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南温州山重水复,交通不便,20多年前还有“汽车跳、温州到”的民谣,而今天贯通浙江南北的甬台温高速路开通,动车与高铁沿海运行,让温州迅速成为区域的交通核心;但即便如此,温州向南贴海而行,路还是难走。从观美收费站出来,一头扎进连绵的鹤顶山,山不高路却弯,于高低起伏的丘陵盆地间行进35千米时才能到马站镇。四下矮山一下子收住了陣势,出现大块面朝大海的平整土地,新建的楼盘巍巍峨峨。马站地处浙闽交界,为当地经济强镇,人烟辐辏,熙熙攘攘。
数百年前,相信只有蒲门而没有马站这个名字。这偏僻的海湾一角,因潮汐涨落、泥沙冲击,逐渐生成一片沃土;又因蒲苇丛生、芦花飞舞,而入唐人诗篇。陆续前来围垦滩涂的人们就地取材,编织蒲苇为门,“蒲门”作为家园象征的同时也成为地方称谓。鉴于海防战略位置的重要,洪武二十年(1387)年初,明廷置金乡卫,二月置蒲门、壮士、沙园3个千户所;后因壮士所为倭寇所毁,并于蒲门所,人们通称为蒲壮所。
大明海防卫所城的最后留存
明初,为了巩固边防,太祖朱元璋废省路、立都司,废县府、立卫所。卫所实行屯田制,“三分守卫,七分屯田”“寓兵于民,守土卫疆”。《明史·兵志》载:“(洪武)十七年,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江南北、浙东西沿海诸城……移置卫所于要害处,筑城十六。复置定海、磐石、金乡、海门四卫于浙……又置临山卫于绍兴、及三江、沥海等千户所,而宁波、温、台并海地。”万历三十年(1602)编纂的《两浙海防类考续编》统计显示,到嘉靖年间,仅浙江就有北起乍浦、南至蒲门的11个卫城和31处所城。时光飞逝,300多年之后,当年如此多的海防卫(所)还有几处留存呢?
明史专家顾诚先生在《隐匿的疆土——卫所制度与明帝国》一书中说过:“明中期以后,武备废弛,不少卫城、所城已出现民化的趋势,部分卫城和所城有的改为州、县治所,有的则任其废圮。” 2000年左右,顾先生研究全国卫所城遗址后发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土木繁兴,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明代卫、所遗迹已寥若晨星。由于没有见到普查资料,我所知道的只是靠近福建的浙江有一个地方目前还保存着完整的所城,但城内的建筑也已面目全非。”从实地考察来看,泉州永宁卫仅有残存建筑,厦门中左所早成遗址,苍南金乡卫没了城墙,乐清磐石卫遗址建起了发电厂;仅有蒲壮所城垣齐整,军事机理清晰,相信就是顾先生言下的所城。
今天的蒲壮所城墙依旧结实厚重,高约5米,墙体为石块砌成,通体较暗,数百年风雨印记历历在目。所城北靠鹤顶山,依天险向南修筑。东南西分设三门,三门都筑有瓮城和城楼,形成北圆、东南西方正的“天圆地方”格局。南门威远门上齿形垛堞为1987年重新修复,形制与规格遵循旧制,风采依然。城内主街呈“田”字形,排列整齐,小街巷于大“田”字内继续划分,并向四条街“回”形扩散,联通中心街与环城路,组成所城内部密密斜织的道路网络。城内现代建筑与传统木屋共存,视觉上略显杂乱,但街巷布局未变,宽街相连,窄巷相通,块石、卵石铺就的地面磨洗出百年光华。
登上城墙,只见墙头平直,适宜快速奔跑作战,宽约6米,可供十余人并排前行。厚墙外护城河环环相绕,水质较清澈,由北而南汇入蒲河,最终流入大海。所城人口口相传的“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西南北十字街,二十四井八戏台”的所城建筑,至今仍能觅其踪迹。社仓巷、铁械局、马房巷听来就是军需装备区;五显巷、张道台巷俨然是官家居所。西南城墙内侧的跑马道宽阔平整依旧,那是城内驻军往返各城门的必经之路。所城内修复城墙的方法保持传统,人们还是就地取材,选用当地山石,先于墙两侧拼缝垒砌,中间填充沙土或碎石;后于墙顶硬化三合土封顶,并在墙头两侧筑坡防水,这种方法称作“干砌毛石”。清乾隆《平阳县志》所记载的“蒲门城周围五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趾阔一丈二尺,城门三座,垛六百十一口,敌台六座,窝铺二十二座”,与游客眼见无多差异。
