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感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理解数和运用数进行有效运算的能力,是自觉地运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数感是建立在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上,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并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第一学段(1-3年级)又是重点。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低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在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对学生学好数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低年级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让数感为低年级学生学好数学保驾护航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搭建平台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生活的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数学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所持的一种教育理念。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创设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數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发现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给学生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提供一种视觉,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搭建一座平台。
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内容时,我创设了“小小养殖场”这一问题情境:村里赵奶奶家有一个养殖场,小丁是个爱劳动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都要陪同奶奶去养殖场喂这些小鸡、小鸭、还有大白鹅,我们和小丁一起去养殖场看看吧。课件出示养殖场的图片后,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比较的问题吗?学生很快提出:“鸡比鹅多几只”、“鹅比鸡少几只”、“鸡比鸭多几只”、“鸭比鸡少几只”、“鸭比鹅多几只”、“鹅比鸭少几只”这几个问题。然后,我接着问:“鸡比鹅多多少呢?哪个同学能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一下?”很快有学生说出:“鸡比鹅多很多”,也就是“鸡比鹅多得多”。于是,我马上追问:“为什么用多得多这个词语,你是怎样想的?”“因为鸡85只、鹅34只,它们相差几十只,所以我用多得多。”这时,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在这样的具体描述中,学生体会了数量间的大小关系,理解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学生逐步建立了数感。
二、动手实践活动,为发展学生的数感找到保障
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让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实践活动,以“做”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和探索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体验乐趣,培养能力,发展数感。动手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战线,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动手实践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动手实践。
如:在教学《9加几》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操作活动:“9+8=()”呢?摆一摆小棒,你发现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自主探究“9加8”的计算方法。学生们通过摆一摆,发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1.用数的方法:有的一个一个的数1、2、3、4……17;有的两个两个的数2、4、6、8、10、12、14、16、17;有的直接接着9往下数10、11、12、13、14、15、16、17。用转换的方法:把9看成10,“10+8=18 18-1=17”。
学生通过汇报和交流,真正体验到“9加几”不同的解题策略,感受到了“算法多样化”,接着我让学生相互评价“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去选择,从而突出“凑十法”。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理解了算理,并理解了数及运算的意义,使数感得以形成和生发。
三、设计科学训练,为升华学生的数感寻找途径
数学基础知识在智能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奠基和主导作用,没有知识,就无法形成数感;反之,数感越健全,知识也就越扎实,而且知识更易活学。因此,课堂教学应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扩充和加深练习内容。因为,必要的科学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数感的重要途径。数感的建立又来自于生活,如果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具体的生活情境设计科学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升华。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当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后,我设置了一个购物情境:六一儿童节班上要开联欢会,同学们可以带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来参加联欢会,请你用20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火腿肠(3元)、矿泉水(2元)、面包(2元5角)、小蛋糕(5元)、饮料(4元5角)、薯条(6元)。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独立设计购物方案,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升华了数感。运用学生刚学会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与数学融为了一体,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的学习内容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之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个逐步体验和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每一学段、每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在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并设计科学有效的练习,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动手实践、科学训练中去感受、感觉、体验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数学之旅保驾护航。
低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在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对学生学好数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低年级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让数感为低年级学生学好数学保驾护航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搭建平台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生活的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数学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所持的一种教育理念。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创设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數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发现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给学生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提供一种视觉,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搭建一座平台。
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内容时,我创设了“小小养殖场”这一问题情境:村里赵奶奶家有一个养殖场,小丁是个爱劳动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都要陪同奶奶去养殖场喂这些小鸡、小鸭、还有大白鹅,我们和小丁一起去养殖场看看吧。课件出示养殖场的图片后,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比较的问题吗?学生很快提出:“鸡比鹅多几只”、“鹅比鸡少几只”、“鸡比鸭多几只”、“鸭比鸡少几只”、“鸭比鹅多几只”、“鹅比鸭少几只”这几个问题。然后,我接着问:“鸡比鹅多多少呢?哪个同学能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一下?”很快有学生说出:“鸡比鹅多很多”,也就是“鸡比鹅多得多”。于是,我马上追问:“为什么用多得多这个词语,你是怎样想的?”“因为鸡85只、鹅34只,它们相差几十只,所以我用多得多。”这时,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在这样的具体描述中,学生体会了数量间的大小关系,理解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学生逐步建立了数感。
二、动手实践活动,为发展学生的数感找到保障
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让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实践活动,以“做”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和探索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体验乐趣,培养能力,发展数感。动手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战线,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动手实践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动手实践。
如:在教学《9加几》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操作活动:“9+8=()”呢?摆一摆小棒,你发现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自主探究“9加8”的计算方法。学生们通过摆一摆,发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1.用数的方法:有的一个一个的数1、2、3、4……17;有的两个两个的数2、4、6、8、10、12、14、16、17;有的直接接着9往下数10、11、12、13、14、15、16、17。用转换的方法:把9看成10,“10+8=18 18-1=17”。
学生通过汇报和交流,真正体验到“9加几”不同的解题策略,感受到了“算法多样化”,接着我让学生相互评价“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去选择,从而突出“凑十法”。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理解了算理,并理解了数及运算的意义,使数感得以形成和生发。
三、设计科学训练,为升华学生的数感寻找途径
数学基础知识在智能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奠基和主导作用,没有知识,就无法形成数感;反之,数感越健全,知识也就越扎实,而且知识更易活学。因此,课堂教学应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扩充和加深练习内容。因为,必要的科学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数感的重要途径。数感的建立又来自于生活,如果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具体的生活情境设计科学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升华。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当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后,我设置了一个购物情境:六一儿童节班上要开联欢会,同学们可以带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来参加联欢会,请你用20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火腿肠(3元)、矿泉水(2元)、面包(2元5角)、小蛋糕(5元)、饮料(4元5角)、薯条(6元)。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独立设计购物方案,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升华了数感。运用学生刚学会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与数学融为了一体,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的学习内容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之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个逐步体验和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每一学段、每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在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并设计科学有效的练习,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动手实践、科学训练中去感受、感觉、体验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数学之旅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