求出来了,再求首项a1,最后求a2就輕而易举了。”还有一个同学马上又说:“已知a3,a5,而等差数列中,a3,a5,a2成等差数列,因此a3+a2=2a5,这样我一步就能求出a2”。这个时候,我满脸笑容对着他,双手竖起了大拇指,边点头边说:“你是我们所有人的偶像,佩服佩服!”全班也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我相信这样的激励带给学生的成功体验要多得多。
第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现在的高效课堂中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制,课堂中有量化考核制度和积分制度,一周以后,我们对于表现优秀得分最高的小组试试一定的物质奖励也能促进小组学习在课堂中发挥良好作用。比如,我们班有时候会给得分最高的小组成员拍下合照,照片贴在教室的每周光荣榜栏或者讲照片印发给每一个组员留作纪念。还可以给组员发放一只棒棒糖,或者买一个笔记本,盖上“特等奖”的印章,还可以将他们做的好的地方拍下来,给他们制作一个简单的视频放给全班观摩学习……我相信,教师如果充分发挥“激励”这个“秘密武器”的“威力”,那么我们的课堂才是让学生体会快乐和幸福的课堂,才真正是“知识的海洋,生命的狂欢”。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代表着课改的方法和出路。”这样的课改需要课堂的高效来实现,而高效课堂真切呼唤教师的“高素质”。教师,作为课改的引领者和护航者,除了拥有非常过硬的专业水平之外,我们不得不重视教师这些“特殊能力”的培养,用这些“特殊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逐步走向“会学”,让学生将“苦学”变成“乐学”,这才是新课改想要达到的真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