不仅城垣齐整,当年蒲壮所城外围的巡检司、瞭望台、烽火遂等军事设施都相对保护完好。龟峰巡检司、大隔巡检司遗存清晰,南堡烽堠、小竺瞭望台、分水隘烽堠等依旧挺立山头。1998年出版的《温州市志》记录了自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至万历十年(1582)期间壮士、蒲门7次有规模的倭寇犯境,其中嘉靖三十二年(1553)最烈,倭寇突袭,兵临蒲门城下。所幸借助所城完备的防御体系,将士们奋勇杀敌取得完胜,寇不入城,让蒲壮所城太古之色得以留存至今。
三个世纪的蒲门悲歌
从所城向南仅仅数里之遥就可到达海湾的雾城村,扬帆出海非常便利。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送来充沛雨水,让这片土地稻花香且柚子甜。兼得海陆之利的蒲门,自古就是理想的栖居之处,素有“浙南小昆明”的雅称。唐代诗人陈陶作诗《蒲门戍观海作》,称这里“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毫厘见蓬瀛,含吐金银光。草木露未晞,蜃楼气若藏”,好一派优美的海上风光。
宋元时期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最为繁盛,当时东方三大港口明州(今宁波)、泉州、广州日夜繁忙,享誉世界的青花瓷从丽水龙泉窑起运,沿水路一路往东再往南运往瓯江下游,在温州港小船转换成走海运的大船,再运到宁波后换上远洋大船,途经马六甲海峡,运至东南亚各国,或越过印度洋最后到达欧洲各国。在漫长的海贸线中,温州港一直都是明州的供给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线。地处温州与泉州之间的蒲门海湾也一定能看到帆影连连,一定有眼福先饱览异国他乡的珍奇异宝。
和平时期得山海之利,海患频仍时必然受其所累。终明一朝,除却郑和下西洋的回光返照,“防海”与海防始终不断并重复地进行。明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海上反明势力勾结,敕令“寸板不得下海”,逆海洋时代潮流的政策很快招致更严重的倭患,沿海地区一时狼烟四起,大规模卫所建设和海防性军事移民随即展开。《明史·兵志三》说“洪武四年十二月,命靖海侯吴祯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及兰秀山无田粮之民,凡十一万人,隶各为军”,其中蒲门设千户等官14员(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二员、百户十员、镇抚一员),旗军1232名,加上后来壮士所合并的兵丁及家属,蒲门短期内涌入超过5000人。史书轻轻一笔,但强制性军事移民所引发的背井离乡的哀伤,新移民与土著不可避免的生存资源纷争悲剧,今天的我们可能已无从体味。
数百年前,相信只有蒲门而没有马站这个名字。这偏僻的海湾一角,因潮汐涨落、泥沙冲击,逐渐生成一片沃土;又因蒲苇丛生、芦花飞舞,而入唐人诗篇。陆续前来围垦滩涂的人们就地取材,编织蒲苇为门,“蒲门”作为家园象征的同时也成为地方称谓。鉴于海防战略位置的重要,洪武二十年(1387)年初,明廷置金乡卫,二月置蒲门、壮士、沙园3个千户所;后因壮士所为倭寇所毁,并于蒲门所,人们通称为蒲壮所。
大明海防卫所城的最后留存
明初,为了巩固边防,太祖朱元璋废省路、立都司,废县府、立卫所。卫所实行屯田制,“三分守卫,七分屯田”“寓兵于民,守土卫疆”。《明史·兵志》载:“(洪武)十七年,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江南北、浙东西沿海诸城……移置卫所于要害处,筑城十六。复置定海、磐石、金乡、海门四卫于浙……又置临山卫于绍兴、及三江、沥海等千户所,而宁波、温、台并海地。”万历三十年(1602)编纂的《两浙海防类考续编》统计显示,到嘉靖年间,仅浙江就有北起乍浦、南至蒲门的11个卫城和31处所城。时光飞逝,300多年之后,当年如此多的海防卫(所)还有几处留存呢?
