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古诗的审美与鉴赏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hu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的古詩教学是审美和鉴赏的有机统一,因此古诗教学是鼎新与创造的过程。聚焦新时代,看古诗之魅力;搭建审美的精神阶梯;精创鉴赏的可视化桥梁;重视主体的启发引导;突出中心的主旨思想;巧设留白与点拨提升。
  关键词:语文;审美;鉴赏
  一、 聚焦新时代,看古诗之魅力
  古诗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中都有涉及,从教育部到习总书记,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作出了权威性和前瞻性的深刻见解。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学的学习,提高对其学习态度的紧迫性。随后,习总书记在建党九十五周年之际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民族之魂,要吮吸数千年沉淀的“文化养分”,要不断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意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也备受国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2017年新颁发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以往的“阅读与鉴赏”深化为“审美鉴赏与创造”,并归属于语文课程的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完成了从“阅读”的基本技能,上升到了内在审美的高度。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做好或者上好一堂具有审美和创造的古诗课呢?
  二、 搭建审美的精神阶梯
  高中阶段的古诗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搭建一个“最近发展区”的阶梯,帮助学生理解和创造个性审美。教师在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古诗所蕴含的内在审美素养和人文价值。例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就是诗人羁留在外,眼见三峡秋景心生悲情,激发有家难回、归期渺茫的伤感之情。在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包括时代、家世、个人成就),还要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换位思考。这样一来,前者是给予学生一个“陈述性先行组织者”,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融入教师所营造的学习情境;后者是联系实际进行换位思考、沟通古与今的精神阶梯,让学生体会到诗中的“秋”与自己的内心感受而加以联系。而学生的内心感受正是《秋兴八首》组诗“秋”与“兴”有机解题,感受“秋”即是审美,“兴”即是内心搭建的精神阶梯。
  三、 精创鉴赏的可视化桥梁
  精创鉴赏即合理地创建欣赏的视角,就可视化而言,即要让学生看见教师所教学的知识图式,从而沟通内心。古诗是高度凝练、精工富丽的语言,学生阅读后辅以可视化手段,自会产生心中之境。诗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这句的意象仅有“玉露”“枫树林”以及“巫山巫峡”,皆为现实自然的景物,是秋天里的景物。故教师需要呈现具体、可视化的图像(图画、各种媒体资源),同时在鉴赏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原有的知识不仅能促进学生新知识的理解,更能使新旧的联系得到加强。例如《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就有对“露”的解释和说明;讲到“枫树林”可以联系学过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学生便可以提炼出枫树的“红”这一意象,并结合诗句生成一幅夔州秋景图。由于联系和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从而实现了加快学生对现学古诗的理解。
  四、 重视主体的启发引导
  学习任务是以学生为主,知识内涵的吸收和汲取也是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到学习知识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情,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有一种心理畏难现象:“年级越高,学生越是没有举手发言的动力”,这种现象在大学阶段也很常见。哪怕教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可绝大多数学生宁愿被老师“点名”回答,也不愿意主动举手发表意见。古诗的学习也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心灵感受。所以多给学生“读”的机会,“即是理解课文的需要,又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由此可见“读”是“给学生引路”,通过“读”来引发主体性,“读”正好是在课堂的学习实践,同时又加快了理解课文的进程。
  五、 突出中心的主旨思想
  诗歌最令人感到审美愉悦的是作者化自身情感而入诗的语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深刻的诗句,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态度。例如颈联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就是诗人蕴含了复杂情感的诗。对于此类诗句的教学,教师把握基于学生自身的体会,在重视学生主体发挥的基础上应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此时,学生在读或者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疑问,例如“系”的读音是怎样的?再者会有“丛菊与泪”是怎样的情境。在不破坏整体美感的情况下,对于“系”得解答可以让学生查阅工具书或者互联网络,得出“系”是多音多意的语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孤舟一系故园心”的语境,结合学生获得的信息,启发学生“孤舟”与“系”的是怎样的关系?“系”与“故园”是怎样的联系?学生得出:诗人下船系(jì)的是“舟”这一结论,“故园”是说自己的家乡。所以学生就会感受到:心中牵挂、心系(xì)的是家乡——“故园”。教学到这里,学生便会明白:这首诗是诗人在羁旅夔州所见的秋与自己内心思念家乡的情感流露。
  六、 巧设留白与点拨提升
  在诗歌教学中,尾联具有缔结前三联加重情感的深化,同时也暗示进入尾声的教学环节。此时学生有了首、颔、颈三联的学习和欣赏感受,能够把握“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所带来的黄昏意境与羁旅外乡的情感融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与尾联意境相符或者相似的图片或者其他类型的教学资源加以展示。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余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消化、吸收前面所学的知识。同时可以布置带有总结性质的问题或作业,这时的教学仅需要稍加提示,让学生去发挥和填补空白,学生在遇到疑问时教师可以加以点拨,以加深与之前体会到的思想情感和个性化的审美。
  高中阶段的古诗教学,应把握好教学与学生的特点。从吸收原有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鼎新,在正确把握课堂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有效的古诗教学就有序开展了。
  作者简介:
  于亚娇,李佳映,辽宁省铁岭市,辽宁省铁岭市凡河新区铁岭县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高中整体教学中的重要基础性学科,而作文教学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课标也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但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处于瓶颈的状态,因此,本文结合自身语文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积累”  一、 前言  在我国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校、教师要提高对“积累”作用的认
在幼儿教育中,最主要的教育场所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对比而言,两种教育各有优劣,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个人发展,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
1961年,尤其是在苏共召开二十二大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中苏双方经济、科技、技术合作部分恢复。真正执行了八十一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期间,中苏两党达成的关于协商一致的原则
摘 要: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从语文能力的内容来看,其内涵十分丰富,而阅读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师应给予阅读教学充分的重视。为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实际的从教经验,谈一谈应该如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做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简单来说,阅读主要是指利用图片或文字等材料获得信息,发展思
摘 要: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式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只因为有了信息技术做支撑,小学数学教学落实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落实。本文就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形成问题,谈几点实践做法,与同仁共同商榷。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改变了传统的
为加强对总装机容量420万kw的龙滩水电站建设的科学技术设计研究管理和配合工程建设的需要,经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批准,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
摘 要:数感是人对数及数的运算的感觉、感受乃至情感,它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的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小学生正处在能力养成的关键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养成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中,数学教育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数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数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数学知识,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并
1933年5月15日,因叛徒出卖,我在上海地下党机关遭到逮捕,被关押在国民党南京监狱。不久,邓中夏在上海法租界被捕,因被叛徒供出真实身份,也被解往南京监狱。自此,我们两位曾经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该课程在提高青少年的法治观念素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法治观念素养的培养,在分析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培育学生法治观念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制观念;素养;培养策略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自此,我国法的教育实现
为解决香港、九龙地区淡水供应的困难,1960年我国建成深圳水库,每年向香港、九龙地区供水2270万m~3。1965年又建成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下称东深供水工程),每年向港九地区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