明史专家顾诚先生在《隐匿的疆土——卫所制度与明帝国》一书中说过:“明中期以后,武备废弛,不少卫城、所城已出现民化的趋势,部分卫城和所城有的改为州、县治所,有的则任其废圮。” 2000年左右,顾先生研究全国卫所城遗址后发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土木繁兴,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明代卫、所遗迹已寥若晨星。由于没有见到普查资料,我所知道的只是靠近福建的浙江有一个地方目前还保存着完整的所城,但城内的建筑也已面目全非。”从实地考察来看,泉州永宁卫仅有残存建筑,厦门中左所早成遗址,苍南金乡卫没了城墙,乐清磐石卫遗址建起了发电厂;仅有蒲壮所城垣齐整,军事机理清晰,相信就是顾先生言下的所城。
今天的蒲壮所城墙依旧结实厚重,高约5米,墙体为石块砌成,通体较暗,数百年风雨印记历历在目。所城北靠鹤顶山,依天险向南修筑。东南西分设三门,三门都筑有瓮城和城楼,形成北圆、东南西方正的“天圆地方”格局。南门威远门上齿形垛堞为1987年重新修复,形制与规格遵循旧制,风采依然。城内主街呈“田”字形,排列整齐,小街巷于大“田”字内继续划分,并向四条街“回”形扩散,联通中心街与环城路,组成所城内部密密斜织的道路网络。城内现代建筑与传统木屋共存,视觉上略显杂乱,但街巷布局未变,宽街相连,窄巷相通,块石、卵石铺就的地面磨洗出百年光华。
登上城墙,只见墙头平直,适宜快速奔跑作战,宽约6米,可供十余人并排前行。厚墙外护城河环环相绕,水质较清澈,由北而南汇入蒲河,最终流入大海。所城人口口相传的“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西南北十字街,二十四井八戏台”的所城建筑,至今仍能觅其踪迹。社仓巷、铁械局、马房巷听来就是军需装备区;五显巷、张道台巷俨然是官家居所。西南城墙内侧的跑马道宽阔平整依旧,那是城内驻军往返各城门的必经之路。所城内修复城墙的方法保持传统,人们还是就地取材,选用当地山石,先于墙两侧拼缝垒砌,中间填充沙土或碎石;后于墙顶硬化三合土封顶,并在墙头两侧筑坡防水,这种方法称作“干砌毛石”。清乾隆《平阳县志》所记载的“蒲门城周围五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趾阔一丈二尺,城门三座,垛六百十一口,敌台六座,窝铺二十二座”,与游客眼见无多差异。
不仅城垣齐整,当年蒲壮所城外围的巡检司、瞭望台、烽火遂等军事设施都相对保护完好。龟峰巡检司、大隔巡检司遗存清晰,南堡烽堠、小竺瞭望台、分水隘烽堠等依旧挺立山头。1998年出版的《温州市志》记录了自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至万历十年(1582)期间壮士、蒲门7次有规模的倭寇犯境,其中嘉靖三十二年(1553)最烈,倭寇突袭,兵临蒲门城下。所幸借助所城完备的防御体系,将士们奋勇杀敌取得完胜,寇不入城,让蒲壮所城太古之色得以留存至今。
三个世纪的蒲门悲歌
从所城向南仅仅数里之遥就可到达海湾的雾城村,扬帆出海非常便利。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送来充沛雨水,让这片土地稻花香且柚子甜。兼得海陆之利的蒲门,自古就是理想的栖居之处,素有“浙南小昆明”的雅称。唐代诗人陈陶作诗《蒲门戍观海作》,称这里“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毫厘见蓬瀛,含吐金银光。草木露未晞,蜃楼气若藏”,好一派优美的海上风光。
宋元时期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最为繁盛,当时东方三大港口明州(今宁波)、泉州、广州日夜繁忙,享誉世界的青花瓷从丽水龙泉窑起运,沿水路一路往东再往南运往瓯江下游,在温州港小船转换成走海运的大船,再运到宁波后换上远洋大船,途经马六甲海峡,运至东南亚各国,或越过印度洋最后到达欧洲各国。在漫长的海贸线中,温州港一直都是明州的供给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线。地处温州与泉州之间的蒲门海湾也一定能看到帆影连连,一定有眼福先饱览异国他乡的珍奇异宝。
和平时期得山海之利,海患频仍时必然受其所累。终明一朝,除却郑和下西洋的回光返照,“防海”与海防始终不断并重复地进行。明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海上反明势力勾结,敕令“寸板不得下海”,逆海洋时代潮流的政策很快招致更严重的倭患,沿海地区一时狼烟四起,大规模卫所建设和海防性军事移民随即展开。《明史·兵志三》说“洪武四年十二月,命靖海侯吴祯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及兰秀山无田粮之民,凡十一万人,隶各为军”,其中蒲门设千户等官14员(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二员、百户十员、镇抚一员),旗军1232名,加上后来壮士所合并的兵丁及家属,蒲门短期内涌入超过5000人。史书轻轻一笔,但强制性军事移民所引发的背井离乡的哀伤,新移民与土著不可避免的生存资源纷争悲剧,今天的我们可能已无从体